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琴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范仲淹《易义》解《易》的方法和宗旨
范丽琴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范仲淹是北宋易学义理派的开创性的重要人物,《易义》是其易学专著。范仲淹《易义》解《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通过分析卦的内外二体关系来解《易》;二,通过卦与卦的对比来解《易》;三,以爻位说来解《易》。其解《易》的宗旨是归结于人事。范仲淹《易义》解《易》所用的方法及其解《易》宗旨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在易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范仲淹;《易义》;解《易》方法;宗旨
范仲淹的文学成就毋庸置疑,其易学成就亦为后世所景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仲淹人品事业卓绝一时,本不借文章以传,而贯通经术,明达政体,凡所论著,一一皆有本之言,……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1]现存的范仲淹关于《周易》的论述主要见于《范文正公文集》中的《易义》和数篇以阐发《周易》思想为主旨的律赋。
范仲淹《易义》全文分为上经、下经两部分,主要解释《周易》64个卦中的27个卦。其中上经只解释《乾》卦,下经则解释了 26卦,即从《咸》卦至《兑》卦,中间缺《垢》、《归妹》两卦。范仲淹《易义》的解《易》方法和宗旨对后世的影响颇大,在易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当今易学研究不断深入,对于《易义》,学者大多从宏观角度对其整体的易学思想进行研究①参见: 杨亚利.范仲淹《易》论对《易传》奠基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发扬光大[J].理论学刊, 2008, (7):65-68.郞国华, 范立舟.略论范仲淹与理学思潮产生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 2003, (6): 85-90.,但对其文本的微观研究还很少,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试着探析范仲淹《易义》的解《易》方法和宗旨,并就教于方家。
众所周知,六十四“别卦”都是由两个三爻“经卦”组成。其中居下者称“下体”(又称“下卦”、“内卦”,《左传》称“贞”卦);居上者称“上体”(又称“上卦”、“外卦”,《左传》称“悔”卦)。所谓卦的内外二体,即指一卦的下体(又称“内卦”)与上体(又称“外卦”)。通过分析某一卦的上体和下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内外、往来、进退和乘承等)可以理解这个卦所蕴涵的深意,从《易义》中可以看到这种方法是范仲淹《易义》解《易》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易学发展史来看,内外二体说的思想最早见于《彖传》。如以“明入地中”(《明夷·彖传》)释《明夷》卦;以“火动而上,泽动而下”(《睽·彖传》)释《睽》卦等,都以卦的内外二体的物象来释卦名。除《彖传》外,《象传》对各卦的上下二体也进行解释,但往往不解释其与卦名的关系。后王弼《周易略例》提出“卦体不由乎一爻,则全以二体之义明之”[2],但他在注经的过程中很少讲二体之义,也避免讲二体的物象。范仲淹的《易义》通过分析卦的内外二体关系来解《易》的方法实际上发展了《彖传》以卦的内外二体物象释卦名的方法,其方法有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分析卦的内外二体物象的关系解卦名卦义。
《易义·损》:“山泽通气,其润上行,取下资上之时也。……然则下者上之本,本固则邦宁。今务于取下,乃伤其本矣,危之道也。损之有时,民犹说也。损之无时,泽将竭焉,故曰‘川竭必山崩’。此之象也,无他,下涸而上枯也。‘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其斯之谓欤!”[3]281《损》卦的上卦亦即外卦是《艮》卦,下卦亦即内卦是《兑》卦,而艮为山,兑为泽。《象传》曰:“山下有泽,损。”王弼注:“山下有泽,损之象也。”[4]53孔颖达《周易正义》:“似泽之自损以崇山之象也。”[4]53即说损泽之土可以增山之高。学者王铁认为:“范仲淹此处不用注、正义,而用《说卦》‘山泽之土以增山之高。’范氏认为终非美事。如果取之有节制,民犹乐于奉上;取之无度,则民不能承受,正如川泽也难免有枯竭之时。古语有云:‘川竭必山崩’,百姓困穷则统治者也就岌岌可危了。王注、孔疏释损卦卦名之义,是臣下自减损以奉于上,范仲淹释作损百姓以益上,这是范氏的新义。”[5]范仲淹认为,上即统治者,下即黎民百姓,上取下太过则“伤其本”,则会“川竭山崩”、“下涸上枯”。这显然是通过分析《艮》、《兑》卦的上下二体物象的关系来解卦名卦义。
