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区位问题的解读

2010-04-05 20:29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100871王缉慈
地理教学 2010年20期
关键词:区位企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100871 ) 王缉慈

关于产业区位问题的解读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100871 ) 王缉慈

改革开放以来,在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从中央到地方所进行的战略部署中,建立了不计其数的名目繁多的开发园区,犹如一只只手在巨大的棋盘里摆布棋子,进行着生产布局。与此同时,从本地新创的小企业到外来的跨国旗舰企业,犹如一个个能动的棋子,进行着区位决策,在棋盘格子里跳来跳去。棋盘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从本地,到全国,再到世界其它国家,格子越布越密,格局越来越复杂,棋子对空间的选择越来越灵活,选择的难度越来越大。

企业在进行区位决策之前,要考虑很多区位因素。而各地要吸引企业,就需要提供相关的区位条件。实际的区位决策不同于成本和需求假设条件下最优区位的规范模式,企业家往往在未能获得区位的完全信息之前,就需要按其心智地图而径直地决策,以获得满意的但不一定是最优的区位;政府官员则可能在对本地条件是否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并无把握时,就下赌注地投巨资于本地,建园区进行“筑巢”。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在区位问题上都有可能失误。因此,区位决策和生产布局的问题仍然是一个谜。

一、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政策变化对产业区位及其变化发生重要影响

首先,技术创新会使产业区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1771年由于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而兴建的英国曼彻斯特纺纱厂建于乡村的急流边,而1789年用复动式蒸汽机的棉纺厂就可以建在城市。钢铁厂最初建在铁矿或煤矿附近,20世纪60年代大型运矿船的出现,使得沿海布局大型钢铁厂成为可能。钢结构、铁路、电话等技术的创新以及摩天大楼的建造,使企业的办公楼与工厂能够分离开来。高速公路的出现,使得郊区化加快,城市远郊发展了购物中心和产业园区。目前,技术变化还在加速,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讯、射频等技术瞬息万变,在跨国公司内部,一位在伦敦的设计师和另一位在东京的设计师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地交流,实现能力共享。那些对全球竞争保持警觉的企业能及时反应市场需求,甚至灵活地与远距离的其它企业的能力进行对接。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可移动能力增强,开放的政策增强这种可移动性,使工业区位的自由度越来越大。

其次,产业组织随着技术进步而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是产业区位变化的催化剂。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呈巨型化和微型化两种趋势。一方面,企业并购频繁,组织日益复杂化,大企业呈现多部门多区位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获得发展机会。企业位于最初在创业的地方,之后可能会留在原地,也可能会易地。在许多情况下,当企业需要重新组织其营运过程时,例如新技术开发并需要应用时,往往需要一个新的区位,而不是在原地扩张空间。例如,保险公司的呼叫中心最初位于发达地区的高层写字楼里,现在转移到房地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方,而质量控制管理水平保持不变。

中小企业往往在地理上围绕大企业发展,或者与其它中小企业聚集而成地方网络。大型跨国公司具有依靠新的通讯交通条件进行全球协调的能力,将生产环节进行细分并在不同地方进行。电影拍摄的核心部门在好莱坞,但后期制作剪辑等辅助流程在多伦多、温哥华和悉尼等地,甚至在印度的宝莱坞。时尚女鞋和童鞋的生产商Maxgreat的市场销售、财务和总部在台中,生产制造在大陆的东莞,以及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2000年将研发中心转到东莞,形成大陆开发、台湾接单、中国/越南制造之三角策略模式。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柔性加工系统、自动化技术使柔性生产取代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近距离合作的中小企业网络成为重要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

条形码以及仓储和物流自动化技术、快速交通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即时(just-in-time)生产的管理等减少了企业的仓储需求,加速了市场响应,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地理配置,新的区位模式不断得以创造。

第三,政府政策及其变化对产业的成本会发生很大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产业区位及其变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外资进入,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以及各省市大量的新城、新区建设和提供的优惠政策,无形之中对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地理区位进行了引导。根据《财富》杂志报道,惠普公司当初选择投资区位时,对上海、北京、天津和深圳进行了比较,然后比较了上海的不同工业区,此时上海设立了外高桥保税区,惠普成为该区吸引到的第一家 IT 公司。惠普当时需要一栋有足够上下载能力的大楼、适合他们的包装机械、快速的光缆线路等,闵行等其它工业区都不能满足这些挑剔的要求。保税区最初在惠普公司的要求下进行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英特尔公司和 IBM 也相继落户。

