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的中国外贸战略

2010-04-03 23:06谭致君
城市学刊 2010年5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劳动力竞争

谭致君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已经摆脱低收入国家常有的特征,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出口商品结构完成了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从1985年开始,初级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并且在工业制成品中,机电产品已经取代了纺织品成为出口的主要产品。但这种转变仍然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框架内,逐年增长的对外贸总额和贸易顺差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为22 072.7亿美元,其中出口12 016.7亿美元,进口10056亿美元。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体大幅下降,其中出口下降16%。但由于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物美价廉,加上这类商品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下降相对平缓。相对一般贸易总体出口大幅下降来说,加工贸易出口有所下降但其比重却继续上升。截至2009年底,中国加工贸易企业总数有12.6万家,与2008年企业规模基本持平。全年加工贸易出口5869.8亿美元,下降13.1%,但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48.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继续占据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目前,中国制造了世界上70%的玩具、60%的自行车、50%的鞋、1/3的箱包。中国在很多行业,尤其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处于全球主导地位。而在出品产品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一是初级产品比重偏大。在出口制成品中,初级加工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二次开发加工型产品居主导地位,包括重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在内的最终产品仅占 35%左右。二是名特优产品少,主要是名牌产品少,高新技术产品少,专利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出口效益不理想。主要是原料型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偏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使出口收汇能力减弱。[1]

中国劳动力资源不仅绝对数量众多,而且价格相对低廉,按照比较优势理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对外贸易中主要采取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在这一战略指导下,中国对外贸易曾取得巨大成就,外贸出口规模迅速发展,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外贸出口总额从世界第11位直奔第1位,对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成本低的优势,在国际上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但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

二、中国外贸发展中的比较利益陷阱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假定各国需求偏好相同且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比较优势可以决定出口表现,而按照比较优势的准则选择生产并发生交换活动,使得国家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并极大地拉动贸易和经济增长。

2002年美国劳动统计局出版了Banister撰写的一份评论,指出2002年中国总体制造业的平均每小时工资只有0.57美元,仅相当于同年美国、日本和欧洲的3%,相当于新兴工业经济体的10%,或墨西哥和巴西工人的25%。该评论的结论是,“中国显然享有工资水平显著低于全球其它国家的优势”。[2]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决定了中国的比较优势是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而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当中的出口也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种外贸发展策略确实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收益,连续十年GDP增长在10%左右,出口连年高速增加,解决了大量低技术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似乎可以得出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达到资源的最优分配,保持贸易的健康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向前发展这样一条路径。

然而,比较优势模型本身具有相当的局限性。首先,模型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其产品才可能具有垄断优势。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这些假定条件都已经改变:一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国际化,生产要素、资源得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二是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通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自然资源可以被再造、改造,甚至被新合成材料所代替,而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同样可以弥补劳动力数量的不足。因而除一部分特殊原料生产国,如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3]

除了比较优势模型本身的局限性之外,单纯由成本优势或资源禀赋决定的国际贸易结构,也需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二是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经济是否能长期化?

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区分不由产品本身决定,而是由投入要素决定。发达国家可以利用资本和技术,生产部分产品,如玩具、纺织品等,这些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资金、技术充足的发达国家就可以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利用技术进行规模生产能取得规模经济,同时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本身不具备长期竞争优势,尽管目前我国的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从长远看,这种产业结构不能长期化。

一方面,在大多产业的生产过程不同阶段的利润水平表现为一种U型分布,即上游和下游的生产利润水平高,中游(主要是指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过程)的利润水平低,附加值也最低。根据比较优势战略,如果持续运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会导致出口产品结构与东南亚国家具有同构性, 相互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虽然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之上的, 但正在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更低。发展中国家在这个生产阶段的激烈竞争,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服务的价格与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先进技术的价格比越来越低,即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从而产出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实际收入的增加,长期下去,必然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陷阱。

