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eb2.0视域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解析

2010-09-20 06:24:44
图书馆学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博客个性化交流

严 真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52)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能够满足用户的个体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即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在某一特定的网上功能和服务方式中,自己设定网上信息的来源方式、表现形式、特定的网上功能及其他的网上信息服务方式等[1]。或者是通过对用户个性、兴趣、心理和使用习惯的分析,主动地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首先应该是能够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可以定制传送到计算机上的信息,在需要的时候查看,甚至可以离线阅读。而Web2.0是许多网络应用方式和技术的总称,目前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互联网协会对Web2.0的定义是:“互联网 2.0(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2]。”与 Webl.0单纯地重视信息本身相比,Web2.0在技术方面并没有重要的突破,正如P.Miller所说:“与其说Web2.0是一种新技术或模式,倒不如说Web2.0是一种理念或态度[3]。”两者区分的关键点在于Web2.0所倡导的新服务理念与原则,即以用户为核心,因而在Web2.0环境下也出现了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方式。

1 W eb2.0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方式

1.1 Blog(博客)

Blog的全称是Weblog(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它是一种用来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与交流形式。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网溯引用(Track-Back)和回响、留言/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语也借鉴了大量档案管理用语。一个Blog亦可被视为一个档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lder)。Blog是一种新的网络信息发布方式,它简单易用,因而普及迅速,大量的Blogger(写Blog的人,即博客)生产了大量的信息,他们是互联网信息的自发生产者。与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式相比较,博客是一个充分展示用户个性的平台。通过设置博客的背景图片、背景音乐、个性化颜色、个性化鼠标、个性化内容展示等,用户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甚至没有网站的痕迹。博客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交流平台,是网络用户展示自己、与别人沟通交流、满足自己潜在的社会性需求的综合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凸显个人才能、张扬个性和社会性的信息需求。

1.2 Podcast(播客)

Podcast,即播客,是一种可以发布声音和图像的博客。“播客是收音机、iPod、博客和互联网的集体产物[4]。”在播客上任何用户都可以制作节目发布广播,也可以自由地收听播客上的节目。

1.3 Moblog(移动博客)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博客、手机、无线互联网业务三者结合为一体,一种让用户随时随地提供个性信息的“移动博客(Moblog)”应运而生;同时一种专门发布视频信息的“播客(podcast)”,使用户信息发布的种类更加丰富起来。例如,新浪博客同时提供了博客、播客和移动博客服务,用户可以自定义设置博客首页内容模块的显示、博客模版的选择及创建以及对博客文章的个性化分类及管理,用户可以通过引用通告(track back)收集感兴趣的话题。

1.4 RSS(内容聚合)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用户可以在提供RSS服务的站点依据自己的爱好定义自己需要的信息类别、信息主题或者任何用户感兴趣的微内容(Microcontent),通过RSS聚合器,用户把所有自己关注的信息集合在一个阅读平台之内,完全实现了信息需求的个性化。并且,只要用户所订阅的信息有了更新,通过新闻聚合器,便可以及时阅读到最新内容。因此,通过RSS获取信息,信息源的选择和信息内容的过滤完全由用户配置,保证信息的“无垃圾”和“个性化”,信息传递快、效率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信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1.5 TAG(社会化标签或标签)

标签(Tag)是一种准确、灵活、开放、有趣的分类方式,是由用户为自己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一系列文件所定义的一个或多个描述。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Tag后,可以看到同一博客空间中所有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由此可以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如果和Techaorati合作,还可以把Tag发送到全球Blog空间,和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标签主要应用在博客和网摘的网站中。在博客网站中,标签就是一篇博客文章的“关键词”;在网摘站点中,标签就是一个自定义分类,用户对搜集的网络文摘设置几个表达其主要内容的标签词语。

1.6 SNS(社会化网络服务)

SNS(Social Network Sofvice)在狭义上主要指采用六度关系理论创建的对网络用户提供彼此交流平台的站点,帮助网络用户结识朋友的朋友,扩展自己的人脉,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关系圈;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则包括网络游戏、博客、维基、即时通信以及其他拥有多对多特点的社群系统,还包括在线共同体、计算机协同工作平台以及新出现的一类软件。如美国的Myspace、韩国赛我网的“迷你小窝”和国内腾讯公司的Q-Zone、FZone的mini部落等都在充分展示着“个性空间”。个性空间整合了资讯、日记、音乐、相册、留言、朋友圈的功能。依托个性空间提供的平台和全面的文字、影音、图像等相关服务,以最大限度、最全面的视角展示网络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并进行基于网络虚拟环境下的真实社区交友活动。

1.7 Folksonomy(分众分类)

Folksonomy,即分众分类,是一种采用分布式分类的体系。分众分类是由网络用户运用自由定义关键词的方式进行协作分类,其原理是向用户提供一种协同构建和共享各自网络资源标签的开放式平台,通过用户自己制定分类标准和提交资源标签来实现[5]。分众分类的主要机制基于“开放性元数据标准”和“自然语言社群聚类”。

