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华冷庆双
依托校长管理团队提升课改指导力
■向华冷庆双
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是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者,肩负着引导学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任。校长管理团队对课程的领导力,是学校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湖北省秭归二中在一年多的高中新课改实践中,形成了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管理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的课程实践,认识到课改的难点是教师观念的转变,重点是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关键点是教学情境的预设、学生学法的研究与指导。针对学校实际,我校提出了一学二抓三变的课改思路,即学课改理念,变思想观念;抓课改规划,变课堂结构;抓课改指导,变教学方法。
校长课程领导力要求校长管理团队能够准确理解课改精神、把握课改的本质与方向。这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最基本要素,决定着校长对课改的价值判断与基本态度,影响着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方向。思想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思想作为基础,课程改革不可能成功。学校要在课程改革众多的头绪中,抓住新课改的工作难点,努力促进教师的思想转变。
我校校长管理团队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认识到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学校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学生要发展,教师更要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学校想方设法变教师的被动学习为教师的主动学习。校长管理团队带头学习,学校提倡教师自主学习,开设了“校长论坛”,定期举办“思想沙龙”,与教师们分享读书的心得,交流对新课改的思考,丰富其内涵,拓展其空间。校长的引领,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热情,兴起了师生学习的浪潮,为新课改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长管理团队不仅是新课程的执行者,更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设计师,要对国家课程体系进行校本化改造,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的设计与推进。校长课程领导力,影响着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基本框架。我校在教学中明确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基础知识是底线,能力培养是归宿”的教学原则。学校从2009年9月开始启动了巡课制,每天有专人巡课,对教师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监控。
新课改内容多、任务重,传统的课堂教学很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要想课改取得成绩,就必须改变课堂结构,学校狠抓课改规划,瞄准教学关键环节,积极探索课堂结构的变革。校长管理团队制订了可行的实施计划,要求教师从教学目标的定位、课堂时间的把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形式的取舍、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做认真研究,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模式研讨示范化。组织全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研讨课堂教学模式,大家一致认为田小红老师的课很有示范意义,值得推广,最后确定了以田小红老师的课型为基础模式的示范课模式,在全校推广。
2.课堂结构明确化。教学目标要具体容易操作,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查督导,要组织好学生的小组交流学习,授课阶段做到点拨引导,多用启发式教学,作业选择要有针对性,复习巩固要课堂化。
3.课堂教学生动化。教师要研究学生,深挖教材,研究情境预设,在引导学生上下功夫,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生动,富于吸引力。
4.教师关怀人文化。教师要关注后进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对学生的关怀变成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
课程指导力是指校长团队能够指导学校教师适应课改的要求,采取多种途径促进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得到专业发展,能够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领导好学校的教学工作。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专业引领要素,影响着学校课堂教学践行新课程的水准。
学校校长管理团队对师生提出了教和学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展示人格,在真情中演绎爱心,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并要求教师做“三好三抓”,即面向全体学生备好课,抓教学针对性;强化组织教学上好课,抓学生参与性;落实精讲精练讲好课,抓教学实效性。随后,学校又提出了三学两交流,即学新课改指导意见,学新课改教学用书,学新课改考试大纲,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加强组内教师交流。学校要求学生做到“四学”,即树立乐学的态度,增强爱学的信心,提高会学的技巧,养成常学的习惯。从而,教师提升“教”的效率,学生提升“学”的效率,通过师生的合力,提升教学效率。
1.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以情境预设为突破口,研究学生,研究学法,加大教研力度,切实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每次集体备课,教师要立足于新课程标准,备教法、备学法,还要就教师的困惑和反思及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式的研讨,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教案、学案、练案三位一体的结合,真正实现功在课外,效在课堂,果在课外的目标。
2.提高教师教学的指导性。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欠缺,会导致教学的预期目标不能完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差,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观念需要转变。学校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更明晰的要求。教师要从备教法转为备学法,备学法是备课的核心,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狠抓学生的预习,用问题引导学生,将学习目标分解,让目标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狠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大课堂的调控力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4.提高学生作业的针对性。探究作业设计,学生的作业要有教学针对性、层次性和典型性,能让不同的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能让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湖北省秭归二中)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