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29届奥运会优秀男子足球队伍快速攻守转换瞬间的研究

2010-03-05 14:30陈亚中韩帛辰
中国体育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补位场区中路

陈亚中,高 原,韩帛辰

攻守转换与进攻、防守、定位球构成了足球比赛4大结构,其中,攻守转换是进攻与防守间的临界点。按照攻守转换所持续的时间来分析,可以将其细分为快速攻守转换与一般性攻守转换。快速攻守转换是攻守之间没有时间间隔的攻守转换,而一般性攻守转换则是攻守转换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给了对手有效布防或组织进攻的时间。一般性攻守转换的瞬间为死球状态,只有快速攻守转换的瞬间才是比赛状态,对于攻守存在着巨大价值。因此,攻守转换瞬间特指为快速攻守转换瞬间。

目前,国内、外研究攻守转换的相关文献相对较少。快速的攻转守或守转攻只是短暂的瞬间时刻,对于攻守转换瞬间的界定,国内、外尚无一个定量概念。本文按照研究需要,根据现实比赛中攻守转换瞬间的场景以及比赛实际情况需求,在研究进球时,把导致进球的攻守转换瞬间后的时间推至20 s;在研究攻守转换瞬间个人战术时,把时间推至完成后的3 s;另外,由于守门员位置的特殊性,此项研究仅针对比赛中锋、卫运动员快速攻守转换瞬间进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足球比赛前4名队伍及其所参加的19场(24队次)足球比赛。

1.2 研究方法

1.2.1 录像统计

根据4强队伍所参加的19场比赛录像,剪切出攻守转换瞬间的片段,并对4强队锋、卫运动员攻守转换的瞬间形式与进攻或防守个人战术进行有关数据统计。

1.2.2 文献资料调研

查阅国内相关足球进攻、防守技、战术以及攻守转换方面的文献。

1.2.3 数理统计

运用常规统计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3 概念界定

1.3.1 抢断球

本方失去控球权后立即快速向持球者靠近,并直接实施抢断球动作。

1.3.2 施压

与持球者的距离稍近,原地或向持球运动员缓慢靠近,目的是给持球者处理球压力来延缓对方进攻速度或伺机抢断球,而没有直接实施抢断球动作。

1.3.3 选位封锁

与持球者的距离稍远,位于或移动到其可能传球或运球路线上,伺机断球。

1.3.4 接应跑

以接球为目的,缩短与持球者的距离,直接向本方持球运动员靠近的跑动。

1.3.5 创造空间跑

以拉开空当为目的,相对远离持球者的跑动。其中,与进攻方向一致,进攻中的无球运动员平行于边线的跑动为前插跑,斜向的为斜前跑。平行于中线的跑动为横向跑,向自己球门线方面的跑动为回撤跑。

2 结果与分析

2.1 攻守转换瞬间与进球

第29届奥运会足球比赛前4名队伍共进球42个,其中,定位球进球占21.4%,低于近几届世界杯比赛中定位球进球1/3的比例。相比较,攻守转换瞬间后的进球达到了35.7%,远远大于定位球进球的比例,凸现出了研究优秀球队攻守转换瞬间的价值(表1)。

从攻守转换后的进球时间来看(表2),绝大多数进球是在由守转攻后的10 s内完成的,不同攻守转换后进球所需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当由守转攻时,向前的进攻越是迅速,进球的成功率越大,同时也体现出拿球后应快速向前推进的特点。

表1 攻守转换瞬间导致的进球一览表

表2 攻守转换后进球所需时间一览表

从进球的攻守转换场区来看(表3),中后场转换后进球较多。一般情况下,中后场防守运动员较多,容易抢断到球形成快速攻守转换,攻守转换瞬间的次数高于前场。同时,中路的攻守转换瞬间进球数远多于边路,这可能由于中路由守转攻后,进攻的无球运动员容易向各个方向创造空间,持球者有更多的传球选择,给防守方制造了更大的防守困难,因而进球数高于边路。

表3 进球的攻守转换场区一览表

2.2 攻守转换瞬间的表现形式

攻守转换瞬间可以分为由攻转守瞬间和由守转攻瞬间2个方面,在比赛中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为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即抢球与被抢球、断球与被断球,另一方面,为2个方面都可能出现的情况即失误与破坏。由守转攻时的铲球、头顶球、封堵等,根据随后控球的对象,也归属于断球或抢球,由攻转守时亦然。

通过统计,表4中显示出由攻转守瞬间次数为49.49,由守转攻瞬间次数为54.18。在由攻转守瞬间表现形式中,被断球比例达到53%,其次为被抢球。统计检验表明,4种由攻转守瞬间表现形式存在显著性差异,被断球多于被抢球,被抢球多于失误,失误又多于破坏;在由守转攻瞬间表现形式中,断球比例达到52%,其次为抢球。统计检验表明,4种由守转攻瞬间表现形式存在显著性差异,断球多于抢球,抢球多于失误,失误又多于破坏。