2 W eb2.0视域下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从调查的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网站的Web 2.0技术应用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网站一般对RSS、博客应用得较多[6]。从这些图书馆的RSS、博客、维基服务功能建设情况看,目前只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图书馆运用RSS功能的相对多一点,开展博客服务的较少。其他服务方式仅限于因特网上使用,还没有大幅度引进图书馆网站。

2.1 RSS

RSS作为个性化聚合内容的最佳手段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重视和钟爱,它作为一种主流技术,逐渐改变了我们使用网络的习惯。随着RSS技术在网络环境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逐渐提供RSS功能服务(见表1)。

2.2 博客的应用

博客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即时更新的特点,使用户最快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用户可以发挥无限的表达力,及时记录和发布个人的生活故事、闪现的灵感等;还可以文会友,广泛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博客在知识挖掘方面的贡献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目前,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开展博客服务的还很少,如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BLOG的西部图林(图书馆员的交流平台)、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BLOG的综合性博客平台等。

2.3 维基的应用

维基是一种基于Web的支持多人协作创作和交流的工具。维基为图书馆的传统活动和改进、创建新的服务模式等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调查发现,目前只有上海大学图书馆在学科百科系统中利用Wiki技术进行读者服务。

3 Web2.0下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

用户共享是因特网信息资源发布与传播的目的所在。在Web2.0环境下,出现了多种新兴的个性化知识发布与交流服务,如博客网、维基百科等。这些个性化服务方式的出现很好地满足了用户共享信息的需求,但这些个性化服务却分散于不同的网站。这样一来,使用不同服务方式却有相同兴趣的用户也被分散于多个网站,用户群的分散给用户之间的联系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造成了障碍。而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则可以通过集成各种个性化服务,构建一个知识发布与交流的平台,为有共同兴趣的用户提供服务,在这样的集成平台上,用户可以构建自己的个性化兴趣群体,与群体中的用户进行交流和共享(如图1所示)。

图1 W eb2.0环境下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个性化知识发布服务主要用于用户发布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这些知识既包括用户从各种信息来源获取并经过整理的显性知识,也包括自己的经验、方法等隐性知识。Web2.0提供了多种知识发布的个性化服务,如博客、播客等,方便用户将信息资源以各种载体的方式发布于网络平台上。知识交流服务,通常是以构建平台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交流信息的渠道,以方便用户获取信息和交流各种心得等隐性知识。知识交流服务更好地体现了用户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这些服务既包括个体对个体的,如P2P服务,用户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与另一个用户互相传递信息;也包括群体间的互动,如Wiki服务,用户可加入自己感兴趣的Wiki平台,与平台上其他用户交流和共享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个性化群体构建服务是Web2.0环境下特有的服务方式。该方式通过采用分布式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发布与交流空间,以满足用户追求个性化的交流圈,如SNS、Groups等服务均可以满足用户构建个性化的社会网络、电台、网站等需求。此模式通过集成多种个性化服务,更好地体现了Web2.0环境下个性化服务的社会性与开放性的特点[7]:①为用户提供可创造性服务。一方面,利用该种模式用户不仅可以获得单向的检索或定制服务,还可以自由发布信息,将自己所掌握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另一方面,在同其他用户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的过程中,用户间可以互为启发,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②允许用户整合有相同兴趣的用户资源。在该种集成平台上,用户可以利用群体构建服务搭建个性化的用户网络,将平台上的个性化知识发布服务与共享服务中有相同兴趣的用户,纳入自己的用户网络中。③为用户提供动态性服务。网络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大多以定制模式实现,是一种静态、单向的模式,而基于用户共享的平台集成模式是为用户提供发布与交流的平台,从而使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呈现出了社会性与动态性,促进了信息的流动与知识的沟通共享。

[1]汤代禄,韩建俊.互联网的变革——Web2.0理论与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5-20.

[2] 文小明.Web2.0环境下的信息服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12—214.

[3]MillerP.Web2.0:Building thenew library[EB/OL].[2009-03-09].http://www.ariadne.ac.ck/issue45/miller/intro.Htm l.

[4] 高祥华.Web2.0中的技术及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13):127-128.

[5] MoteN.The new school of ontologies[J].CSCI 585,2004.

[6]侯聃.基于Web2.0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调查研究[J].现代情报,2008(6):140-141,144.

[7] 焦玉英,王娜,施俊.Web2.0环境下网络个性化信息服务与集成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4):543-546,568.

[8] 刘甲学.Web2.0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服务探析[J].情报科学,2008(9):1336-1339,1348.

猜你喜欢
博客个性化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博客天下
博客天下(2015年2期)2015-09-15 14:12:57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
博客相册
博客天下(2009年12期)2009-08-21 07:35:10
博客相册
博客天下(2009年22期)2009-05-19 03: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