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及对策

2010-03-21 03:08
关键词:竞争力校园文化竞争

袁 园

(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天津 300202)

据预测,21世纪上半叶,高校适龄人口数将从2009年起呈下降趋势,由 2009年的 11 647万人下降到 2050年的8 619万人,降低幅度为 26%。其中 2009年到 2022年,高校学龄人口规模将持续下降,从 2008年的 11 647万人下降到 2022年的 9 277万人,下降幅度为 20%。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步加深,在开放程度不断深化的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中,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国界,逐利的国外教育资本纷纷涌入,争享我国教育市场的这块蛋糕[1]。由此可见,高校间也即将陷入动态竞争态势,因此高校管理运行急需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核心竞争力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论文中率先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强调:面对更加严峻和复杂的竞争环境,组织不仅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更要积累企业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优于竞争对手的、为自身所特有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建立在资源基础论的基础之上的,资源基础论的观点认为组织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从为顾客提供价值开始的[2]。组织只有通过不断培育出独特的、难以模仿和替代的、能够应用于不同业务单元的资源和能力,才能获取竞争优势,从这一逻辑下来积极探索培育和增强我国大学竞争力的途径,对于增强我国大学的办学质量,促进其持续健康地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出与分析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指出,组织的管理层不应从终端产品的角度看问题,而应从核心胜任的角度看问题。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在于管理者将组织内的技术和生产技能合并为使各业务可以迅速适应变化机会的能力[3]。

核心竞争力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竞争优势的内生论,认为组织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内生的核心能力。这一理论对高等教育研究是颇有启发的。我国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高校不仅面临着国内竞争,而且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如何培植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不容回避的议题。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旨便是在其他竞争对手也在试图不断为顾客提供价值的竞争环境中,帮助顾客理解和感受最大化的使用价值[4]。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高品质的教育,这主要依靠其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校首先应该培育一组特有的优势和能力,使其从同类中脱颖而出,树立起不同凡响的品牌形象;其次,它的追求体现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 (家庭、学生)的需求和偏好的价值性;最后,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所高校长期所形成的、根植于高校内部的,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因而难以为竞争对手模仿。

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在组织既有的环境条件下管理自身的资源,将最终决定组织所能够创造的价值的数量及其在长时间内的保持。在动态竞争环境下,影响高校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人的因素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它体现在一所高校员工的数量、素质、结构、配置、激情、合作与竞争等方面。因此,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中包含刚性能力和柔性能力两部分,刚性能力包括师资力量、资本存量、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区位力、结构优化程度、聚集力;柔性能力由文化要素、制度要素、管理要素、开放要素、秩序要素构成。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能力系统,包括多个层面,其形成既不是个别因素之间的简单组合,也不是影响高校竞争的所有要素的集合,而是一个由构成高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整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要素是现代管理制度、学科建设机制和独特的校园文化。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代高校管理体制尚未建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试图在借鉴模仿与自主创新中建立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基本制度,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至今没有能够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我国现行高校靠学校计划、行政领导、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来保证其运作的,所以各级领导和行政构架是学校的命脉,学校常规工作或改进常规工作的动力主要不是来自于教学、科研,不是来自于教师、学生,而是来自于各级行政领导。因此,与世界发达国家高校相比,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能力不强,竞争实力十分有限。

(2)学科建设缺乏科学性。在学科发展上,“重理轻文”和“文、理、工分家”的传统惯性导致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因缺乏应有的学术生态环境而发展缓慢,不适应现代科学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趋势;在人才培养上,因受“有计划、按比例、窄口径”的专业培养模式的影响,培养出来的人才文化陶冶过弱,人文思想底蕴不够,学科视野有限,缺乏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大学内部,以专业为壑,师资聘用、设施配备、教学研究、计划管理等都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专业之间缺少人员交流、信息沟通、资源共享以及协调合作,专业成为阻隔大学一体化、阻碍学科交叉融合的主要障碍

(3)校园文化特点不突出。校园文化体现了高校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和愿景:“是一所高校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经验、学校行为方式和外在显示的精神风貌的总和”[5]。它的确立,将从整体上对高校的走向起着统筹和指导的作用,将为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6]。然而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许多高校文化底蕴的积累还非常欠缺,对校园文化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因而在建设中缺乏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造成了许多高校校园文化方面特性突出,共享价值观没有建立。

