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在院内感染预防中的作用

2010-03-20 15:53牛万霞
天津护理 2010年2期
关键词:监控消毒护理人员

牛万霞

(天津市宝坻医院,天津 301800)

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呈爆发流行,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我院从院内环境、医疗护理行为、消毒隔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方面,积极改进原有的控制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ICU、新生儿、治疗室、换药室等)及高危人群的监控,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医护人员控制院内感染的理念,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使院内感染率从8%降低到 1.7%~2.0%,避免了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5项关键措施为:消毒灭菌、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这5项措施无一不与护理密切相关。现就我院护理人员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介绍如下。

1 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环节上的缺陷

1.1 在认识上,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仍显不足。表现在部分护理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监控工作的认知表现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这项工作质量控制的意识不强,对质量控制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深度,对质控管理制度坚持不够,对质量控制的范围模糊不清等。有些护理人员认为院内感染预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其它与己无关。

1.2 在实践上,护理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相关知识仍显缺乏。

因为我国现行的护理在校教育对医院内感染相关知识的学习涉及较少,而毕业后继续教育又没有将其作为护理学科的重点科目,所以目前部分护理人员还缺乏与之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因而相关的理论不够扎实、基本的概念不够清晰,常用的物品消毒技术不够熟练,常规物品的监测方法不够准确等。

1.3 在质控上,护理人员对医院内感染质量控制观念仍显滞后。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已是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护理质量管理意识的明显增强,医院内感染的质控也日臻完善。但目前仍表现出部分护士长对医院内感染监控管理的力度还不够,主要是对感染监控管理中“隐性”的和“内涵”的质量的管理认识肤浅,对其工作的“缺陷”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在管理上还缺乏力度。所以近年医院内感染监控的质量虽然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质量控制的达标率高低起伏不稳定、科室间发展也不够平衡等〔1〕。

2 预防和控制措施

2.1 提高院内感染管理意识 医院内感染的管理,重在预防。首先要克服护理人员“与己无关”的思想,树立“主人翁”意识,克服“可控可不控”的错误倾向,树立“非控不可”的意识,使护理人员都具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认识上能够跟上、行动上能够展开、在效果上成效好。让全员积极参与感染监控管理,发挥群体的最佳效应〔2〕。

2.2 强化在职培训,提高院内感染监控管理的知识与技能

2.2.1 制定培训的计划 鉴于目前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内感染的知识面和知识掌握的深度,护士长根据科室人员的不同层次,从基础抓起,实施目标教学与管理。医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要同其他新理论、新知识和新业务、新技术一样,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分层次制定相应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季有考试考核培训的结果与奖惩挂钩形成激励机制,调动全员的积极性。

2.2.2 明确培训的内容 医院内感染监控的相关知识,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主要是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医院内二重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学习掌握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等。另一方面提高与院内感染监控相关的技能。通过培训提高观察水平、监测水平和动手能力,基本掌握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方法和手段。掌握感染性疾病患者预后的综合性评价、及时发现医院内二重感染的先兆、手术伤口愈后等级的判断等,及时为医生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2.2.3 规范培训的方法 对医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方法强调突出相关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实践技能的实用性等。在医院内感染的高发期(即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其他暴发流行传染病等)或需要重点监测的项目请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对传授的理论编写成文字材料,做成卡片,做到知识共享;重点内容进行现场指导,如组织专题护理教学查房或进行专题研讨等。当前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和外科切口的感染,而医院内感染最主要也是最活跃的传播途径为医护人员的手、医疗设备、空气中的飞沫等,因此在学习目标监测和掌握与之相关的预防措施时,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如对医务人员洗手的教学,可通过理论学习掌握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的指征;通过模拟示教及其他宣传,掌握洗手的方法和手的消毒要求。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临床工作中主要强调做好侵入性操作的监控与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同时对一些无菌技术操作制定严格的操作标准,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在网上授课,发挥网络的作用,突出以实用性、可操作性为主。

2.3 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尤其对免疫缺陷者,如为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尽可能避免导尿,必要时采取消毒闭式引流系统,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引流袋低于引流口位置,避免引流液返流〔3〕。

2.4降低陪伴率,减少探视人员 普通病房的陪伴率低于8%,制定新生儿病房不陪伴制度,由责任护士掌控探视陪床者的人数。

2.5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医院感染科的专职人员,每月不定期到各门诊有关科室及病区检查消毒液的浓度和浸泡时间,无菌包的有效时间,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及处理,进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检查、监督、指导。每月不定期对供应室进行抽查消毒包的消毒效果。通过检测使各科室能对本科消毒不合格的项目及时了解,查找原因,重新消毒,合格后再行使用。

2.6 污物的处理 一次性物品对防止交叉感染、控制医源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所有一次性输液器及输血工具使用后,及时毁型,浸泡消毒后送焚烧炉做无害化处理。患者引流液、痰液、血液、粪便等分泌物应用高浓度消毒浸泡后再行倒掉,特殊感染(如绿脓杆菌感染、厌氧菌感染等)的敷料焚烧处理。卫生垃圾及传染病患者使用的医疗用品(一次性的)应随时消毒,并装袋送指定地点焚毁。同时对甲类传染病人以及肝炎、结核、艾滋病、炭疽病等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的非一次性医疗用品实行消毒-清洗-消毒或灭菌的措施,普通病人污染物品执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总之,护理工作在院内感染的预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提高护理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监控的知识与技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减少侵袭性操作、严格陪伴探视制度、严格污物的处理等,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了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

〔1〕陈立新,李淑清,魏巍,等.加强医院内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内感染学杂志,2005,15(3):268-269

〔2〕肖志明.加强医院内感染管理与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66-467

〔3〕李秀英,房伍磊.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694-1695

(2009-07-12收稿,2009-11-03修回)

猜你喜欢
监控消毒护理人员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