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钧瓷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境遇

2010-03-06 05:23周晓亚
中国陶瓷工业 2010年3期
关键词:钧窑窑变钧瓷

周晓亚

(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北京:100073)

我们所见到的陶瓷史都似乎是试图客观叙述按时间进程排列现象,并为此顺序、轻重而争论不休的历史,目前所能查阅到的钧瓷史更是如此。我们固然需要这样的历史,且已有许多前辈为我们整理、撰写出许多颇有价值的宏篇大著,但是,我们同时又看到,从来就没有纯粹的历史,今人所述的历史,无不是现在人们眼中的历史。因为,我们回顾历史、反思传统、阐释经典,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反思我们本身及所处的时代,同时,也是为了能更好地构筑和规划我们的未来。过去、现在及未来应是一活的整体。本文的论述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整体之上来展开,而局部的、阶段的现象选择与阐释,是为了最终将其纳入这一整体之中。所以,笔者在叙述钧瓷过去的同时,力图能更清晰地认识钧瓷发展的今天。

1 传统钧瓷的生成与兴衰

中国陶瓷史作为中国精神和物质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陶瓷业的兴盛和衰落,一方面是一定时期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时一地社会、文化、经济面貌的反映,并显示着一定时期人们审美习惯的变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

传统钧瓷发展,有其历史的系统性,也有其发展的规律和时代特征。经历了晚唐和五代十国的混战局面,宋朝初期,时局渐稳,百姓得以休生养息。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商品经济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全国出现了许多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而广大的农村也出现众多手工业和商业兴旺的集镇。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陶瓷业的生产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随之而来的海外贸易发展,使陶瓷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距北宋都城汴京不远的禹县神垕钧窑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奇葩。

早在唐朝,河南禹县及鲁山、郏县一带的窑口就己烧出了在黑或褐釉上呈显蓝色或白色斑纹的花瓷,产生了类似窑变的艺术效果,这种俗称“唐钧”的工艺引发了后来钧瓷的出现,为日后钧瓷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钧瓷以其独具的风格,深受宋室皇宫的赏识,诰封为“神钧宝瓷”,并将其垄断为官窑,钧瓷生产也就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史称宋徽宗时期为钧瓷生产的黄金时代。随着宋朝的败落、金人入侵、宋室南迁而衰,窑火中断许久;又随时局一度的安稳,在金、元时期,窑口重开,元朝在史上也曾被称之为钧瓷大发展时期。但我们必须看到钧瓷在金、元时期虽现恢复之势,可从整体上而言,多数产品已无宋时的品质;特别是在元代,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往专供宫廷御用赏玩的钧瓷己无当年的荣华,渐渐变成了平头百姓的日常生活用瓷。由于需求量的激增,这时钧瓷的生产逐渐从要求质量到一味的追求数量;钧瓷的造型已极不考究,胎釉也开始粗陋不堪(图1)。过往的“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名瓷口碑已名存实亡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技术发展,深刻影响着这个时代的工艺美术设计的审美要求和创作方式;尤其是长期作为宋皇室御用瓷生产的钧窑更是如此,这些因素左右着钧窑的发展进程和艺术面貌。出自御用官窑的钧瓷,器型上定有皇室的喜好和规制。工匠们在制作时无不秉承上命,绝容不得随性的表现,而坏了钦定的法度。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们才智的发挥和已有技术的光大和新工艺的产生。

再则,钧窑经历了从民窑到官窑,又从官窑到民窑的转变。官窑的建立,标志着钧窑从商品的生产转变为非商品的生产。一方面,由于在经济上不惜财力,并能从民窑中搜集能工巧匠为其服务,在艺术、技术上精益求精;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和促进了钧瓷的艺术品质和工艺技术发展。在另一方面,官窑性质是专为皇室生产,其产品也自然而然失去了其应有的商品的属性,民间严禁流传和使用,更甚的是对民窑采取了种种限制,或令停产或令改烧其他品种。这又无疑遏制了钧瓷的发展空间,高度和快速的发展伴随可能的快速衰败,官窑发展的二重性对钧瓷发展史上的影响尤为明显。

