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东戈
新野县蔬菜产业化之路初探
薛东戈
(河南新野县农业局,473500)
对河南新野县蔬菜产业生产规模、生产模式、销售渠道、加工环节、服务体系、宣传体系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蔬菜产业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结合国际、国内蔬菜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借鉴外地蔬菜生产的先进经验,指出了今后新野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蔬菜产业化;标准化生产
河南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心,属汉水流域,与湖北省襄樊市接壤。总面积1 062 km2,耕地6.5万hm2,辖5乡7镇,7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境内地势平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非常适宜南北蔬菜生长。
1.1 蔬菜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新野县蔬菜规模种植起步于1990年前后。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主管部门的努力下,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普及新模式,改善生产环境,完善服务体系,扩大对外宣传,创新发展机制,使全县的蔬菜种植规模不断壮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至2008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已由 1990年前后的5 333 hm2,发展到现在的16 667 hm2,其中集中连片,常年种植主导品种的主产区面积达到13 333 hm2。在生产模式上,由大田生产、中小拱棚生产发展为大田、拱棚、水泥骨架棚、立柱大棚、简易温室和第五代温室并存的生产局面,设施蔬菜面积由起步时的133.3 hm2,发展到现在的300 hm2。全县出现了春瓜—秋菜,春花生—秋甘蓝,春土豆—夏西瓜—秋甘蓝,早春设施精细菜—延秋精细菜—越冬大白菜,温室黄瓜越冬一大茬以及根菜连作、粮菜套种和猪—沼—菜等生产模式,农业比较效益大幅度增加。据统计,至2008年底,全县蔬菜年产量达21.7亿kg,实现产值16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1%以上(占种植业产值的56%),全县农民来自于蔬菜的人均纯收入达1 000元以上。大、中拱棚番茄、辣椒、黄瓜一季667 m2纯效益可达1万元左右,日光温室大棚黄瓜越冬一大茬,667 m2纯效益可达1.5万元。2008年樊集的钢葱平均667 m2纯收入都在6 000元以上,高的达到1.2万元。2008年底全县居民户均存款余额为1.45万元左右,而在樊集后河村,因连续多年种葱,户均存款余额达到4万元以上,城郊南四村户均高达5.5万元。蔬菜产业为广大菜农铺就了富裕之路,也为菜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经济支撑、科技文化支撑和社会进步支撑,菜区的村容村貌、科技文化和现代市场意识明显高于粮区。
1.2 龙头组织诞生,拉长产业链
全县现有1家蔬菜加工企业,2处大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1家蔬菜配送中心,10余家蔬菜产业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组织从不同角度为全县蔬菜的生产、销售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县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建成于1992年,先后投资1 000多万元,占地66 667 m2(两处),有15座钢管骨架交易大厅,2座容量为2 000 t的综合气调保鲜冷库,2台80 t的电子磅,并实行了电子结算、LED大屏信息发布、蔬菜行情电话语音查询和农残快速检测等服务系统。在2000年就已成为全省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和农业部151家鲜活农产品定点市场。年外销蔬菜14多亿kg,占全县蔬菜总产量的70%以上。
嘉元脱水蔬菜公司是新野县2004年引进的台资企业,总投资1 480万元,有6条脱水蔬菜生产线,年加工鲜菜1.8亿kg,能就地加工转化甘蓝产品1 333 hm2左右。同时积极开展定单生产,产品以保护价收购,在防范市场风险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县蔬菜专业合作社从引进良种入手,抓农民科技培训,抓基地示范带动,抓产品销售,抓品牌包装和对外宣传,不仅对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为新野县蔬菜产业今后的发展,培育了非常宝贵的品牌资源和市场资源。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常年活跃在全县的100多名蔬菜经纪人。他们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外出寻找客户,回来组织货源,努力促成交易。可以说全县每年有60%以上的外销蔬菜就是靠他们不辞劳苦、跑前跑后,组织外销的。他们为新野县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
通过以上这些组织和个人的努力,新野县自1992年以来基本上没有出现蔬菜大面积滞销或烂市的情况。市场低迷时,也能保证菜农的收益好于单纯的粮棉结构,市场高峰时,效益更是成倍增长。
1.3 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比较完善
县农业局按照“设施化、标准化、无公害”的要求,努力健全蔬菜产业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①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稳定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实行了农技人员分包联系产业基地制度和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工程。②建立新野农业网站和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及时采编发布产、销信息,病情、虫情、灾情测报预警信息和技术服务信息,直接服务到农户。③利用电视媒体或以会代训的形式,举办蔬菜专题技术讲座,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武装广大菜农。④完善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出台了《新野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办法》和季节性生产意见,编制了甘蓝、大葱、黄瓜、番茄、洋葱等主要品种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引导广大菜农严格按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⑤建立了蔬菜质量检测体系,组建了全省首家县级蔬菜质量检则中心,加强了源头(生产环境)、地头(生产基地)、摊头(菜市场)管理,对蔬菜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
