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及翻译

2010-03-20 02:20陶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0年5期
关键词:主位语篇科技

陶源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在语言的信息、表达和指示三大功能中,科技语篇最为关注的是信息功能,强调篇章逻辑和结构缜密,侧重交流事实。而主位推进理论作为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是组织信息、实现语言的语篇元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的一种手段,将句子序列之间的关系作为语篇组织的一个单位。对科技语篇中主位推进的分析有助于译者了解语篇框架结构,认识篇章内部的层级关系,对文章结构起到深度剖析的作用。

一、主位推进模式

布拉格学派马泰休斯在其功能句子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的论述[1],Halliday发展了这一学说,提出“主位结构”的概念[2]。由于大多数的语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组成的,各个句子不仅从语法和语义上相互联系,前后句子的主位和述位之间也会发生各种有机的联系和变化,形成了主位变化的基本模式。捷克语言学家Danes第一个把篇章中复杂的主位关系称作“主位推进模式”(thematic progression),并划分出简单线型、连续型、派生型、分裂述位发展型和跳跃主位发展型等五种类型[3]。

徐盛恒[4]、黄衍[5]、朱永生、严世清等国内学者以及Downing[6],Thomas Bloors[7],J.R.Martin[8],G.Thompson[9]等国外学者都在丹尼斯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归纳出若干新的模式。目前国内关于科技英语主位推进模式的研究不多,沈伟栋列举出七类主位推进模式在科技语篇中的作用[10],于建平总结了五种主位推进模式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11]。文章对科技英语中最常见的三种主位推进模式的作用及翻译进行分析,并援引主位理论的新学说——Martin和Rose提出的篇章格律理论介绍科技英语中超主位的发展及其翻译。

二、科技英语主位推进模式的作用及翻译

文章选取的语料为2009~2010年《科学》和《自然》杂志的科技文章,包括新闻评论、科技论文、科技新闻以及近年国内较权威书籍收录的科技文章共计38篇,对其句子序列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文章将科技英语主位推进模式分为持续型(constant progression)、直线型(linear progression)、衍生型(derived progre-ssion)三种基本模式,所统计的文章中这三种主位推进模式的句子共计378句。为了更好地了解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中的作用,文章对简单句选取单项主位,在出现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时,选取了表示概念意义的话题主位(topical theme)[12]。因为从功能来看,话题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或者说是小句准备谈论的题目。三种主位推进模式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科技英语主位推进模式对比

从统计语料可以看出,单一的主位推进模式会令读者感到枯燥,因此三种主位推进模式在科技英语语篇中或单独出现,或相互交织,从不同方面完善信息。三种模式的比例并不均衡,其作用和翻译方法也不尽相同,下文将对三种主位推进模式的作用及翻译进行分析。

1.持续型主位推进模式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持续型主位推进模式在科技英语语篇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在所有主位推进模式中占43%。这种模式也称主位同一型或放射型,其表现形式为T1+R1→T2(T1)+R2→Tn(T1)+Rn,即所有小句都以同一成分作为谈论的起点,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主位展开论述,主题突出,阐述全面,富有说服力,因而最为常见。由于英语是形合语言,其特点体现在小句之间广泛使用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及相互代词,通过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等方式形成衔接网络。而英译汉时,为了合乎汉语的语言习惯,在确保语意连贯的基础上,可尽量删除不必要的前指语(anaphora),采取零形回指,即通过零形式从先行项那里获得指代。例如:

(1)The plant is also influenced by other living things with which it competes.It has to withstand parasites,hungry birds,and grazing or gnawing mammals.Yet a plant often needs animals to spread its pollen or scatter its seeds.[13]13

可试译为:植物还受到与其竞争的其他生物的影响,○要忍受寄生虫、饥饿的鸟类、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的侵害,但是○常常又需要动物来传播花粉或散布种子。(○表示零形回指。)

