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向现代转化中民本、民权、民生关系探视

2010-04-05 17:31张志雄董四代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民权现代化政治

张志雄,董四代

(武夷学院 福建省统战文化研究基地,福建 武夷山 354300)

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以使现代政治发展与民族传统政治资源开发相结合,形成政治现代化的内源生长力。在这个过程中,套用西方政治逻辑,并用来评判中国现实,必然带来激进思潮,不仅于政治现代化无补,而且会造成社会混乱。因此就有必要厘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揭示传统民本思想和民生思想在近代以来的发展,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认识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和未来趋势。

一、 先秦思想中的民本与民生

在中国文化的发祥期,对政治的讨论是在天、王、民之间的关系中展开的。《皋陶谟》中说:“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洪范》中说:“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楚语》中说:“民,天之生也。知天必知民矣。”在这其中,“王”是代表“天”来行使权力的,但“天”又听之由民。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说:“天有感觉有情绪有意志,与人无殊,常直接监督或指挥人类之政治行为。若此者亦得名之曰具象且直接的天治主义。”[1]3613然而,天又听命于民,王不过是服从天的意志来管理民之事的。

《诗经·大雅》中又有“惠此中国,以为民逑”的说法。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说:“民逑,指人民欢聚,安居乐业。”更有了天视民视,天民同一,即国之兴亡由天定向民定的取向;君无常位,天命不常,即《左传》中所言“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君舟民水,得民为君,即后来成为《荀子·王制》中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形成了民本思想。这种民本思想是在天、人、王之间的关系中展开的,虽然还带有神秘的色彩,但在政治架构中却有明显的民本倾向。

在战国时期,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还提出:“民之为道者,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因此,“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并且提出了一个“为民置产”的方案,即“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把民本与民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方案。梁启超说,这时 “经唐虞三代以来一千多年文化的蓄积,根柢已很深厚,到这时候尽情发泄,加以传播思想的工具日益利便,国民交换智识的机会甚多,言论又极自由。合以上种种原因,所以当时思想界异常活泼,异常灿烂。……无论那一派的思想家,都以济世安民为职事,差不多一切议论,都归宿到政治”[1]3695。

在中国文化原创期,民本与民生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雅斯贝尔斯所说的 “探询根本性问题。面对空无,它力求解放和拯救。通过在意识上认识自己的限度,它为自己树立最高目标。它在自我深奥和超然存在的光辉中感受绝对”[2]8-9的“轴心期”命题。它是在封建秩序还没有确立的背景下提出的,因而也就没有粉饰封建政治的特质;它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因而也就带有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色彩。然而,它却在一种“初始的命题”中包含了此后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芽”。

夏勇在论及古代民本思想时说:“尝有论者断言,中国古代哲学里,民学也好,民本思想也好,归根到底,不过是为统治者如何治理好民众想办法、出主意,实质乃用民之道,御民之学。此论于我辈之影响,可谓久且深矣。可是,近年来阅读古代尤其是先秦思想史料,我越来越多读出的,却是关于民权的思想。中国古代民权思想,犹如一颗宝石,一旦拂去由种种御民学、统治术厚裹的岁月尘埃,洗尽由欧洲文化中心主义和长期的革命政治批判烙下的现代烙印,便会在我们的眼前熠熠生辉。”[3]3-4

中国政治沿革有自己的轨迹,政治思想发展也有自己的特点,政治现代化必然有自己的道路。政治现代化是在社会基础变革中实现的,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基础的冲击,是中国现代化的外源,但是,以自由平等为目标建立现代政治,必须有一种内源生长力的支撑。在这其中,西方政治思想对中国政治发展有启迪作用,但绝不能代替中国政治现代化内源生长力的形成。这种内源生长力固然要求诉诸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也必须通过对传统政治文化资源的开发,并使之在社会转型中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才能使政治现代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实践方向。把西方政治理想化,用以评判中国,按西方模式构建中国的政治,必然造成“南橘北枳”。中国政治现代化有自己的逻辑,虽然在开放的国际背景下需要借鉴外国的经验,但历史实践证明,脱离内源生长力的培育,不能把握自身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无论什么样的高谈阔论,都不能使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健康地发展起来。

二、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西方政治的解读和对民权思想的提出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强势攻击和中国社会变革,西方政治思想也对中国人发生了影响。在中国出使西方的一些人中,思想敏感的人发现了西方政制与中国的不同。黄遵宪说,西方各国,“有一人专制称君主者;有庶人议政称民主者;有上下分任事权称君民共主者”[4]119。郑观应在《论议政》中则主张弘扬远古时期的政治遗产,同时借鉴西方的民主实践,以实现中国的政治变革。他说:“所冀中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体察民情,博采众议,务使上下无扞格之虞,臣民泯异同之见,则长治久安之道,有可豫期者矣。”[4]125

