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集团公司核电一体化顶盖锻造淬火成功(2010-08-24)
2010年8月24日,核电机组项目的评定件——NG06103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一体化顶盖在锻造分厂水压机车间成功用模具成形完成所有锻造工序,随后在金结后处理工段淬火成功。
该一体化顶盖重104 t、直径4.8 m、高2.7 m,成“锅盖”型,是核电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关键部件,为了该产品能试制成功,核容所从做模拟件开始费时3年进行研制。该产品目前在国内、国外都无一件实验件评定成功。如能试制成功,将改写核电压力容器以往的生产模式,把原来封头+法兰焊接成型的压力容器,改为整体件冲压成型,既缩短生产时间、减少生产工序,又能节省焊缝探伤检查的时间。
该产品的锻造成形方案经过多次科研论证,并采用最先进的成形模拟技术进行检验。在产品投料前,经过专家评审,其制坯工艺、成形工艺都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制坯过程中,通过技术跟班解决成形难等关键课题;在模具成形阶段,有效解决了模具摆放、压下标尺计算及尺寸测量等操作难题,为产品合格锻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该产品工艺要求高,锻造成形后进行高温淬火,其落锤性能、低温冲击韧性及强度都要符合要求。为此,技术人员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并派专人跟踪处理。于8月30日全面完成了一体化顶盖的后处理工序,随后发往机加单位加工,最后交由苏州热工院进行评定。
二重集团公司锻造成功大型筒节(2010-08-21)
2010年8月21日,一支大型双超反应器筒体锻件在二重成功锻造。该筒节外圆直径为∅6 300 mm,用340 t钢锭生产,是二重集团公司目前锻造的最大直径的大型筒体类锻件。它的成功锻造标志着集团公司生产筒节锻件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二重集团公司为上汽承制的首套CPR1000核电汽缸通过见证(2010-08-13)
近日,由集团公司为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首套CPR1000核电高压外缸在上汽、广核、二重三方人员的努力下,按照MQCP计划,顺利通过第一次见证,进入下序。
该产品是二重为上汽承制的首套核电产品,也是上汽首台国产化核电机组的关键设备。做为上汽阳江项目的示范工程,其产品质量要求高,控制难度大,检验工序复杂。因此,质量部门对该产品的检验十分重视,认真策划组织见证工作,所属各站人员各尽其责,在接到见证任务前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自检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消化检验技术标准规程,做出相应的方案、准备好相应的检测设备、配备好资深的检查人员,为见证工作的顺利通过打下坚实基础。
二重集团公司制造的最大管板——桃花江AP1000蒸汽发生器管板粗加工探伤合格(2010-08-12)
近日,二重集团公司与东方电气签订的桃花江AP1000蒸汽发生器管板完成粗加工并探伤合格。
AP1000蒸汽发生器管板是二重集团公司生产的迄今为止最大的管板,其外形尺寸大,重量重。此管板于2010年3月投产,5月完成锻后热处理后转入粗加工。由于此管板是AP1000蒸汽发生器的重要零件,且是集团公司首次制造,因此,各部门都十分重视。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分析、讨论,提出相应技术措施,确保了该件管板的粗加工顺利进行,随后超声波探伤合格,并通过了桃花江业主和东方电气现场监造人员的认证。
此管板的粗加工探伤合格,标志着二重集团公司具有生产AP1000蒸汽发生器大型核电锻件的能力,为核电设备的国产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重首件全精加工火电机组低压转子交检(2010-08-03)
近日,由二重生产的东汽660 MW火电机组低压转子经检查人员协同东汽技术人员的反复测量检查后认定:转子两端轴颈、各级叶轮外圆、零星部位等各项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均符合协议要求。
这一检测结果表明,二重集团公司首件全精加工火电机组低压转子一次性交检成功,实现了二重在火电机组低压转子生产制造领域零的突破。
二重成功锻造国内最大超高压芯筒(2010-07-27)
7月27日,二重成功锻造出世界最大冷等静压力机的核心部件——超高压芯筒。该芯筒加工长7 025 mm,外径尺寸∅2 690 mm,壁厚290 mm,是迄今为止国内锻造的最大超高压芯筒。它的成功锻造标志着二重的锻造技术在超大内孔、超长直径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且在工艺技术与操作方法方面上了新台阶。
冷等静压机是用于各种粉末制品在超高压压力状态下成形的超高压设备。超高压芯筒属于冷静压机关键部件,其技术要求高,锻造操作困难。该产品的合格产出,是集团公司在超长芯筒研发领域的一项新的突破,对开拓国内超长芯筒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集团公司向韩国现代钢铁公司出口的5 m轧机支承辊顺利完工(2010-07-12)
7月12日,二重集团公司举行了向韩国现代钢铁公司出口5 m轧机支承辊完工庆典仪式。韩国现代钢铁公司支承辊项目是中国二重首次出口韩国的最大支承辊。面对用户急需,中国二重在大型锻件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发扬“诚信、创新、坚毅、感恩”的企业精神,优化生产组织,依托强大的冶炼、铸锭、锻造、加工等极限制造能力优势,按期保质满足了合同要求,现已顺利完工并相继成功发运。
