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凤
(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04)
在图书馆的基础性工作中,资源布局直接关系着馆藏能否被充分利用,能否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关系到服务质量和效益的好坏。而在高校图书馆中蕴藏着外语教学资源,包括与语言学相关的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文献、数据库以及相关网络资源等各类文献信息资源,这是高等学校开展外语教学、培养外语人才重要的精神食粮。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应根据高校外语教学、科研和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对馆藏外语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优化整合,建立以外语教学为中心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资源管理与服务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社会一体化的发展,外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各类高校的重视。但是,多年来,外语教师配备不足一直是高校普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多数外语教师都在超负荷地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学生外语学习的实践环节,所以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外语的听、说能力比较薄弱,难以适应国际交流和交往的需要。特别是随着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各类高校的外语教学工作更是雪上加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标准和高校外语教学的实际,高校图书馆对馆藏外文文献资源、设备资源、环境资源进行必要的优化整合,为大学外语教学实践搭建一个服务平台,使图书馆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资料库和实习基地,对弥补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缺陷,对强化大学生外语学习的成效,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各类高校图书馆都收藏有丰富的外文文献资源。但据笔者调查,许多高校图书馆外文资源利用率不超过30%,有的甚至低于5%。导致这一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就是图书馆在大学外语教学的实践中未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得很多优秀的外语教学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资源的潜能和效益难以展示和充分发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办好图书馆不仅仅是组织丰富的馆藏,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向读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而图书馆结合实际对外语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是图书馆发现和发掘自身潜能,适应学校教育方针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是拓展服务功能,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其外语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通过真实语言材料的使用,亲身体验外语交流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自觉感知和获取外语信息的意识和盎然兴致,既可以提高外文文献的使用效益,又使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经受了锻炼,是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外语教学资源具有载体类型多,各种载体的资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用户多、服务对象单一等特点。特别应该注意到的是,外语教学资源的利用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特殊的语言环境,才能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目前,多数高校尚未认识到这部分资源的特殊性,采取了与普通藏书一样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其局限性显而易见。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的外文书刊、音像资料、视听设备、微机分散于各室,相互脱节。读者为了使用一套资料要在馆内来回奔波,利用手续繁琐,又浪费读者的时间,且经常遇到书刊与磁带、光盘等资料相互脱节的现象。这说明图书馆对读者利用外文资料的习惯以及外文资料及相关设备之间的必然联系认识不足,馆藏外文书刊、多媒体资料和配套设备的布局缺乏周密、科学的规划。把外语教学资源按载体形式分布在不同的服务窗口,使原本缺乏的外语专业馆员也随文献分散在各个服务窗口,无法集中外语人才优势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导读和参考咨询工作,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利用外文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与学生读者的私下交谈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渴望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全面提高自己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根据语言教学理论,一个学习者要学好一门外语,必须掌握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同时还要掌握足够的程序性知识。前者指语言知识,后者指语言实践。也就是说,学习者在掌握大量语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必须经历语言实践的过程。另外,外语教学资源在利用方式、使用环境等方面也有别于其他馆藏资源,如果不进行语言实践,很难收到实效,听说读写的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和培养。现有的外文藏书布局和服务模式使外语教学与实践过程相互脱节,导致外语教学资源的效益难以充分发挥,也不利于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既然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外语教学资源及配套设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就应对这些资源进行集中组织、排列和合理布局,实行一体化管理。对外语教学图书、报刊、音像资料等进行必要的整合,集中布局在同一服务空间内,对各种外语教学资源在同一服务窗口实行分区管理,分设图书区、报刊区和音像资料区,配备一定数量的视听设备和阅览桌椅。这样既便于学生综合利用各类外语学习资源,也便于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变通和服务工作的深化。
结合外语教学资源的利用特点和学生外语技能培养的实际需求,图书馆需要在空间上考虑适当的功能分隔,通过分区对声音进行空间控制,实现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为此,图书馆可以用玻璃幕墙将阅览区设为静音区、接待区、视听区及交流区,营造一种全新的语言学习与交流环境。读者进入这一环境,一律要求用外语交流,强化外语学习的氛围,激发读者外语听说的兴趣。
当前,很多读者拥有了笔记本电脑、mp3、mp4等电子产品,传统的视听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如何让读者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视听文献,成为图书馆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文献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可以尝试将录音带、录像带分别转换成mp3和mpeg格式的文件,连同各种光盘音频、视频资料,映像入VOD点播服务器,提供VOD点播服务。这种方式具有易于转换、低成本、容量大、管理方便、不受时间、地点及并发用户限制等优点。互联网是外语资源的宝库,包含着新颖、广泛、生动、实用的外语素材,还有一些免费的外语教学网站、外语学习网站、网上外语论坛、外语教学辅助软件及用外语交流的聊天室。图书馆应与外语专业教师联手寻找并做成导航系统,为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外语世界提供便捷的通道和技术指导。
图书馆在开展好传统的服务项目的同时,应主动配合外语教学,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搭建各种运用外语的实践平台,增加图书馆的吸引力。可定期邀请外语教学专家举办讨论会、讲座、外语角等,并经常播放原版影片或开展外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把图书馆办成学生用外语交谈、模拟操练的实训场所。
图书馆有很多外文原版书刊资料价格昂贵,音像资料及其利用设备容易磨损,面向读者开放这些文献资料或设备,图书馆人经常背负着一种怕丢、怕坏、怕损耗的心理。“藏以致用”是现代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归宿,各种资源、设备只有在读者利用的过程中才会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图书馆的一切资源和设备都是为读者的需要而准备的。图书馆应该面向读者开放一切可以利用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相关设备资源,尽最大限度扩大开放服务的范围,为学生有效利用外文学习资源提供更大的便利和自由的空间。
[1] 李颖.现代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2).
[2] 郭丛莲.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D].郑州大学,2006.
[3] 姚晓菊,姚晓兰.英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5).
[4] 赵晓漾.外文图书使用效益与藏书建设关系浅论.图书与情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