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雪峰
摘 要: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个人品牌的内涵,制订客观的设计原则,努力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打造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需要的品牌形象,提升个人价值,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个人品牌 评价体系
一、高职院校学生个人品牌的内涵
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竞争者。品牌代表着商品属性,实质代表销售者对交付给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承诺。而个人品牌与品牌类似却不同,它不代表商品属性,是指用以识别某个人,并使之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典型特征及标志,通常由这个人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特征组合而成。它代表了人的很高的综合素质和突出的专业才能,是独特的个性表现,有公认的无形价值,有公众肯定倾向的客观依据,标志着身份,体现着实力。中国个人品牌委员会(IBF)秘书长徐浩然认为:“个人品牌是指在特定的工作中显示出的独特的、不同于一般的价值,以个人为传播载体,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或审美需求,能被社会广泛接受并长期认同,可转化为商业价值的一种资源。”与其他人相比,个人品牌在某些方面是强于或高于别人的,甚至是他人无法替代或比拟的,比如学识、发明创造、专业技能、管理水平等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甚至推动本地区乃至国内国际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提升。个人品牌是向他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是一个人在受众中的首要印象,不受年龄、职位、行业的限制,一旦形成很难受到挑战。
大学生品牌的内涵,是指大学生拥有的技能、技术及社会适应能力应当在众多竞争者中独树一帜,具有高质性、独特性、领先性。也可以理解为用人单位或社会公众,在对某高校(或高校的某专业) 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其他高校(或其他专业)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比较中所产生的心理倾向、生理倾向的综合感受及评价。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实用人才。高职院校学生要拥有品牌,必须做到专业功底扎实,学识丰富,综合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在本领域内有比较深的研究和体会,不但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识和适应新工作,而且能迅速掌握核心知识和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较大的成绩。与同专业的学生相比,不但应在本专业某一方向的深度和精度上技高一筹,而且应在某一相关知识领域的熟练程度上,更为同窗学友所不能企及。从知识及其应用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一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学科交叉型人才。从个人素质角度来看,能够做到敬业、守信,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等。他们潜意识中就具有吸收最新知识,积极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以不断拓宽自己视野的冲动,跟踪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并把它们应用在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和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二、高职院校学生个人品牌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构建高职学生个人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应结合高职学生实际,积极探索一种符合高职学生实际的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个人品牌价值进行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学生打造个人的品牌,需要学校、学生、社会人才市场多方面的努力。首先,高校品牌是一种学生的品牌,它在传播高校形象的同时,也代表了培养出学生的质量与特色。其次,大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具有多样性。最后,社会人才市场是否良性运行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品牌建设。学校、学生、社会人才市场之间互相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要动态的评价。基于上述的原因,选择适当指标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的内涵明确,定义准确,计算方法简便,结合必要的调查和考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全面客观地描述和反映大学生的个人品牌状况。
(二)把握准确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择与设置抓住个人品牌的本质特征,用少而准确的指标把要评价的内容表现出来。各指标体系之间要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不是各种指标的堆积。
(三)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度量性和指标的可操作性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数据要有较强的可获得性。如直接对个体吃苦耐劳精神进行评价是不可能的,这种精神的表现是内在的,所以不能将吃苦耐劳精神列入指标体系,而以素质指标代替。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学生一个良好的个人品牌可以为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物质和精神效应。个人品牌价值的内在因素包含学生个人的学历、资历、职称、成果、实绩等量化指标,也包括不可以直接以数量表达的内在素质,如责任心、事业心、人品、人生观、价值观、能力、心理和生理等。对学生个人的品牌进行评价应该综合学生个人品牌价值的内在评价要素和学生个人品牌价值的外在评价要素两个方面的内容(图1),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平行的,这一平行关系要求学生个人品牌建设要具备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
图1 高职院校学生个人品牌价值评价内容
根据指标选择的原则,选择合适指标将学生个人品牌价值评价内容量化,得到高职院校学生个人品牌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把构建过程分为四层,一个目标层和三个子系统层,把图1中的两个评价要素的内容作为子系统模块层,每个模块层分为两个指标(指标层),共有四个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解释和说明(赋值层),详见表1。
图1 高职院校学生个人品牌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一)学生个人品牌价值内在评价要素部分选择业绩指标和素质指标。
1.业绩指标
