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的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研究

2010-03-12 11:47王慧婷陶加辉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3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语言英语

王慧婷,陶加辉

(重庆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44)

一、引言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专门用途英语或专业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和学科相关的英语。目前,ESP在各领域交流中占有着一席之地,ESP教学也成了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许多学者、教授都从各个方面阐述了ESP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都认为应在大学阶段积极开展ESP教学,有利于满足社会的客观需求和学生的主观愿望。[1-6]同时,大部分基础阶段学生认为需要开设ESP课程,甚至很多学生希望在基础阶段能尽早接触 ESP学习。[7-8]在中国,已有部分高校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直接提供ESP课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浙江大学,香港一些大学。因此,开展ESP教学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但是如果ESP在大学基础阶段开始实施或完全取代原来的大学基础英语的话,那么庞大的大学生群体对 ESP的需求与ESP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之间矛盾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一支稳定的既有语言优势又有专业知识的ESP教学师资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因为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师资质量的高低 。[9]

在我国,ESP教师主要由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组成。在许多高校中ESP课程基本上是由专业所在院系开设,专业教师授课;英语教师大部分只承担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专业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普遍偏差且语言教学知识不熟悉,而英语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讲解时难以深入,导致了ESP教学在绝大多数院校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2]因此,提高ESP教师队伍素质,整合、优化教师资源是提高ESP教学质量、实现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这一问题,有些ESP研究者曾提倡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进行合作,[10-15]也有西方学者提倡某一领域教师之间的合作、对话和分享,试图解决教师知识结构不足带来的教学影响。这些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ESP教师发展,但存在明显不足:缩小了ESP知识来源的渠道,过分强调了理论性知识,忽略了实践性知识。

本文认为,ESP教师应从英语语言教师中培养,原因是:(1)从理论上讲,ESP教学属于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属于语言教学,且内容专业不宜太强,语言上要有代表性,[2]更适宜英语教师;(2)从操作层面看,与专业教师在短时期学好英语语言相比,英语教师学好一定专业知识更为容易。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英语语言教师向合格的ESP教师转型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以专业教师、ESP教师专业共同体和相关企业的 “三位一体”的ESP教师发展合作模式,共同促进ESP教师专业成长,满足当前高素质的ESP教师短缺的社会需求。

二、影响英语语言教师向ESP教师成功转型的因素

英语语言教师与合格的ESP教师到底差距在哪里,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英语语言教师向ESP教师成功转型,这些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叶澜教授指出教师专业结构由专业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组成。[16]而李红教授的研究发现ESP教师的能力与普通语言教师的能力没有本质性的区别。[17]相对而言,专业理念对一个教师来说是恒定的。由此可推断,英语语言教师与ESP教师差距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上,它也成为制约其成功转型的主要因素。根据叶澜教授把教师知识分为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等几个方面,[18]将语言教师与ESP教师对比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两者最大的差别表现在专业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个人实践知识的不同,因此,这些因素也成为了制约英语语言教师向合格的ESP教师转型的瓶颈。具体表现为:

(一)缺乏ESP专业理论知识

长期以来,受传统按专业培养人才模式的影响,我国英语语言教师大多属于知识结构单一的语言型和英语与文学结合的人才,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他们更多地是熟悉英语语言教学与语言规律,而对ESP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导致许多语言教师面对复杂的专业英语教材不知所措,教学中也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语言点的解析等 “亚健康”现象。这也正是许多学者主张英语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的原因所在。因此,要使ESP教师转型成功,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将专业理论知识与英语语言教师原有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产生共生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ESP教师转型成败。

(二)缺乏ESP语言教学理论知识

ESP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间的科学、技术、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国外已经对ESP和ESP教学做了多层面、多视角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而我国ESP研究起步比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高校才尝试开设ESP(早期叫 “科技英语”),并且遭到一些专家的质疑。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坚持共核英语教学。在这一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扎实,语言教学能力强,但对ESP语言教学理论知识缺乏,并且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较少。据吴铭芳等统计,[14]有关ESP的全国研讨会仅在1997年举行过一次,且影响也不大。另外,英语对于我国来说属于第二语言,与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来说差异较大。我国学生学习ESP的动机、环境、目的和要求与西方国家学生也有所不同。正如束定芳教授所说,不同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中的外语教学必须要有自己的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才有可能获得成功。[6]这也正是我们当前英语语言教师缺乏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向ESP教师成功转型。

