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东(济宁市图书馆,山东 济宁 272037)
当前,市域(地级以上城市区域)地方文献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随着形势和技术的发展,市域地方文献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史志部门纷纷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在地方文献这一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的“势力范围”内开疆拓土;另一方面,由于分属不同的部门和系统,公共图书馆、地方高校图书馆、地方史志部门等往往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各搞一套,形成一个个“大而全、小而全”的“信息孤岛”型地方文献资源布局,形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尴尬局面。因应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吸收并引入现代集群概念,有效整合地方文献诸要素,实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市域地方文献工作面临的崭新课题。
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即“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集群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因而具有无可比拟的群体竞争优势和共生规模效益。集群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立足整体、系统分析区域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新视角。据此,我们可以提出一种新型的区域性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协调保障机制——地方文献集群。借鉴产业集群的概念,地方文献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的、处于相同地方文献资源链上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地方文献机构(各级公共图书馆、地方院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其他机构、组织(地方史志、新闻出版、社会团体等),通过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这种新型的地方文献组织形式突破了部门所有和条块分割的地方文献旧有格局,不仅是各类地方文献机构基于网络技术的简单联合,而且是一个在资源和服务上相互依存并密切协作的复合系统,其本质属性是内部行为主体的结网和互动。
地方文献集群以整个区域内地方文献各职能部门的共建共享、共同开发利用为目标,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集成化管理与服务为依托,把地方文献诸要素有机链接成一个动态的整体,共同创建一个互联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的区域地方文献生态环境。要实现这样一个群体目标,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实体形态来加以推动。简单地说,就是要在市域范围内,构建由市级中心图书馆牵头,包括县区图书馆、地方高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地方文献职能部门和党史办、史志办、地名办、政协文史委、新闻出版局等地方文献生产部门,以及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地方文献支持部门在内的,具有协调和保障职能的“地方文献信息中心”。[1]由该中心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本区域内的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工作,通过中心的管理与协调,制定规划和协议,统一质量和标准,提供政策、规划、组织、人员等各方面的保障,协调各地区、系统、单位的横向联系、收藏重点及共享措施,建立区域性地方文献共享传输平台,开展交互集成化信息服务,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之目标。
地方文献内涵丰富,外延宽泛,从内容上看,它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的全面反映,具有“一地之百科”的特点;从载体上看,既包括图书、报刊等印刷体文献资源,又包括影片、音像、光盘等多媒体资源,还包括数据库、网页等网络信息资源;从地域上看,既立足本地,又由于区划变迁、人口迁徒、文化融合等原因大大超出本地。因而对于任何一个图书馆而言,要想凭一馆之力做到完整系统地收藏本地文献并提供全面高效的信息服务都是不可能的。在地方文献集群框架体系内,通过专业化分工,开展精耕细作,既是新时期地方文献工作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信息环境下满足读者多层次需求的必由之路。具体地说,在市域地方文献集群内,各地方文献部门和单位要从“占有资源”为中心转换到“集成资源”为中心上来。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职能,担当“地方文献信息中心”之角色,在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细则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序地建设特色馆藏,在全、专、精、深上下工夫,力争形成自己的特色资源优势;城市高校图书馆要发挥自身的人才、资金、网络和技术优势,在数据库建设、二三次文献开发、数字资源导航、知识推送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博物馆、档案馆要主动融入集群体系,发掘、整序、揭示文物、档案等特殊地方文献的知识信息,实现地方文献的全面、完整、系统、专业,形成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的区域性地方文献保障体系;要调动史志办、党史办、地名办、政协文史委以及新闻出版部门、社会团体、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他们既是地方文献资源的生产者、提供者,又是地方文献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在地方文献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分工不仅可以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据此获得无可比拟的质量和成本优势,还可以通过体系内的分工与合作,提升单体地方文献部门或单位的竞争和服务能力,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是开展地方文献集成管理与服务,最终实现共建共享的基础和前提。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包含诸多内容:如联机编目、珍贵地方文献的数字化转换、数字型地方文献的获取、特色数据库建设等。
数据库建设是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的高级形式,分阶段、有步骤地建立各类地方文献数据库,是市域地方文献工作的重中之重。书目数据库是最为普遍、基础的数据库,是查找地方文献的主要线索。市域地方文献集群要统筹规划,分工合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完整系统的地方文献联合书目数据库。在书目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全文数据库是地方文献工作适应网络环境的必然趋势。全文数据库是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重点,应选择利用率高、有学术和传承价值的地方志、地方史料、地方名人等文献进行全文数字化。专题数据库是地方文献中的特色资源,是对地方文献选择性析出、合理化整序、系统性重组的结果,以其专有、稀缺、特色而备受注目。多媒体数据库因应了地方文献载体的多样性趋势,集图、文、声、像与一体,有效解决了非文字型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使用与保护,成为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新宠。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数据库,都必须在市域地方文献集群的框架内,统一规划、统一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坚持分工合作、分步实施,共同建设开放型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对于已建成的数据库,要坚持随时更新和维护,及时补充新资料新信息,永保数据库的生命力。
数字化开发、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构建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地方文献集成服务体系。要达到这一目的,可在市域地方文献集群体系内,搭建一个集成管理、联动服务的地方文献门户网站,把所有数字化的地方文献资源、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组织成一个多维交织的网络信息空间,建立规则统一的地方文献信息集成检索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集成信息服务。[2]
集成化信息服务是基于网络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高级形式和终极追求,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一站式”。集成服务系统通过各种数字资源的无缝透明链接,提供跨平台联合检索服务,从而使用户通过单一入口即可访问市域范围内的所有地方文献数字资源,在统一的界面中方便快捷地检索到所需的各种相关信息,完成信息获取、识别、整理、存储、加工整合、分析研究等多项工作,享受一站式信息服务。二是个性化。通过集成服务系统,建立起与用户需求相适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是当前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市域地方文献的个性化服务,实质上是一个用户驱动的个性化集成定制系统,提供以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为主的资源集合的个性化定制功能,其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特征,通过用户定制、系统推荐和推送功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三是交互性。传统的信息资源服务一般是人机对话的单一机制,而地方文献集成服务则是用户、参考馆员与信息资源的三维互动。这种交互式服务既可以是即时在线的,也可以是异步的,其基本要求是发挥参考馆员或地方文献专家的能动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单向服务为交互服务。
总之,市域地方文献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作单元,是区域地方文献建设中资源集中度最高、共享规模最适中、集群成本最优化的文献单元。摒弃传统的一县、一市或一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单打独斗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依托,把地方文献诸要素有机链接成一个动态的整体,构建基于网络的集成化管理与服务体系,是区域地方文献建设的基本取向,也是集群视野下的市域地方文献共建共享的基本思路。
[1] 韩立栋.基于区域的地方文献共建共享模式建构[J].情报科学,2006(9):1352—1356.
[2] 黄连庆.地方文献资源组织与服务的变革与创新[J].情报探索,2006(4):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