与韩国经贸往来频繁的山东省日照市建立韩国工业园的2000年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最早进入的韩资企业技宝电子、成信工艺品公司,工业园为其减免厂房租赁费和建设税费等,政府还曾经投资代建厂房,企业从利润中逐年返还。由此,这两家企业都追加投资扩建,并带动了其它企业的进入。

从东部沿海逐渐推向中西部,从民营企业强势的南方逐渐推向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央对“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区域开发战略布署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空间战略。各省的产业布局安排,例如广东省从珠三角为主向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联动发展转型,以及加快珠海横琴新区、深圳前海地区、广州南沙新区等重点合作区域的建设步伐,江苏省的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等等,都为企业的再布局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转变也间接影响到产业区位。中央鼓励以新能源、新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及服务的出口,使得新能源等相关企业加快进入中国。中国财政部自2010年7月1日起,对北京、天津、大连等21个示范城市的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政策将一直延续至2013年12月31日,这对于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尤其在是这些示范城市的发展是有力的促进。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外经贸战略转型的决定中也提出推进以广州和深圳两个示范城市为龙头、辐射整个珠三角地区的服务外包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软件研发、医药研发、工业设计、动漫创意、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供应链管理、金融后台服务等产业和业务。

在扬州市由江苏省信息产业厅和扬州市政府联合建立的呼叫数据服务基地“中国声谷”,吸引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百度、慧聪、神州数码、中电莱斯、上海购龙、深圳润迅等国内外企业,在建座席近5000,已入驻座席3500。在房租、税收、发展基金、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特色优惠政策,例如房租1元/天/平方,100以下座席免半年,100-300坐席免一年,300-1000坐席免二年,1000以上坐席协商议定;区财政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安排引导资金,采取“无偿资助”和“以奖代补”两种方式,支持呼叫、数据与软件产业的平台建设、技术服务支持、人才培养及重大项目建设。在通信机房供电系统、网络配套的技术保障以外,在电信资费方面将所有入驻企业打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竞价接入,给予长期优惠,持续降低产业配套成本。

一些看似与区位无关的法律,例如劳动合同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对产业区位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多年来在中国一些地区利用廉价劳动力从事大规模生产和出口活动,而以改善中国工人的工资、待遇、医疗和社会保障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这些管制政策会缩紧“劳动力的弹性”,即削弱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使那些依靠榨取劳动力剩余价值的企业就转移到印度、巴基斯坦和其它管制政策较松的低成本国家。而有些留在当地的企业却低价雇佣了来自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的外籍劳工,为此,当使用外籍劳工的合法、有序、高效的管理措施制定之后,将影响到企业是走还是留的区位决策。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及其在各地有效实施,则主要影响到企业的规范竞争。在沿海的一些专业化产业区中,众多小企业生产同类产品,不乏存在由于新产品开发后迅速被模仿,为逃避恶性竞争而远走他乡的企业实例。对于拥有尖端技术的外资企业,则需要选择在有知识产业保护自觉程度很高的的环境之中,而科技园区往往是首选。

二、与企业本身特点相关的区位问题

从企业本身来看,有五方面决定企业的区位。第一,企业所处的产业部门;第二,企业的职能机构;第三,产品的成熟度;第四,企业战略。

第一,关于产业部门的区位。

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的企业,例如以创意为原材料的企业和以铁矿石为原料的企业,其区位需求是不同的,即使是属于同一个产业部门,工艺路线不同,或处在不同的价值环节,例如属于创意产业的数字传媒、数字广告和数字动漫等部门的不同环节,其区位因素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全部或部分以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的液态奶,由于原料牛乳容易腐烂变质,工厂需要选择原料地区位,而工艺不同的两种主要液态奶——巴氏消毒奶和超高温瞬间灭菌奶(UHT奶),由于其保质期、贮运条件、适合运输距离不同,前者一般散布于主要消费城市近郊的奶源地,而后者则集中于自然条件优越、畜牧业发达的奶业区域,服务于全国市场。

