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肖俊营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为稳定性劳累性和心肌梗死之间的状态,它包括了除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外的所有类型的心绞痛,还包括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心绞痛等新近提出的心绞痛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我们通过对UAP患者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1999年3月~200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UAP患者3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UAP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包括初发劳力型、恶化劳力型、自发性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其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59±6.7)岁;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60±7.1)岁;对照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平均(58±6.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心绞痛类型及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后均接受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Qd.ivgtt,10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极化液(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胰岛素10U+氯化钾1g)Qd.ivgtt,14d为一疗程。
1.4 疗效判断 显效: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用药前减少80%以上,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酯用量减少50%以上,心电图ST段改善>50%或倒置的T波变浅>50%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心绞痛发作或硝酸酯用量减少<50%,静息心电图无变化。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心电图表现比较P<0.01,见表2。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明显改变,差异显著,见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功能均无显著变化。
UA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在冠状动脉硬化基础上合并斑块破裂、出血、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及冠状动脉痉挛而产生心肌缺血、缺氧[1]。在临床上丹参制剂和川芎嗪制剂已广泛应用。丹参,为唇形科植物,含脂溶性的多种丹参酮类及水溶性的原儿茶酚醛和儿茶酚胺衍生物。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耐缺氧,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凝血,促进组织修复,降低血脂,抑菌等作用。川芎嗪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成份之一,具有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并对已凝集的血小板有解聚的作用;尚能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和脑血流,产生抗血栓形成和溶栓作用。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主要成份为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静脉滴注后在体内吸收完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肝、心、肺、脑、胆、脾、小肠和肾脏等器官。其中,以肝、心、肺、脑等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浓度最高,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中持久存在。药物消除快,主要经生物转化消除,绝大部分经肾脏从尿液排出,极少许从粪便排出。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可使体内分布速率及总清除率显著减少,半衰期延长,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强。它具有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3]。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具有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同时扩张心脑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和抵制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2]。本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1.1%。说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改善UAP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粘度方面优于对照组。表明辅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UAP的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毒性反应。所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临床较新的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理想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心电图表现的比较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P<0.01。
对照组 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全血粘度切变值(mPa·s) 5.61±1.145.32±1.085.58±1.424.32±1.08*△血液粘度(mPa·s) 2.8±0.32 2.1±0.30 2.5±0.31 1.3±0.16*△血细胞比容(%) 48.0±2.32 46±2.11 47±2.31 44±2.15纤维蛋白原(g/L) 3.83±0.793.60±0.713.76±0.80 3.61±0.87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3-354.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1-293.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3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