二重生产史上最大水电不锈钢下环进入热处理(2010-07-02)
二重集团公司有史以来所生产的最大不锈钢下环——向家坝不锈钢下环于7月2日上午发往铸钢车间清理工段进入热处理工序。
该不锈钢下环是集团公司所生产的尺寸最大的不锈钢下环产品,铸件毛坯直径达到10 550 mm、毛重107 t,突破了之前所生产的三峡下环的尺寸及重量纪录,标志着集团公司大水电铸件产品制造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二重钢管轧机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内最大轧管机机组三洲∅630 mm皮尔格轧管机机组试车成功(2010-07-01)
由二重集团公司首次自主设计,机、电、液设备总成套供货的四川三洲∅630 mm皮尔格轧管机机组在二重驻三洲现场安装调试人员的努力下,于6月29日一次试车成功。
∅630 mm 皮尔格轧管机机组是四川三洲特种钢管有限公司为满足市场对大口径特种管材的需求而新建的大口径特种钢管生产线中的主要设备。该线设计年产量10万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管轧机。
四川三洲∅630 mm皮尔格轧管机机组的试车成功,标志着集团公司在钢管轧机制造行业技术上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表明中国二重完全有能力对大口径高合金钢钢管轧机项目进行机、电、液设备总成套供货。
二重正式介入世界首座内陆地区AP1000核电项目锻件制造领域,第三代核电AP1000压力容器接管段筒体开工检查顺利通过(2010-06-24)
6月24日,二重集团公司顺利通过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与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组织的桃花江核电项目第三代核电AP1000压力容器接管段筒体开工检查。该检查的顺利通过,标志着中国二重正式介入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锻件制造领域。
桃花江核电项目是中国,也是世界首座内陆地区AP1000核电项目,其成功建设将使核电站建设由沿海引入内陆,在核电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由于集团公司在CPR1000核电锻件制造领域业绩优良,赢得市场良好声誉,从而使其能够顺利承接桃花江AP1000核电项目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全套锻件制造任务。
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锻件中,由于接管段筒体属大型厚壁筒形锻件,且组焊后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的高辐照区,因此对产品的韧性和均匀性要求极为严格。同时,AP1000接管段筒体采用的是一体化法兰接管段整锻结构,即使采用最先进的仿形锻造技术,也需要用超过400 t重的钢锭来制造,属目前核电主设备锻件用最大钢锭,其生产周期在整个项目中最长。所以集团公司根据过去在CPR1000核电异形锻件仿形锻造和厚壁筒形锻件均质性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组织有关冶炼、锻造、热处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对AP1000压力容器接管段筒体制造进行了充分的技术准备,使得这次开工检查中所需主要技术文件全部完成,并通过用户审查,为下一步接管段筒体按时间节点有序制造提供了保证。
二重集团公司获CPR1000压力容器进出口接管工艺评定认可证书(2010-06-23)
6月23日,集团公司正式收到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核级设备鉴定与工艺评定中心颁发的CPR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进出口接管工艺评定认可证书。该认可证书是集团公司顺利获得CPR1000蒸汽发生器管板、CPR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过渡环、CPR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法兰、CPR1000蒸汽发生器中(下)筒节及CPR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段筒体五份认可证书后的第六份核级关键部件认可证书。
CPR1000进出口接管内孔小、管壁厚、高度大,特别是管壁热处理厚度达470mm,是CPR1000核电锻件中壁厚最大的筒形件,热处理淬火时难以获得理想的组织,同时加工、吊装难度大,许多厂家在生产时都出现过进出口接管报废的现象。
针对这些难点,二重集团公司技术人员协同攻关,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了小内孔、厚管壁接管性能热处理后的组织,解决了进出口接管的加工和吊装难题。经广东核电集团核级设备鉴定与工艺评定中心有关专家的评定检验,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进行批量化制造。
中国一重举行中石油四川炼化设备竣工发运仪式(2010-09-02)
8月31日,一重集团公司在大连加氢制造基地5 000吨级深水码头举行了中国石油四川炼化设备竣工发运仪式。