制造业企业一般需要平衡靠近原料地和市场的关系。古典区位理论将运费作为重要区位因素,而当代随着运输技术的发展,市场对区位的影响力正在增加。尤其是对于电子产业、生物制药等产业部门来说,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到靠近市场的区位。世界著名的制药公司以及从事研发外包活动的公司集聚在上海张江、北京亦庄和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主要是看好中国的市场。

日韩液晶面板企业投资欧洲设厂就是靠近市场的例子。前几年,欧洲家庭超薄电视市场急剧扩大,而多数平板电视装配工厂都在亚洲,由日立、东芝、松下联合组建的日本平板电视生产企业IPS Alpha Technology2006年到捷克的三角工业区投资,生产32英寸IPS液晶面板。三角工业区是捷克三大重点工业区之一,2002年由军用机场改建。日本日立公司在该工业区另有一液晶显示器工厂。而夏普则在波兰的托伦市投资设立了液晶显示器工厂(同时夏普在本国大阪和Sakai建了大型太阳能电池面板的基地)。韩国公司LG到波兰的Wroclaw建立了从原料到产品的“一站式”生产基地,包括LG Philips LCD, LG Electronics, LG Innotex and LG Chem等四家子公司。选择捷克和波兰除靠近欧洲市场外,也是看上相对低价的土地和劳动力。

第二,关于企业职能机构的区位问题。

一个发育完善的大企业通常有总部、地区分部或产品分部,以及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等职能机构。在企业发展的初期,总部和职能机构位于同一个地理区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组织机构出现空间分离。可能总部在一地,分部和其它职能机构同处另一地;也可能总部和分部同在一地,职能机构则在另一地;还可能各类职能机构在地理上全部分离。大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生产和销售机构往往空间分离。大型企业往往寻求多处有利的经营领域,各种经营活动联合进行,从而获取协同作用所带来的利润。

很多较大企业既是跨国跨地区的,又是涵盖多产业部门多价值环节的,其职能机构——总部、研发机构、生产机构(工厂)、营销机构往往在地理空间上分离,充分利用世界各地的优势。从全世界来看,跨国公司总部一般集中在其母国的一两个主要城市,如英国的伦敦、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新西兰的奥克兰和惠灵顿、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德国的汉堡、法兰克福和杜尔塞多夫,这些区位都是信息丰富区位,电讯极其发达,邻近主要国际空港,生活质量优越。地区分部或产品分部也趋于信息丰富的区位,但签订合同的活动可以通过电话、传真、通信等方法进行,往往位于比总部所在城市次一级的城市或位于他国的主要城市。生产活动的区位比以上两级活动的区位更加多样,由于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吸引力减弱和运输成本的下降,工厂区位的灵活性增加。跨国公司根据生产特点在全球配置资金、资源和劳动力,除少数工业仍保持较强的原料指向性以外,对于强势的跨国公司来说,不那么维护旧的工业区位,往往不断寻找新的产业区位。电子装配以及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趋于劳动成本低的区位。

总部在瑞典的爱立信公司在斯德哥尔摩和附近的西斯塔科学城建有重要的研究机构。在被称为“移动通信和无线产业的宫殿”“欧洲的硅谷”的西斯塔科学城里,入住了以爱立信为核心的400余家关联企业,包括IBM、诺基亚、奥兰克、英特尔、惠普、苹果等著名企业的研发中心。王立科学技术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硕士和博士课程搬到西斯塔,使产学研结合十分紧密。中国的华为、中兴和联想等企业也将研究机构设在西斯塔科学城。

世界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厂商鸿海精密集团(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为苹果、惠普、戴尔、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IBM、英特尔等企业代工。“鸿飞千里,海纳百川”,它在日本和美国的高端区位建有研发中心,利用那里的高等要素,并在美国、英国、爱尔兰、捷克、波多黎各、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国的低端区位建有工厂,顺应国际大客户的需求。在中国大陆的深圳、昆山、北京、上海、杭州、太原、晋城、烟台、准安、重庆、廊坊、郑州、武汉等地建厂,主要是考虑低廉的初等要素——普通劳动力。

另一家电子合同制造服务商,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的CELESTICA(“天弘科技”)在全球有40多家生产厂,在中国有香港办事处,上海、苏州、东莞常平的工厂,在扩大投资之时,对珠三角的五个城市在成本、交通、环境和政府服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选择了东莞的松山湖科技园区。