三、进一步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实现高校的专门化管理,形成大学自主办学的机制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如何保证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而对于我国高校而言,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肩负两种重要职能:一是高校资产的所有者;二是高校运转的实际和最终管理者。由此使得高校在如何办学上几乎没有真正的自主权可言;与此同时,高校又承担了很多本应由政府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正是此种职责上的混同,使得我国高校呈现出“高校社会化”的奇怪景象,高校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其“主业”即教学科研之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现代高校制度首先要求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使高校在招生制度、学生收费、专业设置、学位授予、对外合作与交流、机构设置、职务岗位设定、人员经费和收入分配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变集权控制为有限控制,变行政直接干预为通过立法、拨款、规划、评估、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

同时,高校应该尽快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具体来讲包括:一是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逐步建立起从学校组织条例到各项工作的基本规范的学校法规体系,并严格执行;二是建立健全各种委员会,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的作用提供组织保证,如建立教学委员会、图书馆建设委员会、设备委员会、校产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等,增强全校教职工的责任感,增加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学校的凝聚力;三是深化行政机构改革,转变行政职能和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在行政人员的考核中重点考核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四是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发展要求,遵循国外大学通例,进行院系布局结构调整,形成结构精干、职能匹配、任务明确、责任到位的学校办学层级结构框架;五是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力度,进一步做好后勤体制与教学、科研和行政体制的分离,使后勤工作与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都能够形成良性运行的机制;六是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学校规避企业风险的机制,使产业与教学、科研分离,保障产业和教学、科研的良性发展。

2.加大学科建设投入,突出办学特色

学科是构成大学的基本元素。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是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条件设施的综合表征。一所高校是否一流,主要看它有没有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有没有一支造诣深、声望高、有影响的教师队伍,有没有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

从世界一流高校的经验看,其组织结构大多是三级,即学校、中间组织 (如学院)和基层组织 (如系、所),并赋予中间组织和基层组织很大的办学自主权,使集中管理和分权自主有机结合,以保证各学科能根据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增强学校学术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在学校一级,各高校主要通过由一批知名教授组成的各类委员会进行宏观决策,具体交由职能部门执行。应当遵循各国高校通例,完善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管理制度,赋予其学科发展规划的决策权,使学科发展由长期的行政决策转变为专家决策,使高校学科发展牢固地建立在学者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之上。

学术专业作为学科的载体物,主要由全体教学研究人员所组成,教学研究人员个体的学术造诣和整体的学术专长高度集中地反映学科的水平,代表学科的地位,应当建立高度竞争性的学术专业遴选机制,在教学研究人员的遴选聘任中坚持提高遴选标准;建立规范、合理、系统的教学研究人员遴选聘任制度;健全教学研究人员的遴选组织、程序、方法、要求;坚持遴选的开放性、竞争性,从而为学科精选大师,确保学术专业具有较高水准。高校的教育和研究建立在各门学科专业的基础之上,人才培养和科学发现与学科专业结构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应当摈弃非理性扩张、无序发展窠臼,通过理性设计和调整改造,优化学科专业的内在结构,使学校学科专业数量适当、科类匹配、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增强学科专业发展的生机活力,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建设具有独特内涵的校园文化,增强竞争力

高校的竞争力并不单纯以一流的设备、条件取胜,还表现在浓厚的文化氛围、自由的学术空气,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民主、宽容的科学精神等文化层面上。独特的校风和严谨的学风,理性的批判精神和止于至善的探索精神,有容乃大的平等包容精神,开放进取、学无畛域的世界精神等,对于高校学术的发展与繁荣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校园文化,不像制度和技术那样容易模仿或扩散,其演变和形成固然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但优秀的文化一旦形成,又往往构成最基本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高校形象是公众对某所高校客观现实的整体印象与评价。高校形象不但影响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认知,而且具有规范高校师生员工的教育行为,约束高校的发展方向的作用。高校的使命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传播和发展文化科学技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贡献科学理论和知识。高校的办学行为、育人质量和学术成就等,并不能自发地转化为大学形象。它必须经过高校自身的形象设计、形象宣传和传播媒介的中介造势,才能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在动态竞争环境下,必须注重形象设计与建设,塑造良好的高校形象,以增强高校的竞争力。

四、结 语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和运行机制是否合理、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与社会实际应用相结合、校园文化内涵是否具有价值和特色。因此,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上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障,校园文化是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关键。由此可见,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是要下大力气抓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一关键要素。

[1] 马笑玲.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校师资培训与开发模式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10):195-197.

[2] Sir mon D,HittM A,Ireland R D.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Academ y of M anagem ent Review,2007,32 (1):273-292.

[3] 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45-48.

[4] Priem R L.A consumerperspective on value creation[J].A-cademy of M anagem ent Review,2007,32(1):219-235.

[5] 潘晓凤.关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理论导刊, 2009(11):93-95.

[6] 刘婷婷.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初探[J].教育科学,2008 (10):52.

猜你喜欢
竞争力校园文化竞争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感谢竞争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日本竞争力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