然而,对“民主”的界定又有一定的困难。中国典籍中的“民主”是“民之主”,即君主;西方的民主是“民为主”,这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有人提出了民权的概念,以此为根据评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以追溯唐虞三代的方式开发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民族文化资源。日本学者深山虎太郎说:“民受生于天,天赋之以能力,使之博硕丰大,以遂厥生,于是有民权焉。民权者,君不能夺之臣,父不能夺之子,兄不能夺之弟,夫不能夺之妇,是犹水之于鱼,养气之于鸟兽,土壤之于草木。故其在一人,保斯权而不失,是为全天。其在国家,重斯权而不侵,是为顺天。”[4]165深山虎太郎的这些论述作为重要的资料附在了郑观应的文章之后,也就是说,郑观应借外人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民权的看法。

何启和胡礼垣以民权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并涉及了民生问题。他们说:“夫政者,民之事也。办民之事,莫若以公而以平。何则?民之疾苦,唯民知之最真;事之逆顺,唯民知之最切。……今君门万里,民之疾苦无由而诉;尊居九重,事之顺逆无由而知,虽有留心民瘼之名,而不能得留心民瘼之实,有料量民隐之念,而不能得料量民隐之施,皆未得其法之故也。”[4]177并且得出了发展工商业,以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主张。他们还针对张之洞对民权的攻击,提出:“谓国而无民权,无异于谓天之无日月。天无日月,人必不以天视天;国无民权,人必不以国视国矣。”[4]184

早期维新派虽倡导民权,主张改革,但对西方民主制的认识还是表层的。西方政制是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根据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但在中国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理念还没有确立,也就使他们对民主政治的论述不能切近中国实际。严复说:“吾国晚近言政法者,往往见外国一二政利,遂嚣然欲仿而行之,而不知其立法本原之大异。”[5]358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约论》、《法意》等著作在中国的译介,中国人对自由、平等、人权有了一定认识,这一命题才得以逐步展开。

民权思想在近代的申张又是与民生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康有为以托古开新的方式主张改革,他说,中国“自黄帝、尧、舜开物成务,以厚生民”[6]35。他视自由、平等为“天赋人权之义”,认为“天生人本平等”[7]21,“人道者,依人以为道”[8] 37,“凡人皆天生,不论男女,人人皆有天与之体,即有自立之权,上隶于天,人皆平等”[8]172梁启超则认为:“人人自由,则各骋其聪明才智。”[9]194同时他们又强调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康有为主张发展工商业,使中国社会实现由“塞”到“通”的转变,并以大同为目标进行小康社会建设,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的精神,“纯以国民公利公益为主,务在养一国之才,更一国之政,采一国之意,办一国之事”[10]。“吾侪今所欲讨论者,在现代科学昌明的物质状况之下,如何而能应用儒家之‘均安主义’(用《论语》文意),使人人能在此时此地之环境中,得不丰不毂的物质生活实现而普及。”[10]913

明确地把民权与民生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探讨中国社会发展的是孙中山。他说:“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也。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倾慕三代之治,不知三代之治实能得共和之神髓而行之者也。勿谓我国民无理想之资,勿谓我国民无进取之气,即此所以慕古之意,正富有理想之证据,亦大有进步之机兆也。”[11]P106并且把民族、民权、民生统一起来,认为“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11]156。在中国实行民权,必须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思想,他认为自由和平等是民权的基础,但又认为离开中国国情去讲平等和自由离中国实际太远,只要“三民主义能够实行,便有自由平等”[12]525。他反对照搬英美,而拥护俄国的“人民独裁”,主张建立“一个良政府,为人民谋幸福”[12]560。他把政治定义为“政是众人之事,治是管理众人之事”[12]582并且主张把政治大权分开:“一个是政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人民的手内,要人民有充分的政权可以直接管理国事。这个政权,便是民权。一个是治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政府的机关之内,要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治理全国事务。这个治权,便是政府权。”[12]584他还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12]593他认为民权只有与民生联系起来,才有实际意义,因此他反对以西方政治为根据空论民主和民权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是以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追求为背景而展开的。这其中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一是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是在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又必须在对传统政治思想的阐释中寻求有民族特色的政治现代化道路;二是西方政治是一个把自由、平等、人权与制度融为一体的模式,把它转移到中国不但在文化上不能贯通,而且在制度上不易运作;三是中国政治变革和政治发展必须把传统民本思想与民生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寻求内在生长力并实现内源发展;四是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这就决定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有一个体现人民意志的政府,并在它的施政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解决民生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政治现代化问题探讨

