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我国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

2010-03-20 23:04:15刘明鹤王睿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4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医学生口语

刘明鹤,王睿

(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浅析影响我国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

(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1)

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用英语进行交际与交流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而口语是交际与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口语能力代表了对一门语言的感性掌握和运用程度,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目的[1]之一。然而在对一些医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医学生能够较为顺利地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甚至借助于一定的工具,能够阅读其研究领域的英语资料与文献,但是在面对外国人时,却不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口头交流是他们英语学习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医学生这种口语交际能力与英语语言基本功之间的失衡呢?又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失衡问题呢?如何让这些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学习者能用英语与人交流,是一个颇受关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影响我国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以下几点需要认真考虑。

第一,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本身就是件难事。因为口头交流是以“说”为主体,而“说”是个“互动地接收、处理并输出信息的过程”[2]。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求参与者有相当的即兴发挥能力,有着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即对答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学习者需要在这较短的时间内,不仅思考对答内容,对答的组织方式与方法,还要想出恰当的英语词汇与表达方式,相对应的语法规则以及合适的语音与语调。只有这样,交流才能在平稳的轨道上进行,否则就会造成交流与交际障碍。很多的外语学习者都认为口语表达最为困难,因为“说”是个复杂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过程。在对答过程中,学习者“自觉或不自觉运用所学语种的词汇和语法规则,按一定的节奏和语调类型正确发音来口头表达思想[3]”,“说”不仅仅是个发声的过程,而是一个构建意义、传达想法并理解对方语言含义的过程。因此有人把“说”这一技能比作开车,其仅仅知道规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多多地练习,反复实践这些规则,人们才能让车安全行驶;同样,在口语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也只是“说”的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反复的模仿正确的表达方式,才能掌握“说”的技能。

第二,缺少真正使用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缺少真正的英语环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双语”教学的理念也被倡导了多年,但“缺少真正的英语交流与交际的环境这一事实”[4]仍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学习者的英语交流机会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由于上课的班型较大,许多教师往往不敢进行全英语化教学,害怕学生因听不懂授课内容而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还是以汉语为主来组织课堂教学,觉得用母语授课更为方便,这一现象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更为突出。在大学教育阶段,虽然较多地使用母语的现象有所减少,但是许多学生又对用英语授课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有些学生因不能立刻适应全英语授课而产生挫败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更不用说大胆地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了。

第三,我国的考试制度和考试体系使得师生双方更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口语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性。从日渐繁荣的英语教学产业上来看,我国似乎是最重视英语教学的国家之一,各种各样的英语教学班与培训班数不胜数,从学前英语一直到大学英语考试培训以及各种出国及专业英语培训班,层出不穷。总体而言,这样的培训班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通过某种考试,满足学习者的应试需要,或者让学习者学到某些知识,满足某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需要,而不是让学习者获得某些技能与能力。正是学习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功利心理,使得我们的外语教学与学习目的产生了偏差,分数被放在过于重要的位置,而本应该成为最终目标的能力培养,如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我国现行的较为重要的考试都把重点放在学生对词汇、语法、阅读的理解上,而口语这种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并没有被列为考试的内容,其原因在于口语考试的操作难度较大。而英语的教学双方都存在一种“急用现学”的功利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放松了口语方面的教学与学习。这种功利心理在医学生中更为普遍:在访谈中,许多医学生明确表示其有忽视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与实际行动,他们普遍认为,口语练习不仅要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口语练习与交际能力的提高很少或很难在短时间显现出学习效果,不如记单词与语法规则,甚至是阅读和写作,学习的成果都能够较为清楚地量化出来。更有甚者,他们主要通过阅读英语文献这种方式与国际上医学动态、较为先进的医学观点与理念保持一致;而对于硕士和博士生而言,他们更多的是需要撰写出自己的英语SCI论文进行学术研究与交流,达到毕业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这种写作技能与阅读文献的能力也是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因而他们更重视英语的写作技能,口语交流几乎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第四,由于受到缺乏语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学生在涉外交流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到正确理解和翻译对方的语言上,而不想如何把互动进行下去,忽视了“说”的互动性。理解对方的输出是交流的基础,而互动是交际与交流得以正常进行的保障。这就要求参与者不仅要理解对方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思考自己想表述什么。如果等到需要说的时候才开始思考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表达,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而且由于思考的时间有限,他们要么不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要么就是词不达意,从而影响了交流的有效性。

最后,学习者自身的性格特点、焦虑心理以及跨文化的理解力不足等因素使得他们往往由于害怕出错而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严重地影响了其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与发挥。

