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军 姜尚萍 谢思健 胡继权
(1.宁乡县人民医院眼科 湖南 长沙 410600; 2.宁乡县中医院眼科 湖南 长沙 410600;3.吉首大学医学部 湖南 吉首 416000; 4.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7)
舒经汤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观察
谢文军1姜尚萍2谢思健3胡继权4
(1.宁乡县人民医院眼科 湖南 长沙 410600; 2.宁乡县中医院眼科 湖南 长沙 410600;3.吉首大学医学部 湖南 吉首 416000; 4.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7)
目的 观察舒经汤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在我院门诊治疗的眼睑痉挛患者50例(59眼),按照治疗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29眼)和对照组25例(30眼)。2组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同时治疗组服舒经汤加减;对照组服用维生素B1片及B12片。结果 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随访观察疗效及复发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经汤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皮下注射治疗眼睑痉挛为一种较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复方樟柳碱 眼睑痉挛 药物治疗
眼睑痉挛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不自主的面神经支配区肌肉的痉挛和抽搐,多发于中老年人,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经审核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也极其影响美观。笔者在本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舒经汤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眼睑痉挛25例29眼,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筛选我院门诊眼睑痉挛患者50例59眼,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29眼)与观察组25例(30眼)。治疗组25例(29眼),男8例,女17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29岁,平均年龄(52.24±9.53)岁;对照组25例(30眼),男7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74岁,年龄最小者28岁,平均年龄(53.52±8.87)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眼别组成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病程均为7d~3年。
2组患者均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间隔5d后进行下1个疗程,共2个疗程。注射部位:患侧颞浅动脉旁注射,用4号或4.5号针头,与皮肤成45°角倾斜刺入皮下,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入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同时治疗组服用舒经汤(当归10g、防风10g、薄荷8g、葛根30g、川芎10g、全蝎3g、丝瓜络30g、川羌10g、白术10g、白芍30g、甘草6g),每日1剂,清水煎,分2次服用,共5周;对照组服用维生素B1片10mg及B12片50ug,每日3次,共5周。治疗后随访6~l2个月。
(1)脑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禁用;(2)有普鲁卡因过敏史者禁用;(3)青光眼和心房纤颤患者慎用;(4)服用中药出现不良反应者立即停止中药并退出观察。
表1 治疗后6个月随访2组疗效比较
表2 2组治疗后12个月随访复发率比较
治愈:经2个疗程治疗后眼睑痉挛消失,并且6个月以上无复发;好转:症状减轻,包括发作频率降低和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后,眼睑痉挛症状无改善。
(1)治疗后6个月随访结果见表1。2组疗效经秩和检验,z=-2.246,P=0.025<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总有效率分别是:观察组为96.0%,对照组为84.0%,经卡方检验,χ2=4.062,P=0.044<0.05,2组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2)治疗后12个月随访,5例失访,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结果见表2。2组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的复发情况用卡方检验,χ2=4.909,P=0.027<0.05,2组复发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眼睑痉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以不自主闭眼为特征的局灶型肌张力障碍。原发性、特发性和自发性眼睑痉挛统称为良性特发性眼睑痉挛,无明确病因[1]。多于成年期发病,女性多于男性,早期表现为瞬目增多,晚期可出现持续性闭眼甚至功能性失明[2]。强光刺激通常会加重眼睑痉挛,因此,许多患者在室内外均佩戴太阳镜。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氢溴酸樟柳碱、盐酸普鲁卡因、维生素B12等。可以加速恢复眶周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正常水平,缓解血管痉挛,维持其血管的正常紧张度及舒缩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流供应,营养支配眼轮匝肌的神经。因此该治疗手段可谓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较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1]Hallett M,Evinger C,Jankovic J,et a1.Update on blepharospasm:repo from the BEBRF International Workshop[J].Neurology,2008,71:l275~1282.
[2]汪晓楠,万新华.眼睑痉挛研究及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3):302~305.
R777.1
A
1674-0742(2010)08(c)-0112-01
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