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鹏 侯文仲
511500 清远市人民医院脑科中心陈勇鹏 (侯文仲)
脑电图(EEG)是用现代电子放大技术,从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描记出脑神经细胞的自发生物电活动,通过脑电图仪加以放大后记录的脑电波形。脑电图检查除能发现脑器质性病变外,主要反映脑神经细胞的电生理功能[1]。脑电图是评价脑功能的重要手段,其特点是快速、准确、廉价且能实施动态脑功能监测,尤其在CT及MR正常时,能及时了解患者大脑皮层的状态。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10月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患者92例,全部行Glasgow 昏迷量表(GCS) 评分及脑电监测。92例中男性84例,女性28例,年龄2~66岁,平均(31.86±14.37) 岁;其中车祸伤54例,高处坠落12例,外物击伤26例。92例中有22例患者入院时神志呈昏迷状态。
1.2 方法 所有纳入病例均于入院后1周内行脑电图检查,并计算GCS评分,最低为3分,最高为15分。采用美国尼高力公司生产的Nicoletone Monitor EEG监护仪(Fz点为参考电极,Fpz点为接地电极) 记录每个患者的原始EEG,按国际10/20系统标准安放头皮电极,参考电极置于双耳, EEG常规单、双极导联描记,每次描记不少于30min。所采集的原始脑电图(EEG)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进行判读,诊断标准参照黄远桂,吴声伶[2]编著的《临床脑电图学》,将脑电图结果分为正常范围脑电图,轻度异常脑电图,中度异常脑电图和重度异常脑电图四种。本组病例共描记脑电图159次,67例病人描记了2次。均与1月后行第二次脑电图描记。
1.3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SP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脑电图分级与GCS评分行直线回归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92例患者中,14例为正常范围脑电图,全部诊断为脑震荡;11例为轻度异常脑电图,其中1例表现为低电压,第二次描记脑电图转为中度异常,出院时呈植物状态;52例为中度异常脑电图,其中9例伴有痫样放电,7例表现为一侧半球慢波改变,2例痫样放电及一侧半球慢波改变兼有;52例中度异常脑电图组有12例意识障碍患者,有3例在第二次描记时转归为重度异常,9例无明显变化;15例为重度异常脑电图,其中2例表现为低电压,脑功能极度低下,分别于入院后第24d和第38d死亡,再次描记时呈现电静息;1例伴有痫样放电,第二次描记时脑电无明显变化。15例重度异常组中,有10例意识障碍患者,其中死亡2例,其余8例慢波较第一次记录时增多且波幅降低。
92例患者行GCS评分为3~15分,平均(9.12±3.13)分,按脑电图结果将92例患者分为四组,将脑电图异常程度与患者的GCS评分之间行相关分析,得出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GCS评分呈负相关,即脑电图异常程度越高,GCS评分越低,相关系数r为-0.844,P<0.000,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头部受外伤作用后,颅内压立即升高,脑血流量出现快速波动,损伤的脑皮质神经元及白质细胞均发生肿胀和水肿[3],本组资料表明,脑电图异常程度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脑损伤程度越高脑电图异常程度越高。脑外伤后脑电图的主要表现是慢波增多和波幅改变。伴有痫样放电的患者全部在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组,说明脑电图表现为痫样放电预示预后不佳。癫痫是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而表现为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疾病和综合征。本组病例共有11例在第二次描记时脑电图表现发生改变,2例由中度异常转为重度异常,可能由治疗不及时或病情恶化引起脑功能下降,由此也说明,早期行脑电图检查带有不稳定性,脑功能会随着治疗和病情的稳定而趋于稳定。因此,对于脑外伤患者应行脑电图的动态监测,随时评估患者的脑功能,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病情的预测。John 和Hung[4]也认为脑电图记录的脑波是自发出现的,神经元恢复期或周期就缩短,一般会出现θ波增多或θ波阵发,如神经元严重损伤,其反应严重减慢,则可能产生δ波。
本文对脑电图的分级与GCS评分做了相关分析,证明两者呈现负相关,说明在受伤早期脑电图可用来评估患者的病情。脑电图的分级越高,GCS评分越低,病情越重。
从1786年意大利Bologna大学解剖学教授Galvani首次发现生物电到1938年德国神经科医师Berger博士第一次用“脑电图(EEG)”描述人类脑电,脑电图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简便,廉价的预测手段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由于本组病例的数量有限,脑电图在评价脑外伤患者脑功能的方面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大宗病例的研究。
[1] 周昌贵.脑电图诊断要点[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4,11(3):165.
[2] 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98-100.
[3] 沈鼎烈.临床癫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7.
[4] John R,Hung Hes.临床实用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