第三,产品的成熟度和区位问题。

企业在产品开发和生产不同阶段对于房地产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在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新产品开发阶段,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压到最低不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最早的顾客对价格的轻微变动并不敏感,产品价格弹性很低。此时经理人员最关心的是使研究与开发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预期产品的最早使用者之间保持有效的信息沟通。如果产品开发成功,将会在产品的开发地点生产首批产品。初期阶段的产品常常在外观、大小和材料方面进行试验,小批量地供应市场。因此产品开发初期的产业区位也是研发活动的区位当产品标准化以及竞争出现后,才需要降低成本。价格竞争使生产者决定在海外设厂。由于产品技术定型,可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过程分解开来,工厂可以分散化,寻找工资和其它要素成本低的区位。

在上述背景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离岸外包发展迅速。上个世纪60-70年代,跨国公司外包活动的产业主要是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廉价的电子产品等制造,而在其母国则发展了生产者服务业,控制了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21世纪以来,日常的服务业,例如信用卡收据处理、机票预定,以及基本的软件编程,也都从发达国家发包到海外,尤其是生物制药研发外包和信息技术软件外包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在中国,“吸引世界500强”等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惯用的口号。由于财政分权和GDP考核等特殊的经济政治制度,地方政府对引进外资有着强烈的偏好,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对跨国公司有很大吸引力。

跨国公司的顶尖的研发活动持续向发达国家的原有高技术中心聚集。例如,本世纪初,著名的瑞士制药公司诺华(Novartis)投资25亿美元,将其400个雇员的全球医学研究所总部(NIBR)建在波士顿的剑桥市Kendall 广场。那里已经存在一个生物技术和制药的集群,国际著名的制药公司默克、辉瑞和惠氏等都集聚在那里。马萨堵塞州的25个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中,有13个位于麻省理工学院(MIT )的1.6公里半径范围之内,共有2万5千多雇员。在选择区位时,诺华公司发现,美国的大学学术氛围、相关法规和市场对于制药产业的发展都十分有利,而波士顿的区位离欧洲市场较近,比美国的西部城市圣弗朗西斯科和圣地亚哥区位更加优越。诺华公司在波士顿地区可以更好地吸引一流的学术人才,创立学术和产业相结合的新文化。

诺华公司在全球有6000多研究人员,其他的研究中心分别位于美国加州Emeryville市和新泽西的东汉诺威、瑞士巴塞尔、英国霍舍姆、奥地利维也纳、日本筑波和中国上海。建于上海张江的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则侧重于中国和亚洲地区的流行疾病研究。诺华公司总部仍然保留在瑞士的巴塞尔。在巴塞尔集中了世界著名跨国制药公司罗氏、先正达(Syngenta)、龙沙,以及Actelion、巴塞利亚药业、Speedel等新成长型公司的总部,涵盖了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制剂、农产品经营、纳米技术、医学技术和专用化学品等生命科学的相关技术。

相比来说,在生物技术化学制药领域,上海的张江和北京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还处在低端。中国疾病品种多、临床成本较低,正成为国际药物的重要市场。中国的高素质劳动力成本、土地和设施的成本较低,尤其是占药物开发成本比重很高的临床试验成本较低,而且较容易招到被临床试验的自愿者。例如阿斯利康公司投资上海建立中国创新研究中心,对临床和实验环境下提取的人类生物标本进行分析。此外,化学合成外包活动大量转移到中国,合同研究机构(CROs),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机构(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Central Research Organizations)在北京和上海发展很快,业务涉及从化学工程到生物服务和GMP认证的制造。例如,成立仅几年的美国博际实验室(Bridge Laboratories)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建立了临床前动植物园设施,发挥“桥梁优势”为大型医药公司进行委托合同研究。保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BioDuro)为数十家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提供符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标准的研发服务,覆盖从药物研发直至临床试验各个阶段,该公司也投资进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第四,关于企业战略与区位问题。

