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职院校课余体育训练良性运行的探究

2010-04-04 08:11周长根刘玉琳
池州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

周长根,刘玉琳

(1.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学部,安徽 芜湖241000;2.芜湖师范学校 体育组,安徽 芜湖241000)

安徽省高职院校课余体育训练良性运行的探究

周长根1,刘玉琳2

(1.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学部,安徽 芜湖241000;2.芜湖师范学校 体育组,安徽 芜湖241000)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与任务的主要途径。从课余体育训练模式入手,旨在为安徽省普通高职院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良性发展,以及高职院校课余体育的普及与提升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课余体育;运动训练;探究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20条就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由此可见,课余体育训练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

1 强化宣传力度,确立合理的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目标

在《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 (1986~2000)》主要目的和任务的第一条就明确的指出:“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造成关心体育、重视体育的风气,带动全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也就是说,抓好全体学生的体育工作是前提,学校只有做好广大学生以及学校领导的工作,才能够开展好课余体育训练。因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舆论环境的支持,而舆论环境支持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因此,要为课余体育训练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利用校报、校广播台、宣传栏、校园网络、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加大对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师生员工和领导了解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要性,为教练员运动员树立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形象,从而使领导和全校的师生员工都来了解、关注、支持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另外,目标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行为归宿。建立一个方向明确而又适度的目标,对整个活动的决策规划和实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改进招生体制,开拓运动员选拔渠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招收学生运动员的主要途径有:单考入学、免试入学、体育加试入学、体育特招生入学和正常入学5种形式。优秀学生运动员的主要来源是体育重点学校、普通高中、运动学校和体工队。但就目前我省高职院校招收体育特长生困难来看,主要表现在生源缺乏,各校间争生源,各地区招生标准不统一,跨地区招生难,一些地区本位主义严重,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所以说改进现行的招生体制,进一步扩大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权,降低高校的入学门槛,采用学分制,宽进严出,使更多的高水平运动员能进入高校学习,缓解运动员在高校训练期间的学习压力。一方面高校还可与省市体工队联合办学,体教结合,优势互补,既能利用体工队的资源优势使运动员得到系统训练,又能解决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问题。学校在选拔运动员时不仅重视其专项成绩,同时还要了解近几年的运动成绩,掌握其整体成绩的走向还要了解他的其他身体素质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要在每一学年开始,积极开展体育运动会,尽量去挖掘一些有潜力的大学生进入训练队。

3 制定合理地训练计划,完善管理制度

多数高校采取由专项老师带队,制定学期训练计划进行;另一种方式由聘请高级教练带队训练,一般训练时间为下午第7、8节课,平时一周集中训练5次,赛前一个月强化训练,每天训练。重点运动队全年训练,平时利用每天下午第7、8节课训练,有机会就进行分组比赛、邀请赛、对抗赛、模拟赛等多种形式的实践。科学的训练管理是决定普通高校课余运动训练多出优秀运动员和快出成绩的重要保证,只有对训练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才能充分调动教练员、运动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的积极性,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我院在课余训练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缓解这一矛盾:一是教练员、辅导员、任课教师要齐抓共管,加强对运动员学习的管理;二是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高训练的科学含量;三是制定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训练周期和训练计划,尽可能把主要训练安排在每学期的中间,在期末考前则不安排大负荷的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复习迎考;四是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期间组织集训,集中解决技战术上的一些问题,调整培养最佳竞技状态,而且还极大地减小了大负荷训练对运动员学习的影响。通过这些措施,在训练取得明显效果的同时,大多数运动员的学习并未受到影响,有半数以上的运动员获得过奖学金,有些运动员更是在进入田径队后,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可制定相应的条例,给代表队训练的学生享受一些优惠政策。

4 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强化教练员管理机制

教练员在运动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出人才、出成绩的关键,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负责挑选运动员,训练运动员和管理运动员。因此,教练员的工作态度对课余训练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至关重要。要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主要是要充分认可教练员的劳动价值。在分配制度、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定方面要能予以体现。引进体育系统的优秀教练员,学习他们的训练方法、经验及作风。为了确保课余运动训练有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我院要求教练员认真学习训练理论和专项理论,其学习提高方法如下:(1)派出去深造。如参加教练员学习班;(2)系统自学;(3)科学研究;(4)参加大型比赛;(5)院校交流,请进来,走出去听、看课等。在对高职校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工作考核中,应把课余训练工作作为测评的一个方面来加以考虑;要按有关规定把课余训练的时数计入教师的工作量,与课堂教学同工同酬,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运动队的成绩应与分配制度挂钩。

5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目前,普通高职院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发展不平衡,现行的管理模式无法调动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普通高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发展和提高。在衡量和评价课余体育训练的时候,应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不能仅凭在比赛中取得多少金牌为唯一标准,要看其群众体育的开展状况。同时,将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对运动训练的发展规划、课余训练计划制定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以及执行情况、教练员及运动员的出勤情况、训练时间、运动成绩的提高幅度、教练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工作态度、训练与科研的结合程度、运动场地器材是否充足、运动员人均训练费用、与训练有关的科研条件结合起来,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6 加大经济投入,拓宽资金渠道

除了各高校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课余训练的投入,保证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和体力恢复外,运动队也可依托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支持。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必将引起整个体育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发生重大的变化,其中也必定涉及到各个具体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使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管理运作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

7 结束语

课余体育训练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而高校课余体育训练不仅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运动训练的特点,认真分析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异同点,合理运用两者之间的互补,并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加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高职院校运动队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合理。

[1]刘超,姜同仁.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的研究与探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73-76.

[2]孙国庆.高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新探[J].山东体育科技,2004(4):78-79.

[3]王元水.对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模式探讨[J].嘉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2(6):111-113.

[4]杨铁黎,陈钧.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经验及改革对策[J].体育学刊,2002(4):104:107.

[责任编辑:束仁龙

G808

A

1674-1102(2010)04-0149-02

2010-06-08

周长根(1968—),男,安徽枞阳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
丰富的课余生活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