人们普遍认为性格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性格影响个体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内容”[5]。而我国的学生由于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内向性格的比例远远高于西方国家[6]。因而在英语学习上,他们更倾向于掌握单词、语法规则以及阅读等替代学习方法,而不愿意用英语进行交际与交流,他们总是觉得重复地使用有限的单词与表达方式进行交流不仅别扭,而且不能充分表达出他们想要传达的思想与丰富的内涵。这使得他们在开始阶段不屑于张嘴说,后来就慢慢地形成了不张嘴说的习惯,对于一些年龄稍大、有着一定基础的学习者而言,这一点更为突出。

学习者的焦虑心理也是影响其口头交际能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人们一般认为焦虑是由外在的模糊的危险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消极情感[7]。已有研究表明,适当焦虑会促进外语学习,而过度焦虑会阻碍外语学习[8]。因为过度的焦虑会使学习者产生一种退缩的心理,甚至会出现拒绝接受新的学习任务的现象。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的医学生往往是过度焦虑,其具体表现为:不敢张嘴;由于担心出错而羞于张嘴;张嘴之前已满脸泛红,不知道自己该讲些什么,因此拒绝张嘴。长期下去,他们就浪费了大量的本该用来练习口语的时间与机会,从而使他们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远远低于其英语基本功。

跨文化理解是在“对目标语文化的逐渐适应”[8]的基础上理解目标语文化,并同时保留母语的语言特性。跨文化理解力的缺失使得学习者在涉外的交际中只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文化内涵,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用个最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我们都知道“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这句英语,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几乎听不到这种问话,其原因在于这句话不符合西方文化的礼貌要求,也就是说在英语国家中,只有警察在审问犯人时才会不礼貌地说“What’s yourname”。在交流时如果想要知道对方的名字,一般都会客气地问:“May I know your name”或“your name,please”。对于有着相当的语言基础的学生而言,这方面的缺失使其更容易在交际中失利,因为他们可能在用语上冒犯对方,自己却毫不知情。

针对上述影响我国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因素,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上应注重以下几点,以提高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首先,组织相对丰富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以激起学习者交流与表达自我的渴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组织讨论某些受学生关注的问题,扮演戏剧中某个角色,或者是一些更有娱乐性的活动如猜猜看等,这通常都会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为其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机会,从而扭转了口语课仅有少数学生参与的被动局面。

其次,提高课堂上的英语使用率以及教师用语的质量。由于我国缺少真实的使用英语的语境,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最为重要的语言输入就是教师的课堂用语,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授课,并且要提升教师用语的质量,为学生的学习与模仿提供较好的范例。同时在课堂互动上,教师应适当增加特殊疑问句的使用率,以避免学生简单地用“YES”或“NO”来回答,增加学生口语输出量。

再次,在适当的时机纠正错误,以适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纠错与反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口头表达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不打断学生的表达,以确保学生表达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同时对于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出总结,予以纠正;同时要把那些较好的表达方式与方法提炼出来,供大家互相学习使用。同时对于那些个体性的错误可以私下提供某些反馈意见,让参与者既感受到了关注,又避免当众出丑,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其口头表达时的焦虑度。

最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力。提升跨文化理解力不是要求学生放弃本土文化,遵循外国文化,而是要求学生在交流与交际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有关的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差异,并尊重这些文化差异,避免交流中发生语言冒犯的现象,从而使交流顺畅地进行下去。

[1]范金梅.口语教学与外语语言环境创造初探[J].读与写杂志,2009,6(1):18~23.

[2]Florez,M.Improving adult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speaking skills[EB].National Center for ESL Literacy Education.ERIC Digest.Retrieved June,10,2001,from http://www.cal.org/ncle/digests/speak.htm.

[3]刘驰.影响外语口语教学的心理分析及解决途径[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3:82~84.

[4]刘明鹤,乔丽娇.内外向性格对外语学习绩效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0,6:30~32.

[5]McCaulley M.H,Natter F.Psycological(Myers-Briggs)Type Difference in Education[M].Gainesville FL:Center for Applications of Psychological Type,1980.

[6]Eysenck S·B·G,Chan J.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rsonality in Adults and Children:Hong Kong vs.England[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82,3:153~160.

[7]聂大海.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的理论基础[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71~73.

[8]岳蓉,李琪.文化适应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1,1:33~35.

G420

A

1671-1246(2010)24-0044-02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医学生口语
酒中的口语诗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学生天地(2017年10期)2017-05-17 05:50:44
口语对对碰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