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学”“习”

2010-03-16 03:18王亚娟
文教资料 2010年34期
关键词:物化过程教师

王亚娟

摘 要: 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的过程,又是学生学的过程,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学生的角色和地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教” “学” “习”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社会、家庭和学校最关注的也是学生的学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爱学习的学生却大有人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要忍受学习成绩不好带来的压力和痛苦,以致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自暴自弃辍学回家。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生不会学习。为此,本文通过教、学、习过程的分析,帮助大家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一、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教学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教师的“教”包括:教之前、教之中和教之后。教之前是指教师通过对教学媒体的学习、领会并和自己已有知识相融合,使教学媒体所反映的物化知识活化为教师个人拥有的知识;教之中是指教师利用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教之后是指教师收集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学生的“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接收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同于人类的认识过程,同时,学生所接收到的是物化的知识,这种物化的知识还需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融合,成为学生自身所拥有的活化的知识,也即学生需要利用自身所具有的感性经验和已有知识对所接收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和加工,实现真正的学习。

二、学生“学”与“习”的统一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继承前人经验智慧和思想成果,并使之转化为自身能力的过程。

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它包括了“学”的过程和“习”的过程。《辞源》曾解释为,“学”乃“仿效”也,即获得知识;“习”乃“复习”、“练习”也,即巩固知识。由此可见,“学”的过程是知识的外化过程,而“习”的过程是知识的内化过程。

学生的“学”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人类智慧结晶和思想成果的过程。学生的“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对所获得的物化知识的再加工过程,也即物化知识的活化过程,更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再完善过程。因此,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加工过程,首先是对学到的物化知识进行分析、归类和编码的过程。所谓分析就是指对所学到的知识划分属性;归类指的是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学科划分;编码是按人类大脑加工信息的方式进行言语转换。在完成了知识的分析、归类和编码以后,最重要的是知识的贮存。知识的贮存就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知识存贮在大脑的相应部位,这是一个新旧知识动态交融的过程。赫尔巴特曾提到知识在大脑是以知识团的形式存在,新旧知识之间通过同化和顺应的形式使大脑中知识团之间的结构更加严密,且知识团不断由小变大,当知识团大到一定程度时,便可实现跨学科间的联系。这就是习的过程,通过这个加工过程使得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且使得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再次的完善。

三、优化学习效果

(一)教师的教以调动学生为前提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学”而有“习”,则是一件非常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求知的本能,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为了明确一堂课的目的,为了引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和集中其注意力,教师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为教学做好准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首先在于唤起学生大脑中原有的观念,使他愿意“嫁接”新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加工处于激活状态,对教师所呈现的内容就能非常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分析、归类、编码和贮存,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外在的知识内化为个人所拥有的知识。

(二)学生的学以我愿学为最佳状态

每个人都有主动、自发地进行某种活动的愿望或冲动,这是人的发展得以实现的真正源泉。正如皮亚杰所说,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我们现代方法中的一个决定因素。

就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来看,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首先是注意,引起注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愿望,并且愿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注意力持续时间的长短。其次是理解,学生由于主动探究,能集中注意于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理性的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融合。最后是巩固,所学内容如果没有及时加以复习巩固,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内容就会被遗忘,但学生由于主动探究使得知识得到一次新的加工,从而加深记忆。由此可见,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要以创造力的培养为最高标准

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这告诉我们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而应不局限于书,不迷信于书,并且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多动脑筋,敢于对书本上的东西提出疑问。因为只有有了问题,面临困惑和焦虑,才会产生探究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需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样,我们也不能尽信于师。传统教学使得我们形成了一种定势,即教师说的做的都是正确的,从而丧失了自己对问题质疑的意识,使我们成了教学过程中被动的容器,装满了知识却没有真正的自我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既必要又迫切。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程亮.“实践智慧”视野中的教育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Ronald E.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方青稚主编.教学的革命[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5]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蒋晓.赫尔巴特学派教学理论评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4,(1).

[7]李森.论教学论的基本类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研究生课题:反思性教学:实现教师专业化的内驱力,项目编号:09YKZ044。

猜你喜欢
物化过程教师
最美教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档案:一种物化的文化形态
抛物化Navier-Stokes方程的降维仿真模型
圆我教师梦
X-bar之弊——从名物化分析到最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