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冉 曹淑芝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成为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发生医院感染会造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据文献报道[1],全国医院感染平均每例住院天数延长15~18d。这样不但增加病人痛苦,而且还增加家庭人员的陪护误工等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还降低医院病床周转率,严重影响医疗质量,浪费医疗资源。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者及医务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自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10a来,强化医院感染各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最低,医疗护理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将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纳入医院综合目标考评之中,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了三级医院感染监控体系,明确了各自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实行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层层落实,严格考核,共同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成医院感染管理预定的目标。
向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是防止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本院实际,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各类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培训,如口腔科人员应重点培训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室人员应重点培训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检查科人员着重培训无菌技术操作、无菌观念等,应共同掌握职业暴露及防护要点,对进修生、实习生、新上岗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医院感染的环节质量,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患者入院时的健康行为宣传和住院期间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主动积极地配合护理治疗,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监控工作被认为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石,在一项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案中至少要把25%努力放在医院感染的监测上[2-3]。医院感染监测的范畴较广,包括引发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及其特点和防治方法,易患医院感染的基础疾病及其处理原则,易导致医院感染传播的医疗操作及其改进方法,医院设施环境微生物种类及浓度的监测和异常情况的预防处理等。我院对医院感染病例每月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汇总、院周会通报,基本掌握了全院和各科室的医院感染情况,如: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菌、病原学送检率等;检验科对各科室每月都要对病房空气、室内物品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细菌学培养,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还要对重点科室和临床科室进行抽查,紫外线强度定期监测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本,记录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详细资料,将所有监测结果进行管理,便于及时上报、查询和统计分析。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可以取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生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医务工作者,人人都应重视消毒灭菌这个环节,严格消毒灭菌观念,使医院感染率降到最低。严格遵守《消毒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在进行消毒灭菌之前根据物品的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消毒方法和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不能使用,配制和更换消毒液时要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
使用抗生素要有的放矢,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在应用抑制免疫疗法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先治疗慢性病灶防止自身感染,定期检查白细胞动态与其他监测,提供药物预防等。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时机、给药剂量的大小、疗程的长短、是否联合用药等,针对不同的致病菌,首选敏感、窄谱及廉价的抗生素,严禁一味追求新药和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对回收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对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管理,要严格执行国家消毒卫生管理法规,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装,标志醒目,由专人、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手术室、内镜室、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产房、口腔科、导管室等都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各种医疗用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HIV抗体、HCV抗体、HBsAg阳性者应该使用专用的器械和设备,并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对各种污染材料、器械应及时按不同要求消毒处理;供应室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各科病房仪器、设备及环境的消毒和患者出院后的终末消毒作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医院未发生感染爆发病例,感染率有所下降,确保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为确保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到位,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全院不同区域分别制定考核标准,做到日检查、周总结、月分析、季评估,不断持续改进。对有医院感染病例漏报、错报者,将对其病例质量降分。对因消毒、隔离不当造成卫生监测不合格也不整改者,扣其科室目标管理分。每月将检查结果反馈全院各科并与奖金挂钩,形成标准-考核-奖惩三位一体的责任制管理体系。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工作。各级医院都应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监测常规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张小容.脑出血颅脑术后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7):622-623.
[2]叶晓春,叶爱群.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49-350.
[3]顾克菊,郭明华,贾淑梅,等.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化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6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