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点校本《苏轼诗集》校误

2010-03-22 08:43胡宪丽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年10期
关键词:中华书局

●胡宪丽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 250100)

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诗集》,孔先生以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广征录存下来的各种苏诗的珍本、善本、孤本、秘本等异文资料,集补、校、点于一体,是目前学习苏诗的集大成之作。然而其中仍有不少可商榷之处,今提出49个修改条目,以期为此书的修订略有帮助。

1 字形形近而误,共计28处

(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施注:“子間于民事,求人於湖山間而不可得,則往從勤乎。”①校改涉及繁体字时,引文为繁体。余则一律引作简体字。

按:“間”当作“閒(閑)”。这是苏轼将通守钱塘时,欧阳文忠道别时的话,意思是去了钱塘后,当空暇时,如果找不到人一起游于山水,就去找僧人惠勤,故于义当作“闲于民事”。

(2)《再和》“作诗虽未造藩阈。”施注:“元稹《社甫墓志》……”

按:“社”当为“杜”字之误。

(3)《和陈述古拒霜花》查注:“慶歷二年進士及第。”

按:“歷”当作“曆”。“经历”用“歷”,“历法”用“曆”。“庆历”为宋仁宗年号,当作“曆”。另还有四处当作“慶曆”:

《和致仕张郎中春昼》“慶歷六年”,《法惠寺横翠阁》“慶歷间”,《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慶歷中”,《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慶歷元年十二月”。

(4)《再用前韵寄莘老》:“举头看山笏挂颊。”

按:“挂”当作“拄”。“挂”是从上向下悬,“拄”是由下向上支撑,“举头看山”肯定是用“笏”支撑脸颊。上海古籍2001年版《苏轼诗集合注》作“举头看山笏拄颊”。[1]

(5)《山村五绝》其二“布谷何劳也劝耕”查注“《乌台诗案》:‘《山村》第二首,言是时贩私盐者多带刀仗。’”

按:“仗”当作“杖”,棍状物。《诗林广记》后集卷四《山村绝句》引《诗案》云“带刀杖”。[2]

(6)《癸丑春分后雪》“故将新巧发阴机”施注“韩退之《辛卯雪》诗:‘翕翕淩厚载,晔晔弄阴机。’”

按:题目脱“年”字。施注“淩”当作“陵”,“晔晔”当作“哗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顾氏秀野草堂刻本《昌黎先生诗集注》卷五②韩愈著,顾嗣立删补.昌黎先生诗集注,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秀野草堂刊本,国家图书馆珍藏。和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均作《辛卯年雪》:“翕翕陵厚载,譁譁弄阴机”。[3]“翕翕”与“哗哗”分别形容雪的盛大貌和小人们谗言嘈乱貌;“厚载”指大地,“陵”与“弄”相对,当作动词,以大雪压住了大地起兴,引出下文小人们的谗言掩住了刚正之士的直言。屈守元、常思春编《韩愈全集校注》注[七]“陵,残宋甲本作‘凌’。”[4]估计是孔校改作“淩”的依据,但“凌”“淩”二字古今都不完全相同。

(7)《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谁信刘章解立苗”王注“《史记·齐悼惠王世家》章曰:‘深耕溉种’”。

按:“溉”当作“穊”,稠密之义,与“深”相对,修饰“种”。中华书局《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作“深耕穊种”。[5]

(8)《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三“白汗翻浆午景前”王注“杜子美《贻华阳柳少府》诗:‘老少多渴死。’”

按:“渴”当作“暍”。《杜诗详注》卷十五之《贻华阳柳少府》注释=“暍,伤暑也。”[6]1314

(9)《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四“腹摇鼻息庭花落”施注“孙樵《经纬集·乞巧对》:交路朱门……槐阴扑庭。”

按:据《孙可之文集》,“交”当作“夹”,“阴”当作“花”。①孙樵.孙可之文集,宋刻本,国家图书馆珍藏。

(10)《述古闻之,明日即至,坐上复用前韵同赋》“国色初酣卯酒来”王注縯曰“唐玄宗内殿赏牡丹,谓穆修己曰……”

按:“穆”当作“程”。程修己,字景立,善丹青,师事周昉,贞元后,承旨进宫,专画事。

(11)《于潜僧绿筠轩》“世间那有扬州鹤”王注厚曰“或愿多货财……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按:“货”当作“资(赀)”。“货”多指金玉等财物,“赀”多指钱财,与“财”合成“资财”,与后面“十万贯”呼应。《全唐诗》卷八七二《谐谑四》之《言志》“或愿多赀财”。[7]9889

