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顼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的时代要求,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创新和实施创新教育。哪个国家拥有最多最好的创新人才,哪个国家就拥有辉煌的未来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越来越多的国家为培养创新人才制定了教学大纲(APP)和学习课程,重点针对天才儿童进行培养,并基本形成了体系,目的就在于更好更多地培养出杰出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虽然是各国教育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却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却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符合我国因材施教原理的现代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理想教育目标的最有效的方略。
我国宋代思想家、教育家张载说过:“教人致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1]那么,要真正做到“尽人之材”,让优秀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只有实施分层次人才培养,才能满足学生群体中优秀创新人才成长的充分需要,让他们接受到适宜于他们成长的最充分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掘出他们的智能潜力。作为一个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创新精神,二是要有创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创新精神,不会或不敢去创新;没有创新能力,也创不了新。人的智力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把人的智能水平分为两大层次,那就是一类人具有发展人类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知识的极高的才智;另一类人只能够学会他以前不懂的新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新知识,这是人群中的绝大多数。这就是说具有发展知识,创造新知识的人是智慧极高的很少数,人们把这类人称作“天才”、“英才”或“俊才”。这类人具有超群出众的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而绝大多数人的才智能力都达不到他们那种发展知识,创造新知识的智能水平。这样划分人类的智能层次应当是符合实际的,唯物的。
虽然我们承认有些人确实是才智超常,为大多数人或绝大多数人所不及,但是创新人才的才智能否得以充分发挥,却与他们能否获得适宜于他们的充分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人没有“生而知之”者,只是这类英才、俊才具有超强的记忆力,超强的感悟力,超强的联想和想象力等等,他们同样需要以“学而知之”作基础。不通过教育学习,谁都不可能创新。如果他们得不到适合于他们的充分教育和学习,他们的才智不是被埋没,也会要大打折扣。
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是一个好奇心特别强的孩子,幼年时代他就爱读书和做实验。他的超奇想像和好问,使他的老师对他提出的问题经常感到难以回答,或认为不屑回答,甚至有的老师还骂他愚蠢。爱迪生的母亲感到学校的这种教育绝不适合爱迪生的成长。她十分了解自己的儿子,对他的才智有充分的信心,于是让只在学校读了三个月书的爱迪生回到家里,亲自教育爱迪生。她教他学习历史、科学和哲学等各科知识。爱迪生读书过目不忘,而且领会得快。她注意到爱迪生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就给他买了许多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进行实验。这不仅使爱迪生获得了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更培养了爱迪生自学的能力和把知识学习与实际运用、勇敢探索结合起来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爱迪生后来的一千多种发明创造,无疑是与他母亲给予的这种最适合他的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分不开的。
无独有偶,爱因斯坦上小学和中学时,成绩只属平常。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有老师还断言爱因斯坦长大后不会有出息。幸运的是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是一位非常喜爱数学的工程师。当爱因斯坦向他请教时,他总能让爱因斯坦获得很大的启示。爱因斯坦父亲的朋友麦克斯是他的另一位启蒙老师,他借了不少通俗的自然科普读物给爱因斯坦看。爱因斯坦幸运地从这些通俗读物中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并进一步唤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和引导他对问题的深刻思考。1896年爱因斯坦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学习,这所大学要比瑞士其他大学的限制少得多。爱因斯坦利用学校的自由空气,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热爱的学科上。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进一步增强了自学的本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为他今后在物理学方面取得杰出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此可见,不同资质的学生必须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法,才能真正让他们的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唐代韩愈在《马说》中批评那些不识千里马,也不懂饲养千里马的人说,如果对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那么千里马也只会如常马一样“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这个寓言充分说明,若杰出人才得不到适合于他们的充分教育,其结果也会像千里马得不到适宜的对待那样终不能成长为杰出人才,而像常人一样的埋没无闻。分层次人才培养正是从创新人才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智能,给于适合于他们的教育的方略,是能够满足创新人才成长充分需要的培养方略。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单是才智能力的问题,科学地看待创新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受教育者突出的才智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创新人才的健康心理。因为创新虽有运气极佳的妙手偶得,而更多的是反复琢磨、多次实验,不懈攻坚的结果;有的发明创造还要经过许多的失败才能获得成功。这就需要创新人才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心,锲而不舍的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健康心理。他们必须获得才智开发,能力训练,品格修养,心理素质的锻炼等等诸方面的培养。在分层次人才培养中,对于选拔出来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他们自然会感到光荣,获得受肯定的鼓舞。这对他们增强自信心,焕发出他们的创新潜力具有很大的作用。激励鼓舞机制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是用不着多说的。
