○ 崔先维
领导与媒体伙伴关系的构建
○ 崔先维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资讯的世界,互联网把地球缩小成为一个“地球村”。在这个社会中,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领导者要推行政令、执行政策,如果缺少媒体的支持与配合,往往很难达成目标。领导与媒体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领导工作越来越走向开放性,领导与媒体的关系也在发生着转变。在我国,领导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和勤务员,是代表公共利益、行使公共权力的人,而媒体、记者的背后则联系着千万群众,是群众利益的表达机制和公共话语的平台。网络社会中,媒体形态更加丰富,媒体的报道和宣传更具有影响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媒体的重要性,要真诚与媒体合作,构建彼此间的伙伴关系。
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步,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在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上,媒体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现代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因此,领导干部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要重视大众媒体的作用,注重利用媒体展示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媒体对政务管理的推动作用。通过媒体对领导行为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从而为公众了解领导活动提供窗口。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讲话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1]大众媒体的发展,促使领导干部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展示自身的施政理念,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而媒体也需要领导干部的支持与帮助,促进媒体获取更多的、更有价值的信息资讯。领导与媒体彼此需求促成了领导与媒体伙伴关系的建构。领导与媒体之间伙伴关系的定位在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促使公众的知情权和领导目标的实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化、高度快捷化的社会,媒体承载着领导干部的价值诉求和公众的利益期待,领导与媒体的伙伴关系是实现领导与媒体良性活动的基础。在信息社会,互联网络的兴起,促进了媒体发展的重大变革。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正在被网络媒体这一新的形态所挤压,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形态正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的舆论安全、社会安全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网络的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政治组织结构,“计算机将摧毁政治领域的金字塔。我们建立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管理系统,是因为我们需要掌握下属的去向以及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而有了计算机帮助,我们可以采用平行联系的方法重新设计我们的组织结构。”[2]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政府的结构形态,使得领导活动越来越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信息社会的发展对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科学地制定政策,而且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及时地宣传政策,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而新闻媒体恰恰是领导与公众之间的介质和平台,通过媒体提供的信息,公众可以方便地获得领导的行为方式。领导与媒体伙伴关系的建立并不是要共同愚弄公众,而是为公众更好地提供信息和资讯,防止媒体对领导活动的误读,以及领导对媒体的排斥所带来的弊端,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现代信息社会,媒体被赋予了更多的角色与功能。领导干部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其活动越来越需要媒体的广泛参与,从领导施政方针的公布到政策法规的通过以及领导日常工作都需要媒体参与其中。因为领导活动具有公共性质,需要公众对其工作进行了解、理解以及评判,媒体的缺位可能造成领导与公众交流与沟通的障碍。媒体也发现在现代信息社会,政府作为社会最大的信息存储库,如果媒体不同领导打交道,则很难获取相关的信息,而媒体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缺少了领导的积极配合,也很难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从而影响大众媒体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正是在现代社会中,领导与媒体都要审视彼此,双方都要促成合作的伙伴关系,才能够实现共赢。
领导干部与大众媒体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领导干部一般而言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承担着公共责任,起到维护和实现大众利益的目的,而大众媒体通过信息传递、传播等方式,来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交流的对称,对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保障公共权力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是实现和维护公众利益。“大众媒体作为一个使人们能够参与的、平等的和理性对话的话语平台,是促进政府与公众在沟通、交流、互动和发展过程中实现新颖关系和最佳状态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力量,在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的实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对我国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媒体的大量涌现,领导干部在应对媒体方面还存在着偏见和问题,这种伙伴关系还面临着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要建立领导与媒体伙伴关系的基础,在领导干部和大众媒体之间建立起互信机制和沟通机制,消除交往中的障碍,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可靠、快捷的信息,更好地服务公众的。