政治发展是与社会变革相联系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虽然可以以摧枯拉朽之势破坏旧秩序,但并不必然实现政治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它的意义只是扫除政治现代化的障碍。根据对西方政治的理解,把自由、平等、人权作为“普世价值”,并以此为根据评判中国实际,以理性主义为宗旨提出政治变革的设想也未必能在中国取得积极效果。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自由、平等、人权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意义,而是要强调对它们的含义以及在中国生长的条件进行分析。政治现代化必须从国情出发,根据社会变革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形成正确的理念。延续近代以来开启的思路,在社会实践中解决它没能解决的命题,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探索中国现代政治发展的道路。

中国政治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利于现代化健康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积累了不少矛盾。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而必须形成一种大思路,在传统、现代与未来的关系上认清中国政治发展的大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革,人们的政治要求也从社会基础变革中提了出来。由于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是由党和政府策划、发动和组织实施的。否定了这一点,也就不可能认识中国的政治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的,以社会主义为制度选择进行现代化建设,也就必然与西方现代化有不同的特点。因此也就必须立足后发现代化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的要求认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问题。

第一,坚持渐进主义,追求政治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生活中的激进思潮时而出现,并且出现了由知识阶层向平民阶层转化的趋势。激进主义以一种激烈的言辞批评政治生活中的弊端,容易引起一些人的赞同和拥护,特别是在一些矛盾尖锐的地方和问题上,往往引起一种民粹思潮。它采取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在一种情绪化中使参与者失去个人的理性判断,从而成为政治生活中必须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政治发展与之不相适应,于是激进的政治变革要求也就应运而生。然而,“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经验性的现象,是一个令人不舒服的历史和当代事例的综合体”[13]9。但是,民粹主义的出现又是社会变革中必然存在的问题。“民粹主义是一张晴雨表,透过它,我们可以诊断代议制政治体系的健康状况……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接受民粹主义的解决方案,而是意味着我们对民粹主义的出现应该敏感。”[13]156

政治发展如同社会发展一样,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现代与未来的对话中实现的。因此就必须弘扬“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传统,把握政治发展的方向,以“兼容共生”的思维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注重以协商的方式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寻求政治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第二,坚持执政为民,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后发现代化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必须从政府与社会、政党与群众、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把握政治发展的要求。在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上,除了疏通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渠道外,还必须形成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一个观念文化与制度建设相贯通的问题,按照工具理性主义的原则,认为制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能在中国并不现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命题统一起来,也为政治发展确立了新的思路。以人为本既体现了民本思想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也是实现制度与文化相一致并推动政治发展的动力。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注重解决民生问题。不解决民生问题,把民主抽象化并不能确立社会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正确道路。特别是在当前市场原则泛化,社会分化加速的背景下,关心弱势群体绝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在人民群众看来,不能解决他们的现实生活问题,空谈政治民主化,这种民主化是一种奢侈品。因此执政为民必须与解决民生问题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民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

第三,发展基层自治,打好政治发展的基础。宪政民主固然有根本的作用,但民主政治发展的根基在基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社会的基础发生了变革,农村传统精英的退场又使农民的权利意识、平等思想、参与热情生长起来,民主的发展已经从“理性缺位的启蒙”(姜义华)转化为现实的要求。基层自治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之源。如果没有坚实的基层自治,政治变革就往往成为一种精英之间的博弈,并不一定能成为政治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基层自治特别是农村村民自治,聚集着传统与现代、政府与社会、民主与法治、经济与政治、精英与民众等多方面的关系,它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根基,又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因而在政治现代化中有重要的地位。

总之,政治发展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既注重开发传统资源,又在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追求中研究传统资源向现代转化的途径,进而确立政治现代化的原则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六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 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 夏勇.中国民权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4.

[4]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修订本[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5]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严复,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6] 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 康有为.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 康有为.大同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9] 梁启超.梁启超选集: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10] 梁启超.梁启超选集:下[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11] 孙中山.孙文选集:中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12] 孙中山.孙文选集:上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13] 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民权现代化政治
边疆治理现代化
《民权素》“素”义旨辨略
——兼论《民权素》创刊宗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古代民主性精华
张之洞的奇谈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