又如《易义·萃》:“泽处于地,其流集矣,……物情和聚之时也。”[3]282《易义·升》曰:“地中生木,其道上行,君子位以德升之时也。夫高以下为基,木始生于地中,其举远矣。圣人日跻其徳而至于大宝,贤者日崇其业而至于公圭。”[3]282等等都是通过分析卦的上下二体物象的关系来解卦名卦义。
第二,通过分析卦的内外二体中爻的阴阳升降解卦名卦义。
如《易义·咸》:“阴进而阳降,上下交感之时也,与《泰》卦近焉。然则《泰》卦三阴进于上,三阳降于下,极于交而泰矣,故曰万物通。《咸》卦阴进而未尽达也,阳降而未尽下也,感而未至于泰矣,故曰万物生而犹未通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是感之无穷,而能至乎泰者也。感而不至,其道乃消,故至腾口,薄可知也。”[3]279“与《泰》卦近焉”指《咸》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的情状与《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的情状相似,只不过一个是“生”,一个是“通”。《泰》卦三阳在下,三阴在上,是阴阳相交之极致。学者张善文说:“(《泰》卦)初九当‘泰’之时,阳刚处下,与二、三两阳俱有外应而志在上行,故一阳动而三阳并动;以此进取,必能通达。”[6]100又说:“(《泰》卦)六四以阴居上卦之初,当‘上下交泰’之时,与五、上两阴连翩下降求应于阳。”[6]102所以,《泰》卦阳能禀实应上,阴能虚己应下,阴阳上下交济,正如《泰·彖传》说“天地交而万物通”,呈“通泰”之情状。而《咸》卦下体犹有二阴,只有一阳(九三),上体犹有二阳,只有一阴(上六)。九三与上六,阴柔往上而阳刚往下,二气交感互应;但其它几爻皆阴在下而阳在上,没有阴柔往上而阳刚往下的条件,所以其它几爻不能达到交感状态,只有九三与上六交感互应。所以范仲淹《易义·咸》曰:“阴进而未尽达也,阳降而未尽下也,感而未至于泰矣,故曰万物生而犹未通也。”[3]279与《咸·彖传》所说的“天地感而万物化生”遥相呼应,此时只是“生”,而没有达到“通”。
虽说《易义》惟解《周易》27个卦,但值得注意的是,《易义》在解《乾》卦、《咸》卦、《蹇》卦和《巽》卦时,将其分别与《坤》卦、《泰》卦、《屯》卦和《谦》卦进行对比阐释,从这个角度来看,《易义》实际解释了31个卦。这种卦与卦之间的对比阐释也是《易义》解《易》的一大特色。
范仲淹《易义》这种对比解《易》主要是通过卦与卦之间象、时和爻等因素的比较,考其异同,以阐发各自所蕴涵的思想,这也是《周易》注释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易义》中有对不同卦之间进行比较的,如《咸》卦与《泰》卦的比较,上文以卦的内外二体爻的阴阳升降释卦名卦义时已经对它们的关系作出对比,此处不赘述。
又如《蹇》卦与《屯》卦上下二体物象与物象之间的比较。范仲淹《易义·蹇》:“止于险中,险难在前,未可进之时也。观其名,与《屯》卦近焉。然则《屯》已动乎险中,难可图也;《蹇》犹止乎险中,难未可犯也。惟二为王臣,君在险中,而与己应,始可匪躬而往焉,余皆往蹇而弗济。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其庶几乎!”[3]280《蹇》卦下艮(为止)上坎(为险),孔颖达《周易正义》说:“坎在其外,是险在前也;有险在前,所以为难。”[4]51所以范仲淹说“止于险中,险难在前,未可进之时也”,有见险而止、无法逾越之义,象征“蹇难”的情状。《屯》卦下震(为雷为动)上坎(为雨为险),孔颖达《周易正义》说:“以刚柔二气始欲相交,未相通感,情意未得,故‘难生’也。”[4]19即《屯》卦借雷后初雨的现象象征事物初生。事物初生,多有艰难的情状,则《屯》卦也有“难”之义。所以范仲淹解《蹇》卦说:“(《蹇》卦)与《屯》卦近焉。”[3]280但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屯》卦下震为动,“动乎险中”是临险而动,有可摆脱困难之义;而《蹇》卦下艮为止,“止乎险中”是临险而止,则有困难不能解决之义。通过这两卦上下二体物象与物象的分析比较,这两卦卦义的相似与差异之处就得到了显现。
又如《损》卦与《益》卦卦时的比较,突出上下的损益关系。范仲淹《易义·损》曰:“山泽通气,其润上行,取下资上之时也。”[3]281而《易义·益》则是:“刚来而助柔,损有余而补不足,自上恵下之时也。”[3]281《易义·损》:“务于取下,乃伤其本矣,危之道也。损之有时,民犹说也。损之无时,泽将竭焉,故曰‘川竭必山崩’。此之象也,无他,下涸而上枯也。”[3]281即如果“上”取“下”太过,最终则伤其根本,“下涸而上枯也”。反之,《易义·益》:“天道下济,品物咸亨;圣人下济,万国咸宁。……本斯固矣,干斯茂矣,源斯深矣,流斯长矣。”[3]281即如果“上”益之“下”,则“上”“因其利而利之”,“本斯固矣”。通过这两卦卦时的比较,显现出这两卦正好具有互为相反的卦义。又如《乾》卦与《坤》卦的对比等,此处不详述。