2.直线型主位推进模式

直线型主位推进模式也称链状主位推进模式,其表现形式为T1+R1→T2(R1)+R2→Tn(Rn-1)+Rn,在科技英语中的比重仅次于持续型主位推进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已知信息带动新信息,内容句句顶接、环环相扣,表达了事物的承接或递进关系,令行文条理清晰、井然有序。在翻译时可保留原文形式,便于读者理解原文的线性思路。例如:

(2)A striking adaptation is found in red algae.These plants contain,in addition to chlorophyll,pigments known as carotenoids and phycoery-thrins.These pigments are present in considerable quantities and give the red algae their characteristic color.[13]42

可试译为:适应环境的植物中令人瞩目的是红藻,它含有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和藻红蛋白等色素,这些色素数量众多,因而红藻颜色如此独特。

3.衍生型主位推进模式

衍生型主位推进模式的几个小句主位是从前面的主位或述位派生出来的,是对前文主位或述位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用以对某个问题做多角度的阐释,又可分为主位分裂型和述位分裂型两种模式。主位分裂型的模式为T1+R1→T2(=T2′+T2″)+R2→T2′+R3T2″+R3,这种模式多转为汉语的独立型主位推进模式。例如:

(3)During the century that followed,however,Tikal fell on hard times.Its building boom collapsed,its artists ceased to carve hieroglyphic inscriptions and paint murals,and its kings vanished.After 830 C.E.,Tikal′s population plummeted to just 15% to 20% of its peak.[14]

可试译为:然而之后的一个世纪,蒂卡尔城邦举步维艰。建筑繁荣期骤然崩溃,艺术家不再雕刻象形文字、创作壁画,各个国王消失了。公元830年,人口锐减到只有巅峰时期的15%到20%。

述位分裂型的模式为T1+R1(=T2+T3)+R2→T2+R2T3+R3,最宜于对事物进行分类或列举描述,由于科技英语常常对学科分支内容进行分类和对比,这种模式在科技语篇中较为多见。例如:

(4)Ozone occurs in two layers of the atmosphere(R1).The layer closest to the earth′s surface(T2)is the troposphere.Here,ground-level or “bad” ozone is an air pollutant that is harmful to breathe and it damages crops,trees and other vegetation.It is a main ingredient of urban smog.The tro-posphere generally extends to a level about 6 miles up,where it meets the second layer,the stratosphere.The stratosphere or “good” ozone layer(T3)extends upward from about 6 to 30 miles and protects life on earth from the sun′s harmful ultraviolet rays.

可试译为:臭氧出现在大气层中的两层,靠近地球表面的一层为对流层(T2),这里的大气底层臭氧或“不良臭氧”为空气污染物,对生物呼吸和庄稼、树木、植被都有害,是城市烟雾的主要成分。对流层通常延伸到地球以上六英里处,在这里和大气第二层——平流层接壤。平流层或良性臭氧层(T3)从六英里延伸到三十英里的高空,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可以看出,语篇中的句子并不是各个孤立句子的堆砌,而是以各种语义关系联系起来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在翻译时,这些小句之间也由于内在的关系成为一个统一体。译者在处理语篇时需要斟酌译文的主位推进模式,有时要保留原来的模式,有时需要跳出原文的窠臼,进行变化调整,将源语信息以符合译入语习惯的结构表达出来。在翻译中分析主位推进模式有利于译者把握语篇的结构形式,有序地整理组织行文,令译文语义连贯、逻辑清楚。

三、超主位及其功能

随着主位理论的发展,功能语言学者对主位的关注逐渐由小句上升到语篇层面。Martin和Rose(2003)超越小句,在段落基础上提出了“超主位”和“超新信息”等高层主位概念,便于人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篇章。

Martin和Rose将传统语篇中的“主题句”上升为系统功能语法上的“超主位”概念,他将超主位定义为作者建立的介绍性的句子或句群,用以预测其后一连串句子和主位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15]。超主位具有预测功能,引导着篇章的发展方向和读者思路,其后出现的信息不断积聚,在最后的小句浓缩为段落的超新信息,推动语篇中的信息流发展,形成篇章格律(periodicity),也称语篇的节奏性。宏观主位则处于超主位和超新信息的更高一层,它超越了小句和段落,形成建立在篇章基础上更为高级的语篇相(phase of discourse)。在篇章中,信息构成的小波浪推动大波浪,形成浪潮一样的信息流,构建出逻辑严密的语篇。掌握语篇的格律,译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信息脉络发展和组篇机制,对语篇的解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Martin和Rose着重分析了语篇中由宏观主位到超主位的层级概念,并援引纳尔逊·曼德拉的自传《漫漫自由路》最后一章作为切入材料提出了宏观和微观两种研究方法。

