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背景知识的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

2010-03-21 20:49金厚龙
物理教师 2010年11期
关键词:背景高中物理物理

金厚龙

(江苏省响水县大有中学,江苏盐城 224600)

高中物理背景知识的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

金厚龙

(江苏省响水县大有中学,江苏盐城 2246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主性、开放性的课程建构已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如美国的“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英国的“社会研究”、“设计学习”,法国的“综合学习”,日本的“综合学习时间”,这类课程都注重和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科学探究和科学体验,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物理课程中的背景知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现代的科学素养和敏锐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结合物理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探索和建立物理学科背景知识的教学策略及评价体系,可以丰富背景知识教学的内涵及外延,并为当前背景知识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1 高中物理课程中背景知识教学的特征

背景知识是指普通高中物理新教材中设计的开放性的栏目,如:“说一说”、“科学漫步”、“科学踪迹”、“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参考案例”、“课题研究”、“课外读物”、“推荐网站”等等.这些栏目通常内容富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学生们生活背景息息相关.高中物理课程中的物理背景知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高中物理课程中背景知识的教学与概念、规律、实验教学一样重要,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背景知识教学离不开概念、规律、实验等教学,往往伴随概念、规律、实验等教学展开.通过背景知识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去认识、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将所学知识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将部分学生作业课题化,实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长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研究性学习习惯,真正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2)背景知识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生成性.如果学生能贴近生活实际,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注意“学与用”、“动脑与动手”、“设计与操作”的有效结合,则可以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物理知识应用的真切体验.在物理课程中渗透背景知识教学,能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这是背景知识教学生成性的集中体现.

(3)背景知识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广泛性.高中物理课程中的背景知识教学,正由于具有了内容广泛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特点,适应了学生群体智能的多元倾向与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从这一点上说,物理背景知识教学和其它学科课程的等价实施,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主体成长”的素质教育观.如今,网络资源丰富,信息更新快速,在教师有效组织的前提下,背景知识可以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不同需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而各种不同学习特征的学习者,几乎都可以在网络资源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和求知的主动性.背景知识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环境,可以使学习者尽早形成资源合作、共享体.同时,通过学习过程的参与,而使学习者获得成功而产生成就感.

2 高中物理课程中背景知识的教学策略

2.1 教师角色的转变

背景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直接体验和探究获得直接经验,其专题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背景知识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是充当活动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信息与手段等各要素的关系与功能开发是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另一种功能性结构模式,是一种建构主义学习模式.高中物理课程中,教师从观念到实际操作都起到了质的变化.信息资源获取机会的均等使得教师不再拥有控制知识的“专权”,而逐步向“伙伴与伙伴”关系转换.背景知识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教师具有较高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是指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科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进行物理背景知识教学,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宰者,而是学习的帮助者;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而是更多的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如何才能更快捷地搜索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使知识成为更适用、更有效的结论并被别人接受和加以运用,以及如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最优化的评价.

2.2 物理背景知识教学的模式探讨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掌握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并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背景知识教学,就是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建构一个“协作性学习”教学模式.物理“协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具体操作要领如下:

首先,创设情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的开端用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创设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的学习情景.学生对创设的富有启发性的情景产生关注,对学习内容充满期待,滋生获得新知的欲望.创设最佳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能够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中,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景包括创设客观的探究情景、网络互动情景和自主参与情景,从而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实现学生有意义的自主学习.例如:在“惯性”教学中,创设“汽车紧急制动”、“飞机投弹”等生活情景,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惯性”现象的关注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态势.

其次是自主探究.教师提供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结合研究的目标与研究专题,设计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研究活动,尤其要注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够合理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或物理资源,开展背景知识的学习.自主探究阶段要训练学生“会话”、“协作”能力,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中,通过自主尝试,小组合作交流,组间交流与竞争,对搜集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从而得出探究的初步结论.

第三,协作交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背景知识教学中,学生不再是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有计划的利用背景知识组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从而形成协同、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解决问题而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对于交流中遇到的一些疑难及时通过师生对话等学习方式共同解决.

第四,自主评价.对背景知识教学成果的评价采用基于项目与活动的考核方式.评估的方式可以是面谈、发言、报告、文件夹、小制作等.面谈可以是对背景知识教学小组、个人.发言可以是对一些问题的及时应答效果评估;报告指背景知识教学小组的研究成果报告,内容包括目标、方法、步骤、分析、结果、结论等.可以是手写的报告,也可以是电子报告.评价的目的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主要方法包括参与性评价、交互性评价、差异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多元性评价.

第五,总结反思.学生对指导教师和同学的客观评价进行总结反思,同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方式和相关内容,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方案和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自主提高.

3 高中物理课程中背景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对背景知识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把握

、判断和评定,可能包括其成绩、进步、能力增长以及其他成就、表现等具体内容.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发展;评价的基本方式不是为了“确认”,而是为了“对话”,并且主要通过学习者的自我反思而最终实现;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再是简单的分数与等级.高中物理课程中物理背景知识教学评价的重心应在于“调节学习者学习行为,监控学习过程,促进和指导背景知识学习的有效进行,同时实现背景知识教学过程中资料的积累与管理”.其具体的评价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过程,实现学习的过程追踪和阶段性评价.学习过程的追踪是依靠背景知识教学过程实现的,其主要功能是学习情况的分析,记录和体现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这将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加强对学生的具体指导.例如:在“内能与环境”背景知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资料整理,以“内能利用与热机效率”、“内能利用与环境污染”、“生活中的内能利用”等主题的阶段成果,进行适时交流,加强各研究小组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2)合作参与,注重协作能力与再学习能力的评价.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团队精神,它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有竞争意识,还要有协作精神.因此,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开展背景知识教学,需要考虑协作能力与再学习能力的评价.协作能力的培养,是指让几个学生学会合作共同完成同一项任务,同时体现个体在群体中的作用.教师应当关注学生之间协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指导学生共同出谋划策,提出设想,收集“牛顿第一定律”相关资料,设计出类似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探究模型,就是一个较好的协作过程.

(3)多元评价,着重学习个体的多维评价.在物理学习中,涉及的不单纯是物理知识掌握的多寡,而包括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对知识的应用程度,以及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思维能力、自主意识的培养效度,这些是标准化测验所不能反映的,惟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才能突破教学评价的单一性.而在物理背景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作为学习个体参与到活动中去的,对于他的评价应注重于活动参与的多个维度.通过交流与协作,不仅可以实现物理学习的个别辅导,而且能够提供交互式的个性化服务.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真正能够主动发展,这将有助于学生个体回顾其发展过程,也对教师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2010-06-20)

猜你喜欢
背景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