此外,还通过卦与卦之间六爻的分析比较来阐释卦的内涵。如《巽》卦和《谦》卦的六爻的比较。范仲淹《易义·巽》:“风从至而物莫之违,上下皆顺,命令宣行之时也。夫上下弗顺,虽令不从。今上下皆顺,故可申命而行事也。……巽之为体,内外皆柔,可以行权,未可以终义。惟五以中正而志行,乃得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3]284即说《巽》卦下能“顺从”、上可“申命”,下以“顺”承上、上以“顺”治下,两者相辅相成。但《巽》卦初六以阴居《巽》卦之初始,卑顺太甚,当进不进,故勉以“利武人之贞”;九三以刚屈柔而生“吝”;上九以阳顺极而有“凶”;而九二、九五为吉,前者以刚中之道顺事神祗,不屈于威势,后者以中正之德申命行事,居一卦之尊。所以范仲淹说:“若夫巽之为徳,其失也伪。非君子体之,则入乎柔邪之道矣。……《巽》之六爻,则美恶半矣。”[3]284
范仲淹《易义·巽》又说:“观其(指《巽》)名虽近于谦焉,然则谦之为体,内刚而外柔,降于礼而不降于徳者也,是以‘亨,君子有终’。”[3]284从范仲淹解《巽》卦中可知,《谦》卦下艮(为山为刚)上坤(为地为柔),山本在地之上,而山处于地之下则表示谦虚,但“降于礼而不降于徳”。因《谦》卦初六卑下“谦谦”,六二“鸣谦”(谦极有闻),九三“劳谦”,六四“挥谦”,六五居尊行谦,上六亦“鸣谦”,皆吉。则正如胡一桂所说,“《谦》一卦六爻,下三爻皆吉而无凶,上三爻皆利而无害。”[7]据《韩诗外传》记载,周公旦曾以《谦》卦告诫伯禽说:“《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近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8]所以范仲淹《易义·谦》曰:“是故《谦》之六爻,皆无凶咎”[3]284。此处范仲淹虽未把具体分析内容写出,但从“是故《谦》之六爻,皆无凶咎;《巽》之六爻,则美恶半矣”[3]284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这两卦的六爻作了仔细的对比分析,从而阐明两卦的内蕴。
范仲淹《易义》的解《易》方法除了通过分析卦的内外二体关系、通过卦与卦之间的对比这两种方法之外,也以爻位说来解《易》。爻位说是指以爻在一卦内所居位置及其与他爻之间的应、比、承、乘等关系来解《易》的一种学说。在范仲淹《易义》中,主要体现为使用爻的得中说、得正说和相应说。在六十四卦中,凡处于内卦和外卦中间位置的那一爻,谓之“得中”;凡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谓之“得位”或“得正”;凡六爻之间,上下三爻中位置相同的那两爻两两阴阳交感相应,即“初、四”、“二、五”和“三、上”各爻位均能阴阳相应合,谓之“相应”。
如使用爻的得中说和得正说,《易义·家人》曰:“阳正于外,阴正于内,阴阳正而男女得位,君子理家之时也。”《家人》卦下离上巽,“阳正于外”指九五爻(为阳爻),“阴正于内”指六二爻(为阴爻),这两爻处于二、五的中位,即得中;又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即得正,这就是得中又得正。“六二”与“九五”既得中又得正,即“阴阳正而男女得位”,象征男主家外事,女主家内事,各守正道,这是君子以美德端正家道之时,故吉祥。
又如使用爻的相应说,《易义·恒》曰:“阳动阴顺,刚上柔下,上下各得其常之时也。天尊地卑,道之常矣。君处上,臣处下,理之常矣。男在外,女在内,义之常矣。天地、君臣、男女各得其正,常莫大焉。诸卦多以有应为吉,此卦六爻皆应而爻无元吉者,何也?夫吉于应者,相求以济之时也。常者,上下各得其所之时矣。故以刚柔皆应为常,而不以获应为吉。”《恒》卦下巽上震,“初”为阴爻,“四”为阳爻;“二”为阳爻,“五”为阴爻;“三”为阳爻,“上”为阴爻。所以范仲淹说:“此卦六爻皆应”,最为吉利。
众所周知,由于对《周易》这本书的性质的认识有所差异,易学一般分成象数派和义理派,以易说人事是义理派的主要特点。范仲淹的易学属于北宋中期的义理派,他通过分析卦的内外二体关系及通过卦与卦的对比等方法来解《易》,最终都归结于人事,这是其《易义》解《易》的基本宗旨。
首先,他借说《易》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如释《损》、《益》两卦。《损》卦兑下艮上,其象是“山泽通气”,其义是“取下资上”。《益》卦是震下巽上,其象是“刚来而助柔”(巽,阳多为刚;震,阴多为柔),其意是“自上惠下”。所以范仲淹说“夫益上则损下,损下则伤其本也,是故谓之损。损上则益下,益下则固其本也,是故谓之益。”[3]281所以他提出了老百姓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如果如《损》卦所说的那样做,大肆向老百姓索取,伤其根本、动摇基础,这就会使国家政权面临危亡;反之,如果如《益》卦所说的那样做,减损上层而补益下层,必然使人民因增益而喜悦,君主也因此得到拥护和赞美,那么基础就牢固,这样上下两者皆能获利。