首先,互信机制。互信机制是领导与媒体伙伴关系的基础,试想一下,如果领导对媒体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排斥甚至躲避媒体,伙伴关系就无从谈起。领导和记者之间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政府官员不能够任意地操纵记者,也不能随意地限制记者的言行甚至限制记者自由,记者也要讲求职业规范,注重职业道德,不能任意胡编新闻,一味地制造、放大新闻,以此获得公众的关注。领导和记者的关系是相互竞争又相互配合的伙伴关系,既竞争,又追求共赢。领导和媒体要建立起互相信任的机制,领导干部不能逃避、躲避媒体,如果领导总是躲避媒体,采取“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态度,很难建立起这样的互信机制。而越是躲避媒体,越是拒绝同记者打交道,就往往越是遭到记者的怀疑,记者就越认为领导有问题。这样的恶性互动往往带来的是,媒体没有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采用猜测的方式对领导工作进行宣传,而领导越感到与媒体接触有危险,越导致其与媒体和记者关系僵化。众所周知,信任机制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基础,信任的脆弱性,以及重新建立起来信用的复杂性,往往导致这种机制的缺失,带来的往往是领导与媒体之间关系紧张。
其次,沟通机制。建立在有效沟通基础上的领导和媒体的伙伴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只有领导同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够把领导的意图、政策主张通过媒体及时地宣传和报道,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够实现领导意图与公众行动的统一。当领导和媒体沟通存在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采用“防”的心态来对待媒体,往往会造成媒体对领导意图的曲解,对政策主张认识的模糊,而通过其自身的建构,往往导致宣传报道中的失真,造成公众对领导行为认识的模糊,往往还容易造成领导和社会公众关系的紧张。媒体通过客观、公开、准确、及时的新闻报道,可以有效减少领导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态。领导和媒体的有效沟通,能够增进其互相理解和支持,促进两者伙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当前,我国领导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还不是一种和谐的伙伴关系,我们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领导与媒体之间的矛盾甚至对立,媒体往往站在批评者的角色上对领导活动或者行为进行批评,而领导往往也把媒体当成麻烦来对待,因此构建领导与媒体伙伴关系要依赖于两者之间互相促进,通力合作。在我国,领导与媒体根本目的具有一致性,而在具体的利益方面则需要采用疏导的方式进行调解。为此,大众媒体要通过舆论宣传来维护领导的权威和威信。领导代表社会大众,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奔波,需要媒体对其工作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而当领导出现错误或者问题时,也需要媒体提出善意的批评,增进共识,减少冲突。
传媒通过舆论宣传促进领导目标的实现。现在媒体的发展,使得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媒体承载着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职能。在领导与媒体的关系中,媒体应该主动接近领导,通过媒体的宣传报道,更加展现领导活动的真实性,特别是在公共危机爆发时,媒体应该与领导者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帮助领导真实、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及时与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防止小道消息蔓延,媒体要形成及时的突发危机事件处理预案,有效引导舆论宣传,避免因为社会危机而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情绪不稳定。特别是主流媒体,要同领导通力合作,发挥主流舆论宣传的作用,要善于把政府和领导的政策意图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舆论宣传的氛围,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领导与媒体真诚合作促进公共信息共享。领导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形成正确的媒体观,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领导“必须摆正与媒体的关系,充分认识媒体的作用,尊重传播规律,既当传播者又当接受者,从过去硬控制管理转向软性合作,与媒体平等相待地交往、交流、交朋友,真正建立良性互动关系。”[4]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对于领导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是否具备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衡量现代领导者能力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领导要不断学习媒体知识,树立应对媒体的信心。媒体虽然可以对领导者进行监督和批评,但是也可以为领导所用,通过媒体的宣传,领导可以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促进施政方针的顺利实现。通过与媒体沟通、交往,逐渐增强应对媒体的能力。通过培训,获得现代媒体、新闻传播等方面的知识,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应该把应对媒体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领导要把政府的信息当作公共资源,通过与媒体的合作,促进公共信息的共享。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媒体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领导与媒体的互动也有新的形式和内容。领导与媒体伙伴关系的建构,既是媒体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领导活动的重要内容。媒体的多元化发展,体现了社会公众需求多元化,也对领导应对媒体提出了机遇和挑战,领导要迎难而上,真诚对待媒体,树立真诚、及时、友好的媒体观,发挥媒体在政策舆论宣传和促进公共目的实现中的作用,真诚同媒体合作,共同实现社会公众的利益,促进公民知情权的完善。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0日。
[2]赵晖:《电子政府——廉洁、高效与民主相统一的政府组织形态》,《理论探索》2008年第2期。
[3]王利:《大众传媒:公共利益的守护者》,《公共管理》2008年第4期。
[4]张品良:《新网络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理论探索》2009年第6期。
(作者系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 崔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