宏观方法即由外向内(outside-in),通过超主位的发展和相互连接来分析语篇节奏。例如一篇介绍纳米技术的科技文章,其超主位发展模式为:纳米技术的概念→物质微小的程度→纳米的诞生→纳米的工程奇迹→纳米的巨大潜力。超主位引导的超新信息把语篇带到更新、更深入的起点,使读者对纳米技术这一宏观主位有深刻的了解。

微观方法即由内向外(inside-out),通过突出(foregrounding)的语篇语义以及共同表述(co-articulation)来分析语篇。突出是作者在语篇中有意凸显的内容,其出现频率往往多于其他内容,有时还会逐渐过渡为新信息;共同表述则是系统内通过否定、让步等连接方式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以2009年《科学》上一篇《玛雅文明消失的新观察》中作者对玛雅文明消失原因的分析为例,其超主位发展方式如下:

①Archaeologists have proposed many theories,from peasant revolts to plagues and volcanic eruptions.②Butstarting in the 1980s,many researchers focused on the role of climate.③Many other Maya archaeologists,however,say the megadrought theory just doesn′t fit their findings.④New studies,several of which are being presented by SAA suggest productive ways out of this impasse.

作者在这段语篇中突出各种玛雅文明消失的种种理论假说,先是列举了玛雅城邦由盛而衰的若干原因,如农民起义、瘟疫、火山爆发,之后不断否定各种假说,引出干旱天气说及其反对意见,最后推出以考古学研究佐证的全新干旱天气说。英语篇章内部的超主位在微观层面上的连接关系是显性的,译文的逻辑及层级关系更加透明,而汉语中过多的显性信号标记显得文字累赘,因此多隐含句子逻辑关系,译者可以通过文中内在的逻辑关系令译文更为简洁。

四、结语

主位的概念建立在小句的基础上,它传达已知信息,述位表示新信息,各种交织混合的主位推进模式形成的信息是语篇中的小波浪。超主位的概念则基于段落基础上,形成语篇的大波浪,预测并带动着信息流的发展,由此篇章内部结构井然有序、富于节奏。对科技语篇中主位推进模式和超主位的分析,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把握篇章总体脉络和结构,避免了译者见树不见林的局限性,将源语的主位推进模式转化为符合汉语思维模式的语篇构建。衔接性是语篇谋篇机制的一个方面,小句与段落之间的衔接性维系了语篇性[16]。将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科技英语的语篇翻译中,可以对语篇结构有全面的把握,在宏观上体现出语篇的框架,形成连贯流畅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张大群.主位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9(3):257-265.

[2]Halliday M A.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3]Danes F.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C]//Papers o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Prague:Publishing House of the Czechoslovak Academy of Sciences,1974:106-128.

[4]徐盛恒.主位和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1):1-9.

[5]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32-36.

[6]Downing A.Thematic Progression as a Functional Resource in Analyzing Tex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7]Bloor Thomas,Meriel Bloor.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8]Martin J 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Amsterdam:Benjamins,1992:437.

[9]Thompson 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0]沈伟栋.科技英语主位推进的剖析[J].山东外语教学,1999(1):57-60.

[11]于建平.科技语篇的主位—述位推进模式[J].中国科技翻译,2002(2):3-6.

[12]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97.

[13]李健.科技英语阅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4]Pringle Heather.A New Look at the Maya′s End[J].Science,2009,324:454-456.

[15]Martin J R,David 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6]Halliday M A,Ruqaiya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70.

猜你喜欢
主位语篇科技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希拉里败选演讲稿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从主位结构角度分析罗斯福演讲中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