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余光(北京大学 信息管理系,北京 100871)
让孩子喜爱读书,并养成阅读的习惯,已成为家长与社会的共识。但让孩子做到这一点,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家庭与社会有许多工作要做。
过去,不少人因家庭的熏陶,自小爱读书,并终其一生。就我所熟知,如史学家顾颉刚、张舜徽等前辈学人,受到家庭的影响,走上学者的道路。
顾颉刚(1893—1980) 字铭坚,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齐鲁大学、复旦大学任教,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也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古史辨》《尚书通检》《秦汉的方士和儒生》等。顾颉刚出生在清代汉学的中心和有“人文渊薮”之誉的苏州,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传统学术的熏陶。5岁读《四书》,9岁时从一位师法很严的教师读《诗经》《礼记》,后又随祖父读《尚书》《周易》。清代汉学吴派追求渊博的风气,对顾氏有不小的影响。少时读书就知道要追寻究竟,广泛阅览了。他在12岁时曾作一自述,其中有两条:“恨不能游尽天下名山大川,恨不能读尽天下图书。”顾颉刚在《古史辨·序》中,谈到他早年多读书、多买书的经历:我从小就喜欢乱翻书,看祖父的文字学书,看父亲的文学书,看叔叔的历史书,因此渐渐地受到了各方面的启发。然而每一门类的知识都是无穷的,我又渐渐地感到这些书不能满足我的知识欲,有时就自己出去买书,不管是哪方面的,只要我有力量的都买下来。当时的苏州还保留着一个文化中心的残状,观前街一带新旧书肆约20余家,旧书的价钱很便宜。每天一下课,我就立刻向书肆里跑,不是翻阅他们架上的书,便是向掌柜们讨教版本的知识。所见的书籍既多,自然引诱我去研究目录学。《四库总目》《汇刻书目》《书目答问》一类书都翻得熟极了。10余年后,随便拿起一册书来,何时何地刻的还可以估计得出约略。天天游逛书肆,就恨不能把什么学问都装进我的肚子。我的痴心妄想,以为要尽通各种学问,只须把各种书籍都买来,放在架上,随心阅览,久而久之自然会明白通晓。总以为宁可不精,不可不博。[1]顾氏年轻时辛勤读书,获得渊博的学识,为他日后成长为一位驰名中外的史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业师张舜徽先生,湖南沅江人,自学成才。曾任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1951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并任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创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并任会长。在治学上,博览群书,走通博之路,于小学、经学、史学、文献学等均有精深研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先生出生在书香门第,祖父系清同治进士,父亲有极好的经史根基,又崇尚新知。家中典籍甚丰,又有新式报刊,如《东方杂志》《少年杂志》等。先生自幼好学,7岁随父学王氏《文字蒙求》,继而诵习《说文解字》及段《注》、王氏《句读》《释例》,又涉览桂氏《义证》、严氏《校议》、朱氏《通训定声》等书。17岁时,读完郝氏《尔雅义疏》,并作了一篇长跋,初步运用《说文》对《尔雅义疏》进行了一些考订,这是先生撰写学术论文的开始。[2]先生说:“余一生自少至老,未尝一日晏起。每日凌晨三时辄醒,醒则披衣即起,不稍沾恋。行之毕生,受益至大。起床后,整顿衣被几案,迨盥漱毕,而后伏案观书。其时万籁俱寂,神智清澈,自然事半功倍。语云,早起三朝当一工,诚不虚也。”[3]
从以上两例能看出家庭对孩子读书的影响是很大的。
家庭之外,社会环境对孩子的读书也有很大的影响。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因而出版界、图书馆界就需要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就我所知,自2004年起,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向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①少年中国 阅读中国——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专辑[J].中国图书馆评论增刊。在本辑中,还收录了2004—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而很多图书馆,更是不遗余力,举办活动,鼓励孩子读书的热情,为孩子推荐好书,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
一年来,就我本人所经历,深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正是不少图书馆下工夫做的事。2009年4月23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2009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启动仪式,同时举办“少年儿童阅读高层论坛”。国内儿童文学作家与各公共、少儿图书馆馆长一起,就少儿阅读推广与服务进行了专题研讨。我在论坛上也作了《家庭与儿童阅读》的演讲。同年8月,我受中国图书馆学会指派,赴重庆少年儿童图书馆,参加“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少儿阅读讲故事大赛”,来自辽宁、山东、安徽、广西、湖北、浙江、福建、安徽、广东、广西、重庆的少儿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选送的44名优秀选手齐聚山城,同场竞技,其中最小的6岁,最大的15岁。我作为大赛的评委,被孩子们讲故事的生动、可爱的场景所感动。2009年底,我受邀前往广东中山市图书馆,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这个委员会的成立,是中国图书馆界重视儿童读书的一个重要标志。