在比赛中,球所处的状态有2种,一是,在运动员控制下;二是,处于独立运行过程。因此,控球权的转换也发生在这两种情况下。高水平比赛中,每名运动员的控球时间平均为2 min左右,进攻主要是靠传球来完成。这样,断球与被断球就成为了攻守转换瞬间的主要表现形式。

表4 攻守转换瞬间的表现形式一览表(次/场/队)

2.3 攻守转换瞬间的场区特征

2.3.1 由攻转守瞬间的场区特征

表5中显示,由攻转守瞬间发生次数以前、中场为主,比例达到96%,失球的主要形式为被断球。从中路与边路角度来看,中路高于边路22%,其主要形式也是被断球,但是在边路失球的形式,被抢球与被断球没有显著性差异。

对于防守方而言,中场与后场都是球队投入运动员最多的场区,在这2个区域内对于控球权的争夺便会更加激烈,攻方的失败次数增多,进攻方由攻转守的频率也会相应的增加。中、前场进攻的组织主要是依靠传球,被断球是由攻转守瞬间的主要形式。

当高水平球队在边路进攻时,由于边路防守运动员相对中路较少,更容易形成突破,成功率高于中路,因此,由攻转守的频率便会下降,同时,在边路持球时,传球的角度范围受到边线的制约,运动员可能选择带球的机会相应增多,这导致被抢球与被断球都为由攻转守瞬间的主要形式。

2.3.2 由守转攻瞬间的场区特征

由守转攻瞬间则是以中、后场居多,所占比例达到95%,但同时也注重了前场的防守,比例为5%,高于由攻转守瞬间的4%。边路与中路比较,边路高于中路12%,卡方检验表明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表6中可以看出,优秀队伍在比赛中,中、后场转攻瞬间的主要形式为断球,而在边路转攻时,抢球与断球都是主要形式,卡方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5 由攻转守瞬间形式与场区关系一览表(次/场/队)

表6 由守转攻瞬间形式与场区关系一览表(次/场/队)

中后场的防守至关重要,对于优秀球队必然也会退守防止对方进球,形式也是以断球为主。但是,优秀球队增加了前场的防守,由守转攻瞬间比例与由攻转守瞬间相比增加了1%。因为,在前场的防守,不仅可以阻止对方迅速进攻,为本方有效布防争取时间,而且,如果一旦获得控球权,将直接会威胁到对方球门,更容易导致进球。

当高水平队在防守时,边路的成功率高与中路,抢球与断球次数更加接近,这可能是由于运动员个人能力较强、整体配合程度较高,使对手在边路也难以突破自己的防线。

2.4 由攻转守瞬间的防守

从个人防守战术来讲,传统足球教材分为选位、盯人、抢断、封堵等。但是,在现实的比赛中,对于持球的进攻运动员防守还可以依据对其的压力大小细分为抢断球、施压(紧逼)、选位封锁等。对于攻方无球运动员的防守,个人的防守行为可以分为盯人、补位、回位、保护等。此外,根据防守瞬间运动员们活动状态与距离分别划分为第一、二、三防守者。

2.4.1 由攻转守瞬间3个防守者的防守行为

从表7中发现,第一防守者主要防守行为是抢断球,占其防守行为的65%。第一防守者是指最靠近球的防守运动员。其主要职责是先快速逼近对手,与之相距1.5~2.0 m以内,将持球运动员的球抢下或破坏掉。如果抢断失败,那就封堵住对手前运或前传,迫使其降下速度或向回、横向处理球。一旦被对手击败实施追盯,不轻易放开对手。

第二防守者实施的防守行为主要为施压、盯人、补位与回位,分别占22%、25%、25%,三种防守行为没有显著性差异。第二防守者是指与攻方第二进攻者或其附近向对应的防守者,他要协助第一防守者进行防守,始终将第二进攻者及其附近的对手纳入视野之内,注意其动向且能随时采取合理行动予以遏制等,还要观察球的发展,一旦防守被突破要能及时回位或补位。

第三防守者实施的主要防守行为是补位与回位、选位封锁,分别达到防守行为的45%和30%,二种防守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三防守者是指与对方第三进攻者或附近相对应的防守者,其主要职责是协调、平衡防守力量。在由攻转守的瞬间,第三防守者角色突然转换,要通过跑动不断选位,找到对方第三攻击者。如果距离对方第一进攻者较近,则可以对其进行封锁传球路线,与同伴保持协调且行动统一。

2.4.2 由攻转守瞬间3个防守者防守行为的场区特征

由攻转守瞬间,中场是实施防守行为最多的区域,其中补位与回位、抢断球比例最高,分别占至防守行为的28%与26%,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在中场丢球后,防守方首要实施的布防与反抢,两者基本位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前场,抢断球是首位,如果这时能够抢下球,可以向对方球门施加更大的压力。同时,防守方也重视防守,即快速的补位与回位是处于次高的防守行为。

