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霓
(中央民族大学马列学院,北京 100081)
近年来国内关于收入差距扩大的研究述评
黄晓霓
(中央民族大学马列学院,北京 10008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取得了不小成绩,从1978年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45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6.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约35倍,[1]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同时我国分配领域也存在不少问题,分配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无可争辨的事实。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初期的0.26上升到2007年的0.48,近两年还不断上升,实际已超过了0.5。[2]
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是这些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观点。茅于轼从世界的和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收入差距扩大化是发展的必由之路[3];赵人伟、李实认为在非国有经济和非农产业较快发展的情况下,收入差距扩大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4];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收入的不平等,无论如何调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都是不可避免的,因而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5];也有人认为,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出现了两极分化[5];曹新借鉴加里·贝克的观点,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是人力资源的投资报酬率提高的结果,因而收入差距扩大是加快经济增长的推动力[6]。
对这些观点,我们应该怎么看呢?首先,收入差距扩大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当前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在大多数人的收入有很大提高的基础上出现的扩大,我们不能因为出现收入差距扩大而否认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再次,虽然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扩大有恶化的趋势,但并没有两极分化,主张两极分化论是将“两极分化”混同于收入差距扩大;最后,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时,有其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但万事皆有度,如果收入差距无限扩大,一旦超出合理的界线,那么它将会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阻力,也必将威胁社会的稳定。
收入差距扩大是不争的事实,但对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有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有的从体制改革的角度,还有的从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一般认为,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相互交织的,因而一般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学界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探索的很多,但只有陈宗胜提出了系统的理论模型。以下我们对目前这方面研究中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曲线”理论。陈宗胜借鉴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设”,在对中国实际进行统计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曲线”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现存的公有经济中(比如中国)存在着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这两个部门之间的人均消费的差别(Gm),两个部门内部收入分配差别(G[,A],G[,N]),以及两个部门人口比重或人口工业化程度(W),这几方面的因素对收入差别存在着影响;而影响部门内部收入差别的因素主要是劳动差别(Af)、劳动供求(L[,2])以及受资本等影响的剩余/生计比(Y)等因素。按照“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曲线”,中国目前正处于从起步阶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前期。在公有经济发展起步阶段,收入差别较小。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较快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首先,两个部门间的差别扩大,人口转移的程度加快,劳动差别随着社会文化教育水平分布差别扩大和白领阶层的出现而扩大,从而导致收入差别相应扩大。其次,由于劳动者消费欲望的增长和产业发展使得积累降低、消费提高,生计剩余随之提高,从而剩余/生计比提高。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居民总体收入差别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期就出现了扩大的现象。这就是“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曲线”对中国当前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系统分析。[7]248-263如果说陈宗胜在“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曲线”理论中主要讨论的是经济发展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那么他以后则主要补充了体制改革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了颇具影响的“阶梯形倒U曲线变异”的理论。尽管体制上的改革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是单方向的,即不只是使收入差距扩大,但总体看来它无疑是导致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8]陈宗胜借鉴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设”,对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解释,其系统性和严密性是不可忽视的,但“倒U型假设”毕竟是从主要欧美国家经济发展数据中得出的统计学规律,只是一个假设,未经证明。而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因此借鉴“倒U型假设”而建立起来的“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U型假设”是否能准确地解释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这是值得怀疑的。
(二)体制变迁中的无序变化及政策影响论。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部分学者为主体,有中外学者参加的“收入分配与改革课题组”也对中国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同经济发展或增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即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是同从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转换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是在这样两个转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他们从经济发展、经济改革及与此有关的政策因素中去分析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他们认为,首先,城市非国有经济的较快发展与农村非农产业的较快发展是引起收入差距扩大的两个强有力因素;其次,体制变迁中的无序变化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这些无序变化包括寻租、内部人控制等;最后,经济政策及其变化对收入分配的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这些政策(如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对农民的政策和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限制农民进城等)在改革开放以后已有所松动与改变,但距离根本性改变尚有距离。[4]虽然赵人伟、李实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对1988年和1995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所作的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的,但他们只是罗列了一些因素,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探索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也就是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的过程。