另一方面国际经济交易的非劳动力成本变动如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削弱这种优势。对于中国来说,这种以数量扩张实现出口导向的战略难以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占有优势,人民币升值会给这类行业带来强烈冲击。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将会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面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出口企业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压缩成本,处心积虑地营造品牌。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与海外客户讨价还价。以纺织企业为例,2006~2007年,中国纺织产品出口价格提升幅度分别为7.37%和7.26%,同期人民币升值幅度分别为3.35%和6.85%,纺织行业依靠出口提价消化了当年的人民币升值损失,2008年纺织服装综合提价约7.18%,而当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8.7%。由于人民币升值过快,再加上其他成本上升因素,使包括纺织、电子、家具、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陷入困境,企业利润或者趋近于零,或者已经开始亏损。有人认为,目前汇率水平已经使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生存极限;如果汇率进一步上升,将对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致命打击。目前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中 40%~60%为劳动力成本,而出口产品的利润率仅为 3%左右。人民币每升值1%,企业出口销售利润率将下降4%~6%。如果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0%,中国出口将下降7%,若汇率升值幅度为20%,则中国出口将下降10.5%。[4]

中国在产业结构拉动经济的选择上很大程度在参照日本、韩国和亚洲“四小龙”发展的轨迹。然而,就经济规模来说,中国不可能像这些小经济体一样,仅仅依靠有限的几种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拉动整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发展中大国不适用比较优势理论,其进出口可以左右国际市场价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需求也缺乏弹性,长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出会导致外贸依存度过高,贸易摩擦加剧,贸易条件恶化。从长远来看,仅仅依靠利用比较优势来参与国际分工,不能从根本上拉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反而会使中国掉入“比较利益陷阱”。

中国这种劳动密集型经济面临着许多现实危机。

第一,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随着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较大幅度的提升,生产企业很难再维持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导致相当大一批出口企业面临经营上的困境。而其他亚洲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正在以同样低的劳动力成本与中国企业竞争。[5]近年来尽管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得到了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极低水平。据统计,中国劳动力成本比摩洛哥低3.1倍,比法国低25倍。近几年我国工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1978~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3.6%,特别是2004年以来增幅均在14%以上,分别是印度的2.7倍,巴基斯坦的1.6倍。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如上海及周边地区小时劳动力成本达到23.7元人民币,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的水平。[6]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60%以上,因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制鞋、制衣、家具等传统制造业相当大部分开始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相比印度、越南等其他亚洲国家,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步弱化。

第二,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而出口导向战略指引下的加工制造业大多是高耗能、高污染、严重依赖原材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此,出口量越大,对资源消耗越多,对环境破坏也越严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第三,外贸顺差过大带来频繁的贸易摩擦。近年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连续处于50%以上的高位,在国际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巨大的贸易顺差使中国与出口贸易伙伴国之间贸易摩擦加剧,遭受的特保案、反倾销案、反补贴案等逐年增多。贸易摩擦的不断蔓延和升级,不仅加大了企业的出口成本,还给出口的持续性发展带来了重大威胁。例如,一些较具竞争力的产品(主要是仅具有成本优势,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发达国家以反倾销为名的阻击:自1979年8月欧共体对中国出口的初级产品实施反倾销以来,中国受到的反倾销调查已超过400起,裁定倾销成立的占60%,涉案金额达数百亿美元,累计损失达100亿美元。就农产品来说,各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制定了很多的贸易保护措施。从2004年开始,欧盟就正式禁止320种农药在欧盟销售,其中涉及中国的农药产品多达60余种。由于这些农药属中国种植业常用的品种,欧盟此项禁令对中国水果、蔬菜等多种农产品出口欧盟构成壁垒。另外,日本更是把从中国进口的大米农药残留检测项目由56项增加到104项,据联合国的一份资料显示,2004年仅绿色壁垒中国就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目前已有近40个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其中以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最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出口的增加,这类案件将会呈现增长态势。

三、战略选择:波特模型与比较优势动态转换

由于比较优势理论有着自身的弊病和局限性。中国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就必须突破比较优势的局限与束缚。然而,面对复杂的国内经济状况和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应该选择怎样的外贸发展战略,才能有效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并规避比较利益陷阱呢?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发展到国家竞争层面上来,对中国的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新的思路。波特认为企业竞争的优势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低成本竞争优势,这类竞争优势主要靠特殊的资源优势、普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以及发展规模经济取得;二是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这类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通过对设备、技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的投入和创新获得,这一层次的竞争优势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故而可以解决成本优势弱化和长期持续性发展问题。竞争优势理论由此发展出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结构与竞争对手、政府和机会六种因素互相影响的“钻石模型”。只有这六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才能产生一些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明星产业。[7]