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组织设计都影响到企业的地理扩张和空间结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新的挑战或机遇,例如竞争对手的进入,政府的税收政策、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规等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承受压力,需要新的战略决策和行动,包括新的区位决策。这些新区位决策中涉及在原地发展、马上撤资、整体区位转移和部分转移等多种类型,而在同一个产业部门中,不同的企业的空间组织结构和区位模式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发达国家的很多大企业都把工业区位转移作为处理劳资关系的一种战略。近两年这种战略也明显地表现在台湾鸿海集团(富士康)在大陆的区位转移之中。而一些地方都以土地、劳动力、税收,以及用水、用电、供暖等配套条件吸引富士康。在富士康的再布局中,廊坊以其邻近京津的地理位置而胜出,因为作为手机代工基地,方便为北京的客户诺基亚、索尼爱立信和天津的客户摩托罗拉、三星供货。郑州的胜出,其区位条件则主要是劳动力和土地。据报道富士康的河南籍员工有15.7万。另外,该省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土地出让金额也都相对较低。苹果iPhone生产将放在河南郑州,而富士康的苹果iPad生产放在太原,除接近劳动力所在地以外,手机、电脑、汽车电子都用得上的镁锭原料多在山西出口,是重要的区位条件,可以省去中间原材料出口、再进口环节成本。深圳30余年所积累的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是其升级为研发基地的区位条件。

研发中心在东莞的台资鞋企麦仕集团正在将南宁作为未来战略布局的重点。广西正加快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南宁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广西广东地缘相近,习俗语言相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等,都成为吸引台资鞋企麦仕投资的区位条件。早在2007年12月,麦仕集团携麦仕鞋厂(麦仕皮厂)、南宁大邦、贯铨、联聚、东莞联运、东莞飞力达等鞋业有关企业,联合签署投资合同。

同处在一个产业,企业所选择的空间战略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很多跨国服装企业把降低流通费用, 特别是物流费用,作为企业重要战略。以下列举联泰、利丰和佐拉(Zara)三个例子。

香港联泰(Luanthai)控股有限公司在东莞等地建设的供应链城(supply chain city)占地200多亩,建设了从设计到商铺(design-to-store)的综合设施,提供设计开发、物料采购、生产制作、物流运输的全套服务,包括6个产品开发中心、信息科技平台的物流平台等,在园区中整合和管理供应链,能够对发达国家的最新个性产品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香港利丰集团则在40多个国家建立了69个采购办事处,从事产品设计、采购、生产管理与控制、以及物流与航运等服务,和海外品牌公司签定合同,严格遵循样品规格,把生产外包给有实力的工厂。例如生产一件衣服,利丰公司可从韩国购买纱线,在中国大陆进行纺织漂染,到泰国进行缝制,用日本公司的拉链,形成全球服装供应链。

西班牙Inditex集团旗下的Zara,则采用了“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战略,集团直接掌控布料供应、款式设计、裁剪、染色处理等等重要流程,最时尚的服装零件都是在自己的工厂内生产,高度垂直整合。根据Inditex发布的数据,2006年64%的生产在欧洲,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阿科鲁尼亚附近,有地下传送带网络,连接方圆200英里内的20家布料剪裁和印染中心和500家代工的终端厂,每天根据新订单运送最时新的布料等。中国只占其生产总量的12.5%(这一比例低于其它很多竞争对手)。Zara一件衬衣从科卢纳的设计室到巴黎或是东京的专卖店只要两周甚至12天。也就是说,即使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典型的服装产业,越来越注重时髦、定货到交货的时间、以及库存。低成本和高速度是一对矛盾,像Zara这样的服装企业仍然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

三、与企业区位选择相关的产业集聚问题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政策已经从扩大贸易自由化和提供投资优惠政策的阶段向促进产业联系的方向转变。产业联系促进政策,一方面有利于跨国公司建立本地化的生产供应体系,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本地生产者的技术管理水平,密切本地生产系统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利用地方产业群的集聚优势吸引外商投资,建立本地供应链,促进本地产业链向高端扩张,是产业联系推动战略的核心。

