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2010-04-04 08:47钱翠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大众马克思主义

钱翠玉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此后,学术理论界的研究者们从多重视角、多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但两年多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比较多地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如何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三个问题上。因此,笔者将围绕以上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进行综述。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不少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实践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撰文分析20世纪以来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历史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几点共识。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必须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具有中国的风格和气派。“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因此,实现语境转换,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民族化的存在形式,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传播、运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起源于欧洲,它所揭示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但是这些规律基本上都是用西方人所熟悉和惯用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来进行阐述的。”①在五四新文化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并被广大民众接受的历史事实,生动地说明“外来学说要在异质文化中获得较好较快的传播,必须与当时当地的文化环境存在一定的契合性,契合度越高,传播效果越好,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成功经验”②。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取向是大众需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人民群众当时的生活实际,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群众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完全理解马克思主义,他们也不需要完全理解和掌握,他们所关心的是在生活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③因为“人们对理论的态度通常以他们与自身的各种利益的反映程度与实现程度为依据的。特别是对于大量直接从事体力劳动,并以此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广大工农群众来说,他们对理论体系的态度常常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根据这种理论体系与他们各种切身利益的攸关程度间接发生的”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所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关键就是抓住了当时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族的存亡、人民的解放这个实践中最根本的问题,才使千千万万在黑暗中徘徊摸索的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因此“从理论的角度回答所关心的问题是理论掌握群众从而变成物质力量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理论自身发展的要求”⑤,理论内容广泛地连接广大社会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容易被他们所理解与接受。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表现形式必须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表述方法必须符合大众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契合大众的生存状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告诉我们,“对群众进行理论宣传,首先要用贴近大众习惯的方式来宣传马克思主义,避免大众因感觉不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乐趣而产生厌烦情绪,特别值得警惕的是不契合大众生活的空谈世事和寻章摘句的枯燥说教”⑥。理论要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不仅问题要贴近群众,而且风格也要贴近群众,选择大众能够接受的方法、语言和风格。

(四)必须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平台和高素质的宣传教育队伍

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宣传的平台和队伍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其主要的经验之一就是建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平台,如组织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会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通过创办进步的报纸和杂志作为平台开展理论宣传,义务开办诸如工人夜校、补习学校等多种形式工人学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组织等,这些平台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结合,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样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之一,如李大钊、毛泽东、艾思奇等他们的“学术基础和理论素养卓然超群,讲传统文化不输国学大师,讲马克思主义不逊苏俄嫡传,因而在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中文思泉涌、得心应手,这是他们能够树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丰碑的特殊成功经验”⑦。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

(一)“通俗化过程论”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人比较多,他们从过程论的角度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进而实现与大众结合化大众的过程。但对“通俗化过程”的理解有所不同。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理解成一种过程与机制或者一种结果。作为一种过程与机制就意味着“必须将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活化、通俗化、普及化、层次多样化以及由初级起端的循序递进性等”⑧。作为一种结果的大众化是“一个由理论观点影响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社会意识和由理论观点掌控社会意识→群体意识→个体意识两种过程交互作用相统一的结果”⑨。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两个过程的统一,即“一个是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即具体化的过程;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化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素质的过程即化大众过程”⑩。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达为包含知“道”、成“道”、行“道”三个基本环节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知“道”、成“道”、行“道”三者统一的辩证发展的过程。

(二)“结构论”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为由三个或更多层面或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结构形态,但对马克主思义大众化所涉及的结构层面或方面的认识有些不同。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由少数人领导指挥转变为人民大众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由被少数人进行转变为被人民大众丰富完善”。理论大众化是实践大众化的前提,实践大众化是理论大众化成效的直接体现,创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高境界。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它包含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第二个层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化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第三个层面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三)“创造论”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创造当代大众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四)“辩证关系论”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应该从特指和泛指、中国化与大众化、通俗化与大众化、时代化与大众化诸多关系出发辩证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他们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从前者来说,它特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从后者来说,它泛指在当代中国的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这就不仅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探究。”

三、关于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学者们对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研究,形成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理路。

