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长江
(四平市水利局,吉林四平136000)
上游护坡是土坝外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土坝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可保护土坝上游坝体免受风浪的掏刷和冰冻的破坏。但对于严寒地区的平原水库,由于冰面大,上游护坡遭受冰冻破坏极为严重,每年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修理,既浪费又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如不及时修理或修理不符合要求,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即冻害-风浪掏刷-再冻害,直至坝坡大面积破坏,使险情恶化或扩大。因此,严寒地区防治土坝上游坝坡冻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寒冷和严寒地区的水库,库面在冬季将冻结一层冰晶体,有些地区冰层厚度可达1 m以上。当气温回升时,冰层膨胀,随即对岸边和坝坡产生静冰压力,冰块破碎后,又会产生撞击在坝面的动冰压力。
在寒冷地区,特别是严寒地区,土坝上游护坡在冰冻的作用下易产生下列破坏情况。
当坝坡土体表层未设砂壳保护层或保护层厚度不足、不均匀且护坡下坝坡土体为粉质粘士、粘质壤士或粉土时,坝坡浸水后,冰冻期坝坡土体易产生不均匀冻胀,这种现象在距冰面1.5 m左右范围内的坝坡上最为明显。土体的不均匀冻胀使护坡的混凝土板(块)或块石隆起,再加以冰盖推力的作用,护坡就遭到破坏。待冰体和冻土融化后,护坡不可能再恢复原状,形成一堆堆的架空乱石,这就使坝体土料失去保护,春秋大风浪时,对坝坡掏刷极为严重。
寒冷和严寒地区,水库的冰盖产生沿坝坡向上爬升的现象,这种爬升有时一天几厘米,严重时一天几十厘米,一个冬季爬升可达4~5 m。这是因为冰体与其它物体一样有热胀冷缩的属性,受阳光照射便膨胀,夜间温度降低就收缩,所以冬季夜间在水库能昕到清脆的撕裂声,即为冰盖收缩产生裂缝时发出的声音。冰盖裂缝内进水冻结后,又增加了冰盖的膨胀量,如此交替循环,膨胀量就逐渐增大,冰盖便沿坝坡不断上爬,特别是当冰盖与护坡冻结在一起时,其破坏作用更加严重,冰盖能产生很大的静冰压力,瞬时静冰压力可达40~50 N/cm2,所以冰盖的推力能严重破坏护坡,如图1所示。
图1 冰盖破坏护坡示意图Fig.1 Sketch of slope protection damaged by ice cover
多年来,土坝护坡的冻害防治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尚未找到特别有效而又经济的办法,下面介绍几种措施。
这是一种地方性的办法,在盛产梢柴的地区可以采用。使用时,将梢柴(条)用铁丝捆绑成圆柱状,当库面刚结成薄冰层时,沿坝坡与冰面的交线将薄冰刨碎,再将梢捆放入。当冰盖开始融化时,静冰压力作用在梢捆上,使冰盖与护坡脱离接触,这样梢捆对冰压力起到缓冲作用,使护坡免受破坏。
坝体不长时,对有条件的枢纽工程,可沿坝坡与冰面交线附近装设供气管路,每隔一定的距离设出气管口,并插到防冻部位的水下,用风泵或空气压缩机供气,通过定时在水下吹气搅动水面,保持水面不结冰。吹气次数根据当地气温变化灵活掌握。
沿坝坡与冰面的交线,每隔一定时间就将冰盖刨碎一次,使坝面与冰盖交线处的水永不冻结,形成不冻槽,这样可使护坡免遭静冰压力的破坏。此法简单易行,但必须指派专人负责,按一定的时间进行。
目前,土坝护坡多采用块石或混凝土板(块)砌筑,其下铺以垫层。实践证明,这两种护坡对抵御风浪的作用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抵抗静冰压力的推移,更不能抵御动冰压力的撞击。因为块石护坡单层厚仅0.30~0.35 m,双层厚约0.4~0.6 m,混凝土护坡的混凝土板一般为50 cm×50 cm的方形板块,以上尺寸都是考虑风浪作用设计的,一般不考虑冰压力的作用,故不能抵御冰冻的破坏。若考虑冰压力的作用,则块石和混凝土板的体积将会太大,这样既不经济,又给施工造成困难。目前,多数采取消极办法,即破坏了再修理,实际上是以治为主的被动措施,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