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勇,李长寿,李 轩,罗 亮,郭 涛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中医院骨科,四川遂宁 629200)
胸腰椎骨折在创伤骨折中占3%~5%,是临床常见的脊柱损伤。2005年6月~2008年2月,收治胸腰椎骨折56例,对32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采用国产GSS-IV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加关节突关节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32例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2~57岁,平均45.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16例,重物压砸伤10例。损伤部位:T1210例,L120例,L22例。按Denis[1]理论骨折分型:前中柱损伤19例,三柱损伤13例。椎管内有占位者21例,其中10例伴不全性瘫痪。受伤至手术时间3~8 d,平均4.6 d。32例术前均行X线正侧位及CT扫描检查。
内固定材料采用GSS-IV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属钉棒系列,椎弓根钉直径5.5~6.5 mm,长度45~65 mm,横连接为钩板结构,有配套的安装工具系统。植骨材料选用自体骨或同种人工异体骨。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后正中切口,常规显露伤椎及其上下各1个节段。使用自动牵开器,保持良好的手术视野。用电刀切除伤椎上下各二个小关节突关节囊,再用薄窄的骨刀或咬骨钳将软骨面去除,最好能去除皮质层,露出松质骨,参照Weinstein[2]定位法,按椎弓根螺钉进钉角度及要求分别在伤椎上下各一椎体的椎弓根处定位钻孔,用三刃锥钻透皮质后,徒手用开路锥沿椎弓根直达椎体内,在进锥过程中明显感知穿过松质骨的感觉,直至进锥受阻,表明深度已达椎体前缘皮质下,记下开路锥上标记的刻度即为所用螺钉长度。取出开路锥,植入相应长度的椎弓根螺钉,螺钉直径根据人的体型及节段选取。固定棒根据节段预弯,安装到椎弓根螺钉的U形槽内,拧入紧固螺塞,勿拧紧,C形臂X光机透视下见椎弓根螺钉位置长度适宜后,用撑开钳复位后拧紧固定螺塞。如需行椎板切除减压者,在椎弓根螺钉植入后即进行,减压后安装固定棒及复位。锁紧固定螺塞后,安装横连接。用薄窄的骨刀将横突根部骨皮质去除。取自身髂骨剪成长条状及颗粒状,植人横突间及关节突关节间,对不接受自身取骨者,植入同种人工异体骨。切口内置引流管,术后24~72 h拔除引流管。卧床2~3周后行腰背肌功能锻炼,4周后带腰围站立锻炼。
根据椎体压缩程度,有无临床症状及取出内固定时脊柱融合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优,椎体高度恢复,压缩小于10%,无后突畸形,临床无症状,恢复正常工作,融合良好。良:椎体高度压缩10%~30%,无后突畸形,临床无症状,融合良好。中:椎体高度压缩30%~50%,轻度后突畸形,有间隙性腰背痛,脊柱部分融合。差:椎体高度压缩大于50%,明显后突畸形,持续性腰背痛,脊柱融合不良。
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8.5个月。其中,优13例,良15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0%。
骨折特点为椎体高度丢失,单纯压缩性骨折是椎体前高度丢失,爆裂骨折是椎体前后高度均丢失,骨折脱位可合并前后或侧高的丢失。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原则: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恢复椎管的内径,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本组32例均为不稳定性骨折,10例有脊髓压迫,行椎管减压,复位固定及融合;余22例单纯复位固定及融合。
椎弓根固定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内应用,以其损伤小,短节段固定,强度可靠,融合率高为优点。GSS-IV通用型脊柱固定系统是一种博采众长而开发的新型内固定系统,操作简单,部件少,有单轴和多轴椎弓根螺钉,利用棒预弯,撑开钳复位。进钉点用三刃锥开孔,用开路锥经椎弓根进入椎体,方法简便安全及准确。GSS-IV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手术操作全部在后方直视下进行。
椎弓根螺钉是否准确无误地经椎弓根进入椎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应仔细观察X片及CT片,摆好患者体位,准确定位,开路锥进入时手感充实,无空虚感,同时用导针探查四壁是否为骨性,如果是则在椎弓根内。根据椎弓根直径选择合适的螺钉,进钉深度在侧位观察进入椎体80%即可,避免过深穿出椎体前缘。去除椎管内骨块应在直视下进行,以免损伤脊髓。椎弓根螺钉靠近椎体上缘与终板平行,该解剖位置骨质较硬,固定更加稳定。术中应用C形臂X线机透视确保螺钉的位置、方向、深度及复位程度。
椎弓根螺钉仅在早期起支撑和固定作用,脊柱长期的稳定,仍有赖于椎体本身的生物学稳定的建立。张贵林等[3]报道109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固定有23例发生断钉、断杆、松动、弯曲,认为主要原因是骨折节段未做植骨融合或融合不佳。因此,术中备好植骨床及足够的骨量,对植骨融合的成功至关重要。李磊等[4]报道28例椎弓根螺钉固定加单纯横突间植骨融合患者,10例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原因是横突间植骨融合质量不高的问题。本组病例均行后路横突间加关节突关节间联合广泛植骨,14例采用自身髂骨植骨,18例采用同种人工异体骨植骨,均取得满意融合效果。
[1]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784.
[2]胥少汀,葛宝丰,徐应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612.
[3]张贵林,荣国威,丁占云,等.脊柱胸腰段骨折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及弯曲松动的原因分析[M].中华骨科杂志[J],2000,(20):740.
[4]李磊,郭开今,辛兵,等.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矫正角度丢失随访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8):574.