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硕 孙 黎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
自主创新关系着企业生存、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因素。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脊梁,如何提高和评价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共同关注的问题。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一大批历史久、资历深、责任重的国有企业坐落于此,对于这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研究不仅关系到对企业的客观评价,还关系到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测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非常丰富,但是针对中国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的研究却十分罕见。本文从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一般研究方法出发,结合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提出切合实际的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方法。
熊彼特在1912年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引发了人们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两个方面探索创新理论,许多学者从创新的类型、作用、决定因素和环境等角度提出了有益见解。随着发展中国家引进海外技术的增加,20世纪80年代起许多学者着力于研究技术引进方如何获得自主技术的问题,于是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日益增加。其中关于技术创新的模式、运行机理和测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宏观和微观两条研究路径,前者关注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关系,后者着眼于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的关系。我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定义为:“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并产生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为了强调关键技术的自给能力和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我国提出了“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并总结出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引再创新三种主要创新模式。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由一些主要能力要素构成,而这些主要能力要素又由更具体的因素决定,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复杂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对于这系统的测度不仅可以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具体指导企业创新活动,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且关系到政策制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机构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方法和模型的研究中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指标的选择上,从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和环境三个方面选择制定指标的研究较为常见。技术创新能力投入指标包括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研发部门的资源配给程度、企业与其他实体合作创新的程度、企业获得其他机构支持程度和员工教育水平等指标。技术创新能力产出指标包括企业获得的专利数量、行业专家对企业创新的评判、文献发表或报道数量等指标。技术创新环境指标包括政策法律、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科学文化、产学研合作等指标。此外,还有学者从分类、综合和过程等角度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指标体系。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的方法研究方面,专家测度法、层次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数理统计法、模糊评价法等近百种测度方法被应用于这一领域,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分析模型。这些指标、方法和模型的丰富性体现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的复杂性和多角度性,即针对企业发展阶段、类型、所在地区等特性的不同会孕育出不同的测度方法,只有在对理论知识和企业特性充分把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设计出合适的测度体系。
国有企业不仅在制度、规模、经营目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存在不同,其自主创新能力同样与其他企业存在差异。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时代沉淀也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些特殊性,因此在测度这一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时应着重考虑以下特性。
1、全局性
国有企业多分布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且企业规模通常较大,涉及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国有企业的改变通常具有一定的全局性和战略意义。东北地区是我国典型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这些企业的调整、改革、发展和进步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经营,更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同样具有这种全局性,其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保障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探索高新领域带动国家科技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配合体制改革。因此,在测度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时,须将这种全局性特性考虑其中,在测度体系中通过设定合理的投入、产出以及环境指标来体现创新与其他因素的互动。
2、控制性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控制性特别表现在行业控制性和继承控制性两个方面。在行业控制方面,我国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国有企业需要控制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并要在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树立重要骨干企业。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装备制作业基地和生产资料基地,大部分国有企业集中于这些行业,国有资产在这一地区的比重相当之高。这部分企业往往吸引了大量的行业内高技术人才,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继承控制方面,东北地区聚集了一大批历史久、资历深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很多企业在建国之初就担当起了重要的生产任务和技术创新任务。这为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奠定了较好技术基础,也积蓄了相对丰富的人才储备。
3、网络性
国有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网络覆盖面,能够通过市场运作联系起其他实体。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同样具备这种网络特性,其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和独特的企业性质可以更容易地建立起“官—产—学—研—金—中”的创新网络,即通过与政府、其他企业、学校、科研机构、金融部门和中介机构等各种实体的合作来进行技术创新。虽然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较早的就实现了与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合作,但是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网络,或者说创新网络还不具备规模。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创新平台不够开放,不能将内外部资源积极应用于企业创新,企业没有发挥出主体地位的作用,因而影响了自主创新的效果。基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这种既有网络性,而创新网络又不完善的特点,在考虑创新测度体系时就需要辩证思维、合理设置相应指标。
4、社会性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既要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实现自身价值,也要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是每个企业生存、发展以及与社会融合的基础。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和百姓生活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因此,国有企业较其他企业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在技术创新方面,国有企业一方面需要通过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的生产方式来保证企业旺盛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攻克一些风险较大的技术难关以支持国家科技发展。例如许多国有企业都承担了国家重大研发项目,特别是一些风险大、成本高、周期长、难度深的研发项目多由国有企业完成。再如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许多国有企业率先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为其他企业做出了榜样。
构建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需要遵循科学、合理和准确的基本思路,即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确定合理的指标与权重,从而达到准确衡量的目的。建立测度指标体系时,还需要秉承整体性、可靠性、实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针对性等原则。针对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特性和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我们从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和外部创新环境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考察,即以此二者作为一级指标。在企业内部创新能力指标下,设立四项二级指标,分别为创新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在企业外部创新环境指标下设立市场支持能力、政府支持能力、大学和科研机构支持能力、金融支持能力和中介机构支持能力等五项指标。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在二级指标下设立更具体的三级指标,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内部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东北地区拥有很多国有企业,对于这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需要一个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方法和体系。因此,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的定义出发,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的一般方法进行了简单梳理,从中认识到针对不同类型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度方法才能进行准确衡量。因此,本文在第二部分概括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与自主创新相关的特性,分别为全局性、控制性、网络性和社会性。基于企业自主创新测度的一般方法和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特性,本文在第三部分构建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本文在研究中突出了“东北地区”这一特定地理区域和“国有企业”这一特定企业类型,使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体系的构建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为一步构建测度模型以及进行实证分析提供了探索性的参考。
(注:本文系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93002;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08JJD790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