各乡镇政府非常重视蔬菜基地建设、示范带动、资金投入和产后销售服务工作,为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组织保障。王集的春瓜秋菜、樊集的钢葱至所以有今天的规模和成效,就是靠乡镇政府直接带起来的。他们从领导到同志都是自己出资,亲自种,租群众地,雇群众干,促群众学,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感召着一批批农户从干中看,干中学,到自己干。现在不用政府号召,农户也会自觉地调整茬口,准备种肥,安排生产。还有一部分村干部,像城郊花阪的赵朝林,樊集后河的田建刚,王集石羊岗的苗朝章,上岗小五的田富阁等,他们不仅自己带头干做示范,还分别组织农户成立了不同类型的产业协会、专业社或营销公司,直接为本村的群众提供生产技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可以说各乡镇凡是蔬菜种得好、种得多的地方,都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都有一套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另外工商、质检、交通、农机、环保、水利、电业、金融、广电等部门,包括社会各界也都积极发挥本单位的职能优势,为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帮助。
拉长蔬菜产业链条,提高蔬菜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水平,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是蔬菜生产的大势所趋。尽管我们已取得许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①发展速度明显趋缓,整体规模出现萎缩。新野县蔬菜种植高峰时面积曾达到23 333 hm2,2008年底是16 667 hm2,除了甘蓝、大葱、大白菜、洋葱,新野县已没有更多的品种可以持续大宗长途贩运。另外,以生产反季节菜、精细菜为主的中拱棚和温室也出现大量废弃、毁坏现象,造成局部和个别地方生产水平下降。②龙头的拉动作用不全面、不稳定。嘉元脱水蔬菜不仅是季节性生产,而且是低档次加工,还没有真正起到拉动生产,提升产业水平的作用。菜市场还是一个产地集贸市场,不能发挥集散、吞吐、辐射作用,市场功能较为单一,联系全国各地市场的紧密度还不够。③菜农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品牌意识不强,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化程度低。粗放耕作,低档次重复生产,堆贮、堆装车与销售,只管价钱不管品质,有的甚至是一锤子买卖,萝卜快了不洗泥、萝卜慢了剥层皮的小农意识还根深蒂固,具有现代市场农业观念的新型产业农民还未真正形成。④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适宜于蔬菜生产的农田基本建设系统缺乏整体设计规划、建设滞后,装备落后。技术与物资不同步、两股道,先进的生产技术、耕作模式和种肥物资,不能很快地转化为生产力。种、肥、油、运等生产资料价格不仅居高不下,而且还持续上涨,增加了菜农扩大再生产、提升种植水平、改进生产方式的难度。
通过对国际、国内蔬菜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借鉴外地蔬菜生产的先进经验,结合新野县的具体情况,针对目前新野县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今后,新野县蔬菜产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文明的新农村为目标,以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品档次,转变增长方式,打响产业品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的;以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为努力方向;以科技入户,示范带动,龙头拉动、产销互动为主要措施。通过创新机制,整合土地、技术、市场、企业等生产要素资源,突出培育产品规模、品牌形象、市场网络三大优势资源,组建科技服务、中介服务、长途贩运、质量监控、市场管理五支队伍,尽快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发展,管理、服务、经营一体化运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3.1 认真组织好标准化生产
就蔬菜产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方向来说,没有标准化生产,就没有标准的产品,就无法上市销售或加工转化,也就实现不了产业化发展。就新野县实际来说,强调标准化不仅是要改善生产方式,提升产业水平,更重要地是要打造精品、打响品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产品资源。在工作目标上要具体实现“五化”。①生产环境的标准化。要定期对全县菜区的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气污染指数进行抽查、监控,创造一个适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产地环境。②农业投入品的标准化。在蔬菜主产区要实行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准入制度,确保从源头上筑起蔬菜产品的安全底线。③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要依据国家规定的行业标准,从土壤处理、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到采收上市,都要制定出具体的量化标准,多少对,多少不对,都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④生产行为的标准化。主要是抓好对菜农的技术培训,不仅要让菜农增强标准意识,而且还要让他们有执行标准的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品种和模式,分别制定出具体的操作规程,便于菜农在实际生产中运用操作。⑤产品的标准化。对适宜定型、定量或需要包装上市的品种,如在长度、质量、色泽、果形等方面也要量化标准,按品牌化的标准生产和采收,对必须达到的标准,如农药残留等指标,必须做到达标上市。
3.2 积极培育和壮大蔬菜龙头企业
①政府要转换职能,不仅要为蔬菜龙头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还要提供从治安环境到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使它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快速成长壮大。首先把县蔬菜产业园区建好、管好、发展好,使其成为新野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典范和火种,在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展示新模式、带动全县蔬菜产业换代升级等方面尽快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②要指导菜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优化交易环境,做好服务工作,吸引更多的客户到新野来,进入市场,常驻购销,培育广泛的客户资源。同时主动协调,与全国各大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协作关系,互为依存,联手经营,变单一的产地批发市场为像鄂、秦、晋,甚至更大范围内的蔬菜集散地,形成大流通、大辐射、大吞吐的市场局面,努力成为豫西南地区蔬菜产品的物流中心,蔬菜价格的形成中心,发展方向的指导中心。
