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研究
■《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程度及其普及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证明,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一支强大力量。在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宏观背景下,武汉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去能动地适应武汉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将以怎样的战略去加速武汉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课题从分析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运用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和系统研究等方法,尝试提出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以及适宜的对策措施,力求对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作前瞻性研究,提供一个武汉市“十二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一)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成就
1.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格局
武汉市经过教育资源重组,分别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沌口经济开发区、阳逻经济开发区举办了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职业院校,以服务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为武汉市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坚持贴近地方产业,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办学规模快速发展,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也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为我市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3.推进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底,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武汉市属高职院校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分别跻身国家示范院校和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行列。
(二)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武汉市属高职院校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质量、结构、特色、成效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武汉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武汉市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不高,难以完全适应武汉市产业发展的需要。
2.武汉市属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办学活力不足。
3.武汉市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结构仍不能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评聘制度尚未建立。
4.办学经费投入不足,以举办方为主的多渠道投入得不到保证。
(一)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二)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和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为引领,到2015年,将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建设成为武汉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基地、科技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信息咨询与高新技术推广中心。
(三)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
1.品牌院校建设
建成1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所湖北省示范高职院校,2所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2.重点专业建设
重点建设15个武汉市经济发展急需的大类专业和主干专业,全面带动武汉市属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建设。
3.精品课程建设
相信我,我真的不是充气娃娃。艾莉说,我来,最初只因一句玩笑,后来因为好奇,因为恶作剧,或许还因为,我曾经爱上秦川。现在我后悔了,我想离开。我离开,不仅因为你让我没有尊严,还因为,我不想继续破坏你和秦川的感情。假如我继续留在这里,最终变成充气娃娃的会是你。我指的是,你早晚会变成一件可有可无的工具,早晚会被秦川当成一个不能再用的抽水马桶扔掉。你同意我的话吗?
校企合作开发50门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成为高职教育精品课程,推进市属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开发。
4.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10个校企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促进市属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5.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10个资源共享程度高的公共实训基地和专业实训基地,增强实训基地面向市场的服务能力,提高实训基地的综合效益。
(一)制订高职院校发展长远规划
制订与社会所需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相适应的高职院校发展规划,既关照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又关照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延,是高等职业教育得以健康发展之本。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办学理念,即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所有国家发展日程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必须重视教育、培训和就业政策的紧密联系;职业技术教育不应该仅仅由“需求驱动”,也应该由“发展需要”驱动,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是人的整体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为全民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因此,我市应该从构建与学习型社会和全民终生教育相适应的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制订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确保武汉市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计划
选择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感强、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企业、现代服务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以校企共建专业为载体,探索“双主体”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新机制。
(三)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行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重点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等,鼓励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建共管实训基地、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共同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对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设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市属高职院校资源高度共享的公共实训基地和专业实训基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增强武汉市高职院校办学装备水平与基础能力。
(五)组建专业大类职业教育集团
政府主导,以相关高职院校优势专业为龙头,组建由相关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参与的专业大类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推进武汉市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
深入推进学校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新模式。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政企校三方联合互动,建设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形成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实施校企“整合—互动",创设与现代企业在人力、物质、信息资源等方面整合以及在合作理念、人才培养、教产研发等方面互动的条件,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
校企“整合—互动”的运行框架及流程如下图所示:
(校企合作“整合—互动”运行框架图)
(校企合作“整合—互动”运行流程图)
(二)建设高职教育办学制度环境
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制订校企合作办学法规,制订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如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分担政策、顶岗实习工伤保险补贴制度、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补贴制度、实训耗损补贴制度等等,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对校企合作进行全面评估,以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激励机制,树立校企合作先进企业典型,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三)改革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
加强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深化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打通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的界限,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不同于学术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突出对教师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组建独立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实行独立评审。
(四)塑造高职院校公共形象
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高职院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构建终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和办学成效,塑造高职院校的公共形象,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执笔万国邦)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