诚如该委员会所言:青少年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将承担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的双重任务,在培养青少年阅读意识、阅读习惯,开展阅读研究等方面担负着主要责任,希望为每一个孩子心中播撒阅读的种子,成为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守望者。作为该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中山市图书馆在吕梅馆长的热心推动下,于儿童阅读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引人注意的是:中山市,宁夏泾源县、西吉县,陕西安康市“四地共读一本书”读书征文交流活动。在2009年第七届“中山读书月”启动仪式上,由中山市中山图书馆和中山市一中承办的“爱心助学行动”,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用爱心资助我国西部地区的儿童阅读。倡议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全市捐赠图书和期刊18000多册,所赠书籍经精心挑选出16000多册捐献给宁夏泾源县,以“图书漂流”的形式在学生和群众中传阅,并与当地约定在2010年举办两地学生读书交流活动。同一本书在四地中学生当中同时开展阅读。由中山市中山图书馆统一提供指定阅读书55种,并为每一地区配有指定阅读书籍各一本。学生阅读图书后,结合所读书籍和“阅读爱,唤醒爱,实践爱,丰富爱”主旨,写一篇读书感言或一段感悟。中山市图书馆对四地学生所写的读书感言进行统一评选,评出优秀作品,并请“香山讲坛”文学方面的主讲嘉宾进行点评,由中华书局正式结集出版。
2010年2月,我应邀参加东莞图书馆召开的“儿童绘本导读专家审读会”,为儿童绘本阅读展开研讨。不久他们即推出《儿童绘本导读书目·心灵成长系列》。②东莞图书馆编.儿童绘本导读书目·心灵成长系列[M].内部印本.2010.同年3月,参加新闻出版署“2010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评审终评会”,不久他们推出《少年中国阅读中国》专辑,公布了历年评审的儿童优秀读物。同年4月,中国图书馆学会与湖南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少年儿童阅读推广讲坛”,我演讲的题目是《时代变迁与儿童阅读》。6月《图书馆报》举办“全国少儿阅读公共论坛”,这是出版界与图书馆界联合起来,就儿童阅读展开的大型论坛。
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十分重视儿童阅读推广,在2008年推出《中国阅读报告》第一辑,包括《耕读传家》《书香社会》和《爱书人的世界》三种。[4]报告出版后,受到了图书馆界的好评。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决定继续《中国阅读报告》的工作,开始编撰与出版《阅读推广丛书》,以宏扬中国优良的阅读传统,关注今日的社会阅读,迎接时代变迁对阅读的挑战。2010年已出版《阅读推广丛书》第一种《亲子阅读》。[5]后续的《分享阅读》《绘本阅读》《数字阅读》将陆续推出。我在《中国阅读报告》总序《关注全民阅读》中呼吁:“让阅读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阅读推广丛书》总序《时代变迁与阅读》中说:“我期待着这套书的面世,以分享作者们指导阅读的智慧与读书的快乐。让我们讲书中的故事给孩子听,让我们与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快乐地阅读,让我们与孩子在阅读中一起成长。”
以上活动的参与,让我深深感到,中国图书馆界不仅意识到儿童阅读的重要,而且已经开始行动。
近1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较快,不少公共图书馆都对儿童开放。但我们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要加快少儿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特别是少儿图书馆的数量不够多,孩子去图书馆不方便。
其次,加强少儿馆馆藏资源建设,优化馆藏结构;在不少新建的少儿馆,馆藏图书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藏书层次结构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阅读的广泛需求。
第三,图书馆要支持家庭阅读活动的开展。家庭阅读的实践也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亲子阅读和分享阅读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推广家庭阅读当是少儿图书馆非常重要的一个宗旨。
因此,图书馆界与图书馆学界要加强合作,开展研究。
(1)对儿童读物的研究,如东莞图书馆推出的《儿童绘本导读书目·心灵成长系列》一书,即是这方面成果之一。以我之见,在儿童阅读读物的选择上,应重视纸本阅读与深阅读,重视经典阅读,在图书馆建立经典阅览室。
(2)对儿童阅读行为的研究。这方面研究多集中于教育学领域,其成果未受到图书馆界的重视,因而图书馆界也需要与之合作。
(3)对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如上文所述,目前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广泛开展,但其内容、作用、效果、特色及可持续性等问题需加研究与总结。在这方面,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当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1]顾颉刚.古史辨·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张舜徽.旧学辑存[M].济南:齐鲁书社,1988:1605.
[3]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C].北京:中华书局,1963:182.
[4]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中国阅读报告[R].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5]邱冠华.亲子阅读[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