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 陈武
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多因高血压病,脑血管病或外伤引起,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传统手术方法风险大、费用高、术后恢复较慢。本院从2001年底开始使用硬通道针(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选择性治疗各类颅内血肿,至2007年5月已完成69例(76次)。对颅脑损伤小,操作简便,术后病人恢复快,费用低廉,治疗效果好。现结合治疗病人的情况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男48例,女21例。发病年龄29~88岁,平均61.2岁。临床表现:昏迷52例,嗜睡12例,神志清楚5例。伴有肢体偏瘫46例,失语13例,出现脑疝症状17例。伴有高血压病史3~22年不等,出血次数1~3次不等,均系急性起病。CT表现:脑内出血49例,其中基底节区出血22例,颞叶9例,出血量约25~45ml;壳核出血11例,出血量大于30ml以上;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5例,桥脑出血1例,小脑出血1例;硬膜下出血13例,出血量40~80ml;硬膜外出血7例,出血量30~70ml。破入脑室27例,其中破入双侧脑室11例,破入第3、4脑室或一侧脑室13例。GCS评分3~5分44例,5~8分19例,大于8分6例。手术时间2小时~9天不等。
1.2 治疗方法 根据CT定位血肿穿刺点,测量头皮至血肿中心的深度,选择合适的穿刺针。万特福公司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规格:管径2.5mm、长度2~6.5cm)。若固态血肿较多,可在缓慢抽吸液态血肿后注入尿激酶2万~5万单位,保留2~4小时后开放,每日可进行1~2次,极少数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时,可加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冲洗,直至复查CT血肿清除或基本清除。同时予抗脑水肿治疗、脑保护治疗、营养脑细胞治疗和功能康复治疗。
1.3 结果 为预防感染,硬通道针留置均不超过7天。术后即复查CT以观察针道位置;术后3天复查CT,血肿完全清除9例,清除50%以上49例;术后7天复查CT,血肿完全清除37例,清除80%以上26例;术后14天复查CT,64例患者颅内血肿完全清除。并发肺部感染11例,尿路感染7例,应激性溃疡5例,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死亡3例。6个月生存者随访,恢复日常生活能力13例,生活基本自理25例,肢体功能障碍17例,失去生活能力的卧床病人7例,植物状态4例。
各种颅内血肿在临床上是一种急、危、重病症,需要及时抢救,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而传统的治疗手段,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这种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手术风险高,恢复慢,医疗费用较高。而采用硬通道穿刺技术,对人体内环境影响小,不但风险小,病人负担轻,且操作简便,治疗颅内血肿方便快捷,疗效可靠,理论上适应于所有颅内血肿[1]。其优点有: ①创伤小,避免了大骨瓣开颅手术的较大损伤。②操作简便、安全,局麻即可。③恢复较快,费用易被患者接受。④对患者治疗的预后较药物保守治疗更佳。⑤容易准确定位,治疗前后易于对照。手术材料成本低,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尤其是年老体弱和合并症多、脏器功能不佳、不适合开颅手术的患者,这种手术更加适用。但对血肿特别巨大(占位效应明显)又无手术禁忌者,仍主张小骨瓣开颅或大骨瓣减压,以求尽早较彻底地清除血肿,或是及早穿刺缓解脑疝后进行开颅手术。另外,对于考虑血管畸形或血管瘤所致脑内血肿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全身有出血倾向者最好不单纯实行此种手术。
[1]勾俊龙,毛群,邢复明.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19(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