(一)以创新作为手段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这种创新主要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理论文本叙述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及时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的过程的统一。一方面要从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形势发展趋势出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深入研究国际形势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理论文本的大众性是理论掌握群众的前提”,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有学者从马克思关于理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思想出发,认为“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辩证关系中由于对象的不同其主次关系也不同,对学者而言研究方法在先,叙述在后;对读者而言总是先接触作者的著作,即通过作者的叙述方法去了解和领悟他的研究方法”。大众化的对象是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他们不是理论创造者,因此文本的叙述方法对读者而言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语言表达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环节在于理论自身,理论内容、形态、风格气质要大众化。在保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前提下,将马克思主义学术化以及政治化的话语体系、语言方式转化为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群众生活化的话语体系和语言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曾培炎谈把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着力点的时候指出,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中发掘理论语言的内涵,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将逻辑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理论逻辑还原为生活逻辑,以生动活泼、通俗晓畅、平易朴实的表达方式,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可亲可敬可学,不断转化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三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手段。基于对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学者们认为要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在拓展原来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现代化理论传播体系。尤其要根据互联网传播的实时性、快速性、交互性、影响广泛性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编织一张信息网,将受众链接于网点之上。通过电视、广播、电影、网络等现代化的手段,经常反复地宣传真理,达到在表层上影响受众的行为,深层次塑造人的社会观念的效果,使人民群众了解、认识、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二)建设一支优秀的理论队伍作为主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就是要宣传教育群众、理论武装群众,因此理论人才队伍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培养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科学理论教育引导群众作用。因此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队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要在党的领导体制内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理论宣传队伍,深入研究传播规律、受众心理,运用现代传播媒体,针对不同社会群体,行之有效地组织专业化的理论普及工作。”

(三)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有学者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突出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体现雅俗结合,远离庸俗,“虚”“实”结合,借“实”抓“虚”,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以先进性带动广泛性;抓住深入浅出和喜闻乐见的特点,把握积极灌输主要途径和群众自觉吸纳重要途径,发挥理论工作者主力军的作用,依靠不同层次的人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了“说服人”、“征服人”和“改造人”三个基本环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的机制是以“说服人”为基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以“征服人”为途径,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以“改造人”为目的,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性。有学者认为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四化”:在宣传普及内容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生活化;在宣传普及的形式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通俗化;在宣传普及的视野上,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实现全球化;在宣传普及的手段上,把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宣传手段结合起来,实现现代化。

通过上文对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主要问题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三个特点:从研究主体看,主要集中于大学、党校、党委宣传部门及其所属的研究中心或机构;从研究的内容看,虽然涉及面较广,但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上;从研究的质量看,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的一些大众化的理论读物具有比较大的社会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但大多数理论成果还停留在学理层面和原则上,而且观点重复较多,创新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鉴于此,笔者主张应广泛吸纳来自于高校、党校、文化宣传部门、政策研究与决策部门、媒体等更多方面的学者加入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队伍中来,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者队伍,加强各类研究主体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历史经验、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形成统一认识,并拓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从学术理论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转向生活形态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更大程度上呈现的是学术理论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特别是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脱离,甚至是严重脱离。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是使马克思主义从学术和意识形态转向生活形态,能够反映大众的利益,解决大众的困惑,融入大众生活,形成大众可接受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环境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具体的时空环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中国社会从传统转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新时期展开的。国际格局的转变、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如何解释现实世界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影响到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度和接受方式。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大众”的研究。理论要掌握群众,首先必须了解群众。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对“大众”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认真分析与研究新的时代条件下“大众”的结构状态、生存状态、思想状况、理论素养、理论需求、思维方式、接受模式,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第四,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在体制机制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内在机制的转变,也需要外在体制机制的推动。探索出能够调动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各类主体积极性的官方与民间结合、精英与大众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结合、固定平台与非固定平台相结合的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才能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注释:

①③④⑥罗会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理论导刊》,2009年第3期,第14页,第14页,第13页,第14页。

②⑦范丹卉:《五四新文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1期,第128页,第128页。

⑤薛金慧:《从〈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第6页。

⑧⑨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5期,第9页,第9页。

⑩杨鲜兰:《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7页。

猜你喜欢
大众化大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