又如释《睽》卦:“火炎泽润,其性不同。炎从上,润从下,其道违而不接,物情睽异之时也。阴阳不接而天地睽,日月不接而昼夜睽,礼义不接而男女睽,君臣不接而上下睽,情类不接而万物睽。”[3]280又曰:“天地睽也,而阴阳合焉。昼夜睽也,而日月交焉。男女睽也,而礼义成焉。上下睽也,而君臣会焉。万物睽也,而情类聚焉。”[3]280有关《睽》卦,《序卦传》曰:“睽者,乖也。”[4]96《说文解字》谓“目不相听也(段注:听犹顺也)”[9],“睽”指两目相背,即“乖违”之义。火之性炎上,泽之性润下,但《睽》卦却是兑(泽)下离(火)上,所以“其道违而不接,物情睽异之时也”。如天在上、地在下,但是天地虽睽,而阴阳合焉,这是讲自然界。但最终是为了归于人事,讲社会现象:他说男女所居虽不同,男居外、女处内,但彼此可以沟通,“礼义”即可成。君在上、臣在下,则在异中求同,“睽极而通”。
其次,引用史事解释每一卦的卦时,并且指出君子应当如何行事。《易义》“在解释每一卦时,都要指出这个卦显示了什么样的时机,君子应当如何行动[10]。如《晋》卦是“君子嘉遇显进之时”,是“伊尹之时”,君子必须有所“晋长”,这样才能一天之内荣获多次接见,自我昭著光辉的美德:“君子可不进乎?其进也,柔顺内融,则上不拒其逼矣,故曰‘昼日三接’也。英华外著,则众不疑其行矣,故曰‘君子以自昭明徳’”[3]280。又如《遁》卦是“阴进阳退,柔佞入而刚正出,君子遯去之时也。”[3]279即说《遁》卦阳刚在“九五”的君位,与下方的“六二”阴阳相应,象征虽然有救世之心,但其下方有两个“小人”(指‘初六’与‘六二’爻)在伸长;因此,此时是君子不得不退避的时刻。又如《家人》卦是“阳正于外,阴正于内,阴阳正而男女得位,君子理家之时也。”[3]280这一卦,外卦的“九五”与内卦的“六二”既得中又得正,象征男人主内、女人主外,各守正道,此时正是君子治家之时。
范仲淹《易义》主张解《易》要“随义而发”,不重注疏,提倡“经以明道,文以通理”,属于北宋中期的义理派范畴。北宋义理派易学,现在有文字流传而且尚可考察的,最早的学者当数范仲淹。正如学者方健所说的:宋代“以义理说《易》,即以范仲淹的《易义》为最早。”[11],而且,易学是范仲淹终其一生所爱之学,用心最专。他曾咏诗道:“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斋中偶书》)[12]265;“况有南窗姬《易》在,此心那更起纤尘”(《试笔》)[12]259。范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13],可见他对易学的挚爱与通晓。
宋代义理派的易学“特点是不追求对《周易》经传的文字训诂,注重因经明道,以探求易理为基本特征。摆脱汉代章句之学,根据自己对儒经的理解,由我注经,阐释义理,是宋易系统的最主要特征。宋易系统形成于北宋,一直延续到清初,而‘庆历易学’则开这个解《易》风气之先。”[14]所谓庆历易学是指北宋庆历前后学者们的易学,包括范仲淹、欧阳修、胡瑗、孙复、石介和李觏等人的易学,是宋易系统的开山;而范仲淹是“庆历易学”的核心人物[14]。可见,范仲淹易学之地位。同时,范仲淹门下有两位高徒李觏和张载深受范仲淹的影响,均取得了很大的易学成就。学者潘雨廷是这样评价《易义》的:“(《易义》虽短而字字珠玑,有益于世道者也。”[15]
综上所述,范仲淹是“开启宋学解《易》风气之先”的“庆历易学”的核心人物,其《易义》通过分析卦的内外二体关系、通过卦与卦之间的对比以及爻位说等解《易》方法及其归结于人事的宗旨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1] [清]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下[M].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2041.
[2] [魏]王弼.周易略例[C] // [清]永瑢,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598.
[3] [宋]范仲淹.易义[C] // 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 //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1313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4]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5] 王铁.宋代易学[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112-113.
[6] 黄寿祺, 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7] [元]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疏[C] // [清]永瑢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0.
