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李丽兰 廖燕 颜秀娟 刘学军
互助献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所提倡的献血方式,是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的明确要求[1],是无偿献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的替代献血形式有所相似却又有根本性的不同。
互助献血在我国是指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人员为指定病人献血。《献血法》第十五条:“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办法》第十五条:“对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主治医师应当动员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或者动员患者亲友献血”。以上规定表明,互相献血是我国现阶段无偿献血的一部分,属于自愿无偿献血的范畴。世界卫生组织将献血形式分为3种类型[2],即家庭或家庭替代献血(替代献血)、有偿或职业献血、志愿无偿献血。替代献血形式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指患者所需要的血液是由一个或更多的患者家庭或社区成员提供,医院要求患者入院时提供一定数量的献血者并捐献血液,但血站和医院血库不付给献血者金钱或物质报酬(尽管有时患者家属会支付钱或其他报酬来感谢献血者)。替代献血分为2种基本形式,一种形式是家庭成员需要捐献的血量至少与患者输注的血等量,捐献的血归入血库,需要时再供应临床,献血者不知道受血者情况;另一种形式是“直接献血”,即献血者受特殊要求给指定的患者献血,这也许考虑到患者输注了不知名献血者的血会产生不安心理,不过该献血形式被WHO/GPA和世界血液安全机构强烈反对,WHO提出替代献血的最低目标是:“血液必须存入血站,不能直接给指定的患者输注。必须谨慎确定这种献血形式不是一种隐蔽性的有偿形式”。
2.1.1 缓解供血不足 互助献血与替代献血可缓解因血源紧张而导致的临床供血,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可储备充足必要量的血液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
2.1.2 发展志愿献血者 由于互助献血者或替代献血者参与了献血活动,让其意识到自己的血液可以用来拯救亲属或朋友的生命,切实感受到血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最大限度的唤起其“血液挽救生命”的意识,使他们成为固定的志愿献血者。
2.2.1 增加患者责任负担 患者或他们的亲属急于找到献血者,增加了他们的责任与压力,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2.2.2 潜在输血传染风险 研究表明,替代献血比无偿献血者包含更多的不合格献血者,我国互助献血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3-4],这与献血者迫于患者用血压力或金钱因素而导致在健康不佳或有输血传播疾病的状态下献血,此时献血者更不愿意暴露自己不适合献血的原因,给安全供血带来了潜在的危害,从而导致潜在的输血传染风险的增加。
2.2.3 潜在卖血弊端 如果家庭成员或者亲友同事中无合格的献血者或者不愿意献血时,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量则不能满足患者输血需要时,患者或患者亲属可能会以金钱或物质手段作为刺激,存在有偿献血或变相卖血的潜在弊端。
3.1 互助献血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我国对互助献血的实施办法没有具体界定,采供血机构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互助献血的实施办法。互助献血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献血法》规定互助献血属于无偿献血范围,献血者同时享受目前我国实行的无偿献血政策以及各地方制定的无偿献血管理办法或条例规定的相关待遇;(2)对互助献血的目标患者实行血液等量优先供应,血液由血站统一调配,病人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液;(3)临床用血科室、医院血库、血站、卫生行政部门四方互动,加强沟通,制定方案流程以保障互助献血工作顺利开展;(4)互助献血是我国目前一种很好的解决血源紧张的方式,但具有一定的背景及历史阶段性。
3.2 互助献血与替代献血甄别 互助献血与替代献血虽然有部分共同点,但关键及主要区甄别如下:
3.2.1 互助献血属于无偿献血范畴,是有《献血法》和《办法》等法律法规可依的献血形式;而替代献血形式与无偿志愿献血形式是2种不同的献血类型,应该加以区别。
3.2.2 互助献血是我国目前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急救和临床医疗用血需求的献血模式,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适龄健康公民积极献血支援灾区伤员,血液由国家统一调配,这可视为一次大规模的互助献血行为。而替代献血形式目前在其他许多国家普遍采用,一般在患者入院时就被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献血者。
3.2.3 目前我国互助献血的展开都是在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协调下展开以确保做好无偿献血和互助献血有关政策的宣传、动员工作,同时制定互助献血流程,严格血液检测以确保血液质量与安全,可最大限度的避免替代献血存在的潜在的卖血的弊端。
3.2.4 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及倡导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我国互助献血正是一种以人道、博爱、奉献为理念的助人为乐行为[5],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1 背景 输血是医疗救护不可缺少的手段[6],而血液是宝贵的资源,至今还没有任何替代品来替代人体血液进行临床输血治疗,开展无偿献血的主要目的是“从低危人群中采集合格血液,保证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健康”[7]。自《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持续攀升,而导致临床血液供应紧张,加之季节性、偏血型性、突发性血液短缺时有发生,所以启动和开展了互助献血,可弥补无偿献血的不足,扩大血液来源,保证临床急救用血。
4.2 展望 为了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的无偿献血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才能保证受血者和献血者的安全。互助献血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一种无偿献血的形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历史阶段性。随着我国公民无偿献血意识的提高,特别是广大农村民众更多的参与无偿献血事业,我国自愿无偿献血就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求,互助献血模式也就可以自然的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现阶段保障急救和临床医疗用血需求的一种无偿献血模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S].1999.
[2]Kitchen.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M].张钦辉,高峰,译.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2:11-13.
[3]罗庆峰,吴英,朱燕霞,等.家属互助献血与单位无偿献血血液初筛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6):380-381.
[4]林昂,庄文.亲友互助献血与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对比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9):1155-1156.
[5]吴晓东,霍志强,安淑萌.谈无偿献血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导报, 2007,4(13):76-77.
[6]严军雄,黄露,伍武彪.地震灾害时献血者献血行为的影响及原因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8):615-616.
[7]吴晓东,霍志强,安淑萌.谈无偿献血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导报, 2007,4(1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