跨国公司是“一串一串”地进入中国市场的。中国加入WTO之前,跨国公司原本在海外形成的业务关系和链条关系被打碎,导致他们在中国的效率下降,也给中国企业让出不少业务机会。而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单个的国际顶尖企业,而是一个被跨国公司控制的庞大而高效的国际化商业链条。例如,早在2002年前,ZenStar和Pentasoft就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紧接着,印度软件业的巨头Infosys(信息技术系统公司)、TCS(塔塔咨询公司)、Satyam(萨蒂扬电脑服务公司)、WIPRO(威普瑞)成群地进入上海浦东软件园褐色的楼群中。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的选择区位很重视地理邻近的因素。比如微软中国邻近中关村的高教区,方便实习生从高校骑车上班;爱立信迁入望京电信科技产业园区,离LG、摩托罗拉等公司不远;在北京亦庄开发区的星网工业园,30家左右的全球性供应商在园区内近距离合作是诺基亚成功的重要因素。原材料和零配件可以按需求即时生产,诺基亚与合作伙伴可以随时面对面沟通,减少了因会议差旅、原材料和零配件长途运输成本,降低了交通工具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包装材料的使用。跨国公司邻近本地大学利于便捷地利用本地高素质人才,而邻近其全球供应商和服务商则有利于巩固其海外合作网络,同时限制了东道国本土的供应商和服务商进入和获得技术外溢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地方政府开发的园区中出现了招引到较大的跨国公司,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引入诺基亚公司,建设了星网工业园,形成了国外数十家配套企业进驻的局面;北京现代的顺义汽车城附近集聚了配套企业近40家、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吸引到台资企业英业达,随后在张江周围直至昆山区域形成了50余家相关企业的集聚区;在广州附近,由于政府对开发区的投资,吸引到日本三家汽车产业的巨头(丰田、本田和日产),并聚集了日资零部件企业和我国零部件企业数十家;在浙江嘉兴平湖,政府投资的开发区从日本芝浦吸引到生产马达的日本电产公司,从而带动了几家日本配套企业和我国的配套企业集聚,成为光机电产业集聚区域。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则根据产业链细分、针对性强、面对面交流的路演(road show)招商,通过股权投资、国际并购等方式,吸引了一批优质公司落户,迅速打造以金融外包(BPO)为主的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区域。

另外,由于一些地方的企业集聚使成本降低,也引起跨国公司的高度关注并决定投资,也就是在现有的企业网络中植入了明星。例如,扬州杭集镇原来就有三笑、五星、明星等牙刷生产企业和以琼花、山鹰等为牙刷、卫生旅游用品配套的企业集聚的基础,吸引高露洁公司的投资,1999年高露洁与三笑集团合资,高价买下了“三笑”商标,从而使杭集镇成为其全球牙刷生产基地。另一个典型实例是浙江省长兴县。该县在天能电源、超威电源等50余家蓄电池企业以及原辅材料的加工、极板制造、零配件制造到配装和销售的基础上,2008年成功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供应商美国江森自控,生产汽车电池和其它高性能动力电池。此外,成都鞋业集群吸引了日本的世界著名拉链企业YKK的实例也很典型。

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宜家等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从采购来说,主要是因为沿海存在大量的消费品生产专业化产业区。在这些产业区高速发展并释放出极大能量的2002-2005年期间,国外媒体纷纷报道。美国《商业周刊》杂志2002年2月号以“中国制造”为封面主题,发表的署名文章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适宜下订单的地方”,“中国正在成为制造业大国。为了击败它们的竞争对手,世界上对市场保持敏感的全球制造商们正在把它们的工厂迁移到中国大陆,它们被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丰富而又训练有素的劳动工人以及精致完善的制造流程所吸引”。《洛杉矶时报》2005年4月12日报道称“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优势远远不止是廉价的设备、原料和劳动力。中国具有某些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这就是产业群聚”。《纽约时报》2007年6月28日报道称“从纽约到东京的买主希望能够一次性采购500000双袜子300000条领带、100000件童装或50000件36B的胸罩……我国强大的新的专业化城镇越来越多地成为最适合下订单的地方……在那里,集群或网络中的企业相互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发展技术,共享集中性供应中心的便利”。大型零售商(如沃尔玛、麦德隆)、品牌授权公司(如耐克)和贸易公司(如利丰)等促进了在不同的出口国分散生产网络的形成。

四、追逐低成本的产业转移

企业的区位决策不仅反映于投资,也反映于撤资方面。当某个区位无法满足某个企业实现市场拓展、资源开发、优势延伸和资本运作等需求的时候,该企业就会进行区位迁移或空间调整的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积累了各地成功吸引外资的大量实例。随着劳动力和土地、环境等成本的提高,以及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经历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从企业来说,会选择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地方重新投资。甚至有些在我国设立了合资、独自企业或是办事机构的企业,当其面临不利条件而经营不善时,如果撤出障碍较低,就会撤资,甚至非法撤资、转运财产逃避债务。例如2008-2009年期间,受原材料和进出口贸易不景气等因素影响,有很多港澳台、日韩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从广东和山东等地撤资。