[8] [汉]韩婴.韩诗外传[C] // [清]永瑢,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801.
[9]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 132.
[10] 姚瀛艇 李保林.范仲淹的《易》论[C] // 黄寿祺 张善文.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三辑.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271.
[11] 方健.范仲淹评传[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05.
[12] [宋]范仲淹.律诗[C] // 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第1313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13] [元]脱脱.宋史[C] // [清]永瑢, 纪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86册.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160.
[14] 杨亚利.“庆历易学”发微[J].周易研究, 2004, (4): 71-80.
[15] 潘雨廷.读易提要[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86.
Study on Approaches to and Purposes for Explaining The Book of Changes in Fan Zhongyan’s Yiyi
FAN Liqi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China 350007)
Fan Zhongyan was an important pioneer figure in the Yi Studies’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school(the school that studiesThe Book of Changesto explain changing laws of things and accidents in our live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Yiyiwas his monograph of the Yi Studies.In the book, he explainedThe Book of Changesthrough the following three approaches: first, explaining hexagram’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bove and below trigram; second, comparing one hexagram with the other; third, using the theory of the line position.Yiyi’s purposes for explainingThe Book of Changeslie in relating everything in it to affairs happened in daily lives.Fan Zhongyan’s approaches to and purposes for explainingThe Book of Changesin hisYiyihave impose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successors’ studies onThe Book of Changesand have its unique import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i Studies.
Fan Zhongyan;Yiyi; Approach to ExplainingThe Book of Changes; Purpose
B244.99
A
1674-3555(2010)05-0090-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0.05.014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朱青海)
2010-01-17
范丽琴(1984- ),女,福建南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