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点拨技能初探

2010-04-04 09:55吴小松
成才 2010年4期
关键词:孔乙己语文教师

■吴小松

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点拨技能初探

■吴小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在课堂上的话语越来越少,学生活动越来越多。这本来是好事,但有些老师以为学生讨论了就是好课,课堂热闹了就是好课。由于放得过多,部份教师的主导作用没能很好体现出来,导致课堂教学陷于低效困境。

其实,教师的启发诱导(也叫点拨)至关重要,不可替代,它简短精要,有时虽是三言两语,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就提出过启发式教学的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可见启发教学的主张早已有之。当然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启发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较为重要的应是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进行设疑问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逆向诱导起争辩,思想碰撞出火花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早就搬上了荧幕,学生在电影电视中看过,一些片面的理解可能先入为主。这既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又阻碍了学生对课文深入研读的进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依赖于既有的经验,看似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实则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甚至有失偏颇。尽管教师一再追问,但学生盲目的固有印象根深蒂固,阻碍了他们思维的飞跃和认识的提高,答问总答不到点子上。

有了形象思维作基础,本来对学习课文是有利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我想,这可能是人的思维惰性在作怪:觉得已经很熟悉的东西,就不愿意再去多动脑筋了。但是,语文课就是语文课,看一场电影毕竟代替不了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必须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情节,不少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阅读过,在电视剧《水浒传》中也看过,新鲜感大打折扣。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复述故事争先恐后,梳理情节热热闹闹,但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我问:“读了本文,你认为鲁提辖的性格应该如何概括呢?”学生的回答支离破碎,不外乎就是“见义勇为”、“脾气暴躁”,经过再三启发仍无进展。看到答问的都没有得到肯定,其他学生竟然都不举手了。为打破僵局,我故作庄重,冷不丁地说:“我认为,鲁提辖就是个以暴制暴的杀人犯!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干,竟为小事而杀人,应该判处死刑。”学生闻言,短暂的惊愕之后教室里马上炸开了锅。我等争辩之声稍稍降低,又说道:“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当着大家谈一谈。”话音刚落,教室里几十只手齐齐高举,我说:“不用举手,一个接一个说。”学生于是争相发言,据理力争。经过一番唇枪舌剑,鲁提辖被无罪释放。其“嫉恶如仇”、“仗义疏财”、“粗中有细”的优点也都在辩护词中出现。我看可以收网了,就又启发道:“小说是作者虚构的,一些主要人物的名字应该不是随便取的吧?”马上就有学生反应过来了:“提辖是官名,他叫鲁达,鲁达鲁达,几分鲁莽,几分豁达。作者施耐庵在取名字的时候就已经赋予了他生动的性格。而我觉得他是三分鲁莽,七分豁达。”精彩的回答博得一阵掌声,课堂的气氛也随之达到了高潮。

这次师生碰撞为什么能够产生火花呢?后来我想了想: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欲擒故纵,成功地利用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故意设计错误论题,激发学生驳斥的欲望,从反面打开了思路;教师少有的“谬论”,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胜心,人人都想驳之而后快,因而敢于当众发表见解。学生的表现欲一旦激发,智慧的火花自然绽放。

二、顺水推舟蓄势能,积累灵感促飞跃

学生回答较大问题时,往往打些“擦边球”,似是而非,距离问题核心相差很远。这时应该顺水推舟,让学生的思路顺流而下,利用思维连续的惯性激发灵感,使答案水到渠成。

在《孔乙己》一课中,当讲到孔乙己的外貌时,我提问说:“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这说明他怎样的性格和生活处境?”有学生回答说:“说明他爱摆读书人的臭架子,爱穿长衫。”这一回答只能触及表面,而忽略了根本和实质。我继续追问:“洗干净,或者补一补,更能显示臭爱面子,可他为什么不洗不补呢?”学生答:“他是读书人,以亲自劳动为耻,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了。”我又问:“既然不想洗,又讲排场爱面子,那就干脆换件新的,岂不更显气派,何必还穿又脏又破的呢?”学生说:“他连喝酒只能吃茴香豆,那么穷,哪还有钱买新的?他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样的答案似乎可以了,但是我还不满意,便继续问道:别人都是‘短衣帮’,他偏要穿长衫,大家看他是不是还有点标新立异呢?”有学生马上纠正:“老师,那不叫标新立异。当时的社会,有身份的人和读书人都穿长衫。孔乙己只不过是想表明自己不是普通劳动人民,才打肿脸充胖子!”“这也说明,当时的社会舆论抬高知识分子,鄙视劳动人民,才误导着孔乙己这样的半瓢水死要面子,死不悔改!”

这样的连续出击,顺势直下,不断引爆学生灵感的火花,终于揪出了造成孔乙己贫困和懒惰的个人性格原因和社会价值原因。我想,这样的思维碰撞,是可以帮助学生积蓄势能,获得灵感的。

三、创设情境析人物,设身处地悟人情

课文中的人物,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性格表现各具情态。但是学生阅历有限,对有些世态人情缺乏体验,对有些人物和活动理解得不深不透,因而回答问题时经常无言以对,或者不得要领。

印象比较深的有《背影》一课,我问:“当‘我’看到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时,为什么竟然流泪了?”学生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我想到,他们可能还没有“入戏”,文字的描述还没有变成生动的画面,更没有融入学生的生活,引起足够的共鸣。于是我说:“我们班大部分同学是寄宿生。刚刚进入初中,就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经常几天不能回家。可是,有一天突然爸爸来看你,送来了钱和零食。当你看着爸爸离去的背影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一位学生站出来说:“我只想哭?”“为什么?”我追问。“因为爸爸的身体不好。”“那你的泪……”“是感动的泪,体贴的泪。”“人世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同样的,当文中的‘我’看到父亲那肥胖的身体爬上月台去买橘子时的费力的样子,为什么而流泪啊?”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感动”“体贴”。

还有一次,在学习《我的老师》一课时,我提问:“‘默默’一词,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感情呢?”学生因为缺乏人生体验,回答不出来。我灵机一动,压低声音慢慢说道:“今天大家答不出来,我不批评。因为这是我们共度的最后一节课了——因工作需要,我将调离学校。”学生惊呆了,面面相觑,沉默不语。

我笑了,连忙抓住时机,做出了提示:“老师不走,只是想再现一下文中的情形。你们刚才的感受,不正是问题的答案吗?”学生们恍然大悟,哑然失笑。他们的回答更是贴切得很:“虽然表面上是‘默默’的,但内心却是沸腾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表达了与老师难分难舍,不知所云,震惊与激动交织的复杂心情。”

当学生的经验达不到的时候时候,如果能创设情境,让学生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问题就化难为易,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看来,即便是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语文课堂,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对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点拨点拨,就是要小而巧,准而快,点到即止。教师特别要注重点拨的时机和力度,在关键处点一点,四两拨千斤,才能把教的过程变为导的过程,进而转化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同时,教师也要看到学生的巨大的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热爱语文学习,并且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奇迹,收获成功的愉悦。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前川一中)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孔乙己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