中国一重董事长吴生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喻宝才,中国一重党委副书记李子凌、高级副总裁蔡连重、副总裁付群和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总经理栗东生、惠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华邦嵩及中石油、惠生公司、中国一重等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竣工发运仪式。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事业部总裁许崇勇主持仪式并致欢迎辞。
中国一重再创石化容器制造新业绩(2010-08-21)
2010年8月17日,一重集团公司为中石油生产的7台锻焊结构热壁加氢反应器制造完成,并顺利运抵辽阳石化公司。
辽化项目是一重承制的中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的大型项目,共七台反应器,是中石油与俄罗斯合作的关键项目。作为配合俄罗斯输油管道建设的核心装置,要求整套装置在输油管道完工之前实现终交。
从2009年8月12日合同签订到合同交货期2010年5月末,该项目制造周期只有9个月时间。为保证项目的按时完工,一重核电石化事业部科学组织生产,创新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制造周期,创下了容器制造周期最短的新纪录,充分证明了一重专业化批量生产石化容器的技术实力。
一重集团公司与沈鼓集团达成AP1000主泵泵壳供货意向(2010-08-10)
日前在一重集团公司举行的AP1000泵壳研制件开工会上,一重与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达成AP1000主泵泵壳供货意向。与此同时,一重将正式启动AP1000主泵泵壳的国产化研制。
AP1000为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自2007年以来,一重边生产边研制,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AP1000RPV、SG大型锻件的国产化。AP1000主泵是AP1000的特殊重要设备,与传统核电站主泵完全不同,国产化难度很大。
为突破这一关键性技术难题,包括一重在内的国内主要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2009年底,国核工程公司与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了第三代AP1000屏蔽主泵批量化采购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沈鼓集团将承担AP1000堆型10台核电机组(包括我国首批内陆核电站——桃花江核电机组和咸宁核电机组)的40台主泵的制造任务。今年6月份,一重与沈鼓签署了AP1000主泵泵壳合作研制技术协议。根据协议,一重研制成功AP1000的主泵泵壳后,将优先向沈鼓供货,并用于桃花江核电机组。
此次开工会的召开标志着AP1000泵壳研制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另外,近期,一重将和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合同意向,签订供货合同。
一重集团公司获“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优秀供应商”称号(2010-08-10)
2010年7月31日,中国一重荣获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项目设备类“十佳”优秀供应商称号。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项目经理部对在工程建设和生产开工期间,涌现出的一批产品质量过硬、供货及时、服务优良的供应商进行了表彰,授予29家供应商“优秀供应商”称号。
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概算总投资234.7亿元,占地230.09公顷。一重承制了该项目的管壳式换热器——镇海循环气冷却器,它是中石化镇海100万吨/年乙烯项目EO/EG装置中的关键设备。换热面积达1.26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换热面积最大的管壳式换热器设备。目前,世界上仅有几个国家具备此设备的生产能力。此台由一重自行开发、设计、制造的镇海换热器,打破了国外对大型换热器长期垄断的格局,实现了超大型换热器国产化的目标,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咸宁核电AP1000一号机组核反应堆锻件开工会在一重集团公司召开(2010-08-07)
2010年8月4日,由一重集团公司承制的咸宁核电AP1000一号机组核反应堆(RPV)锻件开工会在一重召开。
湖北咸宁核电站一号机组大型铸锻件在一重顺利开工制造,标志着我国推进三代核电AP1000后续项目工程建设实现了又一个里程碑节点目标,进一步表明我国在扎实推进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工程建设的同时,后续的AP1000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一重集团公司完成沧州中铁1780 mm热连轧机电液总承包项目(2010-08-03)
2010年7月30日,由一重集团公司承制的沧州中铁1 780 mm热连轧生产线一次热试成功。
这条1 780 mm热连轧生产线是一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液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额11.289 2亿元,也是一重目前完成的最大的机电液总承包项目。这条热连轧生产线采用国内成熟、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以及领先的电控系统,使整线装备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投产后中铁将具备年产4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这条全国产化1 780 mm热连轧生产线的热试成功标志着一重装备制造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同时,也再次展示了一重冶金装备制造能力。