2 传统钧瓷的工艺技术与审美特征

钧瓷久负盛名,影响面之广是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技术分不开的,钧瓷创造性的使用铜红釉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衍生出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等诸多窑变色彩(图2)。“窑变”的形成机理有其复杂的程序,钧釉中除了一般釉料的成分外,并含有氧化铜等活跃性元素。“窑变”是在烧成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窑内火候的强弱,气氛还原的大小程度以及窑位都直接导致釉的最终成色。传统钧窑构造合理,一般窑的体积都很小,保温性能强且十分严密,是烧还原焰理想的炉窑。

钧瓷的烧成对技术要求很高,还原程度也很难控制;加上过去使用的是松木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还原适当会出现气象万千的“窑变”;而气氛不符,条件稍有偏离,就难以正常发色,出现吸烟或色泽灰浊等现象;这就有了后来“十窑九不成”的说辞。钧瓷是分素烧和釉烧二次烧成,素烧的目的在于强固胎体、便于施以厚釉的需要,釉烧时需严加控制火焰气氛的转化和升温,开始时是用氧化焰,将坯体施釉附着的水分及有机盐挥发,使之正常收缩;900度后改烧还原焰,使正在溶解的各种成分起化学变化,“千均万变”的“窑变”就在此时刻发生。钧窑一般只烧到1250度至1270度左右,温度高了,釉色就过于透亮,失去钧瓷乳浊厚实的效果,而温度低了色泽就会灰暗。另外,足底施满护胎釉,支钉烧成,这是宋五大名窑共同的工艺特征,也是御用官瓷精细化的标志之一(图3)。

钧瓷重釉色的色彩美,且也求釉色的质地美。“夕阳紫翠忽成岚”准确表述了钧瓷釉色灵活、质地天然的审美特征(图4);为了适应“厚胎厚釉”、釉层丰满且具流动性的特点,在造型上讲究线形格局合称、得当,为完美达到“窑变”效果,非常强调造型的线形与钧釉易变的合一性,使之能充分地发挥、体现钧瓷独具的温润雅致,五彩斑斓的艺术风格。

宋钧瓷多以器皿类造型出现,以花盆类居多,其二是文房用具,再次是把玩珍藏及祭祖用的瓶、尊、炉、鼎类,从生活层面到精神层面,其中突出的都是一种“天然灵动、五彩斑斓又不失温润沉稳”之审美品格(图5、6、7)。而在器皿支足环挂也做足文章,所用如意之兽,即有镇宅辟邪之意,又蕴涵与天同寿的愿望。支足又多为三足,意表“天地人三才合一”之境界……。

在宋以前,青瓷是陶瓷业生产的主流,铜红窑变釉的出现,一改“青白瓷一统天下”单一格局,而钧瓷“釉俱五色、艳丽绝伦”的表现,极大地丰富、延展了中国陶瓷美学的内涵,并为以后中国陶瓷工艺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3 传统钧瓷的传承与发展

历史上的钧窑曾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今日钧瓷又是何等面貌呢?笔者在多年前曾赴禹县神垕镇进行毕业制作,除了详尽了解钧瓷的历史,也努力对当时钧瓷生产状况作了较为深入地调查、分析。之后也一直对其的发展颇为关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神垕,三家上千人的国营瓷厂仍在正常生产,不管是在“国营”,还是“一厂”、“二厂”都设有专门生产钧瓷的实验室或者车间(图8)。钧瓷的工艺、烧成技术多是宋钧窑的延承,但釉色品种却大大少于往昔,我所能见到的三家产品多是红钧,只是由于配方上略有不同,色度上小异而己。当时所谓的“钧瓷烧成新工艺”推行维艰,在还没有迎来它的辉煌就已无声息了!而以往一些名贵釉色,也只能在一些小作坊中偶尔见到。