③要引导嘉元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烘干脱水蔬菜新品种,把新野县种植规模较大,适宜用于方便面等食品配料的大葱、胡萝卜、芹菜、辣椒等蔬菜也进行加工转化,增强龙头拉动能力。
④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引进知名企业或有实力的专业公司进驻新野,在蔬菜榨汁、提纯、膨化、酱菜等方面,兴办新的加工转化龙头企业,为蔬菜产业化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⑤培育扶持一批蔬菜配送专业公司,把经纪人、社会运输力量组织起来,瞄准大批发市场、用菜大户、蔬菜加工企业或贸易公司,采取定单生产或直销的办法,拉动生产,搞活流通,提高菜农收益。
3.3 打造名优特色蔬菜基地(乡、村)
新野县境内有唐、白、湍、刁四大水系,沿四大水系形成的冲积壤土区,土壤肥沃适耕期长,适合常年种植精细蔬菜,这些地方应结合交通、人力等资源情况,打造精细菜种植基地。其他土壤区,要结合本地情况,打造大路菜精品区。
继续巩固发展原有的五个蔬菜示范园区,精心打造成县域蔬菜精品区,带动周边蔬菜快速发展。①县蔬菜产业示范园区;②沙堰的猪沼菜循环经济模式区;③王集的春、瓜秋菜蔬菜高效种植示范区;④樊集的大葱生产示范基地;⑤王庄绿色食品基地。
3.4 打造名优品种菜区
新野县夏季极端高温(40℃)和冬季极端低温(-16℃)时间很短,形成了天然的蔬菜种植场。特别是越冬甘蓝、越冬大白菜、越冬大葱等都能实现越冬供应;马铃薯、洋葱经地膜覆盖栽培能比北方产区提前15~30 d上市。要充分利用这些独特气候优势集中连片发展,打造成新野县名优品种菜区。
3.5 进一步增强社会化服务功能
①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发布生产指导意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指导农民增什么,减什么,注意什么,规避市场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②技术指导。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多的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入户工程,把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市场理念转化为菜农的生产力。③认真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从源头上严把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准入关,把假冒伪劣农资和违禁农资,防范于辖区之外,减少菜农损失,保护菜农的合法权益。乡镇政府要加大力度,继续做好蔬菜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保护和扶持。尤其重要的是要重视对种菜能手、种菜大户的支持、扶持力度。因为不论是已有的成功经验,还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发展规划,最终还是要靠这些人来落实。另外,要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或产业协会,努力形成更多的与菜农利益密切联系的经济共同体,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一村一品、品牌化、市场化发展的路子。
3.6 积极做好对外宣传推广工作
①媒体宣传 要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利用报刊、电视、展会等媒体平台,坚持不断地展示新野蔬菜的实力和形象,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
②广告宣传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企业、基地等有实力的单位,在各大专业批发市场、主要交通干线或专业媒体栏目上做广告,让“新野菜,无公害”、“新野蔬菜、香飘海外”等理念,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
③品牌包装 聘请专业人员对我县已注册的“宛绿”、“豫绿”、“育宝”、“朝阳沟”等商标进行包装策划,打响品牌,打赢品牌,尤其是要把已经取得的河南省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荣誉称号变成品牌资源优势,大力宣传推广。
④搭建平台,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建议以县政府名义,每年举办一次蔬菜商贸联谊会:邀请各地蔬菜经销商、开发商、专业公司和专业组织等方面的人士,集中到新野考察蔬菜产业,洽谈商贸、工贸、科贸合作。
⑤炒热氛围 在县内主要交通要道处修建若干大型蔬菜模型雕塑,在炒热我们自身发展氛围的同时,让进入新野的外地人也亲身感到新野是蔬菜之乡、产菜大县。
Exploring of Vegetables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Xinye County
XUE Dongge
(Xinye Bureau of Agriculture,Xinye,Henan 473500)
After a analysis by synthe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cale of production,the production pattern,the marketing channel,the processes link,the service system,and the propaganda system of vegetables industry in Xinye County, the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vegetable industry are proposed.By learning from past experiences and lessons,and combining wi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vegetable production,as well as learning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of other places,the direction and method of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Xinye County are pointed out.
Vegetable industrialization;Standardized production;Xinye
10.3865/j.issn.1001-3547.2010.10.025
薛东戈(1964-),男,大专学历,农艺师,一直从事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电话:0377-66222588,13598231240,E-mail:xdg57@163.com
200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