另一方面,分层次人才培养把优秀人才集中到同一层次中,又必然在他们之间形成更加激烈的竞争与竞赛,在竞争竞赛中又必然会出现胜利者与失败者,而且这种胜利者与失败者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谁都有可能成为此次竞争的胜利者,又可能成为彼次竞争的失败者。胜利——失败——胜利,在胜负位置的不断更替中让学生的心灵接受成功鼓舞和失败挫折的反复刺激。这对于创新人才心理承受力的锻炼,品格的砥砺都是很有好处的。一个创新人才缺少鼓励教育不行,没有鼓励会使他丧失进取的信心;但是缺少挫折教育也同样不行,因为人的一生获得成功喜悦的时候并不多,平平庸庸和失意的时候却是不少。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不让这些将要担当大任的创新人才接受挫折的教育和失败的考验呢?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不过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和祝愿,客观的实际与这种美妙的理想是有很大的距离的。谁都不想遇到挫折和失败,甚至也不想遇到困难;但是挫折、失败和困难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如影随形地伴随在一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所有过程中,这是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现实。一个创新人才更要比常人具有面对挫折失败和艰难的思想准备和无畏勇气。胜不骄,败不馁的不断进取精神,绝对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宝贵精神。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灯泡的过程中,经过了l万多次失败,才最后获得成功。世界著名影星史泰龙成名之前带着自己精心创作的剧本《洛奇》来到好莱坞。他在1849次碰壁面前没有退缩,终于在第1850次获得了成功。历史上许多名人成就大事业,都无不经历过挫折和失败。这正如司马迁所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这里司马迁用大量事实说明了凡是做出真正具有创新性大成就来的人才,都必须经得起人生路上,事业途中不可避免的挫折。所以马克思说:“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4]
分层次人才培养,通过将才智层次基本相同的学生置于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这就一方面恰当地增加了优秀学生在与他的同伴竞争中失败的机率,另一方面也恰当地增加了一般普通层次学生在与他的同伴竞争中成功的机率。这样,所有学生都不会总是面对成功,也不会总是面对失败。因此分层次人才培养,无论对于优秀学生还是普通学生健全心理的培养都有充分的益处。
分层次人才培养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又一方面,就是分层次人才培养利于营造产生创新思想的科学探讨氛围。人类的创新、创造是有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就是当人类的科学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必然会产生出新的知识,新的发明与创造。但是这种发明创造的必然性却会通过无数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因为这种发明的必然性在何时成为现实,何时由哪个国家的哪位具有杰出才能的科学家最先发现、发明、创造出来却是难以料定的。这种偶然常常表现为科学家在他们的研究领域中获得意外的发现,或者他受某些思想启迪的顿悟。这些偶然却是科学发明,思想创新的重要契机,而这种契机又常常产生于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场域之中。
20世纪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的产生就是思想碰撞的结果。这一原理对于20世纪量子力学理论和非理性哲学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测不准原理中有复杂的数学,也有奥妙的哲思。丹麦物理学家尼耳斯·玻尔特别喜欢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当时海森堡在尼耳斯·玻尔那里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海森堡经常与波尔之间发生辩论,测不准原理就是海森堡和玻尔辩论的智慧结晶。
杨振宁曾谈到被称为“氢弹之父”的美国科学家爱德华·泰勒,说泰勒平均每天有八九十个见解,而其中95%都是错的,但泰勒很喜欢将自己这些不成熟的见解同别人谈。有时被他的同事甚至学生反驳得体无完肤。泰勒的这种治学风格同中国的传统迥异。中国治学的传统是严谨而稳重,没有想清楚的东西一般不随便说出来;而且,在中国,大人物的权威是不能随便挑战的,挑战权威甚至是不能容忍的事情。泰勒在上述两方面都完全不是这样。他喜欢主动和别人交流思想,发表见解,他的见解受到质疑与批驳也毫不介意,而人们也仍然十分尊敬这位科学大师。正是这种自由和大度使他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展。欧美学术界自由民主的浓厚氛围正是产生创新思想的极好温床。
那么如何才能在我们的学生中也营造出这类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学术氛围呢?我们认为分层次人才培养就有助于这种氛围和场域的形成。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由于儒教影响的深刻,人们的尊卑守礼习惯也常常会带到学术交流讨论的场合中,“畏大人,畏先生”成为中国人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影响的扩大就是在一个场合里,只要有比自己地位高,威望高,才学高,甚至于学业好的人在场,其他人就有些不敢畅所欲言,甚至不少人根本就不发表自己的见解。中国治学传统的严谨稳重性也使人们一般不愿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更加加重了这种拘束。在这种拘束的局面中,学生虽然好像是处在学习与交流的状态中,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搭建起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交流并未真正实现,至少不可能充分实现。《学记》中早就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5]交流与碰撞不能实现,或者不能充分的实现。一人发言,或少数几个人发言,大家缄口,这就与“独学而无友”没有太大的区别,这就必将丧失许多使自己受到启发,抑或也能使别人受到启发的许多创新的良机。
分层次人才培养把同一层次的学生集合到一起,这在客观上就缓解了具体场域中的这种压力和拘束,因为同一层次中谁都不算“权威”或“大人”,从而有利于营造学生中思想交流与碰撞的有益氛围。在这种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就容易产生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思想交锋与碰撞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而产生创新的观念和思想,这样必然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总之,分层次人才培养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确实具有符合现代教育实际,利于各种不同层次学生实现人尽其才发展的明显优势。实施分层次人才培养的方略,对于解决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张在军, 李建龙.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49.
[2]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 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296.
[3]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 2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13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24.
[5] 李中生.礼记精华[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