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格研究和工作分析的方法

2010-02-18 04:54:13赵志群
职教论坛 2010年15期
关键词:行为主义岗位职业

□赵志群

关于资格研究和工作分析的方法

□赵志群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工作重心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高,如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然而要想开发满足岗位任职要求的学校教育课程并非易事。对工作要求和学习过程的关系进行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称作“资格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领域,绝大多数职校教师对此尚无经验。

资格研究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是任务分析。最早的任务分析方法是由F.B.Gilbreth(1868-1924)建立的,他把职业分解为彼此界限清晰的一系列特征的组合,这些特征(即任务)包括技能和与该技能有明确归属关系的知识。任务分析一直深入到职业活动的最小单元,如“测量”被划分为“用钢板尺测量”和“用游标尺测量”等32个子任务。任务分析法在泰勒(F.W.Taylor)发表了其著名的科学管理原则理论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我国职业院校当今普遍采用的职业和岗位分析方法的基础源于心理学范畴的工作分析法,是一种不严格的职位分析问卷法(PAQ)。其基本假设是:(1)人类的职业活动可以分解为一系列基本单元,即工作元素,通过专家判断能对这些工作元素进行理解和分析;(2)工作任务和工作行为之间有特定的对应关系,相同的岗位要求通常导致同一种工作行为(D.Fischbach/E.Nullmeier)。

这是一种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式,通过自然科学和行为科学手段去分析测量职业活动。行为主义的工作分析方法有很大风险,Fischbach等曾以“键盘使用”为例进行了说明。如钢琴家、秘书和程序设计员都要进行 “键盘操作”,但针对这一可观察的行为,人们却无法脱离对被观察者正在实施任务的性质进行分析。如果研究者只专注可测量的操作活动,就会忽略智力因素(行为主义视野中的不可测因素),其分析结果恰恰是工作活动中不重要的方面,如在编曲、写文件或开发软件中的键盘操作活动,或者一些无从把握的心理特征,如计划、决策和合作等。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出现在我国职业院校新开发的课程中,如物流专业的仓储设备操作、土建专业的单项施工等。很多教师甚至误认为“从单项到综合”是一种学习规律。

在学术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的任务分析方法已经受到工业心理学家的广泛批评,因为行为活动分析的结果常常忽视了更高一个层次的行动调控。从职业科学的角度看,行为主义的岗位分析“在对工作人员进行观察时,会忽视工作人员产生工作行为的思维背景”,从而破坏了对学习最为重要的“情境”(F.Molle)。在职业教育领域,通过岗位活动分析确定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行为主义课程开发模式,尽管可以使技能培训具有可操作性,对具有确定性和重复性特征的操作技能培训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随着技术发展和劳动组织变革带来工作性质的革命性变化,国际上普遍认为它适合工业经济的要求,而在强调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合时宜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复杂的社会分工对劳动者素质和智能要求不断提高,这对资格研究的方法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职业教育不仅要训练学生机械性的技能技巧,更要培养他们应对困难情境和完成综合性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以职业教育为目的的工作分析,必须考虑“人”的职业发展规律和工作中所处的环境特征,从而深入到个性化的工作层面。因此,必须对整个工作过程的背景进行反思,包括动态和静态的劳动组织(生产流程和企业结构)背景,以及社会对工作的影响(法律和标准等)。工作分析必须考虑不同的“工作条件(情境特征)”和“工作内容(内容特征)”,工作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过程的各个要素,如工作对象、方法和工具等。这意味着,必须研究“客观的工作条件”与“主观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工作任务包含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它是一种指令,在岗位职责或任务分配中有明确客观的要求;其次是一种责任和职权。在接受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把外部的要求进行内化,对任务进行主观的解释,或者说进行“重新的定义”(W.Hacker)。职业科学的“工作任务”的定义,必须考虑工作所处的关联和环境,这为在“工作这个媒体”中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需要进一步理解工作任务的定义,工业心理学研究甚至已经提出了较为理想的任务范式,即所谓的“完整的工作任务”,其特点是:(1)有独立的目标;(2)充分准备;(3)可选择方法;(4)具备反馈功能;(5)监控反馈结果(J.G. Ulich)。典型实验GAB根据赫威斯(R.J.Havighurst)的发展性任务和德来福斯(H.L.Dreyfus)的职业发展逻辑规律,开发了一种分析工作任务的规范性的程序——实践专家研讨会(ExpertWorkerWorkshop),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实证检验(R.Bremer/F. Rauner/P.Roeben)。实践专家研讨会在确定完成任务的要求和范围的同时,提供了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可见,职业科学的工作任务与行为主义的理解相比,其内涵要丰富得多,因为它与职业结构、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行为主义岗位职业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文教资料(2022年2期)2022-05-17 22:30:57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行为主义的兴起与转变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我爱的职业
“各取所需”:三种SLA理论结合视角下的二语教学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民事法律行为类型化的创新与完善
北方法学(2016年4期)2016-07-23 23:07:55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