制造低廉的产品意味着难以置信的低成本。有的企业为免遭淘汰,不惜采取超常规的、甚至不合法的手段降低生产成本,带来劳动纠纷和环保问题,为了追逐低成本就要逃离原有产业集聚区。低水平制造就像牧民在草原上放牧,这里吃完了就去下一个地方,追逐的只能是下一块草原。我国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这种转移进行了引导。首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宏观政策导向,其次是各省、各县(市)对引导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推拉力量,第三是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对企业迁移工作的具体指导。商务部和海关总署2007年8月联合发布44号公告,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并且政策对东部和中西部实行了差别政策,东部实行“实转”的同时,中西部仍保留原来“空转”政策,以促进相关企业向中西部迁移。《若干意见》也对产业转移采取了鼓励的态度,但特别强调了产业转移中的污染问题,“禁止‘两高一资’和已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转移”。

关于产业转移,广东省和安徽省进行了园区开发的试点。2005年3月7日,广东省政府提出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对省内两个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园进行了规范。之后,产业转移园建设在广东省迅速展开。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20多个。为了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国务院2010年1月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支持安徽省人民政府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支持安徽省政府推进皖江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安徽省出台40条政策扶持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其中从2010年起到2015年,连续6年每年对示范区提供10亿元的财政资金支持。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马芜巢和安池铜等两个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各设四个园区。“八园”中有两个省直管直建园区。集中区新建企业有税费、价格、金融、环保、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设立产业带或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提供优惠政策,只是为企业的空间决策提供了一个选择。企业是否进入产业转移园区,在低成本和优惠政策之外,产业集聚的配套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之后,需要构建自身的供应链网络,而核心企业是否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则是相关企业进入的充分条件。例如丰田投资天津建厂时要求相关企业在天津建厂。但直到丰田宣布扩大在中国的产能至550,000辆,日本的相关企业方才移师天津。由此可见,产业转移本质上是企业的市场决策行为。如果对于产业转移的干预“越俎代庖”,强制某类企业迁移,会直接造成本地工人失业,突然释放大量土地,由于代替产业难以一时到位,产生“空心化”后果,还会破坏本地的商业氛围,很难将高附加值的企业真正留住。

五、创造具有创新能力的区位

新的产业区位本身是一种产品,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努力去创造的。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原先主要工业地区或城市中心之外意料不到的地方,突然兴起了工业。底特律这个制造货运马车的小市镇,20世纪初一跃而为美国汽车制造中心;洛杉机这个历史上以橘园和健康疗养地驰名的地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变成了飞机制造中心,30年代跻身于世界先进之列;圣克拉拉、菲尼克斯、达拉斯在美国过去不显眼的地方,50年代成为半导体工业的发源地,从此发展迅猛。前人无论如何不会料到,深圳这块偏僻的地方80年代初会如此腾飞,温州龙岗镇会成为中国的印刷之都。

然而,在某些区位,产业可以永续发展,不断升级,而在另一些区位则会衰退下去或者瞬间转移。美国马库森(A. Markusen)教授称前者为“粘结的地方”(sticky place),后者为“滑动的空间”(slippery space)。

在国际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国际认同的管理知识、编码化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可替代的或可模仿的硬件生产正在向全球扩展。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降低了资本流通的障碍,标准化生产减少了对工人特殊技能的依赖,交通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生产活动区位选择的灵活性增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越来越强,区位替代变得越来越可能,迎合跨国公司喜好的投标战在各国各地愈演愈烈,各地都有可能成为产业的区位。

例如中国不只有大量服装、鞋袜、玩具、家具等生产基地,许多世界旗舰企业——通用电器、微软、艾克森美孚、摩托罗拉、丰田、日产、福特、通用汽车,壳牌石油公司——还在向新的工厂区位注巨资,使那里为世界市场生产从高级软件和电脑到石油化工到汽车等产品。对外开放以融入经济全球化是可能给国家和地方带来快速发展,也会更加激烈地竞争和无法预见的市场动荡,以及不可估量的风险和压力。然而,产业“空洞化”和“可替代”的危险在这些区位随时存在。

