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孝廉
一
批判继承文化遗产对于推进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世界历史发展的经验使人们深深领悟到这种意义。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借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进行思想解放运动,孕育出西方的技术理性和人本主义精神,对近代西欧走向现代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868年的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但日本十分重视借用传统文化去推动改革发展:借历史传统对天皇的尊崇,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天皇的绝对权威去推进改革;借传统文化中的“和”思想作为日本企业成为高效团队的精神主导和联系纽带;“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义利之辨”是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道德支柱;“忠孝”观念为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中庸”观念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等等。日本的现代技术是西方的,但其精神是日本民族的。[1]
我国著名学者冯其庸曾说:传统文化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根本,是民族智慧的精华,是民族顶天立地的柱石,是民族强大精神的长城,是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原动力。一个民族没有传统文化,就失去了深植大地永不可拔的根。譬如,爱国主义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经过博大精深的民族道德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是一种自觉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是推动中华民族沿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向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之源,是振兴中华、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树立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只有具有强大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才能具有强大的精神脊梁,才能使本民族在激烈的竞争中,挺起胸、昂起头。一个民族具有强大无比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不仅需要共同利益的物质基础,而且更需要维系人心,增强民族团结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思想基础。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就是这种民族认同感、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和强大的精神纽带。
文学是不断发展的,它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时代发展了,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文学必然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文学描写的对象变了,其反映方式、表现技巧等方面也必然随之而变,更何况不断地进行革新和创造是文学艺术保持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本规律。但是,文学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文学的发展,决不能抛弃民族文化传统,相反,它应当继承并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
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这一百多年来,国人探索中国发展的道路是断然否定传统,向西方学习。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把西方作为自己学习榜样的。结果如何呢?在清代,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失败了,这表明,不改变根本的经济政治制度,单纯向西方学技术学物质产品是不行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向西方学习马克思主义,像俄国的列宁一样,以革命的武装去打碎反革命的国家机器,走武装革命的道路,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了,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从此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胜利了,这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经济变革怎么样呢?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强调向苏联学习,结果失败了。苏联解体了,说明其经济体制不能使社会主义获得成功。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以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拨乱反正,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理论武器,大胆提出改革开放的国策,创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称为邓小平理论。以这一当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成功。中国的经济腾飞了。在金融危机的袭击下,世界经济一片萧条,而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超乎寻常,令世界各国大为惊叹和赞美。改革开放,结合中国的实践,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学西方发展经济的具体方法和经验,结果中国经济发展确实成功了!这是当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文化变革怎么样?文学的发展怎么样?中国一百多年来在文化变革、文学发展方面的成绩不能低估。中国人的思想更开放了,更重视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和人才,更重视平等和个性了。但如今中国人的道德品行水准究竟如何?总体说来,虽不能以道德沉沦为结论,但其水准确实值得大为提高。正因如此,重视对中国公民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呼声日起。就文学的发展来看,虽不能低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但总的来说,除鲁迅、毛泽东等大家以外,至今还没有出现像屈原、李白、杜甫、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这样世界性的伟大诗人和作家,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具有伟大民族精神、具有独特鲜明的民族特色、闪烁着民族文化光辉的作品还嫌太少!
中国现当代文论还没有创构出民族化的理论体系!这是为什么呢?值得我们深思。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导方向是反传统文化的。五四运动不用说,是彻底地反传统文化的,学习西方的科学和民主,坚决反对并力图摧毁几千年来的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从政治、经济、伦理道德乃至于文学艺术、陈规陋习,传统统统在打倒之列。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要求我们向苏联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是学习苏联。后来,因为“老师”欺负“学生”,跟苏联闹翻了,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标志着彻底与苏联决裂,才开始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开始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可是好景不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把一切既有文化全看成是封资修的黑货,一概在打倒毁灭之列,所以“文化革命”实质上是搞文化虚无主义,结果造成全民只能看毛主席语录、马列语录,八亿人民只能看八个样板戏的文化悲剧。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无疑是十分正确英明的,这一政策从根本上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向世界敞开了国门,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必须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何况中国的经济实在太落后了,不向世界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怎能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但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倾向是向外国学习,即使在文化上也是如此。近代以来,在中西文化冲突与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我们一次次采取彻底反传统态度,从“全盘西化”、“不破不立”、彻底砸烂“封资修”,再到“走进蔚蓝色文明”(20世纪80年代以《河殇》为代表的反中国文化思潮),每一次文化激进运动,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沉重打击和否定,同时每一次也都使国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多了一份疏离。历史虽然没有被彻底割断,但却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的忽视和淡忘。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西方文化艺术潮水般涌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美学思潮及其文学艺术作品汹涌澎湃地涌入中国,导致西方文化被不断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被逐渐淡化。就文学艺术的创作来说,一味地学习模仿西方的现代主义,正如有人所说的“亚现代主义”的作品似乎成为时尚;就文论而言,一味地移植西方的文艺思想、美学思潮,搞西方文论的名词术语轰炸,致使中国文论失去了话语权。在这样一种西方强势文化观念的影响下,怎么能创造出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呢?怎么能构建出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呢?