按照这种理论模式发展,的确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规避比较利益陷阱,但差异型竞争优势的取得是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持续投入来取得的。在目前中国行业水平发展不均衡的现实状况下,要取得规模化的行业差异型竞争优势,以拉动整个国家的外贸增长和经济发展,可行性并不高。与此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有很大区别。因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及贸易壁垒,以企业间竞争的模式来指导一个国家的外贸战略,会损害其贸易伙伴的利益和发展,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对和抵制,从而加剧贸易摩擦。

表面上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种理论是对立的,二者只能取一。但如果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比较优势,可以得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事实上,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战略之间是统一的,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是波特战略体系中四种主要因素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国家创造和维持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生产要素,主要是资本的积累;第二,技术进步。无论是相对简单的引进,或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自主研究和开发活动,都需要资本的投入。因此,技术进步往往受到资本积累程度的局限。所以,国家资本积累的能力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动力。给定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途径,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也就是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其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有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企业和产业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国家才能最大程度地积累资本,进而不断实现技术进步,最终获得最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实现国家的竞争战略。[8]

当前,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中国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那些发挥了国内产业的比较优势,而同时在国际贸易中又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对于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保留。中国低技术劳动力充足,保留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是初级阶段积累资本、获得初级技术的方式,更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维持社会和经济稳定。但对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须逐步削减和淘汰。同时要对外资企业设立与环境保护和技术含量相关的准入门槛,限制高污染、低技术、低产品附加值的企业进入。

第二,国家应该大力发展与扶持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的技术项目。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一般是成熟产业,而非未来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单纯引进外资并不能培植战略产业。但在中国实施战略贸易政策不是没有机会和条件,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并不是一致的。由于高科技的研究没有国界,高校和科研机构所掌握的高科技的国际差距相对来说,要比高科技产业的国际差距小。这就给实施战略贸易政策提供了条件,政府一方面扶持高科技研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接受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并使之产业化。由此可以利用自己的科技力量发展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第三,参与产品内分工,优化价值链管理。不仅是研发环节,其他的价值环节也应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提高产品内贸易的水平和质量。将不同附加值的价值环节在空间上优化调整和分配是产业升级的前提。中国并不乏设计、包装、营销、售后等相关行业人才,将产业链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等环节延伸,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价值链和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改变中国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提高贸易增长质量,加快资本积累进程。

第四,金融危机的余波仍在影响着中国经济,而经过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国更急需调整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加强对抗国际经济动荡的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扩大内需。政府在对抗经济危机时的特殊策略并不能长期适用,也不能从根本上刺激消费。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正逐步转变,但有实际消费能力的人群大部分还是持较为保守的消费观念。中国人不是没钱用,而是不敢用。加快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完善,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意识自然会提升。

基于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与国内产业比较优势,构成一个动态激励循环的考虑,我国外贸发展战略包括:第一,维持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短期内提供相对稳定的经济支撑和基本技术,获得“技术溢出”效应。第二,鼓励创新和自主研发,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第三,优化价值链管理,获得较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国家资本积累。第四,完善社会福利建设,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使人民手中的资金尽快投入到生产环节,为新技术的研发提供动力和支撑。

[1] 胡晓颖.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0(9):133-134.

[2] 李亚芬.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战略转型[J].中国金融, 2010(3):57-59.

[3] 林毅夫, 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J].管理世界, 2003(7):21-28.

[4] 顾君南.由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引发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 2010(5):249.

[5] 初旭.产品内分工背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升级战略初探[J].现代商业, 2010(3):91.

[6] 魏 豪, 田 泽.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兼论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2004(3):26-30.

[7] 刘佳,陈飞翔.关于中国实现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路径选择—一个文献综述[J].财贸研究, 2006(1):42-46.

[8] 陈智远.动态比较优势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 2002(1):63-72.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劳动力竞争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感谢竞争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性研究
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