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平
(中共常州市委党校,江苏 常州 213016)
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都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的细化,是一个总目标下的两个不同阶段。基本现代化与全面小康比较,则更加注重发展的均衡、全面性和发展质量,是全面小康的全面提升,包括经济规模和人均水平的全面提升、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全面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国家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政治文明的全面提升。本文拟建立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监测①模型,监测常州②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性的进程,以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1.前提条件
基本实现现代化监测研究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深化,它主要起到评估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作用,监测模型的构建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全面小康的实现,二是标准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2.基本假设
考虑到监测模型构建及运行过程中数据处理的科学性与局限性,以及统计和数量上对数据处理的严谨性,有必要在监测模型的构建中设定基本的假设。
基本假设之一:所依托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关联性和权威性。
基本假设之二:常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实现程度一定意义上封闭运行。
基本假设之三:从研究时点到实现时点,无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因为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各项指标数据预测的科学性。
本文研究的监测模型基于二个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将监测模型所需的指标体系分为主导指标体系和辅助指标体系。
1.主导指标体系的选择
本文主要是监测常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在指标体系的选择标准上遵循以下原则:权威性、与常州的关联性和指标制定的科学性。
基于国情、省情和常州市情,常州在全国、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江苏省官方和理论界没有确定最权威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的前提下,本文选择常州市政协提出的《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作为主导指标体系。
2.辅助指标体系的选择
综合考虑小康指标体系的权威性、与常州的关联性和指标制定的科学性,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通过了《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常州在2007年实现的全面小康就是以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为依据提出来的,所以本文选择的辅助指标体系是《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1.指标上限数据的界定
监测模型的指标以主导指标体系为基本依据,所以选用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参照值为上限数据。
2.指标下限数据的界定
下限数据的界定分为二种情况:一类是主导指标体系和辅助指标体系共有的指标;另一类是主导指标体系有的而辅助指标体系中没有的指标。对这二类指标的下限赋值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1)主导指标体系和辅助指标体系共有指标的下限赋值方法:采用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参照值为下限。若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以主导指标体系的统计口径为准,对辅助指标体系的参照值进行调整。
(2)主导指标体系有而辅助指标体系中没有的指标下限赋值方法:以常州全面实现小康时的数据为下限数据。常州市2007年全面实现小康,所以本文选择2007年底的数据为此类指标的下限值。
由于本文选定的主导指标体系没有对各指标设定具体的权重,所以我们决定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设定其权重。一方面用德尔斐法获得专家们根据经验判断对各指标权重设定的数据,另一方面用层次分析法对取得的数据进行数量化和集中化处理,在得到各指标对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程度排序的基础上,设定各指标的权重。
由于监测模型各项指标的数据具有不同质特性,所以不同指标数据不具有可比性,若要对常州基本实现现代化进行综合评估,就需要对各指标进行比较,于是有必要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模型在对数据的运行与处理上具有可比性。
1.模型监测分析数据处理有关概念的界定
监测模型的数据处理分为三部分:评估值、差距值和可行速度。
(1)评估值相关概念的界定
评估值是指对照指标的上下限值,测评年份实际值完成从全面实现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程度。分为三个方面:标准化值、类别评估值和综合评估值。
标准化值是指测评年份各二级项指标(废物处理利用率为三级指标)的实际值完成从全面实现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程度。
类别评估值是指测评年份一级指标的实际值完成从全面实现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程度。
综合评估值是指测评年份总体完成从全面实现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程度。
(2)差距值相关概念的界定
差距值是指上限值(即基本现代化参照值),测评年份实际值离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差距。分为四个方面:指标差距、标准化差距、类别差距和综合差距。
指标差距是指对照上限值,监测年份实际值与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参考值的绝对差距数。
标准化差距是指测评年份各二级项指标(废物处理利用率为三级指标)实际值距离基本实现现代化参考值的百分比情况。
类别差距是指测评年份各一级项指标距离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百分比情况。