包括:专业技能、工作能力和个人成果。能够让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最终是自身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精深的专业技能是个人品牌建设的重要元素,较强的工作技能是个人品牌建设的核心内容,这些都可以外化地表现在员工能带来多大效益,也就是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所作的贡献。
2.素质指标
包括:个人魅力、个人信誉、持续学习的能力、创新人格、自信心、忠诚度、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职业素养等。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实践性很强,仅靠书本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对责任心、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的评价也不是靠卷面考试所能确定的。创新人格,对创新活动热爱,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活动中勇于克服困难,有执着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能准确判断创新价值、方向与水平,保证创新活动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务求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忠诚度,忠诚于他人、忠诚于职业、忠诚于专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坦诚相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忠心耿耿,全力以赴,值得他人信赖,让周边的人都放心。要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和所供职的企业或机构,不能三心二意。在自己热爱的某一项领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高扬真理的旗帜,不畏权威,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做出成绩,成为专家。团队精神,在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决策的同时,要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能识大体,会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合作,当自己的意见与组织决定不一致时,仍能忠实执行组织决定,这也是大学生品牌质量的关键尺度。吃苦耐劳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到在体力上不惜力,任劳任怨;在工作上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怕险;适应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耐得住寂寞,不言放弃,坚持到底。只有这些综合评价值达到或超过人们的期望值时,个人品牌的形成才有了保证。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愿意充当角色,愿意接受挑战,富有主见,富有创新精神,使奋斗目标容易由模糊走向清晰,使意识形态的“能行”变成客观实在的“真行”。不断学习新知识,补充新内容,学习吸收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保持知识领域的青春和活力。这一指标在评价时可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及工作态度的改变、积极性的提高等来衡量。
(二)学生个人品牌价值外在评价部分选择行业评价和社会评价。
1.行业评价
包括通用能力、专业理论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具备完善的职业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把所掌握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用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带头解决生产难题,作出一定贡献,工作业绩显著。知名度和美誉度、做事态度和个人能力相对稳定,企业绝对可以放心和信任,可以放手独立工作。本层次以学习及工作绩效为参数。
2.社会评价
包括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公益爱心、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社会责任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也可以理解为是个人应承担的高于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一个人只有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兼具一颗良好的公益心,加上良好的行业评价,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形象,才能有资格取得社会赋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结论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有利时机,结合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确定自己的培养模式,将学校打造成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实用型人才的有效载体,以打造更多的品牌学生。这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之本。作为一个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面对当今激烈的社会人才竞争,不仅要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中使自身在专业领域方面具备某种特殊的才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敬业诚信和创新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持续学习能力和社交协作合作能力,从而塑造形成自己的特有品牌,为自己开辟通向成功的道路。应根据自身特点选取业绩指标、素质指标、社会评价、行业评价这四个指标中多个或全部指标,积极主动地加强自身的品牌修炼,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用之材。另外,企业作为品牌打造的最重要的实践载体,在院校企业的有效协调合作下,应为学生品牌打造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形成院校、学生、企业三结合的高职院校学生品牌打造有机体,最终实现三方面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德伟.身价—如何打造个人品牌[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8.
[2]余明阳.中国品牌报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97.
[3][美]菲利普·科特勒,欧文·瑞恩,迈克尔·哈姆森,马丁·斯托勒.塑造知名[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4][美]汤姆·彼得斯.个人品牌5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美]戴维·麦克纳利,卡尔·D·斯皮克.个人品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6]缪维.浅论新经济环境下的个人品牌塑造[J].甘肃科技纵横,2009,2.
[7]项雷,吴跃,周浪平,李惊涛,虞华君.个人品牌塑造策略研究[J],2009,4.
[8]王嘉瑞.个人品牌形象塑造的途径分析[J].学术纵横,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