而在今日,似乎“钧都”的声名与其曾经的辉煌还仍难望项背,虽在烧成工艺上有了由柴到煤再到汽…的变革;但究其可能再现辉煌之根本,现实的状况,仍令人扼腕!重新走进曾经虽有些落寞但淳朴平实的神垕古镇,这里已然换了人间(图9)!从“举全力打造北方的周庄”,到满目皆是古玩新做,一切都只有一个字:仿!今日的钧瓷生产从业者,不论是高挂冠以各种姓氏所谓某某家窑大旗者,还是些无名小作坊,除了仿制一小部分的宋时钧瓷造型外,多是一味追仿明、清宫廷审美趣味,造型、装饰繁复纷杂,釉色花哨轻薄。几近失却了钧瓷应有的仪态和风范,即造型上的大气平实又不失精巧灵动,釉色五彩斑斓却不失温润沉稳。一些所谓的新造型,多又是以往产品或其他类工艺品的小修小改或直接拷贝;再如,器物的大小虽突破了所谓“钧不过尺”的法度,但能见到的大件多又是一味的为大而大,而在其最重要之根本:造型上、美学上却未见下了多少功夫!有什么突破(图10、11)!

时下,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形态的基本审美理想也较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人们对中国陶瓷的期待,较之以往,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如此,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产业形式、结构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巨大的变革下,传统类的陶瓷业无不感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震荡,感受到剧变后之喜新生或衰败之痛。

面对这一变迁,面对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困惑;钧瓷生产从业者该如何进行应对和决策?以图新的发展空间。这一切,也深深地困扰着每一个热爱、关心它的人。

笔者在此,也只能简略的描叙一些过往的记忆及今天所能看到的一些事实,并在诸多种可能的选择中仅就传统继承与发展作些似乎力不从心的评述。

如何认识传统,面对今天;对于作为有深厚传统、辉煌过去的钧瓷生产之从业者而言,是一个难以回避、必须直面的现实和理论课题。“传统”这个词,常常在各个领域有意无意的被曲解;对有着深厚传统的钧瓷产业而言,它即可意味着过去的辉煌,也可能成为一种托辞,可以将钧瓷生产之从业者靠模仿过日谋生的无能掩饰起来。正如,传统和独特的文化沉淀,对后人而言,这既是一种厚实的财富,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面对这样一份深厚的文化遗产,区分其形态构成的“显性”传统和“隐性”传统,也即传统的形式与精神,在当下有着特别的意义,它关乎着经典重新光大、复兴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传统钧瓷形态结构的两方面,历来更多的关注是在“显性”传统,而忽视或无视“隐性”传统的存在。实际上,传统钧瓷的丰厚遗产不仅仅呈现在表层的“显性”结构上,而更深层次的是蕴涵在“隐性”的结构中。现代钧瓷在今日的发展目标和存在价值,应是创造具“中国精神”的现代形态的钧瓷造型;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多元途径,也需经过艰难的探索和对待传统正确的认知态度。

传统与现代的有序、可持续的交汇融合,是促成多重文化意识的交叠;“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是维系文化趋近而不趋同的有效途径。通过深层文脉与表层符号的融合贯一,有助于摆脱“显性”传统延承所导致的民族性与现代性格格不入的困境,更有助于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找到一个良性的结合点,为创造具有高文化品位的钧瓷现代形态建构一个基础平台。如此,才可能在更高的层次显示其不朽和存在的价值。传统钧瓷的审美特征的形成,固然有其先天的因素,也就是中国文化的遗传基因;但其最终形成,还是其后天的,也即在不断的艺术实践、社会发展中逐渐生成的。“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中国文化及一切艺术形式形成和发展的极为重要因素。也必然是钧瓷在新的时代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叶喆民.中国陶瓷史.北京:三联书店,2006

3晋佩章.中国钧瓷艺术.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

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中国陶瓷名著汇编.北京:中国书店,1991

猜你喜欢
钧窑窑变钧瓷
斑斓釉画的美丽窑变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特色窑变组壶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