综合差距是指测评年份总体距离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百分比情况。
(3)可行速度概念的界定
可行速度是指从监测年份开始,到预定实现年份止,二级指标在预定实现年份达到上限值应该具有的年平均增长(下降)的速度。(正向指标为增长速度,逆向指标为下降速度)
2.模型监测分析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基本假设
本文对指标标准化处理建立基本假设:
(1)每个二级监测指标均是一个向量数轴,起点(即下限值)为0,终点(即上限值)为1。
(2)每类一级监测指标均是一个向量数轴,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3)综合评估值也是一个向量数轴,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3.二、三级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1)标准化值Xi表示某二级指标的实际值接近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值的程度。
(2)Xi为第i指标的标准化值,Yi为第i指标的实际值,XL为第i指标的下限值,Xh为第i指标的上限值,n表示二级指标的个数。
(3)正向指标用公式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4)逆向指标用公式2对数据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5)若实际值大于指标上限值,则标准化值为1。
(6)若实际值小于指标下限值,则标准化值为0。
4.一级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Yj=(1/Rj)*∑(ri*Xi) (i=1,2,3,…,n;j=1,2,3,…,m)
X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标准化值,Yj为第j类一级指标的类别评估值,r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Rj为第j类一级指标的权重,n表示二级指标的个数,m表示一级指标的个数。
5.综合评估值的标准化处理
Ax=∑(Rj*Yj)/∑Rj(i=1,2,3,…,n;j=1,2,3,…,m)
Ax为综合评估值,Yj为第j类一级指标的类别评估值,Rj为第j类一级指标的权重。
6.指标差距值的处理
(1)Xci为第i指标的指标差距值,Yi为第i指标的实际值,XL为第i指标的下限值,Xh为第i指标的上限值,n表示二级指标的个数。
(2)正向指标用函数1处理。
(3)逆向指标用函数2处理。
(4)在正向指标中Yi大于Xh时,Xi为0;在逆向指标中Yi小于XL时,Xi为0。
7.标准化差距值的处理
Yci=Xi-1 (i=1,2,3,…,n)
(1)Yci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标准化差距值,Xi为第i指标的标准化值。
(2)在正向指标中Yi大于Xh时,Xi为0;在逆向指标中Yi小于XL时,Xi为0。(Yi为第i指标的实际值,XL为第i指标的下限值,Xh为第i指标的上限值)。
8.类别差距值的处理
Ycj=(1/Rj)∑(ri*Xi)-1 (i=1,2,3,…,n;j=1,2,3,…,m)
X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标准化值,Ycj为第j类一级指标的类别差距值,r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Rj为第j类一级指标的权重,n的值表示二级指标的个数,m表示一级指标的个数。
9.综合差距值的处理
Acx=∑(Rcj*Ycj)/∑Rcj(i=1,2,3,…,n;j=1,2,3,…,m)
Acx表示综合差距值,Ycj为第j类的类别差距值,Rcj为第j类类别的权重。
10.可行速度的处理
(i=1,2,3,…,n)
(1)正向指标用函数1计算,逆向指标用函数2计算。
(2)Vi为第i个指标的可行速度,Yi为第i指标的实际值,Xh为第i指标的上限值,yh为预期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年份,yi为监测年份,n表示二级指标的个数。
常州基本实现现代化各指标实现情况分析分二部分:评估分析和差距分析。
评估标准:2007年全面实现小康到2011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共有4年的时间,借用简单平均数来计量。
评估分低于0.25的,就表示没有达到本年度应该有的贡献率;评估分高于0.25的,就表示达到或超额完成本年度贡献率。
监测意义:根据监测模型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常州2008年综合评估值为0.499 92,这表明常州已经实现基本现代化49.992%。
2008年的贡献:对照2011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好像2008年的进程很快,但需要注意的是评估的部分指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的指标参照值,由于2007年常州是高水平的全面实现小康,所以用综合评估值的得分判断2008年的贡献时,存在不小的误差,所以要理性看待综合评估得分。
评析:虽然综合得分在评估2008年的贡献时存在误差,但是在评估常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时,是准确的。
监测意义:从数据处理结果上看,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基本上并驾齐驱,只有经济发展严重落后。2008年经济发展只实现了基本现代化的11.509 362%,其它指标均超过50%。
2008年的贡献:评价2008年一级指标的贡献度,与前面综合评估值的贡献存在同样的问题,存在较大的误差。但就经济发展来讲,对照2011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用简单平均速度来推算的话,得分应该是0.25,所以经济发展指标严重滞后。
评析:一级指标中民生改善、生态文明、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得分在评估2008年的贡献时存在误差,由经济发展得分来评估2008年的贡献相对准确。总体来说,指标在评估常州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时,是准确的。
从监测模型数据处理结果来看,明显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已经实现指标,得分大于1或等于1,共计9个指标。
第二层次为实现程度高指标,得分在区间[0.5 0.85],共计6个指标。
第三层次为实现程度较高指标,得分在区间[0.3 0.5],共计7个指标。
第四层次为实现程度较差指标,得分在区间[0.1 0.25],共计3个指标。
第五层次为实现程度极差指标,得分在区间[0 0.1],共计4个指标。
1.总体评述
从模型处理数据来看,2008年总体情况良好,[0.5 1]的指标达到15个,超过全部指标的50%;[0.3 1]的指标达到22个,占绝大多数。
2.分层次评述
第一层次已经实现指标:这9个指标基本都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指标不会有大的波动,后三年一般情况下得分不会低于1。
第二层次实现程度高指标:这6个指标中,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可能会因为突发事件,而产生很大的影响;其它4个指标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下降的可能;但这6个指标要提高得分,却有相当的难度。