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载体。我国的各类开发园区数量大,分布广,门类繁多,等次各异。开发主体有中央各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也有各类企业。中央很多部委先后都涉及了设立、开发和建设产业园区的工作。持续了三十多年的“筑巢引凤”至今势头未减,一轮跟着一轮,一波连着一波。从沿海推到内地,从南方滚到北方。近两年,低碳园区、生态园区、科技城、创意产业园区、产业转移园区等等名目繁多的园区还在规划、开发和建设。必须指出,园区是一种有风险的政策工具,园区是一种产业地产,以园区开发引导的地方发展是房地产驱动的发展模式。

为此,在产业的发展环境更加动荡多变的背景下,各地需要依靠其产业的创新内力和植根于其内部的本地化因素,以创造粘结高级生产要素的区位。

在北京的中关村地区,由于北大、清华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的人才云集,各类学术会议频繁,知识和技术更新迅速,清华科技园等服务机构的建立,以及海龙、太平洋等电子商城的发展,提供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而在上海的杨浦区同济大学周围,由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总院、上海邮电设计院、同济建筑设计院、同济规划设计院、中建国际设计有限公司等设计人才云集,提供了建筑设计为主的设计产业的区位条件。甚至在宁波通过新建(“打造”)研发园,吸引了近200家研究与开发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

技术创新往往来自地方文化中孕育的企业家精神和基于信任的产业联系,企业之间在长期互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密集的交易关系。这种关系是相对稳定的,是一种竞争与合作,而不是抄袭和模仿。我们的创新尚离不开对外的知识交流、知识学习和技术吸收,这就需要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包括促进跨国公司和本地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网络结构。从目前情况看,北京中关村和上海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离真正“粘结的地方”还有一定的距离。

本土创新型企业的培育能够增加产业区位的“粘结”度,而创业和创新又需要制度的建设。在深圳知识技术机构最密集的南山区,为培育创新型企业,建立了7家专业孵化基地涵盖了从数字文化、嵌入式软件、医疗器械、军工科技到IC设计、机器人、互联网以及知识服务业等行业,培育出近千家企业。这些孵化基地协作举办深圳“接触”创业沙龙、南山风险投资俱乐部、创新南山“创业之星”大赛、科技企业政策大讲堂、中小企业核心价值培育工程、IT茶会、产品创新管理论坛、中国天使投资论坛等活动,通过制度建设,南山区的创业和创新得到健康的发展。

六、结语

近代交通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贸易自由化的成功推进,使资本和经济活动的跨界转移越来越频繁,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动荡。跨国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搜索资源、组织经济活动;而各地吸引投资、争夺具有高附加值的经济活动,成为当前全球化的流动空间里各地之间竞争的焦点。对于投资到国土辽阔的中国的企业,要考虑很多复杂的问题,例如到哪里去投资建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哪里能够对什么样的产业部门、什么样的功能活动(总部、研发活动、生产活动、营销活动)提供什么样的区位条件。而各行政区和各规划园区的宣传材料上都会列出本地的区位优势,中国的一些地方官员都能如数家珍地列出本地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教育资源。各地不吝成本地印刷大量精美的小册子,那些小册子中会把本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和园区的房屋建筑条件,以及优惠政策条件放到十分显眼的位置上。但是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区位条件,这就是政府的办事效率、企业的创新、创业环境和生产配套环境。由于全球市场竞争太激烈,即使是劳动力成本低,也不足以对投资者产生诱惑。

对于各类园区来说,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中国如何走既吸引外资,又不依赖外资,逐渐从缺乏内力到增强内力,从融入全球价值链,逐渐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总体来说,园区在解决就业和提升经济产值、城镇建设方面有显著效果,但是为了避免其仅仅称为跨国公司的卫星平台和“飞地”,从而发展为培育自主创新的学习型区域,这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方向,不断积累经验,进行长期的艰苦努力。

在对于产业区位问题的地理教学中,需要尽量引导学生通过众多的实例,理解当代产业复杂的区位因素和区位条件,激发学生灵活的思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区位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袁奇峰:广州南CBD,优越区位截留全城商机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