国内首支160 t空心钢锭在一重集团公司浇注成功(2010-07-22)
2010年7月9日,目前国内最大的160 t空心钢锭在一重集团公司浇注成功。
此次生产的空心钢锭是一重的一项重点科研项目。为了达到产品生产的各项要求,生产单位进行了充分准备。在160 t空心钢锭浇注过程中,操作人员克服了对附具装配的精度要求高、冷却难度大等困难,顺利完成了浇注任务。
一重集团公司创新产品卧式辊磨机签订制造合同(2010-07-22)
近日,一重集团公司签订了两套卧式辊磨机合作产品制造合同,不仅成为公司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品结构的又一亮点,也标志着公司自主创新产品卧式辊磨机的产业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使众多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持续创新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一重集团公司在巩固传统支柱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努力研发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中长期产业政策的新型产品,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卧式辊磨机即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产品。
据了解,水泥粉磨技术装备主要分为球磨机、辊压机、立式磨、卧式辊磨4种。卧式辊磨机可用于冶金矿渣深加工和水泥加工,与前三种传统粉磨装备相比,具有投资小、回收期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操作使用简单、维护量小等诸多优点,是高效、节能、环保、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粉磨技术装备。
一重集团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水平卧式辊磨进行了长期的技术跟踪,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卧式辊磨技术的基础上,对卧式辊磨的结构、性能、技术、应用等做了有益的探索和成熟完善,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总结了卧式辊磨机的应用经验,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节能环保水泥粉磨技术装备——卧式辊磨机,并取得了多项专利技术成果。
卧式辊磨机的研发及市场化运作成功,不仅大大促进了我公司在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也有力推动了冶炼废渣粉磨技术装备的国产化,为国家在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快相关重大技术装备的产业升级、实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国内最大斗容露天矿用电铲在一重集团公司制造成功(2010-07-12)
2010年6月29日,一重集团公司与美国P&H公司再度合作生产的、目前国内斗容规格最大的4100露天矿用大型电铲在一重大连棉花岛制造基地制造成功并发运。
中国一重与美国P&H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造完成了P&H系列2300、2800、4100露天矿用大型电铲,铲斗斗容从20 m3升级到60 m3。此次为中煤平朔煤业东露天矿制造的3台套P&H 4100XPC型电铲,其电铲铲斗斗容为60.8 m3(108 t),是目前国内斗容规格最大的露天矿用大型电铲设备。27年来,双方已经共同为国内外客户制造完成了30余台套大型电铲,其中有3台P&H 2300XPC型电铲出口至俄罗斯、2台套P&H 4100XPC型大型结构件出口至澳大利亚,为中国及世界矿山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汉铸锻多措并举确保实现年度目标(2010-08-16)
2010年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面临船市深度调整、订单紧缺、价跌量减、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等严峻形势,公司干部职工不畏困难,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全力确保实现年度正增长目标。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化原则,全面推进全员营销理念,提出“保好军、做稳船、大力发展非船,重点拓展冶金、核电、风电等三大领域”的营销策略,依靠现有技术、生产能力向相关领域延伸,全力承接高端产品订单。7月份,公司分别与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第500台船用低速柴油机锻件合同”;与宝钢集团常州轧辊制造公司签署了“关于支承辊、芯棒、工作辊坯料等”战略合作协议,已展开联合试制工作;与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合作范围为:“船机(含军品)、水泥磨、风电产品毛坯锻件等,年度第一期合作总量为2.4亿元”。