(12)《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王注“李太白《越女词》:‘屣上足如霜,下著鸦头袜。’”

按:“屣”当作“屐”,“下”当作“不”。既然能见越女足如霜,必“不”著袜而非“下”著袜。《李白集校注》“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注:屐上。王云“《晋书·五行志》:‘初作屐者,妇人圆头,男子头方。圆者顺之义,所以别男女也。至太康初,妇人屐乃方头,与男无别,则知古妇人亦著屐也。’”[8]

(13)《于潜女》“舟奢沙鬓发丝穿柠。”王注次公曰“韩退之《月蚀》诗:“赤鸟司南方,尾秃翅舟奢沙。”

(14)《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屡欲争晨暝”查注“见轼復言。”

按:于义“復”当作“後(后)”。

(15)《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犹是浮江老阿童”施注“《晋书·羊祜传》:‘咸宁切……”

按:“切”当作“初”。

(16)《再游径山》“剑头一吷何须角”王注“三剑迹亦存云。”

按:“三”当作“二”。“见师晏坐不起,以剑挥禅座者再”,挥了两剑,应有两个剑迹。

(17)《金山寺与柳子玉饮,大醉,卧宝觉禅榻,夜分方醒,书其壁》“二豪俱不见”王注“若蜾臝之與螟蛉。”

按:“臝”当作“蠃”,蜾蠃是一种细腰蜂,故从虫。

(18)《刁景纯席上和谢生》其二“绮罗胜事齐三阁”王注“龚、孔二贵殯居望仙。”

按:“殯(殡)”当作“嬪(嫔)”,“贵嫔”是宫内的女官。

(19)《逸堂》“知向江湖拜散人”王注“陆龟蒙诗云:‘官家未识活苍生,诏赐江湖散人号。’”

按:“识”当作“议”。[7]7174

附:“诏”当作“拜”。“拜”用于动词前表尊敬,“诏”多用于上对下。“江湖散人”是诗人的号,并非“诏赐”的。苏诗“知向江湖拜散人”也证明应是“拜赐”。

(20) 见下文脱字例1。

(21) 见下文语序例1。

2 音近而误,共3例

(1)《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为人争夺持去,今独盘鼎在耳,二首》其一“却把飞升乞内芝”王注次公曰“《宣室志》:‘其徒周悟先主院事,时有蒲人侯道华侍悟先以供给使。……珍重邓法师。’”

按:“先”当作“仙”。

附:“法”当作“天”。张读《宣室志》卷九之《侯道华窃药升仙》为“周悟仙”“邓天师”。[9]

(2)《癸丑春分后雪》“不分东君专节物”施注“杜子美《送杜侍御》诗:‘不分桃花红似锦。’”

按:“杜”当作“路”。[6]985

(3)《自昌化双溪馆下步寻溪源,至治平寺,二首》其一“乱山滴翠衣裘重”王注“王维诗:‘山路元无语,空翠湿人衣。’”

按:《王维集校笺》“语”作“雨”,诗意是深秋天气转寒,没有下雨,衣服就被山间的岚气打湿了。[10]

3 断句失误,共8处

(1)《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绿野堂,望吴兴诸山,怀孙莘老学士》“问谍知秦过”施注“《史记·三代世表》:‘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

按:“记”应连上读。“谍記”是记载帝王世系及谥号的书。

(2)《游径山》“道人天眼识王气”查注“《翻译名义》:‘佛独有天眼通者,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所见诸色,无不能照。’”

按:“佛独有”当连上读。“色界”与“四大造清净色”也不应断。《翻译名义集》作:

是圣如意法,唯佛独有。天眼通者,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11]

(3)《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胡不学长卿,预作《封禅词》”邵注“《史记·司马相如传》:‘……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

按:“曰”当断在下句,“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是“曰”的内容。

(4)《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其二“筒中钱尽案无鲑”王注张孝祥曰“《南史》:‘庾杲之清贫自业食,惟有韮葅、濸韮、生韮、杂菜。’”

按:“业”后当断,“食”随下文。“自业”是自己劳动,“韮葅、瀹韮、生韮、杂菜”是对“食”的说明。

(5)《独游富阳普照寺》“龙归护赐书”查注“《咸淳临安志》:‘山坳有龙潭涧水横流,上有桥亭,有御书阁。’”

