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走进美术课堂

2010-04-04 14:20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小学
成才 2010年5期
关键词:拖鞋美术活动

■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小学

让美走进美术课堂

■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小学

长期以来,我们的儿童在苦不堪言的应试教育中丧失了天真、童趣,使兴趣走向空白、思维走向萎缩,如:在美术绘画想象课上,许多发达国家少儿画的太阳是七色的、多彩的,而我们的孩子画的几乎都是红一色,大胆的想象与创造被扼杀了。怎样把童真童趣、欢歌笑语、想象与好奇还给孩子们,这是值得小学各科教师在课内外活动中深思的主题。美术教师应该把学习美术真正变成一件充满激情和乐趣的事。

在我校阳光文化的精神指导下,依据美术新课标理念,我们总结美术课堂文化的精神在于“追求和谐、完美、创新”。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美术教师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学生努力构筑自己的理想,追求卓越,追求和谐、完美的美术境界,不断进步。在这种美术课堂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学会“赏美、爱美、呈美、创美”。教学中,我们将美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通过每一课的学习,逐步感受和领悟艺术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在学校的教学流程模式的指导下,我们总结了美术学科学习的过程模式:定向导入,欣赏美——教学互动,感受美——自主创作,体验美——和谐发展,展示美。

一、定向导入,欣赏美(创设课堂情境中的“美”)

导入是学习的开始,教师要多采用启发教学,做到“以美激趣”。只要我们选择了最好最恰当的方法手段,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

(一)以复习旧知识导入:在教学中国画《动物的脸》一课时,为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笔墨技法创作画面,体会笔墨的趣味,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墨分五色及中锋、侧锋的用笔方法,为下面的课程做好了铺垫。

(二)以故事导入:在教学《小鸟的世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及鸟背景和鸟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教师设置了童话故事导入新课,森林里的树被砍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坡,小鸟没家了,怎么办?让学生明白了鸟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为画出丰富画面奠定了基础。

(三)以情境导入:在一节色彩创作课上,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欣赏法国画家波纳尔的作品《早饭》。欣赏时,教师没有告诉学生画题,而是让学生直接感知作品之趣味及画面以外的东西。学生答:“小女孩背面墙上是桔红色,很温暖,感觉她的生活很幸福。”画面所呈现的桔红色、淡黄色等色彩构成的暖色调,一下子冲击了学生的视觉,首先使他们感受到了画面温馨的色彩。

(四)以听音乐导入: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适当地引用音乐教育大有裨益。如在欣赏课中,我们一边听着古筝弹奏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着范宽、马远的笔墨丹青;一边听着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一边品味着莫奈、雷诺阿的流光异彩。引导学生在大师的美术作品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并通过点、线、面等造型语言来表现音乐作品。

(五)以多媒体导入:在《我的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电脑课件,展现一组色彩绚丽、内容神奇的画面,结合美丽的画面,在轻柔、缥缈的音乐声中,教师用有情有感、抑扬顿挫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神奇美妙的梦境,使同学们完全沉浸在梦幻的美丽和神奇之中。

二、教学互动,感受美(参与体验中的“美”)

在绘画中老师可以从自然里丰富的色彩、线条入手,离开课堂走向美丽的大自然,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细心观察和感受客观事物,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设计问题。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设疑与与释疑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问题要以生活为切入点,点拨学生的经验感受;例如美术教材《画里的节日》一课中,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了解我国重大传统节日的习俗、特点。为了调动学生好动的天性,为了使学生能自主体验节日的快乐,为了能够将学生心中丰富的审美体验表达出来,教师设计了表演活动:电脑屏幕上展现几组节日的画面,如:火把节、泼水节、教师节、秧歌节……学生仍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先互相讨论、分析其节日的特点和活动内容,然后分配角色,穿戴上老师准备好的节日服装,选择与节日活动相应的道具,在欢快的节日乐曲中自由、大胆地表现!这样的参与加深了学生对节日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强化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学生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中,获得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和美感。他们的动作虽然稚朴,但脸上的笑容、体验的快乐却是那么真切、深刻。(2)问题要循序渐进,有一定的探索性。对低年级的学生,在进行添加绘画的游戏教学中,应注意道具的色彩多样性和形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色彩辨认能力。(3)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尊重学生的自主创新。例如在教学生怎样设计纸拖鞋时,可以问小设计师:在设计纸拖鞋时会考虑哪些问题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设计什么样的式样;怎么装饰得漂亮;选什么颜色;大小是不是合脚等。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自主创作,体验美(交往互动中的“美”)

自主创作是学生动手参与的一种方式,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索。如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画一画等,进行有主题的想象或创作,结合语文、音乐、社会、计算机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交往”和“互动”体现审美教学中的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活动中共同参与,交往互动,信息交流,教学相长,自由、民主,形成“学习共同体”。比如:学生在欣赏凡高的美术作品《老唐基画像》《加塞医生》时,引导学生猜测这两位人物是谁,在学生自己欣赏几分钟后,展开关于凡高、毕加索两位大师作品的讨论,学生分别将准备好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师生互动气氛良好。在老师指引下,最终得出结论,看待艺术品,要在欣赏中了解绘画内容及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感受。在欣赏作品时,我肯定学生观点并加以引导,因为这是学生思维新颖性和独到性的体现,是他们要求解决的困惑。师生交流看法,共同分享。学生在创造一个美术作品时,教师应转换监督者的角色,做参与者,彼此一起完成,鼓励互相合作,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学生交上作品时,要表示出分享到美的快乐,对有些创新之处,除了表扬,还要表露给大家。在这种愉快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审美快乐也会得到强化。

四、和谐发展,展示美(想象创作中的“美”)

作为创作展示美这一部分的设计,主要考虑如何强化学生的成功感,梳理自己的艺术感受。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一切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要调动学生自己想象的冲动,利用多种新奇、生动的方法激发学生创造美。

浓缩生活形式设计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开展美的课堂文化美术教学方法之一,能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活动方式的设计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首先,活动内容要体现生活性(是生活形式的浓缩);其二,活动形式要有新意,能激发学生全面参与;其三,活动要有意义,不哗众取宠,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收获。例如《纸拖鞋》的活动体验部分,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1)布置展销会。(2)“卖拖鞋”,请一些小朋友上台推销“产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拖鞋)。(3)“买拖鞋”,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然后将小花朵放在要买的拖鞋上。(4)比比谁的拖鞋卖得多,评出最佳设计师。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参与了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

课外延伸拓展思维,这一方法是指在继课堂教学后点拨学生寻找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在教学利用废纸盒进行“变废为宝”的创造后,点拨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更多的能“变废为宝”的材料。“美的课堂文化与其说是建立联系不如说是发现联系。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发现学科知识内在的关联和共性,还要使学生以自然的方式去认识学科知识与其他领域之间内在的联系。”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将一物联系到另一物,举一而反三,是美的课堂文化美术教学的特色,是让学生自然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的有效方法。课外延伸,拓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感知,实现经验的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拖鞋美术活动
拖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拖鞋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只棉拖鞋
创意美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