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辉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需求。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工学结合实践中,许多高职院校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不少的研究与应用成果。然而,由于各地院校的办学体制不同、经济发展基础不一,在工学结合的实施上,还存在不少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在构建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长效机制,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仍需继续努力,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宏观调控作用,找准校企双方利益共同点,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高等职业院校的蓬勃兴起,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已显现出它的巨大作用。然而,随着一批批毕业学员的输出和社会对高职人才质量的检验,也反馈出高职院校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专业设置和与社会需求不对称。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定位已形成共识,但不少高职院校内部各专业的设置,但不少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不合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不准问题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高职院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市场需求情况的调研,甚至对国家的产业政策一无所知,对地方经济结构和办学条件的不作深入细致的思考,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缺乏地方区域特色。而是盲目效仿其它院校,不切实际地设置专业,盲目申办热门专业,开办新专业;片面追求专业数量。结果是学生数目大增,办学条件不足,导致有些专业不得不依旧按学科性教育运行,造成高职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1]
2.师资队伍薄弱。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数是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合并或升格而来,在一线教师中,存在着专业知识、学历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现象。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不少教师已难以胜任教学工作。有些高职院校为了解决师资问题,从普通高等学校调入了一些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然而,由于多年的高校教学工作所养成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较难适应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加之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环境、办学条件、校园氛围和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着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做一体”、“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法,这些教师难以适应,因此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得到良好的培养。虽然有资料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已占较高比率,但不少教师是仅参加一次培训或考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就成为了“双师”,真正既有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践实训的双师素质教师目前仍然严重不足,能参与企业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的就更少。
3.课程体系不够科学。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较过去有了比较大的改变,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随着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其局限性日益突出。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没有真正实现任务驱动,工作任务应源于企业,源于具体岗位,而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仅从学校层面来进行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知识的编排,这样势必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正是由于高职学院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难以吸引企业的关注,阻碍了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
(二)对“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认识不足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但是目前仍有一些高职院校偏重学生在校内理论的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倾向,甚至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放羊式”的随岗实习就是“工学结合”,导致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有效提高;对教与学的评价也仍然还侧重于理论教学、课堂教学。一些教师对实施工学结合模式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处于完成任务与应付式的被动地位。同时一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单纯的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是“二流教育” ,对推行“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缺乏理解,觉得工学结合是浪费学习时间,影响了书本知识的学习,有些甚至认为“工学结合”是变相地向企业输入廉价劳动力,从而对工学结合的实施出现不同程度的消极、抱怨甚至抵触情绪。
高等教育是以育人为第一目标,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寻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效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难以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且目前不少高职学生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甚至一些不规范、不熟练的操作还会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现有的国家政策不足以调动企业接收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企业与学校合作缺乏原动力;各级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造成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和有效合作,导致企业不能为工学结合模式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2]
工学结合是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其实质就是教育面向企业、社会的需求,学校与企业、社会合作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这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构建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长效机制,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主要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依据我国的国情,要想构建最优化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须树立抓经济建设必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必抓工学结合的理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宏观调控作用,调动行业、企业支持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支持和参与高职教育。具体说来,一方面是从政策法规上保障工学结合的可操作性。国家要制定具体、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或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以及实施校企合作办学的途径、方式方法等,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政策与不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惩罚性政策法规化、制度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资金支持。以此改变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实训场地严重不足、实训设备十分短缺的现状,来加快实验场所、 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拓宽实习实训渠道,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既要注重自身的办学条件,又必须适应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体现灵活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针对学科用专业目录去规范和限制专业的设置,或者盲目地开办热门专业。由于职业岗位的千变万化,高职教育的专业的设置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测能力,要及时掌握国家的产业政策,深入了解地方经济结构特点,要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并掌握长远的人才需求,学校才有可能在专业设置和建设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依据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大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在2008年就已经实现订单专业12个,订单学生达3000多人。可见,高职院校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并掌握长远的人才需求,学校才有可能在专业设置和建设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专业设置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而专业建设的关键则是课程的设置和建设。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的实质是课程体系,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总方案。高职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中心、实训为主线进行课程设置;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摈弃传统高等教育按专业体系的系统性设置课程的方式,代之以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互动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 1:1,理论课程的设置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职业岗位工作需要、满足社会需求、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做到精简、必需、够用、适用即可。实践课程的设置则应依据企业的需要,培养动手能力第一,与实际岗位零距离衔接。真正做到“教学跟着任务项目走;课程跟着岗位能力走;教材跟着生产过程走”,做到理论认知与实践训练的互动与互补。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工学结合要求有一支真正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的动手能力的提高最为关键,因此必须要建要建立一支既是工程师又是讲师的的教师队伍。而要把教师培养成工程师,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就必须制定“双师”素质的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规定教师必须脱产到企业顶岗挂职,让教学与生产、新产品研发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设计和生产、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使教师与企业需求同步甚至领先企业,促进了教师市场价值的持续提升。同时,要从行业、企业聘请一些有技术专长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到课堂里来给学生现场讲座、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训。让教学与生产、新产品研发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与企业需求同步甚至领先企业。同时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从企业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因为他们不但掌握现代企业的发展形势和人才的需求情况,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请他们承担部分专业课及实践指导课教学,不仅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还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让教学与生产、新产品研发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与企业需求同步甚至领先企业。同时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从企业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又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因为他们不但掌握现代企业的发展形势和人才的需求情况,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请他们承担部分专业课及实践指导课教学,不仅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还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构建动态激励机制是高职教师队伍持续成长的重要保障。可将物质激励与工作中的责任、成效等有效地结合起来,艺术地激发并充分地调动所有教师追求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欲望,以个人的成长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充分调动校企双方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尤其是企业的积极性,建立起以“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础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要加强职业院校与地方、与行业间的紧密联系,要校企建立相互作用机制,真正实现学校职业技能培养与企业生产技术与效益提高的“双赢”。就必须深入推进“订单式”培养,积极探索与实践项目驱动、学工交替、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勤工助学等工学结合模式。本着“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找寻管理规范、专业对口、在本地区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确定有利于双方的合作内容,如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相互兼职,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参与对方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如企业在职业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相互兼职,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参与对方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研发团队等,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使学校和企业同舟共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商讨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规格要求,由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监督和验收,使高职院校和企业共担职责、共享成果。
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与教育集团化建设都大有裨益。虽然在其推行过程中,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努力,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1] 庄晓钟.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福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5):73-75.
[2] 薛志红.“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民营科技,2009(12):23.
[3] 王丽婷.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