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菜区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0-04-03 16:47丁国强
长江蔬菜 2010年13期
关键词:根肿病十字花科轮作

丁国强

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专门侵染十字花科作物的病害,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芥菜、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一旦发病,防治难度大,损失很严重。因为消费习惯的原因,上海蔬菜生产中十字花科绿叶蔬菜大约占有60%的面积,由于耕作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发生普遍。

1 症状和病原

该病只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根部,在病株主根和侧根上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肿瘤。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生长缓慢,株型矮小,叶片颜色变淡;发病严重时,晴天表现出萎蔫症状,直至整株死亡。肿瘤初期表面光滑,后期龟裂、变粗糙,极易遭受其他病菌的侵染而腐烂。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病原是鞭毛菌亚门真菌芸薹根肿菌。病菌侵染后在寄生在薄壁细胞内蔓延,刺激细胞不正常分裂或增大。

2 发生规律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主要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散落在土壤里的休眠饱子囊,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该病主要通过灌溉水、雨水、地下害虫或耕作、农具以及病残体堆肥等在田间传播。在条件适宜时,休眠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从植株的根部表皮侵入。病菌喜欢温暖潮湿环境,最适宜发病温度19~25℃,相对湿度70%~98%,pH 值5.4~6.4。

3 上海菜区发生近况

调查发现:上海菜区十字花科根肿病一直保持较大的发生面积,2006年、2009年全市发生面积分别达到了1 600 hm2和1 000 hm2,且各区县都有发生。发生程度与该区域种植品种和栽培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在十字花科绿叶蔬菜生产较多的区县,该病的发生面积比较大;在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县,该病的发生面积也越大。

4 主要原因

4.1 菜地土壤的酸化

据耕地质量调查,本市郊区土壤耕作层pH值平均为7.06,而蔬菜地土壤耕层pH值平均为6.77,pH值小于6.5的样本占9.02%,部分菜地pH值在5以下,土壤酸化趋势明显,菜地土壤酸化为根肿病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4.2 人为连作,耕作制度不合理

蔬菜生产中同科蔬菜或单一蔬菜作物连作的现象十分普遍,最典型的是十字花科的青菜、大白菜的连作,不但加剧了病原菌的积累,更加重了十字花科根肿病的发生。如上海市金山区吕巷白漾基地,20 hm2面积,主要种植西兰花、结球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没有合理的轮作,导致根肿病发生严重,目前只能改种其他非十字花科蔬菜。

4.3 防控措施不当,导致病害发生严重

种子处理技术不到位,耕作农具带菌操作,农事操作不科学等,使根肿病病菌在发病田和非发病田之间传播、扩散,发生区域不断扩大。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合理安排茬口,科学轮作

由于十字花科根肿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时间较长,因此可以在该病发生严重的田块实施科学轮作措施,如水旱轮作或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是避病栽培的有效措施。

5.2 调节土壤酸碱度

十字花科根肿病必须在酸性土壤环境中才能发生,因此,在无法调整茬口安排的时候,利用石灰粉调节酸碱度,也可以有效地抑制该病的发生,具体的做法是每667 m2撒施石灰粉30~35 kg。

5.3 土壤消毒

在根肿病发生较重的田块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土壤消毒,采用氰氨化钙每667 m2用量60~80 kg,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
根肿病十字花科轮作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揭示十字花科植物PTI免疫反应的进化机制
油菜补钙 紫甘蓝抗衰 老西兰花有营养 十字花科蔬菜有多神奇?
十字花科蔬菜有益心血管健康
抗根肿病红菜薹新组合HCR1和HCR2的选育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耕地轮作效益调查报告
广大根肿病发生严重高山地区菜农朋友的福音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不结球白菜根肿病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