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晓云 刘 颖
(1.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天津300070;2.天津市儿童医院)
遗传性疾病患儿筛查中股静脉采血操作护理体会
谷晓云1刘 颖2
(1.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天津300070;2.天津市儿童医院)
股静脉;穿刺;护理
遗传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是因先天酶缺陷使甲状腺素合成不足所致,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苯丙酮尿症(Pheny lketonuria,PKU)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所致的一种代谢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上述两种疾病的早期确诊对于患儿预后及后期智能发育至关重要,而要获得早期诊断,遗传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通常需要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SH和T4浓度,而苯丙酮尿症则通常需要对经Cuthrie细菌抑制法筛查阳性者做苯丙氨酸或酪氨酸测定〔1〕。完成以上检测,均需采集静脉血约3 m L。但是,婴幼儿血流分布多集中躯干、内脏,四肢较少,周围浅静脉较细,血管充盈度差,在做化验时从周围浅静脉不能采集到足够的血〔2〕。同时,新生儿哭闹不配合不易固定,采血量往往不够且易造成溶血。股静脉粗而固定,只要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不仅可以减少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巨大痛苦,而且还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文拟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对先天遗传性疾病患儿筛查中股静脉穿刺采血术的应用及患儿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旨在与同道共榷。
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门诊采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PKU患儿血标本 106例次,其中甲低患儿57例次,PKU患儿49例次;男婴 63例次,年龄19天~8个月;女婴42例次,年龄22天~8.5个月。一次性穿刺成功89例次,其余均为二次穿刺成功。按常规操作行股静脉采血术。小儿需自备安抚式奶嘴、一次性尿不湿。一人固定患儿,一人施术。选择股动脉内侧约0.3~0.5 cm作为穿刺点。以此为中心消毒直径至少8 cm,再消毒食指及中指至少两个关节以上,采用直刺法与穿刺点皮肤垂直快速进针约0.8~1.0 cm,穿刺深度可根据患儿的胖瘦情况增减深度约0.2 cm〔3〕。见回血后迅速连接一次性负压采血管,采血约3m L。
2.1 操作前护理
2.1.1 门诊采血有别于治疗采血 对患儿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因门诊采血的患儿均为第一次接受静脉采血,年龄极小,患儿家长往往对于先天遗传病处于否认和怀疑的心理状态,情绪较激动。而治疗采血的患儿家长心理往往处于接受期。所以沟通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采血前向家长讲解股静脉穿刺术的操作程序,使家长理解穿刺难度,甚至操作失败后实施第二次操作的可能性,以避免家长阻挠穿刺进行过程。如此不仅可以减轻术者紧张情绪,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也可以减少因患儿家长不理解引发的医患纠纷。
2.1.2 合理选择穿刺时间 因小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贲门括约肌松弛,如哺乳后即刻施术,当术中患儿平卧时,患儿哭闹极易导致漾奶发生,严重者可造成窒息;另外,婴幼儿本身血液总量较少,特别是此类患儿的血液循环更差,因此小儿静脉穿刺术宜选择哺乳后约1 h进行。
2.2 操作中护理
2.2.1 适时使用安抚式奶嘴 由于患儿术中哭闹,扭动抽泣,极易造成术者不易准确定位股动脉搏动点,甚至定位失败。适时使用安抚式奶嘴可在一定程度上抚慰患儿,减少及停止患儿哭闹,提高准确定位率,同时也可减轻术者紧张情绪。
2.2.2 及时应用一次性尿片 操作中患儿取平卧位,脱去下肢衣物,垫好一次性尿片,应同时垫好会阴部以防术中尿液污染穿刺针眼。如有发生,立即拔针,擦干皮肤,消毒并用无菌棉垫覆盖穿刺部位。
2.2.3 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由于患儿免疫力低下,所以做好患儿的保暖工作尤为重要,操作中避免暴露时间过长,避免完全暴露,以免患儿受凉。
2.2.4 把握好股动脉搏动不明显时的准确定位 左侧股静脉的位置较浅,左膝关节正中点至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向内约0.2~0.3 cm处为穿刺点;右侧位置较深,右膝关节正中点与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正中作为穿刺点。以右侧股静脉穿刺为佳〔4〕。
2.2.5 做好进针后负压采血管见不到血的处理 此时操作者需要利用其右手小鱼际侧以患儿身体为支撑,轻轻提拉针头并稍稍改变针头角度直至试管见到回血,提拉时力度适中,以免提拉过度针头滑出穿刺点皮肤,造成穿刺失败,增加术者紧张感,加重患儿痛苦。
2.3 操作后护理 操作完毕后按压穿刺点5~10m in,直至穿刺点不渗血为止。禁止按揉,以免造成大面积渗血的发生。按压时力度适中,随时观察穿刺侧下肢血运情况以免下肢皮温发凉造成循环受阻。做好患儿返家后的后续护理。操作完毕叮嘱患儿家长,24 h以后再给患儿洗澡,以免造成穿刺点的渗血,感染穿刺伤口。
在先天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低下症、苯丙酮尿症患儿筛查中,股静脉穿刺采血术是一种常用、甚至必需的护理技术。做好家长沟通工作,选择适宜采血时间,准确的采血部位,垫好尿不湿防术中尿液污染,哭闹时及时应用安抚式奶嘴,准确定位穿刺。术毕穿刺点以适宜力度按压,并观察下肢血运,嘱家长避免水湿穿刺点造成感染,以此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1〕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41
〔2〕石丰月,谭莹,孙现荣.婴儿股静脉定位后斜刺在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7,19(4):301
〔3〕周姿,王志辉,廖建林,等.婴幼儿股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J].世界健康文摘,2007,4(10):16-17
〔4〕利梅芬.左右股静脉采血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5):780-781
(2010-08-07收稿,2010-09-06修回)
R472
B
1006-9143(2010)06-0359-02
谷晓云(1981-),女,主管护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