第三层次实现程度较高指标:这7个指标只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具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其它6个指标得分提升均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些指标都具有相对稳定性。
第四层次实现程度较差指标:这3个指标均未达到0.25分警戒线,但这3个指标都具有内在的得分上升趋势,可惜的是2008年它们的增长速度太慢。
第五层次实现程度极差指标:这4个指标都非常重要,都综合反映常州的发展水平,可惜2008年这些指标表现不佳,而且这些指标要想有大的提升速度还比较困难,这就是2008年常州虽然不少指标实现程度很好,但总得分却偏低的原因。
表1 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监测模型③④
通过对常州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监测,我们发现经济类指标最弱,社会进步次之,其它依次为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然而,各类指标之间并不是独立事件,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所以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并且不仅仅是只包含指标体系中的27个指标,要加快其进程必须是全方位、系统的进步。
政府与市场是调配经济社会事务的二大主体,在实践中政府与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过程中都显现出诸多失灵的领域,政府与市场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畅通信息传递的渠道,减少信息输送的成本。《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7》显示常州的政府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均排在全国前列,但经济体系灵活适应性和市场发育程度均不理想,政府宜在加强创新与服务的同时,培育、引导市场竞争,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使政府与市场相互协调、良性运行。
从最近几年的投资率来看,常州的投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从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来看,2005~2009年,增量资本产出率依次为3.8、3.6、3.9、4.5和5.4,五年内逐年下降,尤其在2008和2009年下降特别明显,这表明增加相同单位的地区生产总值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增量资本产出率的下降一方面会打击投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影响消费率。投资结构同样不容乐观,政府主导型投资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特征仍将十分明显。政府宜创新投融资环境,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率,通过适当的制度提高民间资本的活跃度。
监测数据显示:常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每十万人专利授权量和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中级以上职称人数的实现程度均不理想。常州一方面要加快科教城、企业孵化器和企业研发机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优化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大中高级人才的引进,推进产学研合作,尤其是要增强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和企业对研究成果的承接力,优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2009年长三角16个城市中,常州居民收入排名偏后,居第11位,消费支出排名第8,而恩格尔系数最低,只有33.7%,从某个角度反映出居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支出的增长;从监测数据来看,虽然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已经达标,但这只是一种低水平的覆盖达标,并不能证明社会保障的深度。并且,在收入结构中,江苏转移性收入人均达7 711元,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31.1%,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居民收入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宜加强就业技能培训,鼓励投资创业,围绕“提升技能、促进就业、稳定就业”进行制度设计,加强制度引导,加大投入,营造环境。
注释:
①本文提出的进程监测是指从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实现程度的视角,通过构建监测模型的方式,对一国或地区指标实现的程度进行数量化的表现;利用时序对各指标届时达标情况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可行性。所用数据为2008年数据。
②研究的地域范围:我国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常州市,包括其所辖的二市五区;时间范围是2008年。
③打*的指标为主导指标体系和辅助指标体系均具有的指标。
④未注明出处的数据来源于历年《常州统计年鉴》。
⑤下限指标数据明显不合适,所以本文决定对此数据进行修正,选择全面实现小康年份(2007)常州人均GDP的数据作为此指标的下限。
⑥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科技厅、统计局《2008年江苏省科技统计公报》。
⑦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科技厅、统计局《2007年江苏省科技统计公报》,《2008年江苏省科技统计公报》。
⑧数据来源于常州市公安局。
⑨数据来源于2007、2008年全省及各省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
⑩数据来源于常州市环保局。
[参考文献]
[1]欧邦才,王慧敏,李金祥.江苏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预测[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4-47.
[2]孙锦林.环太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16.
[3]刘醒铭,顾维宪,李永达,等.关于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设定[R].常州:江苏省常州市政协,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