在中路由攻转守瞬间,3个防守者防守形式以补位与回位、抢断球居多,在边路则两者顺序相反。在中路由于防守方面临防守空间过大,防守难度增大的问题,为避免失球,所以防守的首要任务是布置好防守,即补位与回位比例最高,统计检验表明,中路防守形式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补位与回位高于其他防守形式。在边路,攻方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防守方实施抢断行为的成功率提高,因而补位与回位的比例低于抢断球,统计检验表明,边路防守形式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抢断球高于其他防守形式。

表7 3个防守者的防守行为比较一览表(次/场/队)

表8 3个防守者防守行为的场区特点一览表(次/场/队)

2.5 由守转攻瞬间的进攻

2.5.1 持球者进攻行为与场区特征

不论处于何种场区,由守转攻瞬间,拿球者首选的进攻行为是短传,占所有进攻行为的50%以上。快速的攻守转换过程,如果通过短传形式把球传出,可以迅速瓦解对方对手焦点争夺区的防守,而且短传可以把球准确地传至目标区域,降低了丢球的风险。另一方面,在瞬间拿到球后,对手一般情况下会实施反抢,这使持球运动员观察的视野受到限制,选择短传也是受到这方面因素的制约。

卡方检验表明,不同场区的进攻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中场多于后场,后场多于前场。由于由守转攻瞬间在中场发生最多,自然在中场持球者所做的进攻行为比例最高,其次为后场。此外,边路与中路持球者实施进攻行为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9 持球者在不同场区的进攻行为一览表(次/场/队)

2.5.2 第二、三进攻者进攻形式与场区特征

第二、三进攻者是无球运动员,从他们的跑动目的,进攻行为可分为利用空间性跑动即接应和创造空间性跑动。第二进攻者在由守转攻瞬间,接应跑与创造空间性跑动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三进攻者的跑动上,接应跑与创造空间性跑动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创造空间性跑中,两者都以前插跑动居多,其次为斜前跑,突出了拿球后迅速向前进攻的特点。

从场区角度来看第二、三进攻者的跑动特点时,前、中、后场接应跑的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前中后接应跑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创造空间跑逐渐上升。这是因为3个场区对手的防守人数与密度的不同,持球运动员在前场需要更多的接应才能处理好球,而在后场,由于对方的防守人数少而使攻方的持球者压力相对较少,有更多的传球方向与角度,因而不需要象前场那样更多的接应。同理,持球在边路时,由于传球的角度与方向受到限制,所以也需要比中路更多的接应性跑动。

表10 第二、三进攻者的进攻行为一览表(次/场/队)

表11 第二、三进攻者进攻形式的场区特征一览表(次/场/队)

3 结论

1.奥运会优秀男子足球队伍快速攻守转换瞬间导致的进球超过全部进球的1/3,进球以在10 s内为主,且以中路完成的居多。

2.攻守转换瞬间表现形式主要为被断球和断球,由攻转守瞬间发生次数以前、中场为主,由守转攻瞬间以中、后场居多,在边路攻守转换瞬间,抢球与断球和被抢球与被断球都是主要形式。

3.第一防守者主要防守行为是抢断球,第二防守者实施的防守行为主要为施压、盯人、补位与回位,第三防守者实施的主要防守行为是补位与回位和选位封锁。

4.由攻转守瞬间,中场是3个防守者实施防守行为最多的区域,补位与回位、抢断球比例最高;在中路防守行为最多,防守形式的差异同中场,而在边路与此相反。

5.由守转攻瞬间,持球者首选的进攻行为是短传;在中场持球者所做的进攻行为比例最高,其次为后场;边路与中路持球者实施进攻行为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6.第二进攻者接应跑居多,第三进攻者接应跑与创造空间性跑动差异不大。第二、三进攻者在前、中、后场接应跑的比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创造空间跑逐渐上升。

[1]陈春政,赵勇,刘志刚.攻守转换速度对足球比赛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3(2):55-57.

[2]简元和.谈现代足球进攻的组织与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 1989,9(4):19-22.

[3]麻雪田,李仪.足球比赛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5]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休斯著.杨一民译.足球战术与技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7]杨次榆,李秋良,李献青.世界足球防守发展趋势研究—2004年欧洲杯防守情况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4):56-59.

[8]张智,周毅,王君.世界高水平足球队个人防守行为与局部防守战术特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2):91-92.

[9]赵宗跃,翟奕轩.足球比赛得分进攻活动的组织推进[J].体育学刊,2002,9(2):102-103.

[10]CHARLES HUGHES著.杨一民译.足球获胜公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补位场区中路
道路工程中路侧用缆索护栏施工技术
探究高速公路服务区场区优化设计
当奥迪RS5 Sportback的性能,邂逅乌鲁木齐中路的潮流与复古
瞌睡虫找朋友
吃火锅的发现
794例急诊患者超声结果分析
标准化奶牛场的场区规划与建设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补位”
韩国三名高管“补位”亚投行
中等职业学校科任教师的德育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