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培养研究型教师

2010-04-05 15:17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215006廖书庆
地理教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研究型课堂教学研究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215006) 廖书庆

地理教学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往往先来自对教学的研究,所有优秀的教学过程总是和教学研究交织在一起。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帮助我们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一、研究型教师——适应现代地理教学要求的必然选择

地理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天文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和人文地理科学观点的更新,一系列与地理交叉的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地理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除此以外,随着全球变暖、自然灾害、自然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工农业、人口、城市化等现实问题的出现,使得地理的研究与发展备受世人瞩目。在这样的外部环境驱使下,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关注现代地理技术的发展,而这对地理教师而言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教师而言,高等教育阶段接受的地理知识与中学地理所教授的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教师而言,自己的专业知识变得局限与陈旧,与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脱节。

由于这种种矛盾的存在,必须要求地理教师自身养成探究的习惯,培养自身的科研素养,不断涉猎新知识,对地理及地理教师的发展有一定的研究。地理教师一旦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能避免自身与时代的脱节,更好的达到地理科教学的要求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作为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研究型教师,与传统型教师有着较大的区别。

首先要有教研意识。研究型教师有其特殊的内涵,对待教学通常会自觉运用系统思想,主动探索教学方法与课程内容整合的教学规律,优化教育行为。而这些特征在教学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课上的改变,研究型教师除了备大纲、教材、学生、教法以外,也会备新课标、收集资料、备课件等,这些备课方面的改变,使得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得到丰富,面对课堂上的各种情况都能游刃有余地化解。二是教案上的改变,教案除了常规内容外,还有教材分析、学生学习背景分析、情境设置、讨论话题、探究主题、教学反思等,这些内容的加入不仅能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充分准备,融入自身对地理教材、教学理念的理解外,也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领悟地理的学习规律以及科学的实质。三是课堂上的改变,研究型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中强调以人为本,课堂教学不但是师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更是师生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这种改变,不仅是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更是将知识学习的层面上升到感悟生命的层面,使得地理成为学生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学科,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良好媒介。

其次要有资源意识。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和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资源的能力是研究型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地理教师如果具备强烈的资源意识,将会对地理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型教师对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将丰富地理教学,丰富教师的阅历,更能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触发学生更多的生活经历与感悟。

第三要有反思意识。反思是研究型教师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能力之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反思意识,包括课前、课后,以及课堂中的反思。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正确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才能有效汲取教学经验,适当地总结和研究自身的教学行为,提出更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来促进教师的发展。换言之,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自我监督,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二、研究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是其成长必由之路

要联系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开展科研,因为教学研究是以拓展地理学科知识和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为目的的,对于广大地理教师来说,从事教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入手。

首先,在树立知识意识。对于地理研究型教师而言,丰富的理论知识,广泛的科学知识,精深的地理专业知识以及社会经验等,是其重要的内涵。教师必须积极地了解国内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趋势,国内外科学发展动态以及地理学的发展动态,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将其整合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为自身开展科研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其次,培养问题研究意识,进行教学反思。教师通过地理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开始进行教育科研。教师要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度,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无论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或是课后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并对之加以改进。另外,要培养问题研究意识,需要教师拓宽眼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在同一教研组或是各教研组之间,针对某一话题,开展“头脑风暴”的活动,既能督促教师收集各类资源,丰富自身内涵,增进同事间的交流和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也能帮助教师勇于表达自身的观点,寻求创新。

第三,组织课题,专题研究。开展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校本研究。一是针对新课程改革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要求,结合学校特色,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拓展。二是根据教师及学生特点,进行地理拓展课、兴趣课教材的研究,采取因材施教、因地适宜原则,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四,倡导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更注重教师的地理教学经验积累以及实际运用。从自身需要出发,解决教师自身存在的困惑与问题。由于课改的需要,许多教师将要摒弃先前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对于新课改的落实,许多在职教师尤其是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更加艰巨。在地理新教材中,不仅内容安排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课程的整体设计更是有了较大的改变。教师只有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发现问题,进行反思,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研究,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第五、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学校应鼓励教师走出自己的课堂,组织教师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从中吸取许多宝贵经验,如对整节课节奏的把握、对课堂气氛的拿捏、对教材的整理等。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平台,收集相关资源;亦可以通过阅读等方式了解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或是针对自身的需求与不足,进行各类的自我教育。同时,可以引导教师阅读一些思维科学方面的书籍。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系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教育问题产生的思考会缺乏依据,这些观点就会显得味同嚼蜡。

第六,专家与教师合作。专家身处于教育理论研究及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与专家的交流学习,必定能开拓在职教师的视野,指导教师科学地、有效地进行教育研究。教师可通过在职研修、学历提高、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方式与专家进行合作,帮助自身提高科研水平。

三、研究型教师——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完善是其发展必经之途

1.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教师的思维品质

要培养教师教学的问题意识,写好每节课的教学反思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每位地理教师除了准备好教案之外,还要注重在每节课后写上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不能形式主义,不能走过场,要认真按照自己上课的表现来总结反思,及时了解、分析不足之处,并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解决问题,做到每阶段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型地理教师,必须要有着敏锐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不仅仅要体现在教案上,更多的时候要体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而要在教学过程中表现教师的思维力,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教参、教案等材料上的内容都有过独立的思考,要产生自己特有的认识,只有经过了思考,才能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教学内容,同时提高教师的思维力,使教师能更好地把握课堂。

2. 在教、学、研中寻求结合点,深化教师自我教育

首先,教师需要解放思想摒弃墨守成规的教学思想。有许多教师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在明知它早已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情况下,仍旧不思进取,不能接受先进的教学模式,而这就是一种图安逸的懈怠现象,只有敢于摒弃原有落后的教学思想,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才能适应生活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学生,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发现和创造自主发展的教、学、研的结合点。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与其实践中的教学、学习与研究相结合。而在教、学、研这三方面如何寻求结合点,使之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促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卓有成效的发展是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果教师只会教学,那么必然他只能成为“教书匠”;如果教师只沉醉于自身的学习,而没有进行教学上的发展,以及科研上的专注,那么他就会缺乏教师最基本的教学能力;如果教师只会研究,那么他更多的只能是“纸上谈兵”,所做的研究也不过是缺乏实践的空谈。此外,相关职能部门要为教师教育良性互动的达成提供指导。教师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于师范院校或是职后的教学研修,其更应该是教师本身积极参与其中,寻求教师教育的着眼点以及发展教师教育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研究型课堂教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做“研究型”语文教师,从教育笔记开始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