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对策

2010-03-20 23:04:15曹廷礼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4期
关键词: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曹廷礼,钟 错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2)

浅议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对策

曹廷礼,钟 错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2)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就业指导和日常管理,其负责的所有工作都是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必须是一支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服务水平、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度注重工作方法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这样的队伍才能给学生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1 高职院校建设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

1.1 建设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是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如何,特别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始终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化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1.2 建设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导致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就业方式等均发生了变化。按照教育部1:200的辅导员与学生人数配备标准,许多高校特别是刚升格不久的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配备数量严重不足,一个专职辅导员带300名学生,甚至400名或500名学生,其工作量严重超负荷,在此情况下,其很难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由于专职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因此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劣。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以使他们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 高职院校建设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对策

2.1 最重要也最急迫的就是要转变传统观念,及时调整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策略

第一,转变各级领导的观念。各级领导作为学校政策的制订者,要认真落实中央和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坚定不移地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前面,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应给予辅导员队伍应有的重视,确立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之路,使辅导员岗位成为不可或缺的岗位,成为被学校和社会高度认可的职业。

第二,转变广大师生的观念。要让广大师生摒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部是教育、管理学生的“保姆”,是维持学校秩序的“编外警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人都可以做的观念。

第三,转变辅导员自身的观念。很大一部分辅导员只是把辅导员工作当做“过渡”、“跳板”,根本没有把辅导员工作当作是一项事业,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对自身的前途也甚感忧虑。应该使辅导员坚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光荣的、阳光的职业,坚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大有可为,努力强化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使辅导员对工作充满激情和热情[1]。

2.2 严格辅导员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确保辅导员队伍的起始水准和发展潜力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辅导员的起始水准是这个漫长过程的起点,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必须严把入口关,坚持“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来[2]。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选聘小组,根据学校情况,制订相应的招聘条件和要求,同时,要保证选聘过程公正、透明。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紧密结合,逐步实行辅导员各项工作的技能认证,如教师资格证、辅导员资格证、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资格认证。

2.3 建章立制,完善辅导员队伍保障体制和激励机制

制订切实可行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体系,解决辅导员的“出路”问题,为辅导员评定职称创造条件[3]。高校应尽快规范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工作,充分考虑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根据辅导员工作的特点,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将辅导员的工作实绩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把辅导员的职称评定标准与专业教师区别开来,在任课科目和课时量方面要与专业教师有所不同,由低到高设立不同级别的辅导员职级,这样才能让辅导员觉得自己的工作是一份值得追求的事业,才能克服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过渡”心理。

激励机制应该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2个方面。一是物质激励。高校辅导员的实际收入水平与其劳动强度不成正比,与专业教师的收入相差甚远,使得辅导员倍感心寒。高校应该看到辅导员工作的艰巨与辛苦,努力提高他们的待遇,使其待遇与工作强度成正比,使其实际收入与本校专业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当。二是精神激励。从学校政策上体现辅导员的重要地位,肯定其价值,让其有优越感和受尊重感;要给辅导员创造较高荣誉的评选机会,为其创建展示自己的平台;要为辅导员工作寻求行业背景,为其提供在社会上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拓展他们的职业空间。

2.4 界定辅导员工作领域,明确辅导员分工,进行辅导员职业定位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是充当“多面手”的角色,凡是与学生相关的事务都要负责。很多时候辅导员往往要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党员发展、心理辅导、奖助学金评定、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多项工作,还要承担相关部门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这种全能性的职责分配,使辅导员整天忙于大量事务性工作,而对学生发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入研究,一直处于非专业化的经验管理状态,这不利于辅导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进行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重点是引导辅导员根据工作岗位和任务分工的不同,结合个人特长和所学专业,负责侧重于心理辅导、职业指导、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党建团建活动辅导等某一方面的工作,并按照相应的专业标准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4]。

2.5 建立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体系,形成职业培养机制

辅导员培训体系应包括2部分:一是由学校组织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体系,一是由辅导员自行组织的学习交流平台。前者主要是负责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学历教育、通用管理能力培养、资格认证等。通过培训与学习,辅导员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也会大大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归属感。同时,还应时常进行辅导员在职培训,可以分为各种专题培训,如职业指导、心理辅导、生活园区(如宿舍)管理、学生日常管理等,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后者主要是通过为辅导员队伍提供相关软件与硬件支持,加强辅导员内部的交流与学习,如发行辅导员内部的学习刊物,建立辅导员工作网络交流平台等,提高辅导员对具体事务的处理能力[5]。

2.6 支持辅导员队伍进行科学研究,创建学术提升平台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在社会迅速变革、情况不断变化、社会思潮十分活跃的环境下,要有效地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科学规律,注重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第一,发挥学校主办刊物的作用,开设专栏——学生教育与管理,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发表科研论文,培养和提高辅导员科研水平。第二,通过学校内部的科技处、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专项科研课题,鼓励和支持辅导员从事项目研究,既为学校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也为辅导员队伍提供了科研平台。第三,高校应积极组建辅导员科研团队,鼓励其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同时为其提供科研资助[6]。高校每年应该投入一定数量的研究经费,设立党建、思政、团学、学生事务管理等社科类研究系列课题。

[1]芮国星.建设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策略[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9:504~512.

[2]郑银华.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80~181.

[3]林焕章,英健文.探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困境及策略[J].科教文汇,2009,2:12~13.

[4]张利.试析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途径[J].辅导员新论,2009,5:76~77.

[5]贾敬灿,左勇.职业化: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路径[J].科学大众,2009,5:146.

[6]童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科教文汇,2008,9:14.

G640

A

1671-1246(2010)24-0020-02

猜你喜欢
职业化专业化队伍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26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30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中国军转民(2018年1期)2018-06-08 05:53:09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新闻传播(2015年6期)2015-07-18 11:13:15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32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 1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