公司坚持“追求卓越,用户至上”原则,加强管理,强化创新,取得了核一级不锈钢锻件和核二级热挤压管嘴管道预制两项扩证,在核电高端市场开发上实现了新突破。同时,随着公司80 MN油压机的竣工投产,开展了2.5 MW以上风电主轴、风电齿轮轴的研发,力争形成新的配套产业链;进行90机以上大机锻件、曲柄毛坯弯锻、大型冶金轧辊、芯棒产品等新产品的研发;加快提升柴油机零部件精加工配套能力,力争实现成套交货等举措,以广阔的市场空间确保公司实现正增长目标。
武汉重工铸锻公司举行80 MN自由锻油压机竣工仪式(2010-07-28)
2010年7月27日,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了80 MN自由锻油压机竣工投产仪式。这标志着武汉铸锻公司船用锻件专业配套更加先进,对增强公司在大型船舶锻件市场的竞争力和开发非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80 MN压机投产后可生产5000TEU以上集装箱船,VLCC、VLOC等大型船用轴系、舵系锻件和桨轴成套产品,以及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冶金、化工等非船行业的大型锻件等,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我国船舶制造业大型船用锻件及其它非船行业大型锻件的需求,这将为增强我国船舶工业配套能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80 MN油压机由韩国HBE公司总承包设计、安装、调试。压机本体由乌克兰生产,采用三梁四柱上驱动预应力框架结构,与锻造操作机具有联动功能。压机采用自动控制,每分钟锻造次数最高可达80次,适用于各种自由锻造工艺,并兼顾胎膜锻工艺。
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北方股份公司2010年印尼市场销售额突破亿元(2010-08-25)
日前,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北方股份公司与考博新都公司商务合同及产品代理协议(草案)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正式签署。
该笔合同的签定使北方股份公司2010年在印尼市场的销售金额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印尼市场也成为北方股份公司继蒙古、缅甸之后产品保有量超过百台的第三大国际市场。
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北方股份公司矿用车出口蒙古国(2010-06-27)
日前,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北方股份公司出口蒙古国的40台TR50矿用车中的首批16台从公司发运。
此次出口蒙古国的40台TR50矿用车将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力证明了自身优越的产品性能、全方位的售后服务等优势,为公司进一步扩大在蒙古市场的占有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另外,北方股份公司的5台TR100、18台TR60 矿用车也将陆续出口蒙古国,这为公司国外市场销售份额的逐步增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公司参加“第二届中国内蒙古国际低碳产品及节能减排科技博览会”(2010-06-23)
2010年6月18日至20日,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公司参加了在呼和浩特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内蒙古国际低碳产品及节能减排科技博览会”。
展会期间,北方重工集团公司围绕节能减排的主题,推出了三款新型垃圾车:垃圾压缩车、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双臂式垃圾车。这三款车均采用了国内环保排放的国三标准底盘,是针对目前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特殊要求而推出的车型。该三种车型均是在使用多年的车型基础上经过更新改造而生产出的新产品,是公司下一步占领市场的主打产品,也代表了行业将来发展的方向。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6.25 m捣固焦炉机械通过设计审查(2010-08-02)
2010年7月30日,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首次承揽的6.25 m捣固焦炉机械通过用户和中国焦耐工程技术公司专家组的联合审查。
该产品在借鉴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基础上,采用了SCP一体机形式,并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生产制造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产品。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550 t锻造起重机通过型式试验(2010-07-26)
日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设计制造的目前国内吨位最大、性能先进的550 t锻造起重机安装调试完成,7月13日通过了国家质检部门型式试验,各项指标均优于标准。
