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瑞碧
高中历史教学中世界意识的培养
■叶瑞碧
曾在一次会议上听到一位知名的语文老师掷地有声地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给学生中国的灵魂、世界的胸怀!”确实,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应该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应该具备世界意识。笔者认为,历史学科由其学科内容特点,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世界意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将仅就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世界意识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近年来史学界对于全球史观的讨论颇多,学者们基本上认可全球史观“是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即用全球的视角和宏观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考察、研究世界史”的观点。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推行,高中历史课程结构体系上有了重大突破,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不论必修还是选修,世界史还是中国史,都是站在全球的立场,遴选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典章制度、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典型素材,这些素材非常丰富。在教学中,我们要用全球史观去统领这些教学内容,尽量做到高屋建瓴,笔者的做法是:
1.打破教材的编写顺序
厦门市目前选用的历史教材是人教版,其编写的体例是先中国后世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我在教学中对教材顺序做了调整,必修一的教学顺序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世界古代政治史——世界近代政治史——中国近代政治史——世界现代政治史——中国现代政治史。必修二的教学顺序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世界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世界现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史。必修三的教学顺序为:中国古代思想科技文化史——世界古代思想、近现代思想科技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国现代科技文化史。通过这样的调整,把中国史纳入世界历史发展脉络中进行考查,从而形成一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整体知识框架,使学生明确,世界是一个整体,中国是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与缺憾或不同程度影响着世界历史,或不同程度地受到世界历史发展诸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孤立地看待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要全面地、整体地进行审视和考量。
2.抓住世界历史发展的主线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熟知教材模块与模块之间、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让学生也了解历史是相互关联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虑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尽管教学内容很多,但我们常常能够从中找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我们要找出主线,并将其他模块、专题的教学内容纳入这一主线。例如,历史必修(Ⅱ)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主线。教材共四课,其内在联系是:(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手段和途径)——世界市场得以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三)“蒸汽”的力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四)走向整体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历史必修(Ⅰ)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背景就是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需要原料产地与产品销售市场,所以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乃至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历史必修(Ⅱ)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历史必修(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等内容也与这条线息息相关。抓住世界历史的发展主线,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与方向,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征。
3.强调文明的多样性
2009年11月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了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他说,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如同有了七音八调的差异,才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他认为,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也是多样文明大放光彩的世纪。
温总理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对多样性文明的尊重、认可,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的。教师应该交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原则,如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同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并无高下、优劣之分。例如讲政治史,要认识到不论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罗马的法律,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不论是西方的代议制,还是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客观评价这些制度。
1.以教材中的内容为切入点,挖掘内涵
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契机。历史教学内容本身有许多史实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教师要抓住契机。如讲西方思想史,从斯多亚学派到启蒙运动乃至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强调其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人生而平等”,强化学生的平等意识。讲新中国的外交,突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强化学生的宽容精神。讲两次世界大战,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爆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二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国际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终于取得了胜利,二战后联合国组织建立,各国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地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讲当前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收益和风险上并不均等,但发展中国家若不想长期落后、被动挨打,就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强化竞争意识。要注意的是,在讲述过程中,切忌用贴标签的形式,将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挖掘内涵,潜移默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以归纳、比较等方法为手段,强化认识
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归纳、比较等方法,通过古今中外的归纳或比较,能够对事物有更清醒的认识。如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流向问题,当中国处于盛世时,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流向是由东向西;当中国衰落、西方强大时,文化交流的主要流向则变成由西向东。由此可以获得的启示是:一个国家文化辐射力的强弱,受制于整体国力。再比如“开放”这一主题,开放则能兼收并蓄,成就辉煌,如唐朝;闭关锁国则会导致自己落后于世界潮流,如清朝。近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这时的“开放”是一种被动的挨打。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步入国际社会,但完全的开放应该是在改革开放后,而且这时的开放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实行的开放。还有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将这三次的改革调整放在一起,可以看出它们各有特点,但又有相似之处,从而得出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可以互相借鉴;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世界及各国的历史和现实有正确、深入的认识,增强平等、开放等意识。
3.以课外阅读为补充,拓宽视野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很容易做到的就是推荐学生去看一些书或者上一些网站,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文科班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较浓厚,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给他们,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刘宗绪、黄安年著的《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罗荣渠著的《现代化新论》等。在上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课《“蒸汽”的力量》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课外探究题: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博会,2010年上海也将举办世博会。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小文章,介绍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情况,并谈谈对办好上海世博会的设想。设置该题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去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并进行理性思考。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他们的视野不断开阔,就能够少一些主观、偏激、狭隘等秉性,多一些平等、开放、宽容、理性、追求和谐等品质,世界意识也就随之加强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做法可能还有许多。本文谈的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做法,旨在抛砖引玉,期待着与更多的同行进一步探讨加强对学生世界意识培养的途径、方法,以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好完成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厦门市湖滨中学)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