(三)缺乏ESP专业实践知识

正如Schwab所说,教师不仅要吸收他人归纳出来的意见获得确证的知识,而且要拥有 “实践的智慧”。[18]当前,我国ESP教师更多的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教材为载体,将所获取的理论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而对学生将来要工作的 “目标情景需求”(社会需求)和对学生的实际 “学习情景需求”了解较少,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实践,许多教ESP课程的英语语言教师自身对ESP在现实工作中的操作程序、条例、谈判规则等也茫然不知,这势必影响教学质量,也不利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教师只有身临其境地参与专业实践,了解ESP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才能进一步丰富、深化ESP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对教师原有知识结构的有益补充。它也为以后的教学大纲的确定、课程设置、教学、测试和丰富ESP理论奠定扎实的基础。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发现,要使英语语言教师向ESP教师成功转型关键在于帮助英语教师获取专业理论与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三、构建 “三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

(一)“三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的内涵

“三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 (见图1),力图建构以企业项目为载体,以ESP教师为主体,专业教师、ESP教师专业共同体和相关企业共赢的合作机制,探索有效地ESP教师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使ESP教师通过合作性实践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成长,推动各方共同健康可持续发展。

需指出的是,专业教师是指在某一领域中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享有高度专业自主权并承担独特的社会责任的专门人员,在此通常指机械工程、建筑、资源与环境等学院的专业任课教师。ESP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指建立在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基础之上,以英语教师为主体,以ESP教学实践为载体,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共同学习和研讨,在团体情境中通过合作、对话与交流等方式最终实现ESP教师群体成长的自发性组织,一般都是各地教育局牵头组织的民间组织。相关企业专门指那些与国外公司有密切业务往来、有发展本公司ESP成员职业素养和共同研究ESP意愿的企业。该模式具体内容为:(1)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提供相应的ESP项目,由专业教师和ESP教师专业共同体共同合作提供理论支持,(2)ESP教师群执行实际操作来完成。在合作中,专业教师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提供者和项目执行的建议者;ESP教师专业共同体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更多地从ESP语言理论研究的角度支持ESP教师完成项目;(3)相关企业为ESP教师提供实践基地。三者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推进项目地完成。在此过程中,以项目为驱动,英语语言教师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专业教师的帮助获取理论和实践知识,充分利用ESP教师专业共同体的研究成果,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使其自身得到了不断成长,做到在合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断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企业而言,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教师资源,节约生产成本,获取更高利润,这也是该模式成功运行的重要前提。专业教师通过合作能及时了解社会的专业需求,分享专业知识,共享教学和研究经验与成果,培养了合作精神,促使了其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成长。可见,该模式是一个互惠互利、切实可行的培养ESP教师的有效模式。

(二)“三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模式的特征

1.ESP教师角色的转变

图1 “三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

新的模式突出了ESP教师在合作模式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理论获取方式看,在合作过程中,ESP教师不再是过去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他们与专业教师和ESP教师专业共同体中成员共同分享专业知识和专业语言知识的研究成果,互相协商、对话。合作的基础是平等和彼此尊重,这样使他们人格不受缺失,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信心和专业能力。从实践层面看,ESP教师不仅是课堂ESP理论的输出者,更是ESP理论的创造者和实践者。ESP教师通过完成合作项目为不断丰富的ESP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践行陶行知先生的 “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也有利于ESP教师增强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更好地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主动向ESP教师转型的意愿。

2.ESP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该合作模式主要目标是调动企业、专业教师和ESP教师专业共同体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促进ESP教师健康持续发展。与传统的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合作模式相比,该合作模式拓宽了ESP理论来源的途径,将专业知识获取途径从单一的专业教师扩充到由专业教师和ESP教师专业共同体的联盟,从专业方面知识延伸到包括专业方面知识和专业语言知识的结合体,并通过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合作很好地弥补ESP教师在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方面的缝隙,填补了其内在知识结构的不足。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项目实践,ESP教师可以及时了解ESP社会需求和发展动态,反思课堂教学和ESP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化 ESP课程设置改革、提高课程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构建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搭建起了批判性反思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使ESP教师成为反思实践者 (Reflective p ractitioner),促使其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语言方面的自我更新。