这台为山东通裕集团制造的550 t锻造起重机主起升重量为550 t,翻钢机最大翻转能力为470 t。起升、运行速度以及翻钢机翻转速度均为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最快,整机工作效率也是最高,它主要用于配合万吨油压机进行工件毛坯的锻造。
起重机公司在设计中突破了翻钢机、缓冲装置、松闸机构、系统控制设计及加工制造等多个难点,按期完成了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任务,受到了用户高度评价。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出口巴西6 m焦炉机械顺利投产(2010-07-12)
近日,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生产的巴西Usiminas钢厂第一套6 m焦炉机械成功投产。这是继土耳其6 m、南非6.2 m以及巴西Acominas钢厂6 m焦炉机械之后,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出口的第4个成套焦炉机械项目。
此次集团公司为巴西Usiminas钢厂制造两套6 m焦炉机械,用户对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配套件的质量要求苛刻,对设计和制造检验十分严格。经过设计、生产人员的共同努力,确保了第一套设备顺利出焦。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相对控股的大连国通电气变频器项目奠基(2010-07-05)
2010年6月29日,大连国通电气有限公司变频器项目奠基仪式在大连金州新区举行。
大连国通电气有限公司变频器项目是典型的轻资产、无污染、高科技项目。国通电气以变频器等电力电子产品为主要研制对象,它是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相对控股的、集“产、研、用、资”多元资本组成的电气公司。该项目落户于开发区(现金州新区)金石IT产业园,占地面积约3.4万平方米,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具备年产5 000台兆瓦级风机变频器的能力。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参加亚洲风能展(2010-06-28)
2010年6月23至25日,第七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展出了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风电核心零部件。
本届展会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企业,体现出国际市场对亚洲和中国市场的重视。作为国内最大的风电核心部件制造单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携自行研制的14种核心零部件参展,参展产品种类最全、参展实物最多。公司研制的国内第一台3 MW风电齿轮箱、国内第一台40 t/150 t履带车和750 t履带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 MW电控柜等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吸引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致。
东汽2 MW风力发电机组投入试运行(2010-08-24)
2010年8月23日,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变桨变速双馈恒频2 MW风力发电机组在河北建投新能源风能有限公司东辛营分公司风电场完成样机的调试,并网投入试运行,发电机组运行正常。
东汽变桨变速双馈恒频2 MW风力发电机组是由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基于现有的1.5MW成熟机型并借鉴2.5 MW风机技术,独立自主开发的新机型。该机组吸取了前两个机型的优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安装调试方便的特点,并有成熟的经验可循。项目从立项研发到完成投入试运行,历时一年,经过了项目立项、科研立项、设计总体方案评审、部件方案评审、样机试制、样机试验。每一个阶段的设计开发成果都得到了中国船级社的认可。在德阳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完成了两台样机的全部功能试验,机组达到满负荷运行,各项功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东汽2 MW风力发电机组的成功投运对于进一步丰富东汽公司的风机机型系列,扩大公司的风机市场占有份额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信息摘自各企业网站,请作者来电来函联系领取稿酬。)
栏目编辑 杜 敏
《大型铸锻件》特别开辟了“会员之窗”栏目。通过刊登各会员单位的最新信息,增进会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会员之窗”可以更及时地报道企业的最新动态,是企业宣传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欢迎广大会员单位及时报送企业信息。
地址:中国四川德阳珠江西路460号网址:http://dxzl.chinajournal.net.cn/
电话:0838-2340101,2342462 E-mail:dxzdj@126.com
传真:0838-2342462联系人:《大型铸锻件》编辑部 杜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