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永安
(常熟理工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 常熟 215500)
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从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衍生概念,它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与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和部分地区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时期的背景,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战略目标与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相伴共生。城乡教育一体化对地方高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地方高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重要支撑、地方文化品位提升的重要力量。以《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为例,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使苏州农村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逐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区域分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文明、组织坚强有力、镇村管理民主的苏州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实现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为实现以上目标,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要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求突破;二是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三是要更加注重产业融合,在经济转型升级上求突破;四是要更加注重富民优先,在农民持续增收上求突破;五是要更加注重社区建设,在城乡管理体制上求突破。
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先行先试工作的推进给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也为地方高校准确定位和科学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这就要求地方高校根据所处的区位优势和学校的传统优势来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紧扣区域高校的办学定位,强化办学特色,创建大学品牌,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智力、人力、技术支持。这也就要求地方高校必须形成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与任务相匹配的地方性、应用型的定位。此处的“地方性”的定位不仅要求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特征,而且要求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转化为新型社区的特征;此处的“应用型”的定位不仅要求体现基于地方支柱产业、新型产业和工业化要求的的特征,而且要加强城乡一体化迫切需要提升的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方面的学科专业建设。基于以上定位的认识,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就是要紧扣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性”定位的新内涵,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打好地方高校品牌;就是要继续加强机械工程、计算机工程、生物工程、光电工程、材料工程等工科专业群的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方面的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数以亿计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质量的专门技术与创新人才。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提高城市居民和新型农民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特别是提高新型农民的劳动力素质最为紧迫。2010年为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整体推进年”,提出要整体推进“三形态”、“三集中”、“三置换”工作。其中的“三形态”工作是指:地处工业和城镇规划区的行政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融入城市化进程;工业基础较强、人口较多的行政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就地城镇化步伐;地处农业规划区、保护区的行政村,以现代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推动一次产业与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三形态”工作以“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为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定位提供了现实依据。苏州市在城乡一体化先行先试中提出要“坚持城镇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有机结合,……注重展示吴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生物的功能定位,推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注重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到2012年高效农业面积占种养面积比重达到60%,基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苏州地方高校已经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成人教育以及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据此,苏州市在“十二五”期间,应当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特点的“城市-高校-农村社区”一体化高等教育体系,苏州地方高校要顺应社会需求,根据各自办学定位,及时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培养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特别是大力培养新型社区的管理人才和企业技术人才。从苏州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要求来说,地方高校应当并且可以在城镇规划与管理、社会事业与公共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生物工程与技术、市场营销以及涉农专业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有所作为、有所建树。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求地方高校在坚持学术性的同时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和适用性。人才培养要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相结合,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地方高校可以加强学校与地方的合作,建立“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模式,面向农村社区,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具有医疗、预防、保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能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即“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的“实用型”全科医学专门人才,把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政策优势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市场优势整体发挥出来。通过“校地共育”面向农村社区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实现学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城乡一体化要求新型社区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这种素质的提升不仅是表面的、外在的、身份的改变,更应是深层的、内在的、素质的升华。因此,地方高校也就应该在农民向新型社区人员角色转换中和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中有所作为。而这些高质量人才和普通劳动者的培养不可能仅靠城市教育来培养,需要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共同发挥作用,只有把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放在一个发展的大盘之中,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力资源支撑。因此,地方高校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的潮流,自觉投入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利用智力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统筹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满足全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求,建设学习型社会在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贡献。地方高校要对社会开放高等学校资源,在“城市大学-社区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三级成人教育网络构建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辅导中发挥地方高校人力资源优势和智力优势。地方高校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的潮流,按照社会教育的特点,建立学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培训、休闲教育、老年教育5大板块的公共服务平台,逐步面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努力满足社会成员学习个性化、多样化和非职业化的需要,形成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成为学习型社会中心机构。在终身教育平台构建中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要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立足地方的区位优势,并将这一优势辐射到周边的城镇和新型社区,以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地方高校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策和制度的深入研究,着力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形成有系统性、操作性、实效性的政策制度;要瞄准区域城乡一体化的需求和要求,突出发挥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推进应用研究;要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多种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构建技术转化平台,进一步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要通过社会调研,搜集社会经济发展信息,研判发展态势,结合地方发展的相关法规和体制机制,针对本学科(行业)的科技发展战略、发展瓶颈和难点、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整合学校涉农专业和学科,积极培养新型社区建设和管理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加强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和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创新能力;要整合学校人文社科力量,主动介入地方的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地方文明建设工程,参与地方文学、史学、哲学、经济、艺术等文化建设,加强地方古代文献典籍、文物、民间文化艺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保护地方城市文化资源,提高地方城市文化层次和品位,推动地方城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同时,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文化生产力的代表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文化去影响新型社区文化,实现原有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渗透、融合和提升。
城乡教育一体化追求的不是城乡分割、分离、分治下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是要求“融合且平等”,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式,通过城乡教育的双向沟通、良性互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目标。因此,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提出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实现目标的新模式和新战略。[1]正是在此意义上,校地互动发展战略成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这里的“校地互动”是指地方本科院校与院校所处区域政府及其所属社会组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带来的校地相互合作、共生共赢和科学发展。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在本质上是区域知识资源、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之间的重新组合与配置。[2]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应当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强化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服务的意识,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全面履行地方高校职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要牢固树立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理念,自觉纳入地方教育一体化体系之中;确立校地互动的理念,推动地方高校与区域共同成长;确立区域高校概念,形成地方高校之间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
基于目前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在以下两个方面大有可为:一是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城市和农村等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共同参与培养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校地、校企合作教育,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拓展人才培养途径,建立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建立涵盖本科生、专业硕士研究生双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使学校成为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基地。二是推进校地融合与社会服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积极履行学校的服务功能,主动介入地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提高学校对地方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介入度和贡献度,实现“学校在地方发展中举足轻重、地方全面支持学校办学”的合作共建目标。要加强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农业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组织实施建言献策行动计划,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整合学校涉农专业的人力和资源,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选择若干乡镇介入城乡一体化、现代农业的建设,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创新能力;组织实施教学科研骨干力量下基层行动计划,有计划地选派一批教师到地方挂职锻炼、参加科技创新服务、文化建设和社区建设;整合学校人文社科力量,组织实施地方文化建设行动计划,完成地方委托的对区域科技、经济、文化、艺术、教育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城乡一体化对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与改革提出了新课题与新要求。这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高等院校区域设置。要逐步改变高校过于集中在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的现状,在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县级市设置应用型本科院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当然,高校设置也要考虑具体情况,如浙江省按照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调整的需要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设置和调整高校布局,在《浙江省教育强省建设与“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高等学校原则上设在产业集群度高,人才、信息有集聚效应的大中城市,不鼓励在县(市)域内举办高等学校。培育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其他设区市形成“一本一专”或“一本多专”的高校格局。该省还提出:县级城市主要责任是举办中等及以下教育,对一些有足够财力支撑的教育强县(市),可整合广播电视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函授教育等远程教育资源,举办一所为地方服务的社区学院(不列入全国高校序列,不纳入公办高职高专建制)。二是完善体制,扩大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办学自主权。在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中央、省、市三级办学,中央、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同时,参照美国社区学院和英国城市大学发展的经验,逐步扩大地级市或县级市的高校在专业设置、自主招生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要构建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地区的高等教育联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方面形成共识,增进互动,互通互补,互促互进。
[1]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3-10.
[2]孟令秋.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教育探索,2009(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