在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否定传统文化持保留态度并在文学实践中散发出传统文化璀璨光辉的那些历史业绩我们不应当忘记:一是鲁迅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及其研究文化遗产的功绩;二是毛泽东对待文化遗产的理论论述及其诗词创作实践;三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寻根文学”思潮。对中外文艺遗产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这是鲁迅的一贯主张。他在晚年总结中国新文艺发展的经验时明确指出:“采取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2]毛泽东在如何对待文学遗产方面,不仅有深刻的理论论述,更有文学创作的实践。在诗词创作方面,毛泽东借鉴中国文学艺术的宝贵遗产创作出了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世界最伟大的诗篇。毛泽东诗词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文艺珍品,堪与屈原、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作品媲美;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是极富民族特色;毛泽东诗词受到中外广大读者的喜爱,毛泽东是借鉴中国诗歌民族传统而自铸伟词获得巨大成功的伟大诗人。
这里值得肯定的还有“寻根文学”思潮。“寻根文学”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著名作家韩少功。1985年他在《作家》第四期发表了《文学的根》,此文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宣言。他在文章中说:“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不茂。”“几年前,不少青年作家眼盯着海外,如饥似渴,勇破禁区,大量引进。……近来,一个值得欣喜的现象是:青年们开始投出眼光,重新审视脚下的国土,回顾民族的昨天,有了新的民族觉悟。”韩少功的观点是对于文学发展规律的真知灼见,是在创作基础上的深刻体验,既有对五四以来呈现出断裂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修补弥合的意图,又是对不少作家一味模仿外来文学呈现欧化倾向这一现实的反驳,必然引起文坛的强烈反响。“寻根文学”在创作实践上也取得了某些成绩,王润之《鲁班的子孙》、张炜《古船》、矫健《河魂》等作品,充满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着重表现“重利轻义”的传统文化人格;而阿城、韩少功、李杭等作家多少表现出对老庄哲学的欣赏和肯定。这是现代文学中作家的创作自觉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联系结出的丰硕成果。但是“寻根文学”的局限也是明显的:“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决定了“寻根文学”一元化的价值立场:他们认为古老的村野、洞穴、沙漠才是文学仅存的扎根之地;传统文化的精华似乎只存在于那些非主流的野史逸闻、民间传说、风情民俗的道禅思想之中。不少作家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是片面的:往往抓住某些神秘古怪的民俗习惯刻意进行渲染,忽略了对人性和民族性的深入剖析;把民族常常限定在偏远的特定地域。一些作家缺乏理性批判精神,一味好古泥俗嗜怪爱丑,甚至偏执地对现代文明加以排斥,为迎合猎奇心理而不惜伪造虚构民俗。
总之,一百多年来的中国文学基本上是在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向西方文化思潮学习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结果造成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弊端:一是欧化倾向严重;一是缺乏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不少有识之士如鲁迅、毛泽东对文学应当批判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有深刻的论述,一些作家对文学的民族性问题也十分重视并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对文学的现代发展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辨证关系仍然缺乏深刻的认识,还缺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世界影响的作家作品。
三
首先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没有民族文化之根的文学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学发展的现代性与民族文化传统、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这是文学发展既矛盾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我们显然重视文学的现代性和世界性,却存在忽视民族文化传统、忽视文学民族性的倾向。应当加深民族文化遗产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意义的认识。我们既然已经认识到民族性是形成不同文学特征的最基本因素,愈是成功的影响深远的作品便愈是充满民族性,愈是民族性的就愈是世界的,那么就应当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去深深感受这种文学的民族性,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这种文学的民族性。
别林斯基:“无论如何,在任何意义上,文学都是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3]果戈里说:“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衫,而在表现民族精神本身。诗人甚至描写完全生疏的世界,只要他是用含有自己的民族要素的眼睛来看它,用整个民族的眼睛来看它,只要诗人这样感受和说话,使他的同胞看来,似乎就是他们自己在感受和说话,他在这时候也可能是民族的。”[4]
民族性、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存在于传统文化的典籍之中。我们应当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典籍、文本的认真阅读和研究。有的作家认为,乡土中凝聚着传统文化,并不入经典,不入正宗的俚语、野史,传统、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俗等更是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应当说,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作家重视上述素材的搜集和挖掘自然是富有审美价值的,但真正的民族性、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之根,深植于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之中。儒家的积极用世、忠君爱国精神不是深含于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之中吗?老庄去俗守定、顺其自然的精神不是蕴涵在《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之中吗?文论家们应当通过研究这些传统文化经典阐发出文学的民族性、文学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作家们应当熟读这些传统文化经典,从中去感受、这种文学民族性和民族精神。
从现实出发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首先需要强调从现实出发,从现实发展提出的理论需要出发,而不能单纯地用民族的表现形式去述说西方文论和马列文论的内容。应当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出发,借鉴西方文论和马列文论的理论资源,用民族的表现形式去创构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有论者指出这首先要发现“中国问题”,形成“中国命题”。一种新的文论体系的创构离不开对本土文学经验、文学传统的归纳和提炼。因此,从我国文学创作实践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实践出发,对实践提出的种种文学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才能提出并具体解决‘中国问题’”。这是创构具有中国特色科学文论体系的前提条件。
加强对于当代文论和文艺实践经验的研究。一种新的文学理论体系的生成离不开现实的需要,离不开对乡土文学经验、文学传统的归纳和提炼,特别是离不开对当代文学创作经验及文论的研究。中国当代文论存在着多元话语杂糅、众声喧哗的困境与尴尬,但这一丰富理论现实本身反映的正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现实和波谲云诡的文学实践,是对这种现实文化状况进行思考的产物,它虽不成熟,甚至包括痛苦的历程,但其本身却是一种鲜活的经验,是一笔丰富的理论资源。中国古代文论,中国五四以来的现代文论、中国当代文论都应当是中国文论传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构建中国文论体系不可缺少的理论资源。中国当代文论及其文学实践经验应当成为构建中国现代文论体系的出发点和前提,因为从研究中国文论中可以发现“中国问题”,形成“中国命题”,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科学的文论体系的活的灵魂。只有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论体系指导下,在弘扬并深入研读感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的辉煌才能真正出现。
[1] 欧阳康, 张冉.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资源[J].江汉论坛, 2009(6):15-19.
[2] 鲁迅.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鲁迅全集: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48.
[3] 龚国基.毛泽东与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8.
[4] 李平, 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