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学生自己的“国家地理”分析框架
——初中地理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0-03-20 12:38上海市北郊学校200092彭安芬
地理教学 2010年24期
关键词:框架建构笔者

上海市北郊学校(200092) 彭安芬

建构学生自己的“国家地理”分析框架
——初中地理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上海市北郊学校(200092) 彭安芬

一、问题提出

《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地理课程是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地理思维,了解研究(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手段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简单化的倾向,即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解,根据考试要求进行反复训练,以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将教师定位为知识传授者,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存储器”,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上教版《地理(六年级第一学期)》中的“世界分国篇”为例,这一篇章囊括了六大洲的8个主要国家,既有学生所熟悉的美国、日本,也包括学生不太熟悉的南非、阿根廷。虽然国家很多,但分析的框架是一致的,即从国家概况、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三大维度(含地理位置、人口、地形、经济等方面)对国家进行介绍。对于这一篇章的教学,很多教师会依照教材顺序,按部就班地对每个国家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是教材本位、知识本位的,而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未得以充分培养,可以说真正的学习并未发生。杜威认为“探究或发现东西方面的兴趣”是儿童“天赋的资源”。对于知识的学习,儿童更倾向于一种摸索和探求,即是说真正的学习发生于探究过程之中。唯有归还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学才不会被简单化,学习才不会被异化。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在“世界分国篇”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让学生通过探索、比较、归纳,逐步构建学习国家地理的分析框架。

二、实践探索

传统的地理教学倾向于把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扔”给学生,然后教师在这个框架内填入具体信息。这种“演绎”式的教学不但不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形象、具体的信息更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具体形象的知识后有所提升,是每位地理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的知识建构应建立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如果缺乏教学活动的设计,缺乏教师的指导,知识的建构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而且,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脚手架”越来越少,引导学生逐渐归纳出分析框架。

1. 第一阶段:形成直观的认识

在该阶段,笔者首先对“日本”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对日本形成较为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选定与日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的“英国”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比这两个国家的相同与不同,来全面了解英国。此阶段旨在使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感受日本和英国的不同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对日本和英国形成较直观的认识。

在第一阶段,各研究小组都完成了“日本与英国异同点”的汇总表(表1为其中一个小组的汇总结果),并在班级中进行了汇报展示。各小组的结论虽有一些差异,但大体上都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这两个国家的异同。有些描述使笔者眼前一亮,比如有一个小组提到,英国伦敦被本初子午线穿越,看来他们已经初步了解了经度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对于六年级刚接触到地理知识的学生实属不易。

由于学生对日本的特点比较熟悉,所以他们在比较的过程中,着重从岛国特点、经济实力等方面入手,这对于分析框架的建构起到一定的帮助。总的来说,学生的小报告中虽然缺少科学的分类,但是基本都提到了关键,为下一步继续深入奠定了基础。

表1 日本与英国的异同点(示例)

2. 第二阶段:初步形成分析框架

在对国家的描述有了初步的体验之后,笔者继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法国与意大利”这组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确定分析维度,最后进行总结汇报。在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探究成果后,笔者指导全班学生汇总各小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炼出国家地理的分析框架。这样一来,抽象的知识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全体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知识不但在情感上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而且还能让学生体会建构知识的喜悦。

有了先前的经验,到了第二阶段,各研究小组都能很快地完成法国和意大利的比较,并且能在比较过程中更多地去关注纬度、气候条件、工农业特点等地理性内容,专业性更强了。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对比较结果的汇总和提炼。在笔者的引导、提示下,各小组将彼此搜集到的信息汇总制表,并将每一条具体的地理信息转换成地理概念(见表2),归纳、合并后初步形成了国家地理分析框架。

表2 从描述性语言到地理概念(节选)

3. 第三阶段:分析框架的完善与修订

前一阶段,学生已经从对“法国和意大利”的比较中初步提炼出了国家地理的分析框架,而且教材中也有一个详尽的学习框架可供参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探究活动的结束。在这一阶段,笔者鼓励各学习小组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任意两个国家的比较,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原有的框架,最终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国家地理框架体系。

在第三阶段,各小组自主选择两个感兴趣的国家进行比较,重复上一阶段的操作(将对两个国家异同的描述转换成地理概念,并在合并整理后形成分析框架)。之后,对先前的分析框架进行进一步的充实和修订,由此完成一个经学生自己探究、归纳而得到的国家地理框架(表3为其中一个小组的分析框架)。本阶段结束时,笔者向学生强调,这个分析框架并不是唯一的,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继续完善。

表3 国家地理分析框架(示例)

学生自己形成的分析框架,与教材中的框架图(如下图所示),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他们自己添加的。

在“国家概况”方面,都注意到了最基本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语言、宗教。学生丰富了“时差”和“货币”的概念。同时,大部分学生都提到了“经济发达程度”,这个国家是不是发达国家,也成为学生了解国家的前提和兴趣点。

在“自然地理”方面,都出现了地形、气候、资源。学生还提到了“自然灾害”,说明在学习日本的时候,日本的多火山地震的特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学生明显都忽略了“河流、湖泊、动植物”,老师在今后上课的时候,应该多多加强一些这方面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对世界的主要河流、湖泊及每个国家特有的动植物,也能有所了解。

在“人文地理”中,都提到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城市”、“传统文化”等。不过,学生没有提及“高新技术”“金融贸易”等内容,可能这类太过于抽象的知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很难真正理解和明白。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次研究,无论是学生还是我自己,都收获颇丰。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首先,由于学习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选择的问题,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所增强。其次,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们欣喜地发现,自己也能通过“经验”的积累,构建出和书本上近似的分析框架,从而学习地理的信心倍增。再次,在经过自己的探索后,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从笔者自身的角度来说,对教师角色的再认识无疑是最大的收获。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强调自主学习,并非是放任学生。在自主学习问题提出阶段,教师主要是一个兴趣的激发者与情境的创设者;在自主学习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一个思考的参谋者、信息的导航者、实践的支持者、意志的鼓励者;在自主学习的评价阶段,教师是个倾听者、评价者。而学生是整个自主学习的主体,他们在群体的互动中不断思考问题,收集、分析图文资料,开展自主学习,完成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优秀的学习者,然而他们所学的并不总是我们想要教给他们的。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因经验而导致个体改变的过程。教育者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怎样让学生去学习,学生在觉醒状态下始终都在进行学习。问题在于该怎么样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探索,逐步找到真理,也许这对他们的今后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框架建构笔者
框架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老师,别走……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