按:“潭”后当读。“龙潭”是“有”的宾语,“涧水横流”是对“龙潭”的形容,不是“有”的宾语。

(6)《山村五绝》其四“一年强半在城中”查注“《乌台诗案》:‘第四首意言百姓虽得青苗钱,立便于城中浮费使。却又言乡村之人,一年两度夏秋税,又数度请纳和预买钱……’”

按:“却”当连上。“却”用于动词后作助词,相当于“去”“了”。“使却”即“用去了”,百姓虽得青苗钱,立刻就在城中用去了。“又言”以后是解释为什么会用去这些钱,上下文间是补充说明的关系,不存在转折关系,“却”不应连下读表转折。

(7)《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三首》查注“《名画录补遗》:‘唐末黄巢乱,京洛焚毁寺宇,惟惠之手迹,率不残毁。’”

按:“京洛”应连上文,是“乱”的宾语,“焚毁寺宇”的主语是黄巢,不是“京洛”。

(8)《宿海会寺》“本来无垢洗更轻”施注“《维摩经》:‘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按:“满”当连上。浴池中充满湛然的定水,布以七净华。

4 脱字,共2例

(1)《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一“楼前飞纸落成堆”合注“《全唐诗话》:‘二诗工力悉敌,沈落句词气已竭,宋诗犹陡健,举。”

按:“陡”当作“陟”,“攀登”之义,形近而误,放此讨论。“健”后不应断开。《唐诗纪事校笺》卷三“上官昭容”作“宋诗犹陟健举”,注释[十七]:“《全唐诗话》 作‘犹陟健豪举’”。[12]

(2)《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屡欲争晨暝”查注“《乌台诗案》:‘前日去呈本州诸官,皆以为然。’”

按:“皆”“以”之间脱“不”。

5 人名、书名误,共3例

(1)《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渐觉夫子胜”施注“《韩非子》云:‘子贡见子夏肥而问之。’”

按:“子贡”当作“曾子”。《韩非子·喻老》“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13]

(2)《宿九仙山》“玉室金堂余汉士”查注“《晋书·许迈传》:‘迈,字叔遐。’”

按:许迈字“叔玄”,清代避康熙讳也刻作“元”。[14]

(3)《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二:“莫上冈头苦相望”王注“《诗·魏风·陟彼》:“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按:当作《陟岵》,王注直接取引文头两字为篇名,误。

6 语序倒,共2例

(1)《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三首》查注“《名画录补遗》施注“《图画见闻志》云:‘朱瑶,长安人。工画佛道。洛中广爱寺,有文殊、普贤像,酷类吴生。’”

按:“瑶”为“繇”,形似而误,放此讨论。“酷类吴生”在“工画佛道”之后。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图画见闻志·卷二》:“朱繇长安人工画佛道酷类吴生。①(宋) 郭若虚撰,图画见闻志卷二,宋刻本,国家图书馆藏。黄苗子点校本与宋本同。[15]

(2)《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其三“囊中未有一钱看”王注“杜子美《囊空》诗……”

按:《囊空》 当作 《空囊》。[6]620

7 其他,1例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甚欲去为汤饼客”王注縯曰:“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引手举汤饼。’”

按:据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手”当作“箸”。[16]

[1](宋)苏轼著;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78.

[2](元) 蔡正孙.诗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259.

[3](唐) 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774.

[4](唐) 韩愈著;屈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535.

[5](汉) 司马迁著;韩兆琦译注.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2001.

[6](唐) 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7](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唐)李白著;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497-1498.

[9](唐)张读.宣室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112.

[10](唐) 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463.

[11]大正新修大藏经·翻译名义集[Z].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据民国六十三年(1974) 台湾再版影印,1990:1177.

[12](宋) 计有功撰;王仲镛校点.唐诗纪事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7:52.

[13](战国) 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集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416.

[14](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106.

[15](宋) 郭若虛撰;黄苗子点校.图画见闻志[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45.

[16](唐) 刘禹锡著;卞孝萱校订.刘禹锡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378.

猜你喜欢
中华书局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报刊的知识传播与知识青年的阅读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报刊的知识传播与知识青年的阅读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Function in Daily Life
潜心磨砺 精益求精
陆费逵的出版生活史述论
浅谈中华书局企业文化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郭文斌作品目录
中华书局简体本《三国志》勘误
On Observing Etiquette and Custom —— A Cas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he Funeral and Burial in the Six Dynasties〔* 〕
On the Resurrection of Humanity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Jian’an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