(三)多重二元结构论。有的学者从我国多重二元结构的现状出发,来讨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认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1)经济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既表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表现为沿海与内地的地区二元经济结构,这是城乡收入差距及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动因。(2)体制二元结构,即体制双轨制。我国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模式,所以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价格双轨制和收入分配双轨制(政府计划分配和市场分配机制)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9]多重二元结构论从制度、体制层面上指出了导致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基本观点,多重二元结构论从根本上去探寻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但是多重二元结构论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而,其系统性及严密性仍有待提高。
(四)改革不到位论。林毅夫认为,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症结在于改革不到位,包括金融结构失衡、资源税费不合理以及行政垄断问题。其中,金融结构失衡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10]收入差距扩大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是无可争议的,把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归结于改革不到位,有其合理性,但改革不到位并不仅仅表现在金融结构失衡、资源税费不合理及行政垄断这三个方面,因而这种观点有片面之嫌。
(五)“国有制、政府管制、行政权力”三因素论。
陈志斌认为,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不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原因在于其他制度架构上。中国在没有可靠的权力制约的情况下,什么都控制在行政权力手中,还通过国有银行等让资源由政府来配置,因此,他认为,国有制、极强的政府管制及不受制约的行政权力,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11]70从制度架构的层面上去探寻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符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的基本观点,但是否国有制、极强的政府管制及不受制约的行政权力就是导致收入扩大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有待商榷。
(六)机会不平等论。吴敬琏从人们与公共财富和公共产品的关系上来说明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他认为,收入差距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对公共财富和公共产品的关系上的机会不平等造成的,而腐败和垄断则是机会不平等的主要表现。[12]蔡昉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很多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是机会的差别。[13]认为腐败和垄断等机会不平等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这种看法,虽然指出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弊病,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指出产生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由于学者们对收入差距扩大的评价及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的角度不尽相同,所以在政策建议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一)“抓两端”。陈宗胜认为,在正常收入范围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公平程度的提高,是激励经济增长的源泉,因而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政府不应过多地进行干预。政策的重点应集中放在两端,即在高收入一端抑制非法收入和非正常收入,在低收入一端则是要消除贫困。[7]
(二)“两个抓住、一个改善及政府功能”。赵人伟、李实认为,只有抓住深化改革环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转型期的种种无序状态所带来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只有抓住发展环节,“蛋糕”做大了,才能为公平分配和减轻贫困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还要改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个人所得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及劳动力流动政策等;同时,政府应该在收入分配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4]
(三)建立全民低保,返还社保欠款。吴敬琏认为机会不平等造成了收入差距扩大,因而要改善收入分配,一要建立包括农民在内的全民最低收入保障;二要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12]
(四)“提低、扩中、调高”。针对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前几年,我国提出了“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周天勇认为,“提低”最重要的是扩大就业;“扩中”则需要大力鼓励创业,发展能增加中等收入人口和能增加就业的中小企业;“调高”就是要让高收入者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14]
(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蔡昉认为,缩小城乡差距从而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是加快劳动力流动,目前流动已很正常,但劳动力流动还没有带来相应的身份变化,因此,应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同时,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最重要的方面是初次分配,而初次分配的核心是扩大就业,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15]
(六)征收“富人税”。吕随启认为不可能用行政的手段来降低贫富差距。因此,他建议国家可以征收“富人税”,征税的对象主要是财产性收入,即针对投资收益进行征税,比如房产等,只要投资产生了收益,就要纳税,比如说物业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等。他认为“富人税”是区别于个税的,等于是在个税的基础上,针对富人扩大征税范围。然后国家将这笔钱转移给收入较低的人群,这样可以适当解决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调节贫富差距。[16]
[1]苏海南.收入分配问题的症结和出路在哪里?[EB/OL].(2010-02-23)[2010-05-20].http://www.21cbh.com/HTML/2010-2-23/165832.html.
[2]丛亚平,李长久.收入分配四大失衡带来的社会风险[N].经济参考报,2010-05-21(A08).
[3]茅于轼.收入差距扩大化是发展的必由之路[N].经济观察报,2007-01-07(2).
[4]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9):19-28.
[5]“晒工资”现象冷思考:如何认识收入差距扩大问题[N].人民日报,2007-10-24(10).
[6]曹新.收入差距扩大是加快经济增长的推动力[N].中国经济时报,2005-11-28(8).
[7]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8]陈宗胜.倒U曲线的“阶梯形”变异[J].经济研究,1994(5):55-59.
[9]宾建成.居民收入差别问题探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7(1):18-21.
[10]林毅夫.收入差距扩大症结在改革[J].经济前沿,2007(10):4-7.
[11]陈志斌.陈志斌说中国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
[12]吴敬琏.收入差距过大的症结[J].财经,2006(1):3-4.
[13]王羚.中国收入分配改革:一根最紧要的弦[EB/OL].(2007-12-19)[2010-05-20].http://www.eviewweek.com/ China/20071224/n283869p1.shtml.
[14]许志峰.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N].人民日报,2010-06-07(18).
[15]陈静思.“目前没有数据表明收入分配在恶化”[N].东方早报,2010-06-07(A20).
[16]胡晓军,刘雪涛.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专家建议征收“富人税”[N].华商报,2009-12-14.
F126.2
A
1008-2794(2010)07-0121-04
2010-05-25
黄晓霓(1985—),女,广西隆林人,中央民族大学马列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