3.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产学研是实现教师社会价值、提高企业效率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该模式坚持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资源和科研能力强的优势,将专业教师与ESP教师专业共同体的集体智慧为一体,将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作用于ESP教师内在知识的提高,并通过ESP教师应用于企业的ESP领域,创造了社会经济效益。它使高校实现了从单一研究型向研究应用型的转变,承担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弥补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缺陷。有效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企业参与合作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合作模式得以顺利进行的外部动因,专业教师和教师专业共同体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靠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同时也给高校对教学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反思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因此,该模式凝聚了三方的合力,将产学研发挥地淋漓尽致。

(三)成功实施 “三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的保障条件

1.参与各方要有合作意愿

“三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就是参与各方要拥有合作意愿。如果参与各方都能积极主动、自愿地参与合作,使其真正成为各方的内在需求,才能有助于充分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开展有效的合作。相反,如果参与各方不愿意甚至是被强迫才参与合作,那么合作过程必然受到影响。而这种合作意愿关键在于该模式是否能满足各方合作的不同需求。因此,参与各方对于合作的结果认识至关重要,是影响合作意愿的关键因素。对于教师来说,他们要转变合作观念和方式,要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意识,积极树立 “要我学”向 “我要学”转变的学习观,认识清楚合作模式既带来的机遇又带来挑战;对于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是企业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合作经济效益如何是影响企业合作意愿的主要因素。总之,参与各方的合作意愿是合作能得以实现的首要条件,是深化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效益的精神保障。

2.平等、互尊、互信的沟通合作关系

在合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平等、诚挚关心的合作氛围。课程学者利思伍德 (Leithw ood)认为,最成功的专业发展项目总是为参与者提供定期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合作与互相尊重的氛围下交流观点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19]参与各方持有不同的合作目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只有在这种民主、和谐的合作氛围下,才能充分挖掘参与各方的智慧,形成合作伙伴关系,使效益最大化。

3.明确参与方职责,统筹合作资源

三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并不是将参与各方简单凑在一起,而是一种科学有机的结合,旨在利用参与各方的特殊性,以合作的形式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因此,在全方位合作过程中,参与各方要明确各自职责,分工明确,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以组合的形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进一步优化。英语教师是合作的核心,是发展的主要对象,他们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另一方面还要统筹协调好与参与各方的关系,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和对话,努力打造核心团队,增强核心团队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合作中的领头羊作用。专业教师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积极寻找与英语教师的共生点,在合作过程中为英语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保障。企业要更新观念,在合作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合作,要根据自身的优势积极提供合作项目和资源,创造良好的合作外部环境,不断地推出新项目,提出新需求,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操作的平台。

4.构建利益保障体制和发展长效机制

互惠互利是三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条件。因此,构建利益保障体制在合作运行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游戏规则,它是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必要条件和可靠保证。在合作前,参与各方要明确界定各自职、责、利,根据各自的贡献多少,合理分享成果,签订相对应的合同,并受一定的社会机关监督,从法律层面保障合作模式的有效实施。参与各方还应对合作的目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中长期规划,从思想上稳定合作团队,使其全身心投入科研,获得归属感。

四、结论

“三位一体”ESP教师专业发展合作模式是一种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经济、高效和可靠的手段。它的创建突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的ESP教师发展模式,建立起了以企业项目为载体,以科研实践的方式,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教师培养系统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ESP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助于英语教师向合格的ESP教师的成功转型,也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同时为我国师范教师教育培养和发展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模式。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8.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 [J].外语界,2004,(2):24-28.

[3]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27-32.

[4]程雨民.入世形势下的外语教改 [J].外国语,2002,(6):10-12.

[5]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 [J].外国语,2003,(4):1-6.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7]赵庆红,雷蕾,张梅.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2009,(4):14-22.

[8]张济华,高钦,王蓓蕾.语料库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词汇教学探讨[J].外语界,2009,(3):17-23.

[9]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 (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0]Kennedy C.Fundamental problem s in ESP[A].ELT Document 106:Team Teaching in ESP[C].The British Council&Pergamon Press,1979.118-125.

[11]Coffey B.State of the art article-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984,17/1,2-16.

[12]Brennan M&Naerssen M.Language and content in ESP[J].ELT Journal.1989,43/3:196-205.

[13]Jordan.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14]吴铭方,李德高,张桂萍,段天须.努力探索,不断改革,建设大学英语后期教学新体系 [J]外语界,1998,(4):23-26.

[15]邵玉铮.对开设专业英语阅读课的构想[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23-26.

[16]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17]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

[18]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9]Leithwood.The role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